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yùn),陳郡陽夏人。祖玄,父瑍。靈運(yùn)博覽群書,文章之美,與顏延之為江左第一??v橫俊發(fā),過于延之,深密則不如。襲封康樂公。性豪侈,車服鮮麗,衣物多改舊形制,世共宗之。宋受命,降公爵為侯。靈運(yùn)多愆禮度,朝廷唯以文義處之,不以應(yīng)實(shí)相許。自謂才能宜參權(quán)要,既不見知,常懷憤惋。廬陵王義真少好文籍,與靈運(yùn)情款異常。少帝即位,權(quán)在大臣。靈運(yùn)構(gòu)扇異同,非毀執(zhí)政,司徒徐羨之等患之,出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靈運(yùn)素所愛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逾旬朔。理人聽訟,不復(fù)關(guān)懷。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在郡一周,稱疾去職。靈運(yùn)父、祖并葬始寧縣,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會稽,修營舊業(yè)。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與隱士王弘之、孔淳之等放蕩為娛,有終焉之志。每有一詩至都邑,貴賤莫不競寫。宿昔之間,士庶皆遍,名動京師。尋遷侍中。靈運(yùn)詩書皆兼獨(dú)絕。每文竟,手自寫之,文帝稱為二寶。既自以名輩應(yīng)參時政,至是唯以文義見接,意既不平,多稱病不朝直。穿池植援,種竹樹果,驅(qū)課公役,無復(fù)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經(jīng)旬不歸。既無表聞,又不請急。上不欲傷大臣,諷旨令自解。靈運(yùn)表陳疾,賜假東歸。將行,上書勸伐河北。而游娛宴集,以夜續(xù)晝。復(fù)為御史中丞傅隆奏免官。既東,與族弟惠連、東海何長瑜、穎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賞會,共為山澤之游,時人謂之四友。靈運(yùn)因祖父之資,生業(yè)甚厚,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shù)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jǐn)?shù)十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shù)百。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徐知是靈運(yùn),乃安。在會稽亦多從眾,驚動縣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懇,而為靈運(yùn)所輕。又與王弘之諸人出千秋亭飲酒,倮身大呼。顗深不堪,遣信相聞。靈運(yùn)大怒曰:身自大呼,何關(guān)癡人事!會稽東郭有回踵湖,靈運(yùn)求決以為田。顗堅執(zhí)不與。又求始寧岯崲湖為田,顗又固執(zhí)。因靈運(yùn)橫恣,表其異志,發(fā)兵自防,露板上言。靈運(yùn)馳赴闕上表,自稱本末。文帝知其見誣,不罪也。不欲復(fù)使東歸,以為臨川內(nèi)史,在郡游放,不異永嘉,為有司所糾。司徒遣使隨州從事鄭望生收靈運(yùn)。靈運(yùn)興兵叛逸,遂有逆志。追討禽之,送廷尉,廷尉論正斬刑。上愛其才,欲免官而已。彭城王義康堅執(zhí),謂不宜恕。詔以謝玄勛參微管,宜宥及后嗣,降死,徙廣州。后詔于廣州棄市,年四十九。(節(jié)《宋書》卷六十七及《南史》卷十九本傳)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 〔1〕
述職期闌暑 〔2〕 ,理棹變金素。秋岸澄夕陰,火旻團(tuán)朝露 〔3〕 。辛苦誰為情 〔4〕 ,游子值頹暮 〔5〕 。愛似莊念昔,久敬曾存故 〔6〕 。如何懷土心,持此謝遠(yuǎn)度 〔7〕 。李牧愧長袖,郤克慚躧步 〔8〕 。良時不見遺,丑狀不成惡 〔9〕 。曰余亦支離 〔10〕 ,依方早有慕 〔11〕 。生幸休明世,親蒙英達(dá)顧 〔12〕 ??瞻嘹w氏璧 〔13〕 ,徒乖魏王瓠 〔14〕 。從來漸二紀(jì),始得傍歸路。將窮山海跡,永絕賞心悟 〔15〕 。
〔1〕 永初三年五月,宋武帝崩。少帝即位,出靈運(yùn)為永嘉郡守。
〔2〕 張協(xié)《雜詩》:述職投邊城。
〔3〕 火,大火心星?!稜栄拧罚呵餅闀F天。
〔4〕 陸機(jī)《赴洛詩》:辛苦誰為心?
