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有犧牲的決心和奮斗的計劃

小言論:第二集 作者:鄒韜奮


暴日強盜行為之兇橫,已為國際上所共棄,我們只須看各國輿論及國際空氣已可明瞭,國內(nèi)則經(jīng)濟恐慌幾達不可收拾的境域,軍閥驕慢,與文治派互相水火,國民思想左傾日甚,對軍閥及資本家反感日深,其國內(nèi)之不安現(xiàn)象,危機四伏,原為日本最倒霉的時代,但我國所以仍未能有一戰(zhàn)勝利的把握者,實因我國自己一向太不爭氣,歷年也在最倒霉的時代,毫無抵抗外侮的準備可言,但如今我們即不能希望在戰(zhàn)事上打勝仗,茍有全國死拒決心,日本亦不能得最后的勝利。我們既絕對不能承認亡國條件,則絕交為必然之結果,絕交后日必出兵威嚇,首必占據(jù)沿海各要隘,亦為必然之趨勢,我們不得不有犧牲之決心;但中國海線甚長,由北方至汕頭,日方至少需五十萬人至一百萬人始能防守,人少則易遭中國兵之襲擊,人多則軍費浩大,同時因對華商業(yè)停頓,經(jīng)濟益困,而工廠卻不能停工,停工則工人生活無著,更起恐慌,不停則又無法維持,到那時候暴日對我必有吞不下吐不出之苦況;且以事勢擴大,國際利益牽涉既多,屆時各國是否能坐視暴日之任所欲為,尚是問題。

再退一步,中國至不得已時,尚可暫時放棄沿海,保守內(nèi)地,此時應自比仿佛漢水滔天,沿海已成澤國,至此中國人亦須自求生路,轉覺內(nèi)地之可以移居,此時應訂一三年或五年計劃,積極猛進。應注意之要點如下:(一)以逸待勞,以久待暫,以柔待剛,見日本大兵至則退守,小隊則襲擊;(二)一面向俄德定購軍械,一面聯(lián)美在經(jīng)濟上與日以威嚇;(三)一面開發(fā)西北,一面溝通西南;(四)積極訓練國民軍。利用沿海之資本與人才,不但可以自給,且可將廣大之曠土造成繁華錦繡之區(qū)。土耳其曾為英希聯(lián)軍所蹂躪而放棄沿海以謀抵抗,昔俄亦曾以堅壁清野勝拿破侖,非無前例。揚子江上游之水力可利用為發(fā)電而興工業(yè),四川物產(chǎn)豐饒,云南礦物極富,廣州可繼續(xù)向海外貿(mào)易,該三省財富可供全國之用,西北開發(fā)尚不在內(nèi)。以上固為粗枝大葉,具體辦法及計劃細目自須聚合專家,詳慎另訂。

中國對日武器第一為經(jīng)濟絕交,但非國家絕交則經(jīng)濟絕交不能徹底。第二為地大人眾,日本一時吞并不了;地占不了,人殺不盡;只須我們能堅持,至死不屈,不逾三月至六月,彼決不得不屈服,乃得根本解決一切懸案,不必待三年或五年而后可達目的。此時國人不必自餒,應有犧牲的決心和奮斗的計劃。全國團結一致,努力向前,義無反顧,與暴日抵抗到底,切勿于此時因循茍且,貿(mào)然畫押于賣國賣身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