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陵
《關(guān)中記》曰:麗山之陵雖高大,亦不足役七十萬人積年之功。為其徙移,水勢本北流者,皆西北之。又此土無石,取大石于渭北諸山,其費功由此甚也。此說是矣,而不究其實也。驪山、阿房兩役并興,未論他事,且計八十里閣道,其土木之費,工力之大,自應(yīng)廣調(diào)而久役矣?!妒酚洝芳百Z山疏皆言阿房始皇所造,獨《黃圖》言:阿房一名阿城,惠文已造而始皇廣之。此恐不然也。始皇明言:朝廷小,不足容眾。故渡渭而志,以營朝宮。則其創(chuàng)意營造出于始皇,不出前人也。
太上皇陵,在櫟陽東北二十五里。
廟在長安城香街南,又在酒池北。
長陵,在咸陽縣東三十里。
在長安城中安門里。
安陵,在咸陽縣東北二十里。
廟在高祖廟西。
霸陵,在白鹿原,齊名霸上也。
顧成廟,在長安城南,又《方輿志》在金塢北大道南。
陽陵,在咸陽縣東四十里。
德陽宮,不言廟,諱言之也。
茂陵,在興平縣北十七里。
龍淵宮,在茂陵東。
平陵,在咸陽西北二十里。
廟號徘徊。
杜陵,在長安東南二十里。
樂游廟在杜縣曲池北,因苑為名。
渭陵,在咸陽縣西北七里。
長壽宮。
延陵,在咸陽縣西北十三里。
池陽廟。
義陵,在咸陽縣西北八里。
康陵,在咸陽縣西北九里。
《漢書》高廟。晉灼曰:《三輔》黃圖云:在長安城中安門里大道東,又在掛宮北。《關(guān)中記》:在長安城中安門里。《三輔故事》在長安城門街東、太常街南?!堕L安志》:在西四里。按此數(shù)者,世遠聞見殊,而各以所得言之,固不齊一。然其可必者,決在未央之南也。何以知其然也?《水經(jīng)》載,安門者,漢長安城南面之中門也。既名安門,亦名鼎路門也。高廟在此門內(nèi),則于方固為南矣。而唐長安縣之西,亦漢未央之西南也。高廟既在城南,而高寢乃在桂宮。佳宮者,未央之北也〔晉灼引舊《黃圖》云〕。漢法,祖宗衣冠,各藏其寢,每月具威儀出而游之于廟。游已,復(fù)歸藏之于寢。是名月游衣冠也。高寢在未央宮之北,而高廟在城之南。武庫在未央之東,如當衣冠出游,必經(jīng)武庫,然后可以自北達南。故武庫之道遂為游衣冠之道也。惠帝之自未央而朝長樂也,亦是自西而東,每行必經(jīng)武庫。故于武庫之南筑復(fù)道以達長樂。初時,止欲免民間避蹕之勞耳,而此之復(fù)道正臨武庫,故孫叔通曰:子孫奈何乘宗廟道上行也。夫謂宗廟道也者,即指武庫游衣冠之路也。亦猶言及人主而轉(zhuǎn)為乘輿也?;莸奂嚷勍ㄕZ,則遂別作原廟于渭北。渭北既有原廟,則高寢衣冠不游城南正廟而向北以游原廟,故復(fù)道不在衣冠道上也。此通之巧設(shè)曲計也。若夫《黃圖力,既曰高廟在安門矣,而又曰亦在桂宮,則城內(nèi)遂有兩廟矣。是殆因桂宮之有高寢而誤認為廟焉耳。游衣冠之制至元帝乃罷。
蔡邕《獨斷》曰:宗廟之制,古學(xué)以為人君之居,前有朝,后有寢。終則前制廟以象朝,后制寢以象寢。廟以藏主,列昭穆,寢有衣冠幾杖象生之具,總謂之宮?!对铝睢吩唬合人]寢廟。詩云:“公侯之宮”,頌曰“寢廟奕奕”,言相連也,是皆故制也。古不墓祭,至秦始皇起寢于墓側(cè),漢因而不改〔武儒衡議曰:韓皋引《漢儀》:“古不墓祭”,臣據(jù)《周禮·冢人》之職:凡祭墓則為之尸。古亦墓祭,安得無哉?出《會要》〕。居西部時,高帝以下,每帝各立其廟,備法駕游衣冠,又未定迭毀之禮。元帝時,丞相匡衡、御史大夫貢禹乃以經(jīng)義處正罷游衣冠,毀先帝親盡之廟。高帝為太祖,孝文為太宗,孝武為世宗,孝宣為中宗,祖宗廟皆世世奉祠,其余惠景以下皆毀。五年而稱殷祭,猶古之棉祫也。殷祭則及諸毀廟,非殷祭則祖宗而已。光武中興,都洛陽,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為一廟,藏十一帝主于其中〔或云十二帝〕。元帝于光武為禰,故雖非宗而不毀也。后嗣承之,遂常奉祀。光武有天下,以再受命復(fù)漢祚,更起廟,稱世祖。明、章二帝園陵皆自起廟,孝明日顯宗,孝章曰肅宗。是后踵前,孝和曰穆宗,孝安曰恭宗,孝順曰敬宗,孝桓曰桓宗;唯殤、沖、質(zhì)三少帝皆以在位不逾一年,不列于宗廟。四時就陵上祭寢而已〔已上并蔡邕本文〕。《三輔舊事》曰:光武之興,宗廟為墟。乃聚十二廟合于高廟,作十二室。太常卿一人,別治長安,主知高廟事。則是西都十二帝始各有廟,至此合為一廟,仍在長安,不在洛陽也?!短茣罚捍笾腥陾畎l(fā)等議廟則曰:光武都洛,遣鄧禹入關(guān),奉高祖已下。
班孟堅《西都賦》曰:南望杜霸,北眺五陵。李善曰:宣帝葬杜陵,文帝霸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又曰:三選七遷,謂選三等之人而遷處七陵。至元帝乃始不遷。凡善此之所引,皆漢實也。然七帝七陵亦嘗遷其人而獨曰北眺五陵者,劉良曰:高、惠、景、武、昭五陵在北,其說是也。在北者,在渭之北也。若霸陵,則在渭南矣。杜、霸則言南望,而五陵皆言北眺也。后世言陵邑之盛、人物之眾但曰五陵者,語順也。劉裕入關(guān),父老言之曰五陵聯(lián)絡(luò),是君家墳?zāi)?。蓋從稱謂便者謂之,非有去取也。
天寶間,以隱太子等七太子立廟于永崇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