〔5〕 李善注:游子多悲,觸物增戀。
〔6〕 《莊子·徐無鬼》: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shù)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所嘗見于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俄n詩外傳》:子夏過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為公費(fèi)乎?曾子曰:君子有三費(fèi),飲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問三費(fèi)?曾子曰:少而學(xué),長而忘之,一費(fèi)也。事君有功,而輕負(fù)之,二費(fèi)也。久交友而中絕之,此三費(fèi)也。
〔7〕 《楚辭》:遠(yuǎn)度世以忘歸?!端夹x》:愿得遠(yuǎn)度以自娛。
〔8〕 言手足有疾,故或愧或慚也?!稇?zhàn)國策》武安君李牧至,趙王使韓蒼數(shù)之曰:將軍戰(zhàn)勝,王觴將軍。將軍為壽于前,捭匕首,當(dāng)死。武安君曰:身大臂短,不能及地。故使工人為木杖以接手上。若弗信,請視之?!蹲髠鳌沸吣辏簳x侯使郤克征會于齊。齊頃公帷婦人,使觀之。郤子登,婦人笑于房。杜注:跛而登階,故笑之。躧,無跟之履,曳履而行。
〔9〕 《左傳》:鬷薎惡。杜注:惡,貌丑也。
〔10〕 支離:形體不全者也?!肚f子》:支離疏者,頤隱于齊,肩高于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
〔11〕 方,常也?!督检敫琛罚禾斓夭r,惟予有幕。
〔12〕 英達(dá),謂廬陵王。
〔13〕 班,次也。
〔14〕 《莊子》: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shí)五石。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15〕 悟或作晤,對也。
過始寧墅
束發(fā)懷耿介 〔1〕 ,逐物遂推遷 〔2〕 。違志似如昨,二紀(jì)及茲年。溜磷謝清曠 〔3〕 ,疲滎慚貞堅 〔4〕 。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沿 〔5〕 。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云抱幽石,綠筿媚清漣。葺宇臨回江,筑觀基曾巔。揮手告鄉(xiāng)曲 〔6〕 ,三載期歸旋。且為樹枌槚 〔7〕 ,無令孤愿言。
〔1〕 《楚辭》:獨(dú)耿介而不隨兮,愿慕先圣之遺教。
〔2〕 《莊子》:惠施之才,逐萬物而不反?!渡袝罚何┟裆?,因物有遷。
〔3〕 《論語》:子曰,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4〕 滎,極貌。
〔5〕 逆流而上曰溯洄。順流而下曰沿。
〔6〕 劉越石《扶風(fēng)歌》:揮手長相謝。
〔7〕 《左傳》:初,季孫為己樹六槚于蒲圃東門之外。杜預(yù)注:槚,欲自為櫬也。
七里瀨 〔1〕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 〔2〕 。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3〕 。石淺水潺湲 〔4〕 ,日落山照曜 〔5〕 。荒林紛沃若 〔6〕 ,哀禽相叫嘯 〔7〕 。遭物悼遷斥 〔8〕 ,存期得要妙 〔9〕 。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10〕 。目睹嚴(yán)子瀨,想屬任公釣 〔11〕 。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diào) 〔12〕 。
〔1〕 《甘州記》:桐廬縣有七里瀨,瀨下數(shù)里至嚴(yán)陵瀨。在富春釣臺之西。
〔2〕 《爾雅》:展,適也。郭璞曰:得自申展。皆適意。
