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字明遠(yuǎn),東海人。文辭贍逸。嘗為古樂府,文甚遒麗。始嘗謁義慶,未見知,欲貢詩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沉沒而不聞?wù)撸部蓴?shù)哉。大丈夫豈可遂蘊(yùn)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于是奏詩。義慶奇之,賜帛二十匹,尋擢為國(guó)侍郎,甚見知賞。遷秣陵令。文帝以為中書舍人。上好為文章,自謂人莫能及。照悟其昏,為文章多鄙言累句。當(dāng)時(shí)咸謂照才盡,實(shí)不然也。臨海王子頊為荊州,照為前軍參軍,掌書記之任。子頊敗,為亂兵所殺。(節(jié)《南史》卷十三及《宋書》卷五十一附《臨川烈武王道規(guī)傳》)
代東武吟 〔1〕
主人且勿喧,賤子歌一言 〔2〕 。仆本寒鄉(xiāng)士,出身蒙漢恩。始隨張校尉 〔3〕 ,占募到河源 〔4〕 。后逐李輕車 〔5〕 ,追虜窮塞垣 〔6〕 。密途亙?nèi)f里,寧歲猶七奔 〔7〕 。肌力盡鞍甲,心思?xì)v涼溫。將軍既下世 〔8〕 ,部曲亦罕存。時(shí)事一朝異 〔9〕 ,孤績(jī)誰復(fù)論。少壯辭家去,窮老還入門 〔10〕 。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昔如 上鷹,今似檻中猿 〔11〕 。徒結(jié)千載恨,空負(fù)百年怨 〔12〕 。棄席思君幄,疲馬戀君軒。愿垂晉主惠,不愧田子魂 〔13〕 。
〔1〕 左思《齊都賦》注:《東武》、《太山》,皆齊之土風(fēng),弦歌謳吟之曲名也。
〔2〕 《漢書》:王邑請(qǐng)召賓,邑自稱賤子。
〔3〕 《漢書》:張騫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
〔4〕 占,謂自應(yīng)度而應(yīng)募,為占募也?!秴侵尽罚褐欣蓪⒅荑芷蛴谯蛾栒寄?。《漢書》:自張驀使大夏之后,窮河源也。
〔5〕 《漢書》:李廣從弟蔡為郎,事武帝。元朔中,為輕車將軍。
〔6〕 蔡邕上疏:秦筑長(zhǎng)城,漢起塞垣。
〔7〕 密,近也。亙,竟也。《國(guó)語》:姜氏告于公子曰:自子之行,晉無寧歲?!蹲髠鳌罚簠鞘挤コ又乇济?。吳入州來,子重、子反于是乎一歲七奔命。
〔8〕 《列女傳》:柳下惠妻曰:愷悌君子,永能厲兮。吁嗟惜哉,乃下世兮。
〔9〕 《答客難》曰:時(shí)異事異。
〔10〕 《漢書》:婁護(hù)曰:呂公窮老,托身于我。
〔11〕 《東觀漢紀(jì)》:桓虞謂趙勒曰:善吏如良鷹矣,下 即中?!痘茨献印罚褐迷硻懼?,則與?同,非不巧捷也,無所肆其能也。
〔12〕 李善注:言怨在己,若何負(fù)之?
