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存在不是向外擴張勢權,抑制他人以滿足自己的欲壑,(這無底的欲壑如何方能填滿?)是在盡己所能,為他人求幸福與愉快。經(jīng)過這樣光明辛勞的歷程,自己的最大快慰也隨時隨地生長,滋榮,追慕著高尚的享受,用心于服勞的工作,心安理得,方不負“生”的使命。
不計較報償;不執(zhí)著利害;不看重一時的榮悴;不專在利與名的爭求,如此,似乎把人類的理想抬高到云端中去;其實由于現(xiàn)代人太不自尊重與太少自信力,便不肯仰望云端罷了。
人,如果無此純念;更無由此純念激發(fā)出的動作,那不真成了“與禽獸何所擇?”——還要講說什么文化與人生的理想。
“生命的目的不是求幸福,而是要改善自己與他人。”馬志尼用這句平常話闡明人的義務性,是一個人,誰不應該撫心自???(只取這句的意理,并非涉及他的思想全體。)
愈是平常的話愈有其顛撲不破的真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