〔3〕 奔與崩通,落也。本集《入彭蠡湖口》:圻岸屢崩奔。
〔4〕 《楚辭》:觀流水兮潺湲。注:水流貌。
〔5〕 《詩》:日出有曜。
〔6〕 沃,柔也。《詩》: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7〕 《海賦》:更相叫嘯,詭色殊音。
〔8〕 《廣雅》:斥,推也。
〔9〕 《老子》曰:湛兮似或存。王弼:和光而不污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兮?!肚f子》:此之謂要妙也。
〔10〕 屑,顧也。
〔11〕 《莊子》: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制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饜若魚者。魚喻道,以道養(yǎng)人。
〔12〕 郭象《莊子》注:人性有變,古今不同?!稑贰せ巍吩?,圣人雖生異世,其心意同如一也。調(diào),猶運(yùn)也,謂音聲之和也。
陳詐明云:荒林荒字,哀禽哀字,覺觸目無非悲楚。沃若有色,叫嘯有聲,加紛字則稠疊千林也,加相字則啁哳萬族也。嘗讀《上林賦》,見其中林木鳥獸森森聒聒,紛 飛舞,嘆為化工。此二句能得之。
登池上樓 〔1〕
潛虬媚幽姿 〔2〕 ,飛鴻響遠(yuǎn)音。薄霄愧云浮 〔4〕 ,棲川怍淵沉。進(jìn)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衾枕昧節(jié)候,褰開暫窺臨 〔5〕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 〔6〕 。初景革緒風(fēng) 〔7〕 ,新陽改故陰 〔8〕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 〔9〕 ,萋萋感楚吟 〔10〕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11〕 。持操豈獨(dú)古,無悶征在今 〔12〕 。
〔1〕 《太平寰宇記》:謝公池在溫州西北三里,積谷山東。
〔2〕 《易·乾》:潛龍勿用。
〔3〕 《谷梁傳》孔子曰:聽遠(yuǎn)音者,聞其疾而不聞其舒?!段倪x》李善注:蚪以深潛而保真,鴻以高飛而遠(yuǎn)害。
〔4〕 王逸《楚辭注》:泊,止也。薄與泊同。
〔5〕 《水經(jīng)注》:江水煙褰而霽。開即啟。
〔6〕 嶇嶔,山高也。
〔7〕 《楚辭》:款秋冬之緒風(fēng)。王逸注:緒,余也。
〔8〕 《神農(nóng)本草》: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9〕 《詩·豳風(fēng)》: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10〕 《招隱》: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11〕 《禮記·檀弓》:子夏曰: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豆攘簜鳌罚亨嵅幮姆e慮,成于殺也。
〔12〕 《莊子》:罔兩問影曰: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持操歟?《易·乾·文言》:遁世無悶。不見世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游南亭 〔1〕
時竟夕澄霽 〔2〕 ,云歸日西馳。密林含余清,遠(yuǎn)峰隱半規(guī) 〔3〕 。久痗昏墊苦 〔4〕 ,旅館眺郊歧。澤蘭漸被徑,芙蓉始發(fā)池 〔5〕 。未厭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6〕 。戚戚感物嘆,星星白發(fā)垂 〔7〕 。藥餌情所止 〔8〕 ,衰疾忽在斯。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 〔9〕 。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 〔10〕 。
