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異教詩歌
二 歐洲民族,其重要者,可分三族,一拉丁,二條頓,三斯拉夫,其下又有分支,頗為繁雜。唯藉宗教之力,為之維系,故文化常能一致,歐洲中古文學(xué),亦以教會為根據(jù),唯各民族之原始文學(xué),因此又多湮沒,蓋儀式贊頌之歌,非依信仰保持,不能存在?;浇膛d起,舊日典禮既廢,禮拜歌詞自亦絕于人口,故古代頌歌,無得而聞焉。神話史詩,存于今者,亦已極少,略舉概要如下:
(一)英國史詩Beowulf,其文義云蜂狼,謂熊也,為古北歐英雄。詩記其人為丹麥王殺巨人Grendel,后五十年,又為民除火龍之害。初本短篇,流布北地,及英人渡海,定居不列顛,此歌亦與俱來。后人集錄,匯為長歌,凡三卷四十二章。今所傳者為七世紀(jì)寫本,已多后世基督教人修改,然其精神,則固為古條頓人之信仰。Beowulf將與巨人戰(zhàn),恐不敵曰,倘其死也,命之所定,人孰能逃命(Wyrd)。此委心任命之意,即與基督教思想異者也。
(二)德國Hildebrandslied,本Dietrich saga中之一部。敘Hildebrand浪游三十年,歸途遇其子,不相識,因相決斗事。今存六十九聯(lián),為八世紀(jì)時教徒所錄,首尾已不完。此他猶詠Hildebrand之歌,唯屬于武士文學(xué),與此不同矣。
(三)北歐Edda,有新舊二種。伊思闌人Snorri Sturluson(1178—1241)初集神話傳說及詩法,為書曰Edda,蓋出于odhr一字,義云詩。至一六四二年,Srynjolfur Sveinsson發(fā)見一書,亦同此名,疑是十二世紀(jì)時人所編,遂名之曰“舊Edda”,而以Snorri所編者為新書。“舊Edda”凡三十三篇,史詩居三之二。其中數(shù)章經(jīng)后人篡亂,然古代條頓人之風(fēng)俗思想,多賴以傳。Snorri又著《家乘》(Heimskringla)一書,本為歷史,而所錄多傳說,為后世文人所重,常取材于此焉。
(四)俄國自古有故事詩曰Bylina,皆敘古英雄事跡。最有名者為Igor之歌,記一一八五年Kiev王Igor攻南方回族敗歸之事。時雖已歸基督教,唯精靈信仰(Animism)之跡,仍甚明顯。Igor之?dāng)?,草木悲涼,伏地哀嘆。念日神(Dazhbog)子孫失其威榮,屈于強暴,此后時光,更無歡樂也。Igor妻Jaroslavna歌尤佳,對于風(fēng)日川流,各抒哀怨,純樸優(yōu)美,本詩中即比之鷓鴣之悲鳴云。
(五)Celt族天性愛美而善感,富于詩歌。Arthur傳說,起原Wales,言六世紀(jì)時與英人戰(zhàn)事。后流轉(zhuǎn)入英法諸國,合于武士文學(xué),影響遠及后世。Celt族優(yōu)美之思想,亦多藉是以傳。此他著作,則以言文隔絕,少知于世。
此外各國民歌俗謠,雖采錄之事,近世始盛,然發(fā)源皆甚早。與鄉(xiāng)村傳說,同其源流,歷代口傳,以至今世,其中含有異教思想者不少。是皆民間文學(xué)之留遺,而后世詩歌小說之發(fā)達,亦頗借助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