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宋五言古體詩

古代漢語 作者:王力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人,后來,他父親遷居於蒲(今山西永濟縣),於是為蒲人。王維少年即有文才,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中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史之亂,長安失陷,王維被俘, 后來接受了安祿山封給他的官職。亂平之后,貶官為太子中允,后來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世人又稱他為王右丞。 王維以田園山水詩著稱,文筆清雅。著有《王右丞集》,最流行的注本是清趙殿成的《王右丞集箋注》。

渭川田家 [1] 斜光照墟落 [2],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3]。雉雊麥苗秀 [4],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5]。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6]。 [1]渭川,即渭水,在今陜西省境內(nèi)。 [2]斜光,斜陽,夕陽。墟落,等於說村落。 [3]扉,門扇。 [4]雉,即野雞。雊(gòu),雉鳴。秀,[禾黍]開花。潘岳《射雉賦》:"麥漸漸以擢芒,雉鷕鷕(yǎo)而朝雊。" [5]依依,情意深的樣子。 [6]吟,一本作"歌"。式微,《詩經(jīng)·邶風》的一篇,里面有"式微,式微(式,語氣詞。微,衰微),胡不歸?"等語。這里借用其意,指歸隱。歸,扉,稀,依,微,押韻(微韻)。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在今甘肅天水縣附近),先世流入西域,李白即出生於中亞細亞的碎葉城。后隨父遷徙入蜀,居住在綿州昌明縣青蓮鄉(xiāng)(今四川綿陽縣北),因而自號青蓮居士。青年時期,出外漫游。四十二歲時,唐玄宗召他入京,命他供奉翰林。不到三年,由於受到排擠而離開長安,游河南、山東及東南各地。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 他隱居在廬山。后來永王李璘以抗敵為名,起兵於東南,李白參加李璘的幕府。不久,李璘兵敗被肅宗所殺,李白也被判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乾元二年(公元759 年),在途中遇赦。李白晚年來往於金陵、宣城(今安徽宣城縣)一帶。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死在當涂(今安徽當涂縣)。 李白的詩很豪放,充滿了浪漫主義特色。注釋比較完善的詩文集,有清王琦輯注的《李太白全集》。

古風五十九首

大車揚飛塵 [1]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2]。中貴多黃金 [3],連云開甲宅 [4]。路逢斗雞者 [5],冠蓋何輝赫 [6]!鼻息干虹蜺 [7],行人皆怵惕 [8]。世無洗耳翁 [9],誰知堯與跖 [10]? [1]唐玄宗晚年,沉於聲色,寵信宦官佞臣,濫施賞賜。這首詩揭露了宦官佞臣的囂張氣焰,并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標題為編者所加。 [2]亭午,正午。暗,使動用法。阡,東西的路。陌,南北的路。 [3]中貴,皇帝寵愛的宦官。 [4]甲宅,頭等大宅。這是說甲宅像層層相連的云彩一樣地鋪陳著。 [5]唐玄宗酷好斗雞游戲,在兩宮間筑起雞坊,養(yǎng)雄雞數(shù)千。當時善於斗雞的人都得到玄宗的寵幸,烜赫一時。 [6]輝赫,光彩奪目的樣子。 [7]干,犯。虹蜺(ní),即虹霓。 這是說斗雞者氣焰沖天。 [8]怵(chù)惕,恐懼。 [9]洗耳翁,指堯時的高士許由。參看《北山移文》注,見本冊1271頁注〔1〕。 [10]跖,盜跖。陌,宅,赫,惕,跖, 押韻(陌錫通韻)。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 [1],吳鉤霜雪明 [2]。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3]。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4]。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 [5],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 [6],持觴勸侯嬴 [7]。三杯吐然諾 [8],五岳倒為輕 [9]。眼花耳熱后 [10],意氣素霓生 [11]。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12]。千秋二壯士 [13],烜赫大梁城 [14]??v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15]? [1]趙客,《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縵胡纓,沒有文理的粗纓。《莊子·說劍》:"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即縵胡)之纓,短后之衣。" [2]吳鉤,寶刀名。《吳越春秋》:"闔廬既寶莫邪,復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所為善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眾。而有人貪王之重賞也,殺其二子,以血釁金,遂成二鉤,獻於闔廬。"這里泛指寶刀。 [3]颯沓(sàtà),群飛的樣子,這里形容馬跑得快。 [4]《莊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莊子》原意是說劍很銳利,殺到千里之外劍刃不鈍。這里是指俠客劍術(shù)高強,而且勇敢。 [5]信陵,信陵君,戰(zhàn)國時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異母弟,名無忌。安厘王即位后,封為信陵君。為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多人,是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 [6]將,持。炙,烤肉。啖,吃,這里是使動用法。朱亥,魏國的俠士,本是一個屠夫,后來受到信陵君的禮遇。 [7]勸,指勸酒。侯嬴,參看《解嘲》注,見本冊1252頁注〔3〕。 [8]然、諾, 都是答應的聲音,這里構(gòu)成雙音詞,指諾言。 [9]俠客重信義,把許下的諾言看得比五岳還重。 [10]眼花耳熱,指酒酣耳熱,醉眼昏花。 [11]素霓,即白虹。這是說,他們誓死如歸的精神,使得上天感動而出現(xiàn)素霓。古人迷信,認為凡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會出現(xiàn)不尋常的天象。鄒陽《獄中上梁王書》里所說"白虹貫日""太白食昴"即屬於這一類。參看第三冊887頁。 [12]金槌,鐵椎。邯鄲,趙國國都,故城在今河北邯鄲縣西南。秦軍圍邯鄲,趙向魏求救。魏王先派晉鄙帥兵救趙,隨后因受到秦王恐嚇,又命令晉鄙按兵不動。信陵君用侯嬴計,串通魏王寵姬,盜得兵符,去到晉鄙軍中,假托魏王命令代晉鄙。晉鄙很懷疑,隨同信陵君前往的朱亥,從袖中掏出四十斤重的鐵椎,將晉鄙打死。信陵君奪得晉鄙軍后,進擊秦兵,解救了邯鄲的危急。 [13]二壯士,指朱亥與侯嬴。 [14]烜(xuǎn) 赫,指聲名顯揚。 [15]書閣下,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擔任校勘工作。白首太玄經(jīng),等於說老於太玄經(jīng)。太玄經(jīng),參看《解嘲》注,見本冊1246頁注〔17〕。纓,明,星,行,名,橫,嬴,輕,生,驚,城,英,經(jīng),押韻(庚青通韻)。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陽(今湖北襄陽),曾祖時,遷居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著名詩人,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杜甫早年刻苦學習,三十五歲以前在江南和山東等地過了十年游歷生活,后來在長安住了十年,在仕途上很不得志,一直到四十四歲時才做上了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太子屬官,掌軍器儀仗公廨營造等事)。安祿山作亂,杜甫由鄜州往靈武投奔肅宗,途中被安祿山部下俘獲押解到長安,過了一年俘虜生活。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他由長安逃到鳳翔,做了肅宗的左拾遺。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在陜西鄭縣一帶)司功參軍。后來,他棄官入蜀,在成都筑了一所草堂,安家定居。兩年以后,西川節(jié)度使嚴武任他為節(jié)度參謀,并舉薦他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后人又稱為杜工部。嚴武死后,他便東下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一帶),住了三年。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他帶領(lǐng)全家去湖南, 大歷五年,在去郴州的途中,病死在由岳陽到長沙的一條小船上。 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出身寒微,一生不得志,在動蕩和戰(zhàn)亂中,流離失所,東西漂泊。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了社會的黑暗、人民的疾苦。他的整個詩歌創(chuàng)作,就是他的時代的一面鏡子,因此,后人把他具有強烈的民主性和現(xiàn)實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稱為"詩史"。杜詩最通行的注本有清代錢謙益的《草堂詩箋》,仇兆鰲的《杜少陵集詳注》,楊倫的《杜詩鏡銓》,浦起龍的《讀杜心解》。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1] 杜陵有布衣 [2],老大意轉(zhuǎn)拙 [3]。許身一何愚 [4],竊比稷與契 [5]!居然成濩落 [6],白首甘契闊 [7]。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8]。窮年憂黎元 [9],嘆息腸內(nèi)熱。取笑同學翁 [10],浩歌彌激烈 [11]。非無江海志,蕭灑送日月 [12]。生逢堯舜君 [13],不忍便永訣 [14]。當今廊廟具,構(gòu)廈豈云缺 [15]?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16]。顧惟螻蟻輩 [17],但自求其穴。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18]?以茲悟生理 [19],獨恥事干謁 [20]。兀兀遂至今 [21],忍為塵埃沒。終愧巢與由 [22],未能易其節(jié) [23]。沈飲聊自遣 [24],放歌頗愁絕 [25]。 [1]奉先縣,今陜西蒲城縣。天寶十四載,杜甫在受任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前,回到奉先縣探望家屬。這時社會已極窮困動蕩,統(tǒng)治階級仍然過著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這首詩是他回到奉先后寫的,詩中寫了自己的抱負,途中的見聞以及家中的不幸,從而譴責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 [2]杜陵,地名,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南,秦時為杜縣,漢宣帝葬在這里,因此叫杜陵。東南為宣帝許皇后墓地,叫少陵。杜甫的遠祖是杜陵人,他自己早年曾在少陵附近住過,因此常自稱為"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老"。 [3]意,指對生活的看法。拙,笨拙,不靈活,這是謙詞,實際上是表示自己的意志更堅定了。 [4]許身,準備把自己貢獻給國家。愚,謙詞,實際上是說自己懷著忠心。 [5]稷,后稷,見第一冊305頁注〔1〕。契(xiè),見第一冊305頁注〔6〕。 [6]濩落,即瓠落,參看第二冊383頁注〔6〕。這里指大而無用之物。這句是說竟然成了志大材疏的無用之人。按:這也是謙詞,實際是說皇帝沒有用他。 [7]契闊,勞苦。 [8]覬(jì),希望?;?,通達。這一聯(lián)是說,死了就算了,如果不死, 就常希望這個志愿能夠?qū)崿F(xiàn)。 [9]窮年,一年到頭。黎元,老百姓。 [10]取笑,引起(別人的)嗤笑。同學,同師為同學。翁,尊稱。取笑同學翁,等於說見笑於同學翁。 [11]浩歌,大聲地歌唱。 [12]江海志,放浪江海的志愿,即隱居的志愿。蕭灑,雙聲連綿字,無拘束的樣子。這里十字為一句,等於說"豈無放浪江海,過著蕭灑生活的志愿"。 [13]堯舜君,指玄宗。這是恭維的話。 [14]不忍便和堯舜君永遠分別。 [15]廊廟,指朝廷。廊廟具,等於說廊廟器,即朝廷的棟梁。這里十字為一句,大意是說,當今難道缺乏朝廷的棟梁嗎? [16]這句本曹植《求通親親表》:"若葵藿之傾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葵向日,藿是豆葉,并無向日的特征。《詩經(jīng)·豳風·七月》有"七月亨葵及菽",這個菽就是藿,曹植因而連用葵藿以配成雙音節(jié)。葵藿,杜甫自比。太陽,比皇帝。莫,一本作"難"。 [17]螻蟻輩,比喻追求名利的小人。 [18]大鯨,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擬,度,考慮。偃,偃臥。溟渤,海。這兩聯(lián)是說,人們都只顧自己營求名利,我為什么要羨慕那些有遠大抱負的人呢?這是反話,杜甫正是有遠大抱負的。 [19]悟生理,指從螻蟻、大鯨悟出人生的道理。悟,一本作誤。 [20]干謁,以私事請求,這里指依附權(quán)貴,營求名利。 [21]兀兀,勤勞困苦的樣子。 [22]巢,巢父。由,許由。兩人都是堯時的高士。參看本冊1271頁注〔1〕。這句是說自己對巢由很慚愧, 這是委婉語,也就是說自己不愿學巢由隱居。 [23]節(jié),節(jié)操,即學習稷與契的志向。 [24]沈飲,沈溺於飲酒。 [25]頗,甚。愁絕,等於說愁極。頗,一本作"破"。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崗裂。天衢陰崢嶸 [1],客子中夜發(fā) [2]。嚴霜衣帶斷,指直不能結(jié) [3]。凌晨過驪山 [4],御榻在嵽嵲 [5]。蚩尤塞寒空 [6],蹴踏崖谷滑 [7]。 瑤池氣郁律 [8],羽林相摩戛 [9]。君臣留歡娛 [10],樂動殷膠葛 [11]。賜浴皆長纓 [12],與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 [13],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圣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14]。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zhàn)栗 [15]。況聞內(nèi)金盤 [16],盡在衛(wèi)霍室 [17]。中堂有神仙 [18],煙霧蒙玉質(zhì) [19]。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 [20],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 [21],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 [22],惆悵難再述。 [1]天衢,指天空。陰崢嶸,陰寒之氣很盛。 [2]客子,杜甫自稱。發(fā),出發(fā)。 [3]結(jié),指結(jié)帶。這一聯(lián)意思是說:由於嚴寒,手指凍僵了,連衣帶斷了都不能結(jié)起來。 [4]凌晨,天剛亮的時候。 [5]嵽嵲(dìniè),山高峻的樣子,這里指驪山高處。 唐玄宗每年十月即往驪山過冬,歲盡才回長安。 [6]蚩尤,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據(jù)說他與黃帝作戰(zhàn)時,曾興起大霧,黃帝發(fā)明指南車辨明方向,才擒住了他。這里作為霧的代稱。 [7]蹴(cù),踢。 [8]瑤池,仙境,相傳為西王母所居。這里指驪山上的華清池。郁律,疊韻連綿字,煙氣上升很盛的樣子。 [9]羽林,皇帝的禁衛(wèi)軍。摩戛(jiá),摩擦。這句是形容衛(wèi)兵很多,兵仗互相摩擦。 [10]留,留連,留戀。 [11]殷(yǐn),震動。膠葛,雙聲連綿字,曠遠的樣子,這里指天空。 [12]長纓,指達官貴族。 [13]彤,朱紅色。彤庭,指朝廷,皇帝的宮殿多用朱紅涂飾。 [14]圣人,唐人對天子的習慣稱呼??痼酰际侵衿?,圓形叫筐,方形叫篚,古代用來盛幣帛??痼醵鳎?彤庭所分帛"而來,是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小序"鹿鳴,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的語意。欲,一本作"愿"。 [15]仁者,指"多士"中的"仁者"。這句是說,仁者看到上述情況,應該為之恐懼戰(zhàn)栗。 [16]內(nèi),指宮內(nèi)。內(nèi)金盤,這里泛指宮內(nèi)的珍寶器物。 [17]衛(wèi),指衛(wèi)青?;簦富羧ゲ?。兩人都是漢武帝的外戚,深得寵幸。這里影射楊國忠兄弟姊妹。 [18]神仙,指歌姬舞妓。 [19]煙霧,形容衣裳的輕薄飄舉。玉質(zhì),指潔美的肌膚。 [20]駝蹄羹,指最珍貴的食品。 [21]朱門,古代王侯以朱涂戶。這里指貴族之家。 [22]榮,開花,茂盛,與枯相對。 北轅就涇渭 [1],官渡又改轍 [2]。群水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3]。疑是崆峒來 [4],恐觸天柱折 [5]。河梁幸未坼 [6],枝撐聲窸窣 [7]。行旅相攀援 [8],川廣不可越。老妻寄異縣 [9],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咷,幼子餓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10]?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豈知秋禾登 [11],貧窶有倉卒 [12]?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13]。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14]。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 [15],澒洞不可掇 [16]。 [1]北轅,轅向北,即車向北走。 [2]官渡,指官家在昭應縣(即今臨潼)北涇渭二水交會處所設立的渡口。改轍,改道。這個渡口唐代遷徙無常,所以說"又改轍"。 [3]崒(zú)兀,高峻而危險的樣子。涇渭二水源出隴西, 這是說它們從上流洶涌而來的水勢好像高山。 [4]崆峒,山名,在今甘肅省境。 [5]天柱,參看《滕王閣序》注,見第三冊1175頁注〔7〕。 [6]梁,橋。坼,裂開,分裂。這句是說橋未被水沖散。 [7]枝撐,指橋的支柱。窸窣(xīsū),象聲詞,這里形容橋柱動搖所發(fā)出的聲音。 [8]行旅,行人。一本作"行李"。 [9]寄,托身。異縣,指奉先。 [10]這一聯(lián)是說,連鄰居都悲傷,難道我不悲傷嗎? [11]登,成熟。 [12]貧窶(jù),貧窮。倉卒(cù),雙聲連綿字,匆忙的樣子。這里指突然發(fā)生的事情,即幼子夭折。 [13]封建時代,士大夫可以免繳租稅和免服兵役。 [14]撫跡,指追念家中的慘況。辛酸,等於說悲苦。平人,平民,即下文所說的"失業(yè)徒"和"遠戍卒"。騷屑,雙聲連綿字,本義是形容風聲,這里表示騷動不安的樣子。 [15]憂端,憂思的端緒。終南,終南山。 [16]澒(hòng) 洞,疊韻連綿字,水浩大的樣子,指憂思之多如水汗漫無邊。掇(duō),收拾。全詩一韻到底,質(zhì)物月曷黠屑六韻通為一韻:出,栗,室,質(zhì),瑟,橘,述,卒(餓已卒),質(zhì)韻;物,物韻;月,謁,沒,發(fā),闕,骨,兀,窣,越,卒(遠戍卒),卒(倉卒),伐,月韻;闊,豁,奪,渤,葛,褐,活,渴,掇,曷韻;滑,戛,黠韻;拙,契,熱,烈,訣,缺,穴,節(jié),絕,裂,結(jié),嵲,轍,折(天柱折),雪,咽,折(夭折),屑,屑韻。按:此詩兩用"折"字,三用"卒"字,都不同音。"天柱折"的"折"讀常列切(shé),"夭折"的"折"讀旨熱切(zhé);"餓已卒"的"卒"讀子律切(zú), "遠戍卒"的"卒"讀臧沒切(今音與子律切無別),"倉卒"的"卒"讀千忽切(cù)。