〔1〕 《太平寰宇記》:南亭,去溫州一里。
〔2〕 時竟,季春月。
〔3〕 張載《歲夕詩》:白日隨天回,皦皦員如規(guī)。
〔4〕 痗,病也?!渡袝罚汉樗咸?,下民昏墊??装矅唬貉蕴煜旅窕桀|溺,皆困水災(zāi)也。
〔5〕 《楚辭·招魂》:皋蘭被徑兮斯路漸。又:芙蓉始發(fā),雜芰荷些。
〔6〕 《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爾雅》:夏為朱明。
〔7〕 《楚辭》:居戚戚而不解。左思《白發(fā)賦》:星星白發(fā),生于鬢垂。
〔8〕 姚鼐曰:藥餌當(dāng)作樂餌,用《老子》樂與餌,過客止語,指官祿世味。
〔9〕 《詩》:逝將去汝?!肚f子》:罔兩問影曰: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影曰:火與日,吾屯也。陰與夜,吾代也。
〔10〕 方虛谷謂賞心句指惠連、羊璿、何敬瑜之流。亮,信也。
游赤石進(jìn)帆海 〔1〕
首夏猶清和 〔2〕 ,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3〕 。周覽倦瀛壖 〔4〕 ,況乃陵窮發(fā) 〔5〕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fā) 〔6〕 。揚(yáng)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 〔7〕 。溟漲無端倪 〔8〕 ,虛舟有超越。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9〕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夭伐 〔10〕 。
〔1〕 靈運(yùn)《游名山志》:永寧、安固二縣中路東南便是赤石,又枕海。宋鄭緝之《永嘉郡記》:帆游山,地昔為海,多過舟,故山以帆名。孫仲容曰:山在瑞安縣北四十五里?;蚪鈸P(yáng)帆泛海。
〔2〕 張衡《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語當(dāng)本此。此句至今以為名言。
〔3〕 陰霞,猶言晦明。
〔4〕 壖,岸邊地。
〔5〕 陵,躐也。《婁地記》:浪山,海中南極之觀嶺。窮發(fā)之人,舉帆揚(yáng)越,以為標(biāo)的?!肚f子》: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6〕 《洛神賦》:川后靜波?!冻o》:使江水兮安流?!渡胶=?jīng)》: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水伯也。
〔7〕 揚(yáng)帆、掛席,其義一也。古詩尚未大巧,不嫌異辭同義?!逗Yx》:維長絹,掛帆席。石華,《臨海志》曰:石華附石,肉可啖。又曰:海月,大如鏡,白色。今瑞安人名石華為龜足,俗謂之觀音足。
〔8〕 《后漢書》:陳茂常度漲海?!肚f子》:孔子曰:反復(fù)終始,不知端倪。
〔9〕 《史記》:齊田單攻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遺燕將。燕將見魯連書,乃自殺。田單遂屠聊城。歸而言魯連,欲爵之。仲連逃隱于海上。《呂氏春秋》:中山公子牟謂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闕之下,奈何!
〔10〕 《莊子》:孔子圍于陳。太公任往吊之曰:直木先伐,甘泉先竭。子其意者飾志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鬃釉唬荷啤D颂哟鬂芍?。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
劉坦之曰:其言魯連、魏牟之在海上者,一則戀闕矜名而于道為不足,一則任其自適而于物無所系。二者之趨,已判然可識;更請益以太公任之言,則終始謝去夭伐而全吾生矣。