〔13〕 《韓子》曰:文公至河,令曰:籩豆捐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犁黑者后之。咎犯聞之而夜哭。曰:籩豆所以食也,而君捐之。席蓐所以臥也,而君棄之。手足胼胝、面目犁黑,有勞功者也,而君后之。今臣與在后中,不勝其哀,故哭之。文公乃止?!俄n詩外傳》:田子方出,見老馬于道,以問于御,曰:此何馬也?御曰:故公家畜也,罷而不用,故出放之。田子方曰:少盡其力,而老棄其身,仁者不為也。束帛而贖之,窮士聞之,知所歸心矣?;?,神也。田子久謝,故謂之魂。
代白頭吟 〔1〕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2〕 。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3〕 。人情賤恩舊,世議逐衰興。亳發(fā)一為瑕,邱山不可勝 〔4〕 。食苗實(shí)碩鼠,玷白信蒼蠅 〔5〕 。鳧鵠遠(yuǎn)成美,薪芻前見陵 〔6〕 。申黜褒女進(jìn),班去趙姬昇 〔7〕 。周王日淪惑 〔8〕 ,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 〔9〕 。古來共如此,非君獨(dú)撫膺 〔10〕 。
〔1〕 《西京雜記》: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二女為妾,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古辭《白頭吟》: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2〕 朱絲,朱弦也。《禮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肚刈印罚河駢乇厍笃湟允?,干將必求其以斷。
〔3〕 《方言》:猜,疑也。《爾雅》:仍,因也。
〔4〕 李尤《戟銘》:山陵之禍,起于毫芒。仲長(zhǎng)子《昌言》:事求絲毫之釁。孫盛曰:劉琨、王浚,睚眥起于絲發(fā), 敗成于丘海。《文子》:禍福之至,雖丘山無由識(shí)之矣。
〔5〕 《詩》:碩鼠碩鼠,無食我苗。又:營(yíng)營(yíng)青蠅,止于丘樊。
〔6〕 《韓詩外傳》:田饒事魯哀公而不見察,謂哀公曰:雞有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以其所來近也。夫黃鵠一舉千里,出君園池,食君魚鱉,啄君稻梁,無此五者而貴之,以其所從來遠(yuǎn)也?!段淖印吩唬禾摕o因循,常后而不先。譬若積薪燎,后者處上也?!妒酚洝罚杭橱鲋^武帝曰:陛下用群臣,如積薪,后來者居上?!渡n頡篇》:陵,侵也。
〔7〕 《毛詩序》:幽王取申女以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稘h書》:成帝初即位,班婕妤選入后宮,俄而大幸。后趙飛燕寵盛,婕妤失寵,希復(fù)進(jìn)見。
〔8〕 淪,沒也。
〔9〕 《呂氏春秋》: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悖?!渡袝吩唬好苍还?。
〔10〕 《列子》:昔人有知不死之道者,齊子欲學(xué)其道,聞言者已死,乃撫膺而退。
吳興黃浦亭庚中郎別 〔1〕
風(fēng)起洲渚寒,云上日無輝 〔2〕 。連山眇煙霧 〔3〕 ,長(zhǎng)波迥難依 〔4〕 。旅雁方南過,浮客未西歸 〔5〕 。已經(jīng)江海別,復(fù)與親眷違。奔景易有窮,離袖安可揮。歡觴為悲酌,歌服成泣衣。溫念終不渝,藻志遠(yuǎn)存追 〔6〕 。役人多牽滯 〔7〕 ,顧路慚奮飛 〔8〕 。昧心附遠(yuǎn)翰 〔9〕 ,炯言藏佩韋 〔10〕 。
〔1〕 庾悅字仲豫,鄢陵人,車騎從事中郎。《輿地紀(jì)勝》:黃浦,一名黃檗澗,在烏程縣。
〔2〕 《周易》:云上于天。
〔3〕 《尚書》傳:眇眇微微?!恫┭拧罚喉穑h(yuǎn)也。
〔4〕 郭象《莊子》注:其長(zhǎng)波之所蕩,高風(fēng)之所扇。
〔5〕 謝惠連詩:眷眷浮客心?!对姟罚赫l將西歸。
〔6〕 《尚書》傳:藻,水草之有文者。言其志雖久遠(yuǎn),猶可存之以待追憶。
〔7〕 役人,自謂也。
〔8〕 《詩》:不能奮飛。
〔9〕 翰,毛羽也。遠(yuǎn)翰,謂運(yùn)行者。
〔10〕 《韓非子》: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庾歸而鮑不得歸,別時(shí)庾必有慰藉之言。故鮑云同為客而昧心送先得歸者,聊用子言,以當(dāng)佩韋,庶歸心不至于過急也。
贈(zèng)傅都曹別 〔1〕
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 〔2〕 。邂逅兩相親 〔3〕 ,緣念共無已 〔4〕 。風(fēng)雨好東西 〔5〕 ,一隔頓萬里。追憶棲宿時(shí) 〔6〕 ,聲容滿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 〔7〕 。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 〔8〕 。