潼關(guān)吏[1]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guān)道[2]。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3]。借問潼關(guān)吏:"修關(guān)還備胡[4]?"要我下馬行[5],為我指山隅[6]:"連云列戰(zhàn)格[7],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8]?丈人視要處[9],窄狹容單車[10]。艱難奮長戟,千古用一夫[11]。"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12]。請囑防關(guān)將,慎勿學哥舒[13]!

[1]潼關(guān),在今陜西潼關(guān)縣。

[2]草草,勞苦的樣子。草,道。押韻(皓韻)。

[3]大城、小城,都是指潼關(guān)。鐵不如,指潼關(guān)堅固。萬丈余,指潼關(guān)高峻,因關(guān)在山上。這兩句互文見義,是說潼關(guān)上的城墻既堅又高。

[4]這句是杜甫問潼關(guān)吏的話。

[5]要(yāo),邀。

[6]從"連云"到"一夫",是潼關(guān)吏對杜甫說的話。

[7]戰(zhàn)格,作戰(zhàn)時用以防御的柵欄。連云列戰(zhàn)格,形容戰(zhàn)格像連綿的云那樣排列著。

[8]西都,指長安。

[9]丈人,等於說長者,潼關(guān)吏對杜甫的敬稱。

[10]指不能兩車并行。

[11]千,一本作"萬"。這句極言潼關(guān)的險要,只要一人守關(guān),敵人就攻不進來。

[12]桃林,地名。由靈寶(在今河南靈寶縣北)以西至潼關(guān),統(tǒng)稱為桃林塞。安祿山舉兵西進時,潼關(guān)守將哥舒翰率兵二十萬出關(guān)迎敵,在靈寶以西被安祿山擊敗,部下互相踐踏推擠,有幾萬人掉進黃河淹死。所以這里說"百萬化為魚"。

[13]哥舒,即哥舒翰,突厥族的后裔。因破吐蕃有功,封隴右節(jié)度副大使,進封西平郡王。安祿山反時,召拜為兵馬元帥,后來被安祿山俘獲并殺死。據(jù)《新唐書·哥舒翰傳》載:安祿山進逼潼關(guān)時,郭子儀、李光弼等都主張固守潼關(guān),不要輕易出戰(zhàn)。但唐玄宗聽信楊國忠的話,一再下令催促哥舒翰出關(guān)迎戰(zhàn),以致大敗。杜甫在這里明里是指責哥舒翰,暗里卻是警戒朝廷吸取前次失敗的教訓。如,余,胡,隅,逾,都,車,夫,魚,舒,押韻(魚虞通韻)。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1]。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jié)發(fā)為君妻[2],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3]。妾身未分明[4],何以拜姑嫜[5]?父母養(yǎng)我時,日夜令我藏[6]。生女有所歸[7],雞狗亦得將[8]。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9]。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10]。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11]。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12]。羅襦不復施[13],對君洗紅妝。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14],與君永相望[15]。

[1]兔絲,即菟絲子,一種蔓生的草,多纏繞在別的植物上生長。"蓬"和"麻"都是短小的植物,所以說"引蔓不長"。這里是起興,意在引起下文,即女子嫁與征夫,就好像兔絲之附蓬麻,不可依靠。

[2]結(jié)發(fā),見本冊1388頁《飲馬長城窟行》注〔16〕。

[3]河陽,故城在今河南孟縣南。赴,一本作"戍"。

[4]身,身分,名分。古禮:婦人嫁三日,告廟上墳,謂之成婚(依仇兆鰲引夢弼說)?;槎Y未完備時丈夫就走了,所以說"妾身未分明"。

[5]姑嫜,丈夫的母親為姑,父親為嫜。

[6]藏,指藏在閨閣之中,不讓人看見。

[7]歸,見第二冊471頁注〔4〕。

[8]這是說,父母連雞狗都陪送給我(依趙彥材、仇兆鰲說)。《詩經(jīng)·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將之。"這里借用這個"將"字表示"送嫁"的意思。

[9]蒼黃,參看《北山移文》"蒼黃翻覆"注,見本冊1269頁注〔16〕。

[10]戎行(háng),參看第一冊35頁注〔13〕。

[11]不揚,即不振?!稘h書·李廣蘇建傳》載:李陵發(fā)現(xiàn)士氣不振,懷疑軍中藏有女子,后來果然查得許多士卒的妻子,於是把她們?nèi)繗⒌簟?/p>

[12]致,等於說弄到。久致,一本作"致此"。襦(rú),短衣。羅襦裳,這里泛指用絲織品裁制的衣裳,也就是指出嫁時穿的衣裳。這是說,父母很久才為她準備好出嫁時穿的衣裳。

[13]施,等於說用。

[14]事,一本作"生"。錯迕(wǔ),對不上,即不順利的意思。

[15]這句表示自己對愛情的堅貞。長,旁,床,忙,陽,嫜,藏,將,腸,黃,行,揚,裳,妝,翔,望(wáng),押韻(陽韻)。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曾祖時遷居下邽(guī,今陜西渭南縣)。他出身於沒落的小官僚家庭,在藩鎮(zhèn)作亂、社會動蕩不安的歲月里成長起來。青少年時期因為避亂,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體會到廣大人民的疾苦,這對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是有影響的。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進士。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任左拾遺,由於直言敢諫,又寫了些諷諭詩,深為權(quán)貴所不滿。元和九年,改任贊善大夫(東宮屬官,職責是諷諫太子過失),十年,因越職言事,被貶為江州(故治在今江西九江)司馬。以后,做過杭州、蘇州刺史,累官至太子少傳。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書退休。會昌六年,在洛陽逝世。

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前期的作品戰(zhàn)斗性很強,流傳很廣,影響很深?,F(xiàn)存有《白氏長慶集》共七十一卷。

秦中吟[1]

輕肥[2]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nèi)臣[3]。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4]。夸赴軍中宴[5],走馬去如云[6]。樽罍溢九醞[7],水陸羅八珍[8]。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9]。食飽心自若[10],酒酣氣益振[11]。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12]!