登江中孤嶼 〔1〕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zhuǎn)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正絕 〔2〕 ,孤嶼媚中川 〔3〕 。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表靈物莫賞,蘊(yùn)真誰為傳 〔4〕 。想象昆山姿 〔5〕 ,緬邈區(qū)中緣 〔6〕 。始信安期術(shù),得盡養(yǎng)生年 〔7〕 。
〔1〕 孤嶼,即孤嶼山,在溫州南四里,永嘉江中,有二峰。
〔2〕 《爾雅》:水正絕流曰亂。
〔3〕 劉淵林《吳都賦》注:嶼,海中洲,上有山石。
〔4〕 《說文》:真,仙人變形也。
〔5〕 《楚辭》:思舊故而想象。
〔6〕 司馬相如《大人賦》:迫區(qū)中之隘狹。
〔7〕 《列仙傳》:安期生自言千歲?!段淖印吩唬红o漠恬淡,所以養(yǎng)生也。《莊子·養(yǎng)生主》:可以盡年。郭象注:養(yǎng)生非求過分,蓋全理盡年而已矣。
石室山 〔1〕
清旦索幽異,放舟越坰郊 〔2〕 。苺苺蘭渚急 〔3〕 ,藐藐苔嶺高 〔4〕 。石室冠林陬 〔5〕 ,飛泉發(fā)山椒 〔6〕 。虛泛徑千載,崢嶸非一朝 〔7〕 。鄉(xiāng)村絕聞見,樵蘇限風(fēng)霄 〔8〕 。微戎無遠(yuǎn)覽,總笄羨升喬 〔9〕 。靈域久韜隱,如與心賞交 〔10〕 。合歡不容言,摘芳弄寒條。
〔1〕 《山居賦》注:石室,在小江口南岸。
〔2〕 《爾雅》:林外謂坰,邑外謂之郊。
〔3〕 左思《魏都賦》:蘭渚苺苺。李善注:《左傳》:原田莓莓。杜預(yù)曰:若原田之草苺苺然?!墩f文》作苺,草盛貌。一說讀為瀰瀰?!对姟罚汉铀疄厼?。
〔4〕 藐藐,高遠(yuǎn)也。
〔5〕 陬,隅也。
〔6〕 山椒,山頂也。
〔7〕 虛泛即虛氾。崢嶸本作崝嶸,深冥也。二句言曾無人跡。
〔8〕 限,阻也。霄,云氣。
〔9〕 總笄,結(jié)發(fā)。
〔10〕 如與句,山靈與己,如與心賞之友相交。
齋中讀書 〔1〕
昔余游京華,未嘗廢邱壑 〔2〕 。矧乃歸山川,心跡雙寂寞 〔3〕 。虛館絕諍訟 〔4〕 ,空庭來鳥雀 〔5〕 。臥疾豐暇豫 〔6〕 ,翰墨時閑作。懷抱觀古今 〔7〕 ,寢食展戲謔 〔8〕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閣 〔9〕 。執(zhí)戟亦已疲 〔10〕 ,耕稼豈云樂。萬事難并歡,達(dá)生幸可托 〔11〕 。
〔1〕 齋,永嘉郡齋也。
〔2〕 《漢書》:班嗣書曰:夫嚴(yán)子者,漁釣于一壑,萬物不干其志;棲遲于一丘,天下不易其樂也。
〔3〕 心跡,心事也。
〔4〕 張衡《四愁詩》序:靜訟息。
〔5〕 《鬻子》曰:禹治天下,朝廷之間,可以羅雀也。
〔6〕 《國語》:優(yōu)施曰:我教茲暇豫事君。韋昭注:暇,閑也。豫,樂也。
〔7〕 《文賦》:觀古今于須臾。
〔8〕 《詩》: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9〕 《漢書》:揚(yáng)雄校書天祿閣上,理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幾死。京師為之語曰:惟寂惟寞,自投于閣。
〔10〕 潘岳《夏侯湛誄》曰:執(zhí)戟疲揚(yáng)。
〔11〕 《莊子》:達(dá)生之情者傀。司馬彪曰:傀,大也。情在無,故曰大。
田南樹園激流植援 〔1〕
樵隱俱在山,繇來事不同 〔2〕 。不同非一事,養(yǎng)痾亦園中 〔3〕 。中園屏氛雜,清曠招遠(yuǎn)風(fēng) 〔4〕 。卜室倚北阜,啟扉面南江 〔5〕 。激澗代汲井,插槿當(dāng)列墉。群木既羅戶,眾山亦對窗。靡迤趨下田 〔6〕 ,迢遞瞰高峰。寡欲不期勞 〔7〕 ,即事罕人功 〔8〕 。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 〔9〕 。賞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10〕 。
〔1〕 靈運(yùn)祖車騎有田居在太康湖。
〔2〕 臧榮緒《晉書》:何琦曰:胡孔明有言,隱者在山,樵者亦在山。在山則同,所以在山則異。
