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七 耙草者

山窗小品 作者:張恨水


四十七 耙草者

大暑前后,江南禾長一二尺矣。莠草叢生,因田水而滋蔓。農(nóng)人恐其奪稻禾之營養(yǎng),則群起以耘草,最苦事也。

耘,吾鄉(xiāng)謂之耙草。耙草有三次,則以耙第一屆草,耙第二屆草,耙第三屆草分之。耙第二屆草,時最熱,太陽如狂火之巨爐,天地皆熾。耙草者,戴草帽,赤背。然背不能經(jīng)烈日之針灸,則以藍布披肩上,藉稍抗熱。下著藍布褲,卷之齊腿縫。與都市女郎露肉,其形式一,而苦樂殊焉。農(nóng)人赤足立水中,泥漿可齊膝。然實不得謂之泥漿,經(jīng)久曬,水如熱湯,釀濁氣撲人胸腹。水中有馬蝗,隨腿蠕蠕而上,吸人血暴流。更有巨蚊馬蠅藏水草中,隨時可襲擊人肉體。耙草者一面耙草,一面須防敵人。身上不得謂之出汗,直是巨甕漏水,其披在身上之藍布,不時可取下擰汗如注溜也。

耙草所用之刀,如月牙,分長短二種。長者柄四五尺,可立而耘之。短者柄僅六七寸,必彎腰蹲田中,伸臂入泥湯內(nèi),撥水潺潺作響。陽光曝人背,蹲久則周身酸痛并作。鄉(xiāng)人不欲言其苦,掉以文曰:“下蒸上曬?!惫拾也菡撸且晃缧菹⑺奈宕尾豢梢?。以是,江南米中,稗粒甚少。近來吃平價米,苦稗,每飯架老花鏡挑剔,輒憤恨以著敲案,若古人之擊唾壺。顧思及此,則爽然若失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