[1]秦中,即關(guān)中,秦國故地,即今陜西省一帶。在《秦中吟》中,作者深刻地揭露了現(xiàn)實的黑暗,反映了秦中人民的疾苦。作者在序中說:"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非者。因直歌其事,命為《秦中吟》。"共十首,這里只選了一首。

[2]輕肥,指輕裘肥馬,這里指奢侈豪華的生活。中唐以后,朝廷寵任宦官,肅宗時宦官可任將軍,以后代宗德宗都派宦官到各地去做監(jiān)軍使,掌軍權(quán),於是宦官驕縱一時。這首詩就是揭露宦官的驕縱與奢侈。

[3]內(nèi)臣,宦官。

[4]紱,組綬,系印的絲帶。朱紱、紫綬都是官位高者所佩帶的。

[5]夸,夸耀,這里含有耀武揚威的意思。

[6]如云,這里形容車馬騶從之多。

[7]樽、罍,都是盛酒器。九醞(yùn),最醇的酒。酒釀的次數(shù)越多越醇,九醞(九釀)最醇?!侗阕印そ鸬ぁ罚?猶一酘之酒,不可以方九醞之醇耳。"(酘,讀tóu,釀兩次。方,比。)

[8]羅,擺。八珍,八種美味,說法不一,這里指最上等的美食。這句是"羅水陸八珍"的倒裝。

[9]擘(bò),分剖。膾,這里指剁(duò)得很細的魚肉。天池,海的別名。鱗,指魚。

[10]自若,自如,這里有稱心如意的意思。

[11]振,讀zhēn,盛。

[12]江南旱,據(jù)史書記載,元和三年冬至四年春,江淮一帶大旱。衢州,今浙江省衢縣一帶。塵,臣,軍,云,珍,鱗,振,人,押韻(真文通韻)。

唐宋七言古體詩

王勃

滕王閣[1]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2]。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3]。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4]?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5]。

[1]參看《滕王閣序》注〔1〕,見第三冊1168頁。

[2]佩玉,古人佩帶在腰間的玉飾,走路時則相撞擊發(fā)出響聲。鸞,安在車衡上的鈴,車行則搖動發(fā)出響聲?!抖Y記·玉藻》:"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佩玉鳴鸞,指鳴佩玉嗚鸞,就是說宴畢人散。渚,舞,雨,押韻(語麌通韻)。

[3]南浦,地名,在南昌西南。西山,在南昌西北,又叫南昌山。

[4]潭影,這里指閑云在潭中的陰影。日,日日,天天。悠悠,等於說悠然,悠閑的樣子。"悠悠"與"閑"相應。星移,天上星宿移動。

[5]帝子,指滕王。悠,秋,流,押韻(尤韻)。

李白

蜀道難[1]

噫吁嚱[2]!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3],開國何茫然[4]。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5]。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6]。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7]。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8],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9]。黃鶴之飛尚不得過[10],猿猱欲度愁攀緣[11]。青泥何盤盤[12],百步九折縈巖巒[13]。捫參歷井仰脅息[14],以手撫膺坐長嘆[15]。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16]。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17],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18]。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19]。飛湍瀑流爭喧豗[20],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21]。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22],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23]。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24],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25],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26]!

[1]樂府相和歌辭的瑟調(diào)曲三十八曲里有《蜀道難》。《樂府詩集》引《樂府古題要解》:"《蜀道難》備言玉壘、銅梁(都是蜀中山名)之阻。"梁陳間已經(jīng)有人擬作。李白在這首詩中,用夸張的筆調(diào),描寫蜀中地勢的險要,最后結(jié)合時局,抒發(fā)無限的感慨。

[2]噫吁嚱(yī xū xī),蜀地方言,驚異聲。

[3]蠶叢,魚鳧,都是傳說中古蜀國國王的祖先。

[4]茫然,模糊不清的樣子。這是說蜀國祖先如何開國,已經(jīng)不清楚了。

[5]爾來,等於說從此以后。秦塞,指秦國,秦地多險阻,古代稱為"四塞之國"。通人煙,指人民互相往來。秦惠王滅蜀以后,蜀才和秦發(fā)生關(guān)系。四萬八千歲只是極言時間之長,并不是確數(shù)。

[6]太白,山名,在陜西省郿縣南。鳥道,指連山高峻,只有鳥才能在低缺處飛過的道(這是夸張)。橫絕,橫度。這一聯(lián)是說,從秦入蜀,隔著太白山,只有鳥道可以橫度到峨嵋山頂。

[7]這是古代神話傳說。秦惠王想滅蜀,知道蜀王好色,許嫁五美女於蜀,蜀王遣五個力士前往迎接。回來時路過梓潼(今四川梓潼縣),見一條大蛇鉆入山穴中,一力士拉蛇尾,拉不出來,於是其余四人也來協(xié)助,結(jié)果山崩塌,壓死五力士,而山也分為五嶺。天梯,上山的道路又高又陡,像上天的梯子。棧,棧道,在懸崖絕壁之間,用木頭架成的道路。石棧,石崖上的棧道。

[8]古代神話傳說,太陽坐著六條龍拉的車,由義和駕馭著,在空中行駛。這一聯(lián)是說蜀中的山峰非常高,連太陽坐的六龍車也過不去?;?,回轉(zhuǎn)。高標,指蜀山中最高而成為一方標識的山峰。

[9]逆折,回旋?;卮?,有漩渦的水流。

[10]黃鶴,即黃鵠,又叫天鵝,能飛得很高。

[11]猿,同猿。猱(náo),猿類。緣,一本作援。天,然,煙,巔,連,川,緣,押韻(先韻)。

[12]青泥,山嶺名,在陜西略陽縣西北,嶺上有入蜀的要道。盤盤,曲折的樣子。

[13]縈,旋繞。

[14]捫(mén),摸。參井,都是星宿名,參為益州(今四川)的分星(分野),井為雍州(今陜西甘肅大部分)的分星(分野)。脅息,屏住氣。這一聯(lián)是說入蜀的道路處在極高的山上,人要仰著頭用手摸著天上的星宿走過,連氣都不敢喘。

[15]膺,胸。盤,巒,嘆(tān) ,押韻(寒韻)。

[16]巉巖,山石險峻的樣子。

[17]子規(guī),即杜鵑。

[18]還,攀,間,山,顏,押韻(刪韻)。

[19]尺,壁,押韻(陌錫通韻)。

[20]湍(tuān),急流的水。瀑,瀑布。喧豗(huī),雙聲連綿字,等於說喧囂。

[21]砯(pēng),水撞擊巖石發(fā)出的聲音,這里用如動詞。轉(zhuǎn)石,激流使大石轉(zhuǎn)動。

[22]劍閣,在四川劍閣縣北。大小劍山之間,相離三十里,連山絕險,古代筑有棧道,叫劍閣,也叫劍門關(guān)。崢嶸、崔嵬,都是高峻的樣子。按:劍閣是歷代軍事上防守要地,所以下文說"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23]這是說,假如不是親信的人防守,他就會據(jù)險叛亂,成為國家的禍害。晉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虺,雷,哉,嵬,開,豺,押韻(灰佳通韻)。

[24]吮(shǔn),吸。

[25]錦城,即錦官城,指成都。

[26]咨嗟(jiē),嘆息。蛇,麻,家,嗟,押韻(麻韻)。

夢游天姥吟留別[1]

??驼勫輀2],煙濤微茫信難求[3];越人語天姥[4],云霞明滅或可睹[5]。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6]。天臺四萬八千丈[7],對此欲倒東南傾[8]。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9]。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0]。謝公宿處今尚在[11],淥水蕩漾清猿啼[12]。腳著謝公屐[13],身登青云梯[14]。半壁見海日[15],空中聞天雞[16]。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7]。熊咆龍吟殷巖泉[18],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19]。列缺霹靂[20],丘巒崩摧。洞天石扇[21],訇然中開[22]。青冥浩蕩不見底[23],日月照耀金銀臺[24]。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25]?;⒐纳恹[回車[26],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27],恍驚起而長嗟[28],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29]。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30]。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31],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32]!

[1]天姥(mǔ),山名,在今浙江新昌縣東。吟,詩歌名稱的一種。這首詩又題為《別東魯諸公》。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李白將離開東魯,南游吳越,作此詩向朋友告別。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恥事權(quán)貴,向往仙境,以求解脫的思想感情。

[2]海客,指航海者。瀛州,傳說中的仙山?!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

[3]微茫,等於說迷茫。州,求,押韻(尤韻)。

[4]越,今浙江省一帶地方。

[5]霞,一本作"霓"。姥,睹,押韻(麌韻)。

[6]拔,超出。掩,遮蔽。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

[7]天臺,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四,當作"一"?!对企牌吆灐罚?天臺山高一萬八千丈。"

[8]橫,城,傾,押韻(庚韻)。

[9]鏡湖,又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南。這是說在月光下飛度鏡湖。越,月,押韻(月韻)。

[10]剡(shàn)溪,在今浙江嵊縣南,即曹娥江的上游。

[11]謝公,指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玩水,常在浙東會稽一帶游玩,天姥山也是他常去的地方。他游天姥時,曾在剡溪住宿。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12]淥水,清水。

[13]謝公屐,謝靈運游山,必到最高峻深幽的地方。他備有一種特制的木屐,屐底裝有活動木齒,上山則去掉前齒,下山則去掉后齒。

[14]青云梯,比喻高出云霄的峻嶺。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惜無同懷客,共登青云梯。"

[15]壁,指石壁。

[16]天雞,古代神話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樹叫桃都,樹枝之間相隔三千里,上有天雞,太陽剛出來照耀這棵樹的時候,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見《述異記》)。溪,啼,梯,雞,押韻(齊韻)。

[17]定:暝(mìng),押韻(徑韻)。

[18]殷(yǐn),象聲詞,雷聲。這里用如動詞。殷巖泉,像雷一樣地在巖泉間震響。

[19]泉,巔,煙,押韻(先韻)。

[20]列缺,疊韻連綿字,指閃電。霹靂,疊韻連綿字,指雷聲。揚雄《羽獵賦》:"霹靂烈缺,吐火施鞭。"(烈,《漢書》作列。)

[21]洞天,道家對神仙所居的山中洞府的稱呼,是洞中別有天地的意思。扇,門扇,一本作扉。

[22]訇(hōng),象聲詞。

[23]青冥,指天空。浩蕩,廣大。

[24]金銀臺,《漢書·郊祀志》:"自威宣(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蓋嘗有至者,諸仙(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摧,開,臺,押韻(灰韻)。

[25]云之君,云神。《楚辭·九歌》有《云中君》篇。馬,下,押韻(馬韻)。

[26]鸞,白鸞。回,這里指轉(zhuǎn)運,運行。傳說仙人乘鸞車。

[27]悸,驚懼。

[28]恍,同恍,恍惚。

[29]向來,指夢中。車,麻,嗟,霞,押韻(麻韻)。

[30]此,水,押韻(紙韻)。

[31]白鹿,隱者的坐騎?!冻o·哀時命》:"浮云霧而入冥兮,騎白鹿而容與。"

[32]摧眉,指低頭。還,間,顏,押韻(刪韻)。

杜甫

哀江頭[1]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2]。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3]?憶昔霓旌下南苑[4],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殿里第一人[5],同輦隨君侍君側(cè)。輦前才人帶弓箭[6],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7]。明眸皓齒今何在[8]?血污游魂歸不得[9]。清渭東流劍閣深[10],去住彼此無消息[11]。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草江花豈終極[12]?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13]。

[1]江,指曲江,在長安城東南,秦時為宜春苑,漢時為樂游原。唐玄宗開元年間加以整頓,成為當時游覽勝地。唐玄宗和楊貴妃經(jīng)常到這里來游玩。這首詩是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被安祿山拘留在長安時所寫。作者面對著荒涼的景象,回想起當年的盛況,不禁引起無限感慨,因而寫成這首詩,抒發(fā)了國破家亡的悲痛。