〔3〕 高彪與馬融書:公今養(yǎng)痾傲士。
〔4〕 《后漢書》:仲長統(tǒng)曰: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稄V雅》:曠,遠(yuǎn)也。
〔5〕 《西都賦》:臨峻路而啟扉。
〔6〕 《西京賦》:澶漫靡迤。
〔7〕 《老子》:少私寡欲。
〔8〕 李善注:即事,即此營室之事?!读凶印罚簳儎t呻呼即事。
〔9〕 《三輔決錄》:蔣詡隱于杜陵,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
〔10〕 《莊子》:顏成子游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之言也,八年而不知生死,九年大妙。郭象曰:妙善同,故無往而不冥也。
登石門最高頂 〔1〕
晨策尋絕壁 〔2〕 ,夕息在山棲 〔3〕 。疏峰抗高館 〔4〕 ,對嶺臨回溪。長林羅戶庭,積石擁基階。連巖覺路塞,密竹使徑迷。來人忘新術(shù),去子惑故蹊 〔5〕 ?;罨钕α黢偅瑖剣勔乖程? 〔6〕 。沉冥豈別理,守道自不攜 〔7〕 。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 〔8〕 。居常以待終,處順故安排 〔9〕 。惜無同懷客 〔10〕 ,共登青云梯 〔11〕 。
〔1〕 靈運(yùn)《游名山志》:石門澗六處,石門溯水上,入兩山口,兩邊山壁,右邊石巖,下臨澗水?!兑唤y(tǒng)志》:謝山居在嵊縣北五十里石門山。
〔2〕 《江賦》:絕岸萬丈,壁立霞駁。
〔3〕 郭璞《游仙詩》:山林隱遁棲。
〔4〕 《西京賦》:疏龍首以抗殿。《廣雅》:疏,治也???,舉也。
〔5〕 《景福殿賦》:欲反忘術(shù)。魏武帝《苦寒行》:迷惑失故路。
〔6〕 《詩》:北流活活?!冻o》:聲噭噭以寂寥?!稄V雅》:噭,鳴也。
〔7〕 《漢書》:蜀嚴(yán)湛冥久幽而不改其操。孟康注:蜀郡嚴(yán)君平沉深玄默無欲,言幽深難測也。《尸子》曰:守道固窮,則輕王公。賈逵《國語》注:攜,離也。
〔8〕 九秋干,松柏;三春荑,花草。
〔9〕 《新序》:榮唐期曰: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居常待終,何憂哉?!肚f子》:老聃死,秦失吊之,曰: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憂樂不能入也。又:仲尼謂顏回曰:安排而去化。
〔10〕 陸機(jī)《詩》:感念同懷子。
〔11〕 郭璞《游仙詩》:安事登云梯。張湛《列子》注:云梯可以陵虛。
方回:靈運(yùn)每有賞心之嘆,即義真所謂未能忘言于悟賞者。然則賞一也,有獨(dú)賞,有共賞。靈運(yùn)思夫共賞者而不可得,則以獨(dú)賞為憾。亦篇篇致意于斯。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修竹茂林
躋險筑幽居,披云臥石門。苔滑誰能步,葛弱豈可捫 〔1〕 。裊裊秋風(fēng)過,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 〔2〕 。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尊。洞庭空波瀾,桂枝徒攀翻 〔3〕 。結(jié)念屬霄漢,孤景莫與諼 〔4〕 。俯濯石下潭,仰看條上猿,早聞夕飆急,晚見朝日暾 〔5〕 。巖傾光難留,林深響易奔。感往慮有復(fù),理來情無存。庶持乘日車 〔6〕 ,得以慰營魂。匪為眾人說,冀與智者論 〔7〕 。
〔1〕 捫,持也。
〔2〕 《楚辭》:望美人兮未來。又:與佳期兮夕張?!斗窖浴罚憾?,信也。
〔3〕 《楚辭》:洞庭波兮木葉下。又:攀桂枝兮聊淹留。
〔4〕 張翰詩:單形依孤影。
〔5〕 《楚辭》:暾將出兮東方。王逸注:始出,其形暾暾而盛大也。
〔6〕 《莊子》:乘日之車而游。郭象注:日出而游,日入而息也。
〔7〕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
從斤竹澗越嶺溪竹 〔1〕
