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蓋老的《打店》說起

小花朵集 作者:老舍


《武松打店》是一出小武戲。一出小武戲而能叫人看過之后久久不忘,一閉眼就看見武松的神威與形象,實在不簡單!蓋叫天老夫子所演的《打店》就有上述的效果。因此,即以此為題,說幾句話。

1、蓋老的《打店已演了幾十年。我們今天(蓋老1981年夏來京表演)所看見的《打店》是幾十年來逐漸加工的結(jié)果,正像梅蘭芳同志的《醉酒》、馬連良同志的《四進士》那樣,都是隨演隨加工,多少年不曾停止,精益求精,日見完整。這種加工是細致的,穩(wěn)當?shù)?,并不叫觀眾忽然嚇一跳。大刀闊斧的修改,容易嚇人一跳,而嚇人一跳井不見得就是拍案叫絕。因此,我以為我們給戲劇與戲曲加工不妨稍慢一些,細致一些,逐漸地把值得保留的節(jié)目一絲不茍地磨成無瑕的美玉。這種加工的辦法是:既不求一下子就把戲改完,也不因差不多了便不再管它。在這種加工的過程中,演員的意見是應(yīng)當重視的,因為演員最珍視他所演的戲。他愛他的戲,如愛他的子女!別人不易有此感情。

大概每個劇院、劇團都有一些曾經(jīng)公演而因某些缺點,放在了一旁的節(jié)目。我們似乎應(yīng)當查一查家底,看看這些節(jié)目,可否再加加工,使它們復(fù)活。一部作品,寫成不易,隨便放棄,實覺可惜。對劇作家來說,最大的鼓勵便是演出他的作品。翻一翻箱底,我們十多年來的家當或者并不十分寒酸。演出些因小疵而放棄了的節(jié)目,作家受到鼓舞,容或就會又生產(chǎn)一批新作品。

許多傳統(tǒng)劇目必須加工。可是,忙中有錯。刀斧齊下,有時候就把老根兒也砍掉了。特別是戲曲;臺詞、舞蹈、歌唱等等多半是密切結(jié)合在一處的,一不留神,本想割去盲腸,卻把大腸也切去了!耐心些,細致些,一定有好處。加工是不容易的,我們必須全面考慮,不宜魯莽。若是動一回手術(shù)就死一個,便不好辦了!

以言話劇,切勿因加工而損傷了原著者的風格。有的作家的風格如行云流水,我們?nèi)舭阉淖髌访銖娂由弦恍O為熱鬧的場面,便不合適。

2、蓋老的《打店》,戲雖小,而是那么完整、精采,使人看了,有“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之感。我們改戲似乎有個偏向,越改越大。是呀,假若現(xiàn)在我們要給《打店》加工,我猜呀,我們可能首先叫孫二娘足踢八桿花槍。對,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武旦戲,都須打出手,踢八桿槍???,《盜仙草》本是一出小型武旦戲,有它自己的風格??墒牵F(xiàn)在也得大打出手,跟《泗州城》一樣熱鬧了。一出戲有一出戲的風格。不重視這個風格,而一律踢八桿槍或十六桿槍,則風格混同,都成了一道湯。《盜仙草》因出國演出,加上些打出手,情有可原。但是,因此而使每出武旦戲都作踢槍比賽,似乎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蓋老的武藝超群,可是他決不把《惡虎村》的武打搬到《打店》里來。若是《惡虎村》與《打店》一模一樣,我們何必去看這兩出戲呢?看一出就夠了啊。

“戲不夠,神仙湊”是老辦法。新辦法呢,往往是“戲不夠,武打湊”。劇情并不怎樣,怎么辦呢?來一場大開打結(jié)束了吧。而且,由我這個外行來看,大開打又往往差不多,看著部有點像《雁落山》。一遇上水斗,必有一個武生,手掄極大的大綢旗,另一人隨旗翻跟頭??吹谝淮?,這還頗新穎;再看一次,就感到掄旗者全力揮動,并不怎么美。趕到看見第三出戲里又有它,便有點厭煩了。我一點也不輕視十幾年來戲曲改革的功勞,可是我也必須說出:因沿相襲,你抄我,我摹你,多少是個毛病。拼湊不利于百花齊放、風格獨創(chuàng)。蓋老之所以為蓋老,就是在于他每一出戲的武打部是按照情與人物性格去安排的。他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風格,也重視每一出戲的風格。

武打而外,唱腔也有相互“捋葉子”之弊,甚至在一出戲里,把許多新腔都召集了來開會。這樣,一會兒西皮,一會兒二黃,東拼西湊,唱著費力不討好,聽者每感鬧得慌!腔調(diào)創(chuàng)造必須依據(jù)劇情與演員才能,依詞置腔,使人贊嘆。不是順手拾來,成為雜膾,便算盡職。一出戲有一出戲的特殊風格,因而武打、歌唱也都應(yīng)隨著,有自己的風格。我們不希望每出戲部都変成《十八扯》!我的話也許有點夸大,請原諒!看過蓋老的《打店》,留在我心里的是完完整整的《打店》,不是任何別的一出戲。若是蓋老不考慮《打店》的情節(jié),而把全盤武藝都拿出來,既要大刀,又?;?,連兩個解差也出來給孫二娘扔過去八桿槍,恐怕呀《打店》必打得亂七八糟,只見刀光劍影,不見武松與孫二娘了!