[2]吞聲,不敢出聲。曲江曲,指曲江邊背人的角落。

[3]哭,曲,綠,押韻(屋沃通韻)。

[4]霓旌,綴著五色羽毛看起來像虹霓的旗子,這里指天子的儀仗。南苑,指曲江南的芙蓉苑。

[5]昭陽殿,漢宮殿名。漢成帝的寵姬趙昭儀(趙飛燕的妹妹)居昭陽殿。昭陽殿里第一人,指楊貴妃。

[6]才人,宮中女官名。

[7]一笑,指楊貴妃笑,一本作"一箭"。

[8]明眸皓齒,指楊貴妃。

[9]指楊貴妃縊死馬嵬驛(在今陜西興平縣西)事。

[10]清渭,渭水,馬嵬驛即在渭水北岸。劍閣,見《蜀道難》注。見本冊1422頁注〔22〕。楊貴妃死后,玄宗將她草草安葬,倉皇由劍閣逃入四川。

[11]去,指唐玄宗由劍閣入川。住,指楊貴妃長眠渭濱。彼此,指唐玄宗和楊貴妃。

[12]臆,胸。終極,等於說窮盡。草,一本作"水"。這兩句是說,有情人看到江頭景色便觸景生情,淚流沾臆;而江草江花年年依舊,那有窮盡?因而人們亡國之恨也將年年因江花江草而生,永無絕期。

[13]當時杜甫住在城南,"欲往城南"是說準備回住所。望城北,一本作"忘城北",或作"忘南北"。這是說,由於極度的悲痛,自己心情迷惘,已經(jīng)分不清東西南北了。色,側(cè),勒,翼,得,息,臆,極,北,押韻(職韻)。

歲晏行[1]

歲云暮矣多北風[2],瀟湘洞庭白雪中[3]。漁父天寒網(wǎng)罟凍,莫徭射雁鳴桑弓[4]。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nóng)。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柚茅茨空[5]。楚人重魚不重鳥[6],汝休枉殺南飛鴻[7]。況聞處處鬻男女[8],割慈忍愛還租庸[9]。往日用錢捉私鑄[10],今許鉛錫和青銅[11]??棠酁橹钜椎肹12],好惡不合長相蒙[13]。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14]?

[1]歲晏,歲暮、歲末。這首詩是大歷三年(公元768年)或四年在湖南時寫的,詩中反映了洞庭湖濱的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

[2]云,句中語氣詞?!对娊?jīng)·小雅·小明》:"歲聿云暮。"《左傳·僖公十五年》:"歲云秋矣。"

[3]瀟湘,二水名,在湖南零陵縣合流,入洞庭湖。雪,一本作"云"。

[4]罟(gǔ),網(wǎng)。莫徭,居住在長沙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自稱祖先有功,常免徭役,所以自名為"莫徭"。桑弓,桑木做成的弓。

[5]此輩,指上述的漁父、獵戶和農(nóng)夫。杼柚(zhù zhú),織布機,又作杼軸?!对娊?jīng)·小雅·大東》:"杼柚其空。"茨,草蓋的屋頂。茅茨,即茅屋。杼柚茅茨空,是說吃穿皆空。

[6]《風俗通》:"吳楚之人嗜魚鹽,不重禽獸之肉。"

[7]汝,指莫徭。這句是說,楚人不喜歡禽獸的肉,即使射到鴻雁,也沒人買,不能解決生活問題。

[8]鬻(yù),賣。

[9]租庸,唐制:每丁每年納定量的粟稻叫做租。每丁每年為公家服一定天數(shù)的勞役,不服役者,每天繳納絹三尺,叫做庸。

[10]私鑄,指私自鑄錢的人。《唐書·食貨志上》:"敢有盜鑄者身死,家口配沒。"

[11]和,指攙和。鑄錢本應用青銅,現(xiàn)在私鑄者攙和鉛鐵,官府也不加干涉。

[12]刻泥,指刻泥為錢模。

[13]好,指官錢。惡,指私人鑄的錢。不合,不該。蒙,欺。這句是說,不該總是把壞錢當好錢用來欺騙人。

[14]萬國,等於說各地。畫角,軍中樂器,作用相當於現(xiàn)在的軍號。吹畫角,暗指兵革未息,一本作畫吹角。哀怨,一本作哀悲。這兩句是全詩的結(jié)語,意思是說,人民窮困,是由於兵革未息所致,而人民窮困到了極點,又將造成新的戰(zhàn)亂,因而畫角吹出的哀怨聲,將永無終止。風,中,弓,農(nóng),空,鴻,庸,銅,蒙,終,押韻(東冬通韻)。

韓愈

山石[1]

山石犖確行徑微[2],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3]。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4]。夜深靜臥百蟲絕[5],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6]。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7]。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8]?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9]!

[1]這首詩可能作於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這年七月二十二日,韓愈曾與朋友到洛水釣魚,夜宿洛北惠林寺。這時韓愈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因而詩中流露出憤懣的情緒。

[2]犖(luò)確,疊韻連綿字,險峻不平的樣子。

[3]支子,即梔子,一本即作梔子,植物名。這里指梔子的果實,可以入藥,又可以作染料用。

[4]糲,糙米。疏糲,等於說粗糲。

[5]百蟲絕,各種蟲子都停止了鳴叫。

[6]出入,指出入山谷。煙霏,等於說煙云。

[7]櫪,通櫟,一本即作"櫟",樹名。

[8]局束,同局趣、局促,參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局趣"注,見第三冊742頁注〔17〕。鞿(jī),馬口上的韁繩,這里用如動詞,指管束。

[9]《論語·公冶長》:"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歸,即用"歸與"之意,指歸隱。微,飛,肥,稀,饑,扉,霏,圍,衣,鞿,歸,押韻(十二字屬微韻,只有"饑"屬支韻,因"饑""饑"常通用,而"饑"在微韻)。

白居易

長恨歌[1]

漢皇重色思傾國[2],御宇多年求不得[3]。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4]。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鶾5],六宮粉黛無顏色[6]。春寒賜浴華清池[7],溫泉水滑洗凝脂[8];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9]。云鬢花顏金步搖[10],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11]。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12]。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13],玉樓宴罷醉和春[14]。姊妹兄弟皆列土[15],可憐光彩生門戶[16]。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7]。驪宮高處入青云[18],仙樂風飄處處聞(19)

[19]云,聞,押韻(文韻)。

[19]。緩歌謾無凝絲竹[20]謾,通慢,一本即作"慢"。凝,慢慢拉長聲音,這里指樂器奏出緩慢的旋律。這句是由三個偏正詞組組成,意思是:緩歌謾舞,配上奏出緩慢旋律的絲竹。

[20],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21],驚破霓裳羽衣曲[22]。

[1]這首詩取材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大膽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荒淫無恥,譴責了他們禍國殃民的罪行。但由於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詩中對李楊悲劇性的結(jié)局,充滿了同情和憐憫。白居易的朋友陳鴻,另外寫了《長恨歌傳》,所述較詳,可與此詩互為表里。

[2]漢皇,指漢武帝,這里借指唐玄宗。傾國,指絕色女子,即絕代佳人。漢代倡樂人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面前唱歌,歌辭為:"北方有佳人(暗指他的妹妹),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聽了很感嘆。后來打聽到他有個妹妹,長得很美,便召入宮中為妃,是為李夫人。后代就用"傾城傾國"來形容女子的美貌。

[3]御,駕馭,控制。宇,即宇內(nèi),指中國。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御宇,這里指即位當皇帝。

[4]楊家有女,指楊貴妃。楊貴妃為蒲州永樂(在今山西芮城縣境)人,幼時養(yǎng)在叔父楊玄珪家。開元二十三年,為壽王(玄宗的兒子李瑁)妃,二十八年,玄宗將她召入宮中,先度(使脫離世俗,即出家)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冊封為貴妃。作者因為有所諱忌,所以說她"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未識,不知道。

[5]眸,瞳子,這里指眼珠?;仨D(zhuǎn)動眼珠。

[6]六宮,古代天子立六宮,是后妃居住的地方。粉黛,婦女施脂粉,以黛(青黑色的顏料)畫眉,這里用為婦女的代稱。無顏色,顯得不美了。國,得,識,側(cè),色,押韻(職韻)。

[7]華清池,陜西臨潼縣驪山上有溫泉,唐玄宗在山上建溫泉宮(后改名為華清宮),就溫泉建為池,叫華清池,每年冬季和初春,便到這里來居住。

[8]滑,柔和潤澤。凝脂,凝凍的脂肪,這里比喻潔白細膩的皮膚。《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膚如凝脂。"

[9]池,脂,時,押韻(支韻)。

[10]步搖,古代的一種首飾,上有垂珠,走起路來就搖動,所以叫步搖。

[11]搖,宵,朝,押韻(蕭韻)。

[12]暇,夜,押韻(禡韻)。

[13]金屋,參看庾信《春賦》注,見本冊1287頁注〔1〕。這里指楊貴妃的寢宮。全句大意是楊貴妃在寢宮妝扮了來侍寢。

[14]玉樓,泛指美麗的樓閣。醉和春,春是良辰美景,醉是樂事,醉與春相和,是雙美。人,身,春,押韻(真韻)。

[15]列,通裂。列土,天子把土地分封給王侯,這里兼指封爵封官。楊貴妃得寵后,父玄琰追贈為太尉、齊國公;叔父玄珪提升為光祿卿;宗兄銛為鴻臚卿,錡為侍御史,釗(國忠)也逐漸顯貴起來;三個姐姐分別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16]可憐,等於說"可羨"。

[17]當時民間有這樣的歌謠:"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又有:"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卻為門上楣(門上橫梁)"(均見《長恨歌傳》)。土,戶,女,押韻(語麌通韻)。

[18]驪宮,即華清宮。

[21]漁陽,郡名,屬范陽節(jié)度使管轄,在河北平谷、蘇縣一帶。鞞(pí)鼓,同鼙鼓,騎兵用的小鼓。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今北京市)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起兵反唐。這里說漁陽而不說范陽,是用后漢彭寵據(jù)漁陽反漢的典故。

[22]霓裳羽衣曲,又名婆羅門曲,開元年間由印度傳入中國的舞曲。《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竹,足,曲,押韻(屋沃通韻)。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1]。翠華搖搖行復止[2],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3]?;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4]。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5]。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6]。峨眉山下少人行[7],旌旗無光日色薄[8]。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9],夜雨聞鈴斷腸聲[10]。

[1]九重城闕,指京城長安,古代天子居住的地方有九道門,所以說"九重城闕"。天寶十五年,安祿山攻破潼關(guān),進逼長安。唐玄宗於是帶著楊貴妃、楊國忠等在少數(shù)騎兵的護衛(wèi)下,向四川逃跑。這里說"千乘萬騎",是夸張之辭。生,行,押韻(庚韻)。

[2]翠華,天子的旌旗,用翠羽裝飾而成。

[3]六軍,周代制度,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這里指皇帝的警衛(wèi)部隊。蛾眉,見第二冊554頁注〔2〕,這里指楊貴妃。玄宗逃到馬嵬驛時,發(fā)生了兵變。將士們殺了楊國忠,并請玄宗殺楊貴妃。玄宗為了安定軍心,便令高力士將楊貴妃縊死。止,里,死,押韻(紙韻)。

[4]鈿,用金片做成的首飾,形狀像花。委,棄。翠翹,一種首飾,形狀像翡翠鳥尾上的長羽。金雀,即金爵釵,又叫鳳頭釵。玉搔頭,玉簪。這一聯(lián)是說,金鈿、翠翹、金雀、玉搔頭都委地無人收。

[5]收,頭,流,押韻(尤韻)。

[6]云棧,高入云霄的棧道。縈紆,環(huán)繞曲折。

[7]峨眉山在成都西南,唐玄宗去成都的道路根本不經(jīng)過峨眉山,這里是泛指蜀山。

[8]索,閣,薄,押韻(藥韻)。

[9]行宮,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

[10]《明皇雜錄補遺》:"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這句暗指此事。青,情,聲,押韻(青庚通韻)。