猿鳴誠知曙,谷幽光未顯。巖下云方合,花上露猶泫。逶迤傍隈隩,迢遞陟陘峴 〔2〕 。過澗既厲急,登棧亦陵緬 〔3〕 。川渚屢徑復(fù),乘流玩回轉(zhuǎn) 〔4〕 。蘋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淺。企石挹飛泉 〔5〕 ,攀林摘葉卷。想見山阿人,薜蘿若在眼。握蘭勤徒結(jié),折麻心莫展 〔6〕 。情用賞為美,事昧竟誰辨。觀此遺物慮,一悟得所遣 〔7〕 。
〔1〕 劉坦之曰:今會稽東南有斤竹嶺。在樂請東七十五里。
〔2〕 山絕曰陘。又連山中斷曰陘。峴,山嶺小高也。
〔3〕 板閣曰棧。
〔4〕 《楚辭》:川谷徑復(fù)流潺湲。
〔5〕 企,舉踵?!冻o》:吸飛泉之微液兮。挹,酌也。
〔6〕 靈運(yùn)《南樓中望所知遲客詩》: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擿。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棗據(jù)《逸民賦》:握春蘭兮遺芳?!冻o》: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7〕 《淮南子》:吾獨(dú)懷慷慨遺物,而與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也。郭象《莊子》注:將大不類,莫若無心,既遣是非,又遣其所遣。遣之以至于無遣,然后無所不遣,而是非去也。
夜宿石門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1〕 。暝還云際宿,弄此石上月。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fēng)發(fā)。異音同至聽,殊響俱清越。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 〔2〕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fā) 〔3〕 。
〔1〕 搴,取也。歇,盡也。首二句乃倒句。
〔2〕 伐,美也。
〔3〕 《楚辭》:晞女發(fā)兮陽之阿。
陳祚明曰:東坡所謂何地?zé)o月,何地?zé)o竹柏,特?zé)o如吾兩人者耳。東坡幸有兩人,康樂終身一我。晞發(fā)陽阿,傲睨一世。
登臨海嶠初發(fā)疆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 〔1〕
杪秋尋遠(yuǎn)山,山遠(yuǎn)行不近。與子別山阿,含酸赴修畛 〔2〕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 〔3〕 。顧望脰未悁 〔4〕 ,汀曲舟已隱 〔5〕 。
隱汀絕望舟,鶩棹逐驚流。欲抑一生歡,并奔千里游。日落當(dāng)棲薄,系纜臨江樓 〔6〕 。豈惟夕情斂,憶爾共淹留。
淹留昔時歡,復(fù)增今日嘆 〔7〕 。茲情已分慮,況乃協(xié)悲端。秋泉鳴北澗,哀猿響南巒 〔8〕 。戚戚新別心,凄凄久念攢 〔9〕 。
攢念攻別心,旦發(fā)清溪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還期那可尋 〔10〕 。儻遇浮邱公,長絕子徽音 〔11〕 。
〔1〕 嶠,山頂?!队蚊街尽罚汗鹆猪斶h(yuǎn)則嵊尖疆中。劉坦之曰:今 山下有疆口。此登臨始寧南山將至臨海作。
〔2〕 畛,井田間陌。
〔3〕 《毛詩》:彷徨不忍去。
〔4〕 脰,頸也。陸彥聲詩:相思心既勞,相望脰亦悁。悁與?通,疲也。
〔5〕 汀,水際平地。
〔6〕 《游名山志》:從臨江樓步路南上二里余,左望湖中,右傍長江也。
〔7〕 潘岳《哀永逝》:憶舊歡兮增新悲。
〔8〕 巒,山形長狹者。
〔9〕 攢,聚之也。
〔10〕 羊祜《請伐吳表》:高山尋云霓。潘岳《在懷縣作》:感此還期淹。
〔11〕 《列仙傳》:王子喬好吹笙,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睹姟罚禾珨M嗣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