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雄愛馬

楊朔散文選 作者:楊朔


連里養(yǎng)著一匹青馬,不過七歲口,瘦得只剩皮包骨。脖子又細(xì)又長,眼老帶著眵,兩排肋巴骨一棱一棱的,像是經(jīng)過刀削。戰(zhàn)士們瞧見,常常吵著說:“快吃馬肉吧,再不吃,連馬肉也沒有了?!?

連長有點(diǎn)發(fā)愁,就想起程金明來。這個人生在河南涉縣程家莊,從小趕腳,販牲口,一九四三年,叫日本鬼子糟蹋得不能活,打定主意要入伍。問他年紀(jì),回答說三十五歲。他的臉色醬紫,滿硬朗,可是一張開嘴,門牙掉了好幾個,說話透風(fēng),顯得很老。過了些時候,他才不好意思地說:“我早四十了。咱怕八路軍嫌咱老,不要咱,才瞞了五歲?!?

程金明先當(dāng)伙夫,于今連長怕馬瘦死,調(diào)他喂牲口。程金明一走進(jìn)馬號,看見槽里又是雞毛,又是沙土,地上滿是馬糞、馬尿,就一直搖頭。他站到馬前,用手慢慢地理著馬鼻子,覺得它的氣很勻,并不呼呼地喘,知道沒病,便嘆口氣說:“牲口不說話,全靠人經(jīng)管這都是草料不經(jīng)心,才糟成這個樣子?!?

他掃凈槽,拿土墊了墊欄,可是他拿什么東西喂馬呢?隊伍新從前方開來,家務(wù)還沒安好,草缺草,料缺料,要割青草,又沒鐮刀。他望著那匹怪可憐的瘦馬,搔搔脖子,對它說:“你先別急,老程不會錯待你。”

他拿木頭削成把鐮刀,插在腰里,帶根繩子上山去了。正是春三月,草長得四五寸高,不上一刻工夫,他僂著腰背回一大捆草。沒有鍘刀,他就用斧頭把草剁成五分長的碎塊,過一遍篩子,篩去碎石土塊,撿出雜草,然后撒幾把到槽里去。馬睜著無神的眼,立時把嘴拱進(jìn)草去。程金明守在旁邊,看著馬隨吃隨添,添到第三次,便撒進(jìn)一把料。馬用鼻子急切地去拱料吃,程金明輕輕地罵:“搶什么!也沒人和你爭嘴?!?

從此,他的心全操在馬身上了。按時喂草喂料,飲水時,怕馬喝得猛,會傷肺,飲一陣便牽起韁繩歇歇。夜晚,他也不脫衣服,睡在馬號里,一宿要喂四次草,飲兩回水。他常對人說:“馬不得夜草不肥?!彼哉疹櫟煤芮?。有時出差,一定把馬背掃得干干凈凈,把馬墊子備得平平帖帖,生怕打背。上路后,不時要看鞍子正不正,下坡還要松后鞧,上坡向上掀著鞍子,這是所謂搭手千斤力。

戰(zhàn)士們有時對他開玩笑說:“算了,老程,累死你,馬也養(yǎng)不肥?!背探鹈饕膊粻庌q,只是怪和氣地笑笑。

一個月后,戰(zhàn)士們從山上開荒回來,看見程金明牽著匹很壯的馬出來飲水。有人就問:“老程,連里幾時買了這樣一匹好牲口?”

程金明咧開嘴,露出一排殘缺不全的門牙,笑瞇瞇地說:“這還不是那匹瘦家伙!”

戰(zhàn)士們驚得叫起來。誰能認(rèn)出這就是那匹皮包骨的瘦馬?看它屁股滾圓,皮毛閃亮,昂著頭,眨著眼,迎著風(fēng)叫了幾聲,簡直是一匹千里馬。

這一下子,程金明養(yǎng)馬的本領(lǐng)可傳開了。他把馬養(yǎng)壯,一邊不斷地趕著馬上延安,替全連馱些油鹽等用品。有一天,他到延安,本來說上午趕回來,可是太陽壓山了,還不見程金明的影子。直到傍黑,才見他滿頭大汗,扛著一百二十斤的馱子走回來。馬卻空著鞍子。他放下馱子,喘吁吁地說:“牲口在延安街上一下子臥倒,耳朵根冰涼,直豎起來,就知道是肚子痛。我拿針扎了扎它的舌頭,放出些血才好了。病剛好,不敢叫它馱東西,我就扛回來了。”

后來,連里又添了牲口,程金明也就更忙。每晚,戰(zhàn)士們在山上點(diǎn)起火開荒,程金明也在山溝里弄起堆火,拿著木鐮割草。鐮鈍了,便削一削;人累了,卻不肯歇手。連長過意不去,要撥個人幫他的忙。程金明拒絕說:“同志們能星夜開地,我就能星夜割草?!?

程金明和氣老實(shí),人緣特別好。自己赤著腳來往趕牲口,鞋卻借給開荒的同志穿。戰(zhàn)士們一從山上回來,都喜歡圍著他談天。他多半盤起腿坐著,抽著旱煙,笑著,不大多言。誰要問起他相馬和養(yǎng)馬的本領(lǐng),他便會從嘴邊拔下煙袋,在石頭上敲敲煙鍋,慢吞吞地笑著說:

“牲口的毛色是一大青,二黑,三紅,四栗色,所謂先買一個模樣,后買一身皮毛。又說,先買一張嘴,后買四條腿,眼上晃三晃,看它能吃不能吃?;稳?,?眼就不瞎;能吃不能吃,要摸槽道寬不寬……”

古語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程金明不但能識別千里馬,就是對病馬、老馬,也是從心里愛護(hù)。英雄才愛馬,難怪他變成勞動英雄。

(一九四五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