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1],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2]。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3]。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4]。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5]。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6],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7],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8]。夕殿螢飛思悄然[9],孤燈挑盡未成眠[10],遲遲鐘鼓初長夜[11],耿耿星河欲曙天[12]。鴛鴦瓦冷霜華重[13],翡翠衾寒誰與共[14]?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15],魂魄不曾來入夢[16]。

[1]天旋日轉(zhuǎn),比喻局勢轉(zhuǎn)變。龍馭,指天子的車駕。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郭子儀收復長安,十二月,玄宗由蜀返長安。

[2]空死處,等於說"空見死處"。馭,去,處,押韻(御韻)。

[3]信馬,任隨馬。衣,舊,押韻(微韻)。

[4]太液,漢時宮中的池名,故址在今陜西長安縣西北,這里借指唐宮中的池苑。未央,漢宮名,故址在今陜西長安縣西北,這里借指唐宮。舊,柳,押韻(宥有去上通韻)。

[5]眉,垂,時,押韻(支韻)。

[6]天子宮禁叫大內(nèi),簡稱內(nèi)。西宮,即太極宮,又稱西內(nèi)。南內(nèi),興慶宮。玄宗從四川回長安后,住在南內(nèi)。

[7]梨園,故址在今陜西長安縣。梨園弟子,唐玄宗通曉音律,他從坐部伎(唐玄宗把在堂下站著奏樂的叫立部伎,堂上坐著奏樂的叫坐部伎,另有學習雅樂的,叫雅樂部)子弟中選出三百多人,親自教於梨園,號為皇帝梨園弟子。另有宮女幾百人,也作為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指剛進入老年。

[8]椒房,參看第三冊763頁注〔10〕。阿監(jiān),宮中女官。青娥,指宮女。草,掃,老,押韻(皓韻)。

[9]悄然,憂愁的樣子。

[10]古代富貴人家夜點蠟燭,不點燈,皇宮更是如此。這里說"孤燈挑盡",只不過是對唐玄宗的孤寂與凄涼加以渲染。

[11]鐘鼓,用以報時辰。初長夜,指秋夜,秋夜開始長起來,所以說初長夜。

[12]耿耿,明亮的樣子。然,眠,天,押韻(先韻)。

[13]鴛鴦瓦,一俯一仰,配合在一起的瓦。霜華,即霜花。重,厚。

[14]衾,被子。翡翠衾,繡有翡翠的被子。

[15]悠悠,漫長的樣子。經(jīng)年,經(jīng)過一年以上的時間?!堕L恨歌傳》說,明皇於貴妃死后,"三載一意,其念不衰"。

[16]重,共,夢,押韻(腫宋送上去通韻)。

臨邛道士鴻都客[1],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2],遂教方士殷勤覓[3]。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4],兩處茫茫皆不見[5]。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6]。樓閣玲瓏五云起[7],其中綽約多仙子[8]。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9]。金闕西廂叩玉扃[10],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11]。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12]。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13]。云髻半偏新睡覺[14],花冠不整下堂來[15]。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16]。含情凝睇謝君王[17],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18],蓬萊宮中日月長[19]?;仡^下望人寰處[20],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21]。釵留一股合一扇[22],釵擘黃金合分鈿[23]。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24]。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25],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26],在地愿為連理枝[27]。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28]!

[1]臨邛(qióng),今四川邛崍縣。鴻都,東漢都城洛陽的宮門名,是藏書和設太學的地方,這里借指長安。鴻都客,這里說道士是寓居長安的客人。

[2]展轉(zhuǎn),用《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睢》"輾轉(zhuǎn)反側(cè)"語意。

[3]教(jiāo),使,致令。方士,專門講求仙、煉丹等事的人,這里指臨邛道士???,魄,覓,押韻(陌錫通韻)。

[4]碧落,道家稱天空為碧落。

[5]電,遍,見,押韻(霰韻)。

[6]山,間,押韻(刪韻)。

[7]五云,五色云彩。

[8]綽約,疊韻連綿字,嫵媚的樣子。這句等於說"其中多綽約仙子"?!肚f子·逍遙游》:"淖約若處子。"綽約與淖約同。

[9]參差(cēncī),這里有大約、大概的意思。起,子,是,押韻(紙韻)。

[10]金闕,道家謂天上有黃金闕白玉京,為天帝所居。

[11]小玉,吳王夫差的女兒。雙成,董雙成,西王母的侍女。二人都借指楊貴妃在仙境的侍女。

[12]扃,成,驚,押韻(青庚通韻)。

[13]珠箔,珠簾。迤邐(yǐlǐ),這里有相繼的意思。

[14]覺(jiào),睡醒。

[15]開,徊,來,押韻(灰韻)。

[16]闌干,疊韻連綿字,縱橫的樣子。這一聯(lián)是說,掛滿淚水的面容,就像春天里帶著雨水的梨花。舉,舞,雨,押韻(語麌通韻)。

[17]睇,參看《楚辭·九歌·山鬼》注,見第二冊557頁注〔4〕。凝睇,等於說凝視,這是一種表情。

[18]昭陽殿,參看杜甫《哀江頭》注,見本冊1426頁注〔5〕。

[19]蓬萊,傳說中的仙山名。蓬萊宮,泛指仙宮。王,茫,長,押韻(陽韻)。

[20]寰,廣大的地區(qū)。人寰,指人間。

[21]鈿合,即鈿盒,用金花鑲飾的盒子。《長恨歌傳》:"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所以這里說是"舊物"。處,霧,去,押韻(御遇通韻)。

[22]合一扇,指盒的一半,即盒蓋或盒底。

[23]擘,分開。這句實際上是"擘黃金釵分鈿合"的倒裝。

[24]扇,鈿(diàn),見,押韻(霰韻)。

[25]長生殿,在驪山華清宮內(nèi),天寶元年十月造,又名為集靈臺,以祀神。

[26]比翼鳥,古代傳說中的鳥,叫鶼鶼,據(jù)說這種鳥只有一目一翅,雌雄并在一起才能飛。

[27]連理枝,異本的樹木,其枝連生在一起的。古人以為祥瑞。

[28]綿綿,連綿不斷的樣子。詞,知,時,枝,期,押韻(支韻)。

蘇軾

荔支嘆[1]

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2]。顛坑仆谷相枕藉[3],知是荔支龍眼來[4]。飛車跨山鶻橫海[5],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6]。永元荔支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7]。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8]。我愿天公憐赤子[9],莫生尤物為瘡痏[10]。雨順風調(diào)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11]。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12],前丁后蔡相籠加[13]。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14]。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yǎng)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15]。

[1]這首詩是宋哲宗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作者被貶在惠州(故治在今廣東惠陽縣西)時寫的。

[2]置,驛站。堠,關(guān)隘上用於了望的土堡,也寫作"候"。參看《解嘲》注,見本冊1248頁注〔6〕。

[3]坑,通坑。顛坑,跌倒在坑里。仆谷,仆倒在山谷里。相枕藉,指死人尸體相枕藉。

[4]龍眼,水果名,俗稱桂圓,產(chǎn)荔支的地方都兼產(chǎn)龍眼。灰,催,來,押韻(灰韻)。

[5]鶻(hú),又名隼,一種猛禽,飛起來很快。這句是說,載荔支的車子跨山越嶺快得像橫渡大海的鶻。

[6]《國史補》上:"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按:蘇軾認為取自四川涪陵。以上四聯(lián)用杜牧《過華清宮》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支來"語意。載,讀zǎi。海,采,載,押韻。

[7]永元,東漢和帝年號。交州,今廣東廣西一帶。涪(fú),涪州,即今四川涪陵縣。

[8]林甫,李林甫,唐玄宗的宰相,專事諂媚,是當時的大奸臣。酹(lèi),以酒灑地祭神。蘇軾自注:"漢永元中,交州進荔支、龍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死亡,罹猛獸毒蟲之害者無數(shù)。唐羌,字伯游,為臨武長,上書言狀,和帝罷之。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在陜西秦嶺中)路進入。"州,涪(本音fóu),游,押韻(尤韻)。

[9]赤子,指老百姓。

[10]尤物,奇異、珍貴的物品,這里指荔支以及下面所說的武夷茶、姚黃花。痏(wěi),瘡有瘢痕者。瘡痏,這里比喻民間疾苦。

[11]子,痏,瑞,押韻(紙置上去通押)。

[12]武夷,武夷山,在福建省,是我國著名的產(chǎn)茶區(qū)。粟粒芽,武夷茶的最上品,因嫩芽形似粟粒,故名。

[13]丁,指丁謂,字謂之,宋真宗的宰相。蔡,指蔡襄,字君謨,累官至知諫院,曾知福州,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也是茶事專家,著有《茶錄》?;\加,是加籠的倒裝,等於說裝到籠子里,這里表示進貢。蘇軾自注:"大小龍茶,始於丁晉公,成於蔡君謨。歐陽永叔聞君謨進小龍團,驚嘆曰:'君謨士人,何至作此事!'"

[14]斗品,當時有比賽茶葉優(yōu)劣的會,叫"茗戰(zhàn)",斗品指用以比賽的茶葉。官茶,貢給朝廷的茶。

[15]洛陽相(xiàng)君,指錢惟演,字希圣,是五代吳越王錢倜的兒子,隨倜歸宋,累官至樞密副使。宋太宗曾稱贊錢倜"以忠孝而保社稷",所以這里說錢惟演是"忠孝家"。姚黃,牡丹的一種,人們稱為牡丹之王。蘇軾自注:"洛陽貢花,自錢惟演始。"芽,加,茶,耶,家,花,押韻(麻韻)。

五言律詩

王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1]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2]。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3]。復值接輿醉[4],狂歌五柳前[5]。

[1]輞(wǎng)川,在陜西藍田縣。王維在此有別墅。裴迪,王維的朋友,與王維游於輞川,互相唱和。

[2]潺湲(chán yuán),水流動的樣子。

[3]墟里,等於說村落。陶潛《歸田園居》:"暖暖(ài)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4]值,當,碰上。接輿,楚國的隱者,參看第一冊199頁注〔1〕。這里喻裴迪。

[5]五柳,陶潛宅邊有五柳樹,自號五柳先生。湲,蟬,煙,前,押韻(先韻)。

終南山[1]

太乙近天都[2],連山到海隅[3]。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4]。分野中峰變[5],陰晴眾壑殊[6]。欲投入處宿,隔水問樵夫。

[1]終南山,又叫南山,在今陜西省郿縣南,不是指今長安縣東南的終南山。

[2]太乙,山名,又作太一,即今太白山,在陜西省郿縣南。按,古人或以為終南太一為二山,太一在終南之南二十里。王維這里則以太乙為終南的別稱。天都,帝都,這里指長安。

[3]海隅,海邊。這是說終南山與別的山連接不斷,一直到海邊。

[4]回望,回頭看。靄(ǎi),云霧。入看(kān),等於說入眼。這是說,遠看白云層層聚合,近看什么也沒有。

[5]分野,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使它們互相對應,說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國的分野,或說某某州國是某某星宿的分野。這里指后者而言。參看《古漢語通論》(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天文"部分。中峰變,是說到了中峰就變換了另一個分野,極言終南山之大。

[6]這是說,由於終南山處地遼闊,因而眾山壑陰晴的變化也都不同。都,隅,無,殊,夫,押韻(虞韻)。

送梓州李使君[1]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2]。山中一夜雨[3],樹杪百重泉[4]。漢女輸橦布[5],巴人訟芋田[6]。文翁翻教授[7],不敢倚先賢?

