有署名“應鸞”者自杭州投函本刊,據(jù)說“浙省政府改組消息傳出后,一般善于奉承的秘書處長市長縣長團長等大起恐慌,知道自己的位置再不能保留,就異想天開,環(huán)求主席各界予以出洋考察的名義,藉此多得一筆大款,主席居然就在獨腳戲的會議席上個個通過,某也考察財政,某也考察政治,某也考察警政,某也考察陸軍,你一萬,他八千,總共又支了幾萬塊錢。在目今浙省財政百孔千瘡的時候,別的緊要費用都可擱置,但是這一筆考察費委實一個也不欠,個個現(xiàn)錢到手,喜顏逐開……這一大批考察專員是否實在出洋考察,外人不得而知……”我們知道張靜江氏為中山先生最信任的老友,曾為革命事業(yè)而破產(chǎn)傾助,當新任浙省政府張難先氏最近就職時,蔡元培氏代表中央致辭,言及張氏,亦謂張廉潔負責,況且“這一大批考察專員”未來的考察報告,想起來還能公布給我們看看,所以我們殊不愿遽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不過此種善舉若被他處誤會,互相效尤,認為失業(yè)官員都有“考察專員”的資格,可以隨意妄耗公帑以充有名無實的出洋考察,在“現(xiàn)錢到手”者雖覺“喜顏逐開”,在公家方面似乎不免大觸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