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一種情感動物,喜怒哀樂,悲歡恐懼,都不過是情感的沖動。這種沖動的表示,必有所憑借,或宣之于口,或現(xiàn)之于面,或用手足的表演。借這個發(fā)抒感情的動作,取歷史上社會上種種事實,作為表演的材料;用明確的言語,模擬的態(tài)度,間以鏗鏘悅耳的音樂,作為表示的精神。這種含規(guī)諫和探索,有組織的藝術,就是戲劇。戲劇的精神既在諷刺規(guī)諫,及促人覺悟,或解決人生某項問題,予人以探索研究的引力;所以戲劇是活的文學,隨時代精神而變遷。自有戲劇以來,其中的趨勢已屢變而不一變。最初希臘古典劇如愛斯基爾(Aiskhylos,525~456),莎??肆λ梗⊿ophokles,496~406),岫梨比德斯(Euripides,480~406)諸人,皆此時代戲劇的代表。第二時代是近世古典劇,如法人拉西英(Rocine,1639~1699),意大利亞爾裴安里(Alfieri,1740~1803)諸人是。第三時代是近世浪漫劇,如英人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德人蓋安德(Goethe,1749~1833),西班牙加爾特倫(PedroCalderon)等是。第四時代為現(xiàn)代寫實劇,如馬德林(Martelli),伊孛生(Ibsen,1828~1906)等是。更近則德人蘇特曼(Audermann,1857~)及霍甫特曼(Hanptmann,1792~1868)諸人,復倡新浪漫派的戲劇。此五時代戲劇趨向的不同,都由于社會的情形不同。按從前社會組織階級極嚴,都是貴族當權,平民無與,所謂“士之子恒為士,農(nóng)之子恒為農(nóng)”;所以那時候文藝界的作品,除了君主貴族的遺事,和英雄豪杰的紀錄外,沒有別的。所以古典派的文學,有典雅,沉靜,均齊,調和之趣味,含著貴族華麗的色彩。到了后來,民眾的勢力,一天大似一天,政治上社會上都是平民占重要的地位,文學也就由古典派一變而為浪漫派,含著神秘詩歌傳奇的趣味。且文學從前多流于空想,其所描摹的人生,也都是奇形怪狀,就是所謂神秘和傳奇的色彩。其后科學的方法日漸昌明,思想起了最大的影響,于是寫實劇就應運而生了。寫實主義的文藝,有不加修飾,有實際及客觀的趣味。就以上諸點看來,文學的趨勢,是由時代精神而變遷,戲劇是文學中最有價值的一種,其變遷更為明顯。故吾人欲知近代戲劇的新傾向,不可不著眼于現(xiàn)代的精神;明白現(xiàn)代精神,則于近世戲劇的新傾向,也就了若指掌了。
第一節(jié)戲劇的起源
(4)現(xiàn)代寫實劇寫實劇最盛于近七十年中,此派重自然的及客觀的描寫,打破從前種種的束縛。此時代發(fā)生二大潮流:一表現(xiàn)極端理想主義,如德人李羅銀(Lessing,1729~1781)及馬德林等的神秘??;其一則偏于極端的寫實主義,如伊孛生等的社會劇。
(4)現(xiàn)世寫實??;
(3)近世浪漫?。?/p>
(3)近世浪漫劇當希臘戲劇全盛時代,——十六世紀后半期,到十七世紀前半期,——英國倫敦劇場中亦放一異采,空前絕后的莎士比亞乃于此時出現(xiàn)。此派戲劇趨重自由,富興趣,有繪圖性質,與希臘戲劇的貴整齊,重崇高,含雕刻性質的正相反對。
(2)近世古典劇;
(2)近世古典劇當中世紀的時候,法意諸國也盛行宗教劇,采取《新舊約》上的事情,作為材料,在教堂表演。但此時的戲劇,反不如古代希臘時。到了十六世紀,才有戲劇大家意人亞理哇史德氏(Iodovice Ariosto,1474~1533)及十八世紀初葉,意國大劇家麥否氏(Scipione Maffei,1575~1655)出,《梅陸和浦》的曲名,乃流行于世。后來又由意國傳播于法國,及至意國的亞爾弗里氏(Alficri)出,此派的潮流,就達到極點。直到十八世紀末葉,意大利近世悲劇制曲家亞兒弗里氏為第一人,并且集近世古典劇的大成。
(1)希臘古典??;
(1)希臘古典劇當紀元前(600~700)之間,是希臘文藝全盛的時代,沙??肆λ梗⊿ophokiês)、愛斯庫爾斯(Aiskhylos)、岫梨比德斯(Euriepides)三大作劇家,并于其時出現(xiàn)于希臘雅典的戲壇上,他們戲劇有四大特色:(1)戲劇的效果,能圓滿實現(xiàn);(2)表現(xiàn)宗教的精神,其擅長處常表現(xiàn)于宗教與藝術的交叉點;(3)含有典雅之趣味;(4)以合唱為主,不重作工而重歌唱。
第四節(jié)近世戲劇的趨勢
第二節(jié)戲劇的趨勢
第三節(jié)戲劇與時代的關系
戲劇的趨勢,從古代到現(xiàn)在,共分四期:
戲劇的起源可分歷史上和心理上兩方面說:
就以上所說的,我們可以知道戲劇與時代的關系的密切;那末,我們要知道現(xiàn)代戲劇的新傾向,第一不可不知道時代的精神。自法國革命以后,直至歐戰(zhàn)終止,百余年間,世界潮流的變遷,有一日千里之勢。思想界的改革,和社會上的組織,也都由束縛的地位而進于解放和自由的地位。其最著者如美洲的“黑奴解放”,俄羅斯的“農(nóng)奴解放”,和“博爾雪維克”主義的實現(xiàn),都是亙古以來未有的大舉動。他如歐戰(zhàn)殘殺的結果,人類才覺悟戰(zhàn)爭的罪惡,而向人道主義的方向進行。世變既如此的劇烈,文學安能不受其影響?于是近世戲劇的趨勢,也就可得而說了。
