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爭議及其起源

朱自清翻譯作品集 作者:朱自清


爭議及其起源

(關于)“純粹的詩”這名辭的意思之爭議,在過去兩三年里,曾引起法、英、美各國領袖批評家的注意:從一種觀點看,(這)不過是歐洲關于詩的性質(zhì)的辯論之舊病復發(fā)罷了;但與現(xiàn)代歐洲諸著作家——T. S. Eliot, the Sitwells(兩兄一妹),Gertrude Stein, Paul Valery與其他諸人——的文學急進論并觀,這爭議便足以說明許多的趨勢;這些趨勢,用別種方法看,也許不會(弄)清楚。

這種關于詩的性質(zhì)的辯論,在歐洲的批評中(所以)不能免,(是)種種事實使然,這些事實,用最簡單、最不專門的話說,則如下:大批的文章每年以“詩”的名號貢獻于歐洲的批評家。而讀者審查(以后),這些文章并未能證明它們(有用)此名號之權。它們雖然有律有韻,而缺乏詩的魔力。有些一兩行或一個短語(phrase)是詩。于是批評的問題就起來了:怎樣從理論上分清詩與韻語(verse),(分清)真的,純粹的或完美的詩與假的,不完美的或不純粹的詩。

(關于)分清詩與非詩的種種企圖之歷史,得占歐洲“文學的哲學”(literary philosophy)的歷史之一大部分,此地不能討論。近來集中于“純粹的詩”這名辭的爭議之歷史,可以簡要地敘出,這爭議的起源不明。幾年前,George Moore君印行一部詩選,題名“純粹的詩”;他又在一篇序里提出他的“詩之純粹性”的理論,并申辯(其說)。 Moore君的詩選出版前不久,一位最顯著,最急進的法蘭西學會成員,Valéry君,給Lucien Fabre君的《女神的認識》Connaissance dela déesse寫了一篇序。在這篇序里,Valéry君用了——他說(是)“偶然”——“純粹的詩”這名辭。Valéry君用這名辭,據(jù)他的批評家與朋友們想,是他研究法國詩人Baudelaire與美國詩人Edgar Allen Poe的結果。這樣,無論這爭議的文學的淵源是些什么,這些淵源(總)是國際的,而且讓我們回到十九世紀中葉去。

一個簡短的提要,(說明)Poe, Baudelaire, Valéry與他們的批評家所貢獻的種種詩論的,可以用來指出過去兩三年中曾經(jīng)(大家)長久討論與申辯的,詩之諸特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