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部最近發(fā)表之全國教育統(tǒng)計,頗有所感,茲撮述其要點如下:(一)中國現(xiàn)時只有大學三十四所,中等學校一千三百三十九所,若就全國人數(shù)加以估計,則一千萬人中只有大學一所,三十萬人中只有中學一所。(二)全國大學生有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五人,中學生二十三萬四千八百十一人,若亦就全國人數(shù)加以估計,則在二萬三千余人中只有大學生一人,在一千七百余人中只有中學生一人。(三)在全國中學生中,女生只占三萬七千六百零四人,若以全國女子人數(shù)加以估計,則在五千三百余女子中,只有女子中學生一人。(四)大學生中所選擇之科目,以法律為最多(有三千五百零七人);文科居次(有二千二百七十一人);商科居第三(有二千一百三十五人)。
以人數(shù)如此之多而學校如彼之少,我們不禁有感于教育之亟須推廣與已受教育者的責任之重大。但鑒于學校所產(chǎn)出的實際人材殊少而高等游民特多,則又懔然于教育制度之應(yīng)徹底改造,否則學校即能加多,國內(nèi)高等游民亦隨之而俱多,是否國家社會之福,亦尚是一問題。
此外尤足注意者為大學生所選之科目,最多者為法律,我們已覺近年來東一個大律師,西一個大律師,即上海一埠,已有大到滿山滿谷之概,不久的將來恐怕要大到無處可容。文科是否有許多文的位置安頓他們,商科是否有足夠的新位置敷用,都是疑問。聞希臘教部最近以該國律師及醫(yī)士太多,供過于求,以致終年無主顧上門,無異失業(yè),對此兩科學生人數(shù)特加限制,不為無見。惟此事須根據(jù)調(diào)查,非可即行舉辦。在個人方面,我以為當選擇其自信可以做得最出色者為之,勿專歆動于他人之已成事功,瞎湊熱鬧,而反湮沒自己之所特長;就自己所最能勝任的一條路走,才能自辟蹊徑,精研深攻,敏銳猛進,所向無敵,即有激烈之競爭,亦操必勝之左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