[1]梓(zǐ)州,故治在今四川三臺縣。使君,參看《韋使君新堂記》注,見第三冊1042頁注〔1〕。

[2]杜鵑,鳥名,相傳為古蜀帝杜宇的魂所化。

[3]夜,一本作"半"。

[4]樹杪(miǎo),樹梢。這是說一夜下雨,就見高山上飛泉直瀉,遠遠望去,就像從層層樹梢之上流下來。以上兩聯(lián)描寫巴蜀的景物特點。

[5]漢女,泛指蜀中婦女。輸,納稅,進貢。橦(tóng),樹名,花可以織布,劍南道嶲(xī)州(今四川越西縣)出產(chǎn)橦布。一本作賨(cóng)布(賨布是南蠻所進貢的)。

[6]巴,古國名,故都在今重慶市,后為秦所滅,這里泛指蜀地。訟,打官司。芋田,種芋頭的田。訟芋田,因爭奪芋田而打官司。以上一聯(lián)描寫巴蜀的風俗特點。

[7]文翁,西漢廬江舒(今安徽舒縣)人,景帝末,舉為蜀郡守。他見蜀郡僻陋,想推行教化,於是選聰明而有才干的郡縣小吏十多人,派往京都學習,學成回來,都派任官職。又在成都設學官,招各縣子弟入學,從此教化大行。翻,副詞,倒反。文翁不要漢女輸布,不理巴人訟田,反而推行教化。倚先賢,指向文翁學習。不敢倚先賢,這是反問句,是說李使君敢於學文翁。天,鵑,泉,田,賢,押韻(先韻)。

觀獵

風勁角弓鳴[1],將軍獵渭城[2]。草枯鷹眼疾[3],雪盡馬蹄輕[4]。忽過新豐市[5],還歸細柳營[6]?;乜瓷涞裉嶽7],千里暮云平[8]。

[1]角弓,鑲有牛角的弓。

[2]渭城,見第三冊第744頁《魏其武安侯列傳》注〔14〕。

[3]冬季草枯,動物沒有藏身的地方,容易被獵鷹發(fā)現(xiàn)。

[4]地上沒有積雪,馬蹄跑起來特別輕快。

[5]新豐,在今陜西臨潼縣東。新豐市以美酒著名,這是說將軍射獵后經(jīng)過鬧市去喝酒,不一定實指新豐。

[6]細柳營,漢代名將周亞夫駐兵的地方,在今咸陽市西南。周亞夫軍令森嚴。漢文帝到霸上及棘門兩處軍營勞軍,都直馳而入,但到了細柳營不得入。這里只是說射獵的將軍回到了自己的駐地,借用"細柳"二字來頌揚他。

[7]雕,又名鷲,比鷹還兇猛強健,不容易捕獲。北齊斛律光在出獵時射得一只雕,被譽為"射雕手"。射雕處,指將軍打獵處。

[8]這是說將軍離開打獵的地方已經(jīng)很遠,遠處的暮云已和視線相平了。鳴,城,輕,營,平,押韻(庚韻)。

李白

贈孟浩然[1]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2]。紅顏棄軒冕[3],白首臥松云[4]。醉月頻中圣[5],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6]。

[1]孟浩然,唐代詩人,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少年時好節(jié)義,喜歡拯人患難,隱居在鹿門山(在今襄陽東南三十里)。四十歲時進京應試,落第。后來山南采訪使韓朝宗想把他推薦給朝廷,約他同至京師,他因與故人飲酒負約,失去了這次機會,但他也并不后悔。晚年仍隱居鹿門山。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因得疽病,死在襄陽。

[2]風流,品格清高。

[3]紅顏,指少年時代。棄軒冕,是說不求官職。

[4]臥松云,是說隱居。

[5]醉月,指醉於月下。頻,連續(xù)。中(zhòng)圣,等於說中酒,即喝醉了酒。因平仄格律的關(guān)系,"中"在這里仍應讀為平聲?!度龂尽の簳ば戾銈鳌罚?魏國初建,(邈)為尚書郎。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於沉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衙門里的事務),邈曰:'中圣人。'達白之太祖(曹操),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6]高山,指其高如山之德。仰,仰慕?!对娊?jīng)·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揖,拱手為禮,這里表示敬仰。清芬,清美芬芳之德。這一聯(lián)是說,我怎能企及(仰)你的高尚的道德呢?我只能用這首詩來表示敬仰了。聞,云,君,芬,押韻(文韻)。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1]。浮云游子意[2],落日故人情[3]。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4]。

[1]孤蓬,這里比喻即將孤身遠徵的友人。蓬草容易隨風飛轉(zhuǎn),所以古人稱流浪生活為"轉(zhuǎn)蓬"。

[2]古詩十九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浮云一往而無定處,所以用來比喻游子的心情。

[3]故人,指自己。

[4]蕭蕭,馬鳴聲。班,別。班馬,將要離別的馬?!对娊?jīng)·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斾旌。"《左傳·襄公十八年》:"有班馬之聲。"城,徵,情,鳴,押韻(庚韻)。

杜甫

春望[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4]。白頭搔更短[5],渾欲不勝簪[6]。

[1]這首詩與《哀江頭》作於同時。

[2]這兩句點題。國,國都,和"城"皆指長安。

[3]濺,傷,都是使動用法。這一聯(lián)是說,因感傷國事,春花使我的淚飛濺;因恨別之苦,鳥聲使我心驚。

[4]烽火,指戰(zhàn)事。三月,指正月、二月、三月。抵,當,相當。這三個月中,各方戰(zhàn)事緊張,杜甫家在鄜州,音信稀少。"烽火"句承"感時"句,"家書"句承"恨別"句。

[5]白頭,指白發(fā)。

[6]渾,副詞,簡直。欲,將要。簪(zān),簪子,古代男女用來綰發(fā)的首飾,古代男子也留長發(fā)。鮑照《行路難》:"白頭零落不勝簪。"深,心,金,簪,押韻(侵韻)。

天末懷李白[1]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2]?江湖秋水多[3]。文章憎命達[4],魑魅喜人過[5]。應共冤魂語[6],投詩贈汨羅[7]。

[1]天末,天的盡頭,這里指秦州(故治在今甘肅秦安縣東),因杜甫與李白天各一方,所以說"天末"。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在秦州得知李白流放夜郎,便寫了這首詩懷念他。詩中設想李白在流放途中的情形。

[2]鴻雁,《漢書·李廣蘇建傳》載漢使詭稱天子在上林射雁得蘇武書。后人就以鴻雁為書信的代稱。

[3]這句是擔心李白遭遇風險。

[4]這句是說,文人多遭厄運,好像文章討厭人的命運通達似的。

[5]魑(chī)魅,山精水怪。魑魅吃人,所以喜歡有人經(jīng)過。

[6]冤魂,指屈原的魂靈。

[7]何,多,過(guō),羅,押韻(歌韻)。

別房太尉墓[1]

他鄉(xiāng)復行役[2],駐馬別孤墳。近淚無乾土[3],低空有斷云。對棋陪謝傅[4],把劍覓徐君[5]。惟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6]

[1]房太尉,房琯,字次律,唐玄宗入蜀,拜為相。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貶為邠州刺史,肅宗寶應二年(即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拜特進刑部尚書,在途中得病,后來死在閬州(故治在今四川閬中縣),死后追贈太尉。杜甫和房琯交誼頗深,房琯被罷相時,杜甫為左拾遺,曾上疏營救,自己也因而遭貶。這首詩寫於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當時蜀中亂平,杜甫將由閬州回成都。

[2]行役,行旅,這里指離開閬州回成都。

[3]近淚,指淚落之處的附近。

[4]棋,同棋。謝傅,指謝安。謝安,晉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晉孝武帝時為尚書仆射,領(lǐng)中書令。平時喜歡下圍棋。淝水戰(zhàn)中,謝玄大破秦苻堅,捷書送來的時候,他正與客人下圍棋。他看了捷書后,放在幾上,臉上毫無喜色。客人問他,他才慢慢答道:"小兒輩遂已破賊。"於是傳為佳話。死后追贈太傅,世稱謝太傅。這里的"謝傅"和下文的"徐君",都是比喻房琯。

[5]把,握,持。據(jù)《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吳國的季札去晉國訪問,經(jīng)過徐國,心知徐君喜歡他所佩的寶劍,但因為要訪問大國,沒有把劍送給他。等回來經(jīng)過徐國時,徐君已死,於是他便擊劍於徐君墓旁的樹上而去。

[6]這一聯(lián)是說,別時唯有落花啼鳥,不見有送客之人。墳,云,君,聞,押韻(文韻)。

李商隱

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縣)人,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當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有所謂牛李(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李商隱早年被牛黨令狐楚、令狐綯父子賞識,后來在李黨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王茂元的女兒為妻,因此為牛黨所排擠,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壓抑。他長期在各藩鎮(zhèn)作幕僚,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才補太學博士。大中十二年,死在滎陽。

李商隱是晚唐藝術(shù)成就很高的詩人,他的作品現(xiàn)存有《樊南文集詳注》八卷,《玉溪生詩詳注》三卷,清人馮浩注。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1]。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2]。薄宦梗猶泛[3],故園蕪已平[4]。煩君最相警[5],我亦舉家清[6]。

[1]《吳越春秋》:"秋蟬登高樹,飲清露,隨風撝(揮)撓,長吟悲鳴。"這一聯(lián)是說,蟬本來因為在高樹飲清露而難飽,現(xiàn)在發(fā)出怨恨的聲音也是徒勞的。明是寫蟬,實際上是說自己因為清高而境遇困厄。

[2]疏欲斷,指蟬聲漸漸稀疏而幾乎要斷絕了。這一聯(lián)是說,盡管蟬叫喚到天亮,連聲音幾乎要斷絕了,可是全樹的顏色照舊碧綠而無動於衷。這里暗指統(tǒng)治者不了解他的懷抱,不同情他的境遇。

[3]薄宦,指小官。梗,指桃梗?!稇?zhàn)國策·齊策》載,孟嘗君要到秦國去,蘇秦就用土偶人與桃梗的寓言來勸諫他:"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這句是說,為了做個小官,也像桃梗那樣到處漂泊。

[4]蕪,草。平,指草長得一般齊,也就是草茂盛的意思。這里化用陶淵明《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語意,意思是說自己將要歸隱。

[5]君,指蟬。

[6]舉,全。清,清白,清高。聲,情,平,清,押韻(庚韻)。

晚晴[1]

深居俯夾城[2],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3],微注小窗明[4]。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5]。

[1]這首詩是作者旅居桂林時寫的,寫的是黃昏后雨過天晴的景色。

[2]夾城,指城門內(nèi)的甕城。

[3]這句是說,晴后登高閣,眺望更遠。

[4]注,等於說照射。這句是說,夕陽的光微微照射,小窗顯得分外明亮。[5]越鳥,越地的鳥。古詩十九首:"越鳥巢南枝"。桂林為百越故地,所以這里說"越鳥"。"巢乾"點明"晴","歸飛"點明"晚"。城,清,晴,明,輕,押韻(庚韻)。

?五言長律

韓愈

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 [1] 鳥有償冤者 [2],終年抱寸誠 [3]??阢暽绞殻耐2ㄆ?。渺渺功難見,區(qū)區(qū)命已輕 [4]。人皆譏造次 [5],我獨賞專精。豈計休無日 [6]?惟應盡此生。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 [7]? [1]精衛(wèi)填海,《山海經(jīng)》載,古炎帝的少女女娃,溺死東海,化而為鳥,名叫精衛(wèi),常銜西山的木石填東海。填東海所以報冤,所以又名冤禽。 [2]償冤,報冤,報仇。 [3]寸誠,等於說微忱,即微小的心意。 [4]輕,指不重視。命已輕,生命已經(jīng)不被重視了。 [5]造次,輕率。 [6]計,計較。休,止息。 [7]刺客傳,指《史記·刺客列傳》。著,著錄,記載。這一聯(lián)是說,《刺客傳》不記載精衛(wèi)的名字,并不能使精衛(wèi)感到慚愧。誠,平,輕,精,生,名,押韻(庚韻)。

七言律詩

杜甫

客至[1]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2]。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3]。盤飧市遠無兼味[4],樽酒家貧只舊醅[5]??吓c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6]。

[1]這首詩是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寫的。當時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杜甫自注:"喜崔明府相過。"唐時人稱縣令為明府。

[2]這一聯(lián)是說自己交游冷淡,只有鷗鳥每天來和他作伴。

[3]緣,因。上句的"客"是泛指,下句的"君"指崔明府。這一聯(lián)是互文見義,整個意思是說自己不輕易接待客人,只對崔的來訪表示歡迎:"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今始為君開。"