3、梅蘭芳同志在介紹蓋老的時候說(大意);一位演員的表演技術(shù)是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這話對。三十多年前,我看過蓋老的戲,那正是多的時候。解放后,我再看他的戲,已是爐火純青,到了少的階段一一一手一式都是千錘百煉出來的。我想,這是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一個規(guī)律。文藝工作者大概都是如此:初學(xué)時,本領(lǐng)少,欠豐富,故須多學(xué)廣見。此由少而多也。到了中年,本事多了,漸知收斂、控制,于是由多而少。不知自己的本領(lǐng)少,不夠用,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則不去要求多。一知半解,必誤大事。不知選擇與控制,則不能由多而少,由繁而簡。

文藝創(chuàng)作恐怕也是如此。青年作者,意氣風發(fā),下筆自會蓬蓬勃勃,有浪漫氣息??墒?,今日有些青年作者的作品,卻干巴巴的,缺乏排山倒海之勢。假若這是因為他們知道的少,則應(yīng)力求多知多懂。假若他們知道的已不少,而不敢馳騁,恐怕就另有原因了。這就是說也許有人不許他們放開筆,而要求他們少說一些,別出毛病。這不大對!少年老成,在修身上也不是壞事。以言創(chuàng)作,不敢放手,就見不出才華。一下手就拘謹,到了中年晚年怎能由放而收,由繁而簡?青年們應(yīng)昂首闊步,以下筆如有神自許。不應(yīng)以少出毛病,束手束腳,代替出奇制勝,顯露才華。青年時不能生龍活虎般地去創(chuàng)作,而瘦小枯干,如不見陽光的小花,到后來也就要收斂而無可收斂了。收斂,控制是第二步。放膽寫作是第一步。四十年前的蓋老并不像今天這么簡練,精確。正因為蓋老當年蓬勃煥發(fā),學(xué)的多,拿出來的多,所以今天才社會從容選擇,巧妙安排,以四兩破干斤,處處控制,招招深厚。我們須學(xué)他的簡練深厚,也須學(xué)他的多才多藝。

4、蓋老的武戲,不僅運用舞合上的開打套數(shù),他學(xué)過很多本領(lǐng)。在《打店》中,有許多地方是從武術(shù)中吸取營養(yǎng),而后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特有的技巧。我們今天的學(xué)習條件很好??墒牵晕易约簛碚f,知道的很少,很欠淵博。要知道,不博就難專,文藝工作特別如是。練習寫詩足以使散文簡練,畫幾筆畫則更能觀察入微。知道些音樂,有助于歌詞寫的精致,明白些音韻學(xué),則制譜更能依字配聲。我們應(yīng)當多學(xué)些東西,切勿輕易以專家自居,而所知有限。文藝工作者團結(jié)得很好,但似乎缺乏彼此交換本領(lǐng),互為師生的機會。我們應(yīng)當創(chuàng)造這種機會,連領(lǐng)導(dǎo)人也要來參加討論與學(xué)習。

5、《打店》是京戲節(jié)目。看了蓋老的《打店》,我們更愛京劇了。我仿佛覺得近來有人好像對京戲失了點信心,特是在各省地方戲來首都表演的時候。假若這是真情,我們實在不該如此!不錯,各處來京表演的地方戲的確有好戲與特殊技巧??墒?,京戲自有它的深厚傳統(tǒng)與獨到之處。我們應(yīng)以蓋老自期,經(jīng)常學(xué)習,不斷創(chuàng)造,使京戲更加美麗。我們應(yīng)當向各劇種學(xué)習,但不應(yīng)有自卑感。京戲是個了不起的劇種,我有責任使它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不宜失去自信。事在人為,蓋老能夠把一出小武戲——《打店》,演得那么出色,我們也應(yīng)把自己的戲演得越來越好。只要我們肯勤學(xué)苦練,便沒有理由輕看自己與京戲。別的劇種越好,我們才越須與它們競賽。

我也希望北京的評劇、河北梆子、曲藝與曲劇、話劇、木偶戲、皮影戲、雜技等等的工作者都鼓足干動,以勤學(xué)苦練加強自信,都能層樓更上,更好地為人民服務(w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