〔1〕 傅亮字季友,初為建威參軍、桓謙中軍行參軍,又為劉毅撫軍記室參軍。
〔2〕 《毛詩》箋:小曰雁,大曰鴻?!冻o》:游于江潭。曹植賦:憐孤鴻之偏特。
〔3〕 《毛詩》傳:邂逅,不期而會(huì)。
〔4〕 《玉篇》:緣,因也。
〔5〕 《列子》:隨風(fēng)東西。
〔6〕 《禽經(jīng)》:凡禽,林曰棲,水曰宿。
〔7〕 班婕妤賦:對(duì)愁云之浮沉。
〔8〕 輕鴻,喻傅;孤雁,自喻。短翮,謙辭也。通首比體。
登廬山望石門
訪世失隱淪 〔1〕 ,從山異靈士 〔2〕 。明發(fā)振云冠 〔3〕 ,升嶠遠(yuǎn)棲趾 〔4〕 。高岑隔半天,長(zhǎng)崖斷千里。氛霧承星辰 〔5〕 ,潭壑洞江汜 〔6〕 。嶄絕類虎牙,巑岏象熊耳 〔7〕 。埋冰或百年,韜樹必千祀 〔8〕 。雞鳴清澗中,猿嘯白云里?,幉ㄖ鹧ㄩ_,霞石觸峰起 〔9〕 ?;鼗シ且恍? 〔10〕 ,參差悉相似。傾聽鳳管賓,緬望釣龍子 〔11〕 。松桂盈膝前,如何穢城市 〔12〕 。
〔1〕 《江賦》:納隱淪之列真。
〔2〕 《游天臺(tái)山賦》:靈仙之所窟宅。言養(yǎng)生之士,問之世則屢失,從之山則多異也。
〔3〕 《詩》:明發(fā)不寐?!冻o》:冠切云之崔巍。
〔4〕 《爾雅》:山銳而高曰嶠。棲趾,猶托足。任昉亦有“棲趾傍蓮池”句。
〔5〕 《禮記》:氛霧冥冥。
〔6〕 《后漢書》注:洞,通也。
〔7〕 《集韻》:嶄,山尖銳貌?!肚G州記》:虎牙山,石壁紅色,間有白文,如牙齒狀?!俄崟?huì)》:巑岏,山銳貌。《尚書》疏:熊耳山在弘農(nóng)盧氏縣東。葉承曰:言盧山之形,其銳處如虎牙、熊耳也。
〔8〕 《廣韻》:韜,藏也。埋冰、韜樹,言其深。百年,千祀,言其久。
〔9〕 陶潛詩:落落清瑤流。張載賦:霞石剝落。
〔10〕 木華《海賦》:乖蠻隔夷,回互萬里。
〔11〕 《列仙傳》:王子晉好吹笙,作鳳凰鳴。又陵陽子明釣得白龍,懼,放之。后得白魚,腹中有書,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黃山,捋五石脂,沸水服之。三年,龍來迎去。
〔12〕 言廬山亦近城市,而松桂盈前,詎可以為穢也。
擬行路難十八首選五首
《樂府解題》:《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蛾愇鋭e傳》:武常牧羊,諸家牧豎有知歌謠者,武遂學(xué)《行路難》。則所起亦遠(yuǎn)矣。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1〕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shí)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jié)行路吟 〔2〕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shí)清吹音 〔3〕 。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4〕 ,千斫復(fù)萬鏤,上刻秦女?dāng)y手仙 〔5〕 。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幃里明燭前。外發(fā)龍鱗之丹彩,內(nèi)含麝芬之紫煙。如今君心一朝異,對(duì)此長(zhǎng)嘆終百年。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園,荊棘郁蹲蹲 〔6〕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shí)蜀帝魂。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愴惻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陽春妖冶二三月,從風(fēng)簸蕩落西家。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lián)嵝膰@。初送我君出戶時(shí),何言淹留節(jié)回?fù)Q。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fā)蓬亂。人生不得恒稱意,惆悵徙倚至夜半。
〔1〕 《子夜變歌》:七彩紫金柱,九華白玉梁。《西京雜記》:高祖斬蛇劍,以七彩九華玉為飾。聞人倓注:羽帳,以翠羽為帳也。
〔2〕 抵節(jié):猶擊節(jié)也。
〔3〕 陶潛詩:清吹與鳴彈。
〔4〕 呂大臨《考古圖》: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jié)櫄庹粝悖韵窈V沫h(huán)。
〔5〕 《列仙傳》:蕭史、弄玉,一旦,夫婦同隨鳳飛去。
〔6〕 《左傳》注:蹲,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