[4]飧(sūn),熟食。兼味,不止一味,即多樣的菜肴。

[5]醅(pēi),未經(jīng)過濾的酒。

[6]取,等於說得(依張相說)。"取"在這里用作補語。杜甫這時以務農(nóng)為生,來往的多是野老田父。這一聯(lián)是說,征得客人的同意后,便邀請鄰居的田父共同飲酒。來,開,醅,杯,押韻(灰韻)。

登樓[1]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2]。錦江春色來天地[3],玉壘浮云變古今[4]。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5]??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6]。

[1]這首詩大約是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由閬州回成都以后寫的。

[2]萬方多難,指吐蕃之亂。廣德元年冬,吐蕃曾攻陷京師,后來郭子儀收復長安,代宗回長安復位。這年十二月,吐蕃又侵占了松、維、保三州(都在四川?。?。

[3]錦江,是岷江的支流,由四川郫(pí)縣流經(jīng)成都西南。來天地,來自天地。

[4]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北。這一聯(lián)寫登樓所見。

[5]北極,北天極,又名北辰。終不改,北極的位置是永不改變的,比喻朝廷不可動搖。西山寇盜,指吐蕃。這一聯(lián)是對吐蕃的警告,意思是說吐蕃想推翻唐室是不可能的。

[6]后主,劉備的兒子劉禪。祠廟,用如動詞,是立祠廟的意思。梁甫吟,樂府篇名,相傳諸葛亮隱居時好為梁甫吟。這一聯(lián)是說,后主尚且能祠其宗廟三十余年,全賴諸葛亮的輔佐。這是感傷當世的無人。心,臨,今,侵,吟,押韻(侵韻)。

詠懷古跡五首[1]

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2]。三峽樓臺淹日月[3],五溪衣服共云山[4]。羯胡事主終無賴[5],詞客哀時且未還[6]。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7]。

[1]這五首詩是作者在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一帶)時寫的。第一首自敘兼懷庾信,第二首懷宋玉,第三首懷王昭君,第四首懷劉備,第五首懷諸葛亮。作者通過懷古,表達了對自己身世的感嘆。

[2]支離,等於說流離。風塵,指安史之亂。西南,指蜀中。這兩句是說自己避安史之亂,由長安展轉(zhuǎn)流離,逃至蜀地,又在蜀地到處漂泊。

[3]三峽,這里指蜀東夔州一帶地方。樓臺,這里指夔州人民的住處。淹,久留。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杜甫由成都移居夔州,一共住了兩年,這句是說在夔州滯留的日子很久。

[4]五溪,雄溪、樠溪、無溪、酉溪、辰溪,在今湖南沅陵縣一帶,正在夔州之南。在這里,古代居住著五溪蠻。據(jù)《后漢書·南蠻傳》載,五溪蠻的服色與漢人不同,喜歡穿五色衣服。五溪衣服,這里指夔州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這句是說在夔州與少數(shù)民族雜居。

[5]羯胡,指梁朝造反的侯景,兼指安祿山。無賴,不可靠。

[6]詞客,指庾信,兼指自己。庾信留居北周而思江南,和杜甫漂泊西南而思故鄉(xiāng)相似。

[7]動,指轟動。江關(guān),長江流經(jīng)湖北省荊門虎牙二山之間,叫江關(guān),這里泛指江南。庾信晚年,常常思念故鄉(xiāng),作《哀江南賦》。間,山,還,關(guān),押韻(刪韻)。

搖落深知宋玉悲[1],風流儒雅亦吾師[2]。悵望千秋一灑淚[3],蕭條異代不同時[4]。江山故宅空文藻[5],云雨荒臺豈夢思[6]?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7]。

[1]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2]儒雅,氣度雍容、學問深湛,這里指宋玉的文才。

[3]悵,失意。

[4]我和宋玉蕭條的景況是一樣的,只是時代不同罷了。

[5]故宅,相傳江陵、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有宋玉故宅,這里指歸州的故宅。秭歸靠長江,地處三峽,所以說"江山故宅"??瘴脑?,指其人已歿,空留文藻。

[6]云雨荒臺,指楚懷王夢見"旦為朝云,暮為行雨"之神女的高唐臺。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楚懷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

[7]以上兩聯(lián)大意是:宋玉的故宅雖在,而其人已歿,空留文章於后世?!陡咛瀑x》所寫的巫山云雨之事,本為諷諫,難道真是夢思嗎?最令人痛心的是,直到楚宮全部湮滅了的今天,船夫還向過客指點,疑實有其事,使宋玉諷諫的真意反而隱晦了。悲,師,時,思,疑,押韻(支韻)。

群山萬壑赴荊門[1],生長明妃尚有村[2]。一去紫臺連朔漠[3],獨留青冢向黃昏[4]。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5]。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6]。

[1]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赴,形容群山相連,像奔赴一樣。

[2]明妃,即王昭君,名嬙,湖北秭歸人,漢元帝宮女。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和匈奴和親,將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號寧胡閼氏。晉時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也稱明妃。昭君村在秭歸東北四十里。

[3]紫臺,紫宮,就是皇宮。朔漠,北方的沙漠地帶。

[4]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城南二十里。相傳邊地多白草,獨昭君墓呈青色,所以叫青冢。

[5]省,察。省識,等於說辨認。春風面,指美麗的容貌。環(huán)佩,婦女戴的佩玉,這里借指王昭君。這兩句是譏諷漢元帝。大意是說,由於元帝只憑藉畫像來辨認美人的容貌,因而使王昭君遠嫁匈奴,只有死后的魂靈在月夜歸來?!段骶╇s記》載,元帝按畫像召見宮人,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賄,畫工將她的像畫得很丑,因而始終沒能見到元帝。后來匈奴與漢和親,元帝就將她嫁給匈奴。臨別之前,元帝召見她,發(fā)現(xiàn)她的美麗為后宮第一,悔恨異常,便將畫工毛延壽殺了。

[6]作胡語,琵琶原是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昭君彈琵琶所伴奏的歌曲當是胡曲,所以說"作胡語"。曲中論,等於說在曲中表達出來。傳說昭君在匈奴作有思怨的歌曲,今琵琶曲和琴曲中都有《昭君怨》。這一聯(lián)是說,王昭君雖已死去,但她的怨恨卻流傳千載,人們常常用琵琶彈奏《昭君怨》。門,村,昏,魂,論,押韻(元韻)。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1]。翠華想像空山里[2],玉殿虛無野寺中[3]。古廟杉松巢水鶴[4],歲時伏臘走村翁[5]。武侯祠屋長鄰近[6],一體君臣祭祀同[7]。

[1]蜀主,指劉備,史稱先主。孫權(quán)破荊州殺關(guān)羽后,劉備率軍伐吳,駐軍秭歸。章武二年(公元222年)被吳擊敗,退還魚復縣(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并將魚復改為永安。章武三年,死於永安宮(在永安西七里)。這一聯(lián)是追溯先主廟的由來。

[2]翠華,參看白居易《長恨歌》注,見本冊1432頁注〔2〕。這句是說,劉備當年的儀仗早已滅跡,現(xiàn)在只能在空山里想像而已。

[3]玉殿,劉備當年在永安建造的宮殿,后來改為臥龍寺。

[4]水鶴,鶴是水鳥,故又稱水鶴?!侗阕印λ住罚?千歲之鶴,隨時而鳴,能登於木。其未千載者,終不集於樹上也。"這句形容廟的古老。

[5]歲時伏臘,參看楊惲《報孫會宗書》注,見第三冊919頁注〔5〕。這句是說,村民按季節(jié)前往祭祀。

[6]武侯,諸葛亮死后謚為忠武,故稱武侯。武侯祠在先主廟西。

[7]君為元首,臣為肱股,所以說"一體君臣"。宮,中,翁,同,押韻(東韻)。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1]。三分割據(jù)紆籌策[2],萬古云霄一羽毛[3]。伯仲之間見伊呂[4],指揮若定失蕭曹[5]。運移漢祚終難復[6],志決身殲軍務勞[7]。

[1]宗臣,為后世所尊仰的大臣。

[2]紆,屈,即不得施展的意思?;I策,謀略。這句是說,在三分割據(jù)的形勢下,諸葛亮不能施展他的謀略。

[3]萬古,永世。羽毛,指飛鳥。凌霄之鳥,比喻諸葛亮絕世獨立的高尚品德。

[4]伯仲之間,等於說不相上下。伊,殷代的伊尹。呂,周代的呂尚。這句是說,諸葛亮的品德和才能和伊尹呂尚不相上下。

[5]指揮若定,指處理國事時胸有成竹、從容不迫。蕭,蕭何。曹,曹參。這句是說,指揮若定的本領(lǐng),蕭曹猶有所失,也就是說蕭曹不如諸葛亮。

[6]祚,皇位。

[7]殲,盡、滅。身殲,身死,這里指以身殉職。高,毛,曹,勞,押韻(豪韻)。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1]。無邊落木蕭蕭下[2],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3]。艱難苦恨繁霜鬢[4],潦倒新停濁酒杯[5]。

[1]飛回,旋轉(zhuǎn)地飛翔。

[2]落木,指落葉。

[3]百年,等於說一生。

[4]苦恨,等於說非常恨。繁,多。霜鬢,指白發(fā)。

[5]潦倒,衰頹。停杯,當時杜甫因肺病而戒酒。哀,回,來,臺,杯,押韻(灰韻)。

韓愈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1]

一封朝奏九重天[2],夕貶潮州路八千[3]。欲為圣明除弊事[4],肯將衰朽惜殘年[5]?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6]。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7]。

[1]左遷,貶官。藍關(guān),藍田關(guān),又叫嶢(yáo)關(guān),在陜西藍田縣東南。湘,韓愈侄韓老成的兒子,字北渚,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中進士,為大理丞。唐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愈為刊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

[2]一封,指《諫迎佛骨表》。九重天,指宮闕?!冻o·九辯》:"君之門以九重。"

[3]潮州,故治在今廣東潮安縣,一本作潮陽。

[4]欲,一本作本。圣明,指皇帝。弊事,指迎佛骨事。

[5]肯,等於說豈肯,一本作豈。將,拿。惜殘年,愛惜殘年的生命。當時韓愈已五十二歲,所以說"殘年"。

[6]擁,阻塞。

[7]瘴江,泛指嶺南河流,舊說嶺南多瘴氣,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地處嶺南,所以韓愈這樣說。天,千,年,前,邊,押韻(先韻)。

李商隱

安定城樓[1]

迢遞高城百尺樓[2],綠楊枝外盡汀洲[3]。賈生年少虛垂涕[4],王粲春來更遠游[5]。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6]。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7]。

[1]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隱應宏詞科試,不中選,到?jīng)茉醋鞴?jié)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寫了這首詩抒發(fā)自己的憤懣心情。安定,即涇州(故治在今甘肅涇川縣北五里),是涇源節(jié)度使的衙門所在地。

[2]迢遞,高峻的樣子。

[3]汀洲,平坦的沙洲。

[4]賈生,指賈誼,這里作者用來自比,感嘆不為世用。垂涕,賈誼《治安策序》里有"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等語,參看第三冊1054頁注〔6〕。

[5]王粲,字仲宣,東漢末年人,因避西京(長安)之亂,往荊州投靠劉表,未被重用。后曾登湖北當陽城樓,作《登樓賦》,里面有這樣的話:"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作者在這里借詠嘆王粲的身世,抒發(fā)自己仕途不得志,寄人籬下的感慨。

[6]回天地,即扭轉(zhuǎn)乾坤的意思,指干一番大事業(yè)。這一聯(lián)是說,自己長久想著的是,將來干了一番扭轉(zhuǎn)乾坤的大事業(yè)之后,乘著一葉扁舟,帶著滿頭的白發(fā),歸隱江湖。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之后,即辭官浮海而去。這里暗用其事。