以上四種時代的歷史,茲略分述如下:
亞理斯多德說:“人生幼年,就有模仿他人的本能?!倍輨【褪且环N自然的模仿。所以每一時代的戲劇,其所模仿的,都是各時代的風俗習慣;戲劇的趨勢,恒依社會情形而變遷。今將其變遷的大略分述如下:
C 由奢侈進于實用前者文學家看文學為一種奢侈品,供人娛樂的,所有文章法式,只求“華麗裝璜”“堆疊填砌”用以獻媚貴族,供他們的玩賞;或遁世嫉俗,遣自己的胸懷。至于切近人類生活的問題,大家反以為瑣碎細故,不屑措意。其后因實業(yè)革命,生活程度逐漸增高,平民生際日益艱苦,一般文人以悲天憫人為念,不能不把奢侈的文學化除,而變?yōu)閷嵱玫奈膶W了。
B 由空想進于現(xiàn)實從前的文學所描寫的都是些“無稽之談”和“怪誕不經(jīng)”的情節(jié),只重空想,不計是否合于事實。所有的文學如“神女贈佩”,“劉阮上天臺”種種故事,出人意料以外。迨至近代科學日漸昌明,那種神怪的言論,不復有存在的價值;于是文學取材和思想,不能不趨于實際生活方面。
B 心理上歌舞起初是用為祭神的,但究竟神是甚么東西?為甚么要祭他?這又源于當時人民心理上的迷信,和感情的發(fā)抒。蓋原始民族知識淺鄙,不知宇宙一切現(xiàn)象,受自然法則的支配,以為冥冥之中,必有一物,其權力乃至廣漠,足以主宰萬物;吾人的生死禍福,皆操諸其手;因不能不媚之以求福利,種種祭祀典禮,如迎春賽秋諸儀式,都應運而興。至于祭神之時,何以必用歌舞?這就是因為心理上的喜怒哀樂悲歡疑懼的感情,蘊蓄五中,要想發(fā)泄出來,不能不憑借于歌舞。就是《詩序》所說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就是歌舞的起源。
A 由貴族進于平民從前社會的組織極簡單,文人生活的范圍極小,他們所注意的,只是君主貴族一班特別階級的生活,和英雄豪杰的特殊事業(yè),所以這時代的文學是貴族的。到后來民眾的勢力日漸擴張,政治上社會上平民皆著著爭先,和那些貴族爭衡。文人加以鼓吹,所以大家不再注意貴族的生活,來從平民的生活上著眼;文學的趨勢,也就由貴族的而變?yōu)槠矫竦牧恕?/p>
A 歷史上當古希臘的時候,戲劇已經(jīng)萌芽。Aristotelês說悲劇起于Dithyrambas,為Diouysos日者,市民假妝為Satyroi歌舞以娛神;一轉而為歌隊;再轉而為戲劇。而喜劇則起于村社,西洋戲劇的起源是如此,反觀中國,其原因也正相同。看王國維著宋元《戲曲史》,曾引《楚語》說:“古者民神不離,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如此則神明降,在男曰覡,在女曰巫?!薄墩f文解字》說:“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又《商書》說:“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鄭氏《詩譜》說:“是古代之巫,實以歌舞為職?!边@就是中國古時用巫祭神,而祭神時必用歌舞的證據(jù)了,和希臘正同出一轍,為后世戲劇的起源。
近世戲劇前半期是寫實主義的作品,如伊孛生的《公民之敵》、《傀儡家庭》和托爾斯泰的《黑暗的勢力》,其他如“勞動問題”的《每日面包》,“婦女問題”,“婚姻問題”等問題劇,及法國的莫泊三(Maupassant,1850~1893)、左拉(Emile Zola,1840~1902)等的作品,皆是描寫社會或人生片段的黑暗情形,提出種種問題,求大家解決,是主張“藝術的人生化”。但其專描摹人生表面的事實,為盡其能事,以科學的眼光,悲觀的態(tài)度,解釋生命問題,因而不免趨于極端的物質方面,使人生一種愁苦慘凄的人生觀;所以法國的文學家路得(Rod)說:“寫實派——自然派——的文學,只能描寫‘不變’的和‘肉體’的情狀,和現(xiàn)在的潮流不合?!币虼藢憣嵵髁x,漸不為一般學者所信仰,新浪漫主義的戲劇乃起而代之。此時象征主義遂盛極一時,如蘇特曼,霍甫特曼,都棄了他們以前的寫實主義,而從事于象征主義的作品。他們是主張純藝術的,因藝術有他高尚的目的,不是僅可利用于一時的。比利時人梅德林克(Maetrelinck,1860~),著《麥倫公主》,《群盲》,《綠鳥》等劇,皆取象征主義,連愛爾蘭的文藝復興派,也趨向這種主義上,于是新浪漫派的戲劇,遂于二十世紀舞臺上別開一生面了。中國舊戲亦間含象征派的觀念,如戲臺上全不用布景,又揚鞭作馬,持楫為船,這也含象征意味,但不盡合理。美國小說家Garland說:“今日歐美戲劇毫無生氣,參以中國的戲劇,或可另開生面,而導引觀者的興趣?!庇纱司秃芸梢钥闯鱿笳髦髁x的戲劇,在今日所占的優(yōu)勢了。這就是今日戲劇的新傾向。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