[7]"腐鼠""鵷雛"的故事,參看第二冊392頁《惠子相梁》。在這里,"腐鼠"比喻功名富貴,"鵷雛"是作者自比。意,也是猜。這一聯(lián)大意是:自己營求官職,是為了實現(xiàn)救國濟民的大志,并不是為了功名富貴,沒有想到有些人把功名富貴當作好東西,竟無休止地猜疑我也和他們一樣。樓,洲,游,舟,休,押韻(尤韻)。

無題[1]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3]。曉鏡但愁云鬢改[4],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5],青鳥殷勤為探看[6]。

[1]李商隱把一些不便標題和難於標題的詩,都標以"無題",這類詩大多含義隱晦。

[2]這句點明分別時的季節(jié)是"百花殘"的暮春。

[3]蠟炬,蠟燭。淚,指蠟燭燃燒時流下的蠟油。

[4]鏡,用如動詞,照鏡子。改,指改變顏色(由黑變白)。這句是感嘆年華易逝。

[5]蓬山,指蓬萊山。

[6]青鳥,《漢武故事》:"王母遣使謂帝曰:'七月七日,我當暫來。'帝至日,掃宮內(nèi),燃九華燈,於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灑掃以待之。'"后代因此用青鳥比作傳遞消息的人。難,殘,乾,寒,看(kān),押韻(寒韻)。

馬嵬(二首選一)

海外徒聞更九州[1],他生未卜此生休[2]。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3]。此日六軍同駐馬[4],當時七夕笑牽牛[5]。如何四紀為天子[6],不及盧家有莫愁[7]。

[1]更九州,《史記·孟軻列傳》:"中國名為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nèi)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shù)。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這句是說,海外復有九州的傳說,是不可靠的,也就是說,楊貴妃死后成為神仙居於海外的說法是荒謬的。

[2]未卜,等於說未知。這句大意是:他生的情況無法知道,而這一輩子也已經(jīng)完了。

[3]旅,軍隊?;⒙?,指保護玄宗入蜀的警衛(wèi)部隊。柝(tuò),巡夜時敲打的木梆子。雞人,古官名。見《周禮·春官》。雞人職掌之一是夜呼旦以警起百官。籌,指漏壺中箭形的立柱。這一聯(lián)是寫楊貴妃死后唐玄宗的凄涼情況。

[4]這句指馬嵬驛兵變事,參看《長恨歌》,見本冊1432頁注〔3〕。

[5]《長恨歌傳》:"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時夜殆半,休侍衛(wèi)于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為夫婦。言畢,執(zhí)手各鳴咽。"笑牽牛,意思是說唐玄宗和楊貴妃認為牽??椗荒晗鄷淮?,不如自己幸福。這一聯(lián)是倒敘法,先說此日,再說當時。

[6]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唐玄宗在位共四十四年,將近四紀。

[7]莫愁,洛陽女子,嫁與盧家為婦,婚后生活很幸福。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作盧家婦,十六生子字阿侯。"州,休,籌,牛,愁,押韻(尤韻)。

蘇軾

新城道中[1](二首選一)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云披絮帽[2],樹頭初日掛銅鉦[3]。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4],煮葵燒筍餉春耕[5]。

[1]新城,在杭州西南,是杭州的屬縣。作者知杭州時,曾於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巡行屬縣,在由富陽至新城的途中寫了這首詩。

[2]絮帽,棉絮做成的帽。嶺上浮著晴云像披著絮帽,比喻晴云既白又厚。

[3]鉦,樂品,似鈴,無舌,柄半在上,半在下,稍稍寬其孔,執(zhí)柄搖之,使與體相擊為聲(據(jù)段玉裁說)。樹頭升起的初日像掛著的銅鉦,比喻初日圓而微紅。

[4]西崦(yǎn),等於說西山。

[5]葵,一本作"芹"。餉,把食物送給……吃。行,聲,鉦,清,耕,押韻(庚韻)。

有美堂暴雨[1]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2]。十分瀲滟金樽凸[3],千杖敲鏗羯鼓催[4]。喚起謫仙泉灑面[5],倒傾鮫室瀉瓊瑰[6]。

[1]有美堂,在杭州城內(nèi)吳山的最高處。嘉佑初,梅摯知杭州,仁宗特地寫了一首詩賜給他,詩中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兩句。梅摯到任后,便在吳山上建立了"有美堂"。

[2]江,指錢塘江。

[3]瀲滟(liànyàn),水溢出的樣子。樽,盛酒器。這句是形容海立,是說波浪涌起,海面就像裝得過滿的酒從酒器中鼓出來。

[4]杖,指鼓槌。鏗,也是敲。這里"敲鏗"連用,成為雙聲,使與上聯(lián)疊韻連綿字"瀲滟"為對仗。羯鼓,又叫兩杖鼓,是用兩個鼓槌同時打的鼓。這句是形容"飛雨",是說飛雨落得像千杖敲打著羯鼓。

[5]謫仙,從天上謫貶到人世的仙人,指李白?!短茣だ畎讉鳌罚?〔賀〕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唐玄宗有一次召李白填寫樂府新詞,李白已醉臥酒肆。入宮后,宮人用水灑他的臉,才清醒過來,玄宗叫他做詩,他馬上就寫成了十余章。這一句應上文"金樽凸"。

[6]鮫室,《述異記》載,南海中有鮫人室,鮫人哭泣時,眼中就流出珠子。瓊,美玉。瑰(guī),美石。《左傳·成公十七年》:"初,聲伯夢涉洹,或與己瓊瑰食之,泣而為瓊瑰盈其懷。""傾鮫室","瀉瓊瑰",這里都用來比喻做出好詩。這一句應上文"羯鼓催"(催出詩來)。雷,開,來,催,瑰,押韻(灰韻)。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早年因主張恢復中原,深為秦檜所嫉,政治上很不得志。秦檜死后,高宗紹興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才被任為寧德(今福建寧德縣)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賜他進士出身,任為樞密院編修。不久,受到當權(quán)的主和派的排擠,被貶為鎮(zhèn)江通判。從此遷徙頻繁,不被朝廷重用。公元1190年,光宗即位,召入朝中,任為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次年,又被劾去官。晚年居住在山陰故居,過著窮困的生活,一直到死。

陸游是南宋時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以大量的愛國詩篇,譴責了敵人入侵的罪行,揭露了統(tǒng)治者投降賣國的勾當,表達了中原人民光復神州的愿望。他留下的作品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劍南詩稿》八十五卷。

觀長安城圖

許國雖堅鬢已斑[1],山南經(jīng)歲望南山[2]。橫戈上馬嗟心在[3],穿塹環(huán)城笑虜孱[4]。日暮風煙傳隴上[5],秋高刁斗落云間[6]。三秦父老應惆悵[7],不見王師出散關(guān)[8]。

[1]許國,以身許國。

[2]經(jīng)歲,常年。南山,即終南山。當時作者在四川,在終南山南。

[3]心,指報國的心。

[4]塹(qiàn),護城的濠溝。孱(chán),弱。陸游自注:"諜者(偵察者)言虜穿塹三重環(huán)長安城。"

[5]風煙,指烽煙。古代邊境筑有若干土高臺,遇有軍情,立刻舉烽火,相鄰的臺依次舉烽,用以報警。隴上,指今陜西省西部隴縣一帶地方。

[6]刁斗,軍中用具,白天用來做飯,夜間用來敲打巡夜。刁斗落云間,指刁斗之聲響徹云霄。

[7]三秦,指關(guān)中(今陜西?。G赝龊?,項羽三分關(guān)中,以封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人稱為"三秦"。

[8]散關(guān),又叫大散關(guān),在陜西寶雞市西南,古代為秦蜀往來要道。斑,山,孱,間,關(guān),押韻(刪韻)。

夜泊水村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1]。老子猶堪絕大漠[2],諸君何至泣新亭[3]?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4]。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5]。

[1]太息,等於說嘆息。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內(nèi)的杭愛山。勒,刻。銘,文體的一種,刻於器皿或石上。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車騎將軍竇憲擊敗北單于,登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這里用此典,表示自己抗金復國的大志未能實現(xiàn)。

[2]老子,等於說老夫,作者自稱。絕,橫渡。

[3]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泣新亭,《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周 )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這句是說,不應該學晉朝士大夫那樣空憂國事,應該行動起來。

[4]這兩句大意是:自己一身報國有萬死不辭的決心,可是雙鬢已白,無再青之時。就是說,雖然決心許國,但年已老大,自己的志向不能實現(xiàn)。

[5]記取,等於說牢牢記住。新雁,新從北方飛來的雁。這一聯(lián)是說,自己不被朝廷重用,常年漂泊江湖,眼看著時光年復一年的過去。零,銘,亭,青,汀,押韻(青韻)。

黃州[1]

局促常悲類楚囚[2],遷流還嘆學齊優(yōu)[3]。江聲不盡英雄恨,天地無私草木秋[4]。萬里羈愁添白發(fā),一帆寒日過黃州。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5]?

[1]黃州,宋代叫黃州齊安郡,故治在今湖北黃岡縣。

[2]楚囚,參看《哀江南賦序》注,見第三冊1163頁注〔6〕。

[3]齊優(yōu),齊人淳于髡、東方朔都以滑稽見長,而古代的優(yōu)人是以滑稽娛主的。陸游當時很不得志,"類楚囚","學齊優(yōu)",都是對自己身世的感慨。

[4]這一聯(lián)是即景生情。上句是說,江聲似表英雄之恨而不能盡表。下句是說,天地是無私的,并不因為人們有未竟的事業(yè)而讓時間停留,眼前又是秋季,一年又將過去了。

[5]仲謀,孫權(quán)的字。據(jù)說曹操攻吳時見孫權(quán)軍隊很整齊,於是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見《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歷》)。囚,優(yōu),秋,州,謀,押韻(尤韻)。

五言絕句

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1]?

柳宗元

江雪

[1]這兩句的大意是:你由故鄉(xiāng)來的時候,窗前的梅枝上添了花朵沒有(即:開花了沒有)?綺(qǐ),畫有交錯方文的絹綾一類的絲織品。綺窗,雕空了像綺文的窗子。也就是把窗木刻成交錯透空像綱子似的窗子。寒梅,就是梅,因為梅在寒冬開花,所以稱寒梅。著(zhuó),附著。著花,開花。事,未,押韻(寘未通韻)。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1]。

[1]絕,滅,雪,押韻(屑韻)。

李白

夜宿山寺[1]

危樓高百尺[2],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3]。

[1]一本題作"題峰頂寺"。

[2]危樓,高樓。此句一本作"夜宿峰頂寺"。

[3]辰,人,押韻(真韻)。

杜甫

八陣圖[1]

功蓋三分國[2],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zhuǎn)[3],遺恨失吞吳[4]。

[1]八陣圖,傳說中的一種古代布陣法?!度龂尽ぶT葛亮傳》:"推演兵法,作八陣圖。"據(jù)說諸葛亮曾聚石壘成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陣。關(guān)於"八陣圖"的所在地,歷來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在當時的永安縣(蜀縣名,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永安宮(劉備的行宮)前的平沙上。

[2]這是說諸葛亮的功業(yè)蓋天下。三分國,三分天下之國,即魏蜀吳。

[3]這句是說雖然數(shù)百年來每至夏日長江水漲時,八陣圖就遭江水沖激,但卻屹然不動?!对娊?jīng)·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這里暗用了《柏舟》的語句。

[4]遺恨,遺憾。失,指失策。全句的大意是:遺憾的是出兵想吞并東吳,作錯了。劉備曾於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親征東吳,諸葛亮不能諫止,結(jié)果大敗而歸,國力因此削弱。圖,吳,押韻(虞韻)。

七言絕句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2],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3]。

[1]黃鶴樓,在武昌黃鵠山(俗名蛇山)上。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

[2]煙花,指春天艷麗的景物。

[3]空,一本作"山"。樓,州,流,押韻(尤韻)。

杜牧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1]

清時有味是無能[2],間愛孤云靜愛僧[3]。欲把一麾江海去[4],樂游原上望昭陵[5]。

[1]這首詩是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秋作者將離長安赴任湖州(即吳興)刺史時所作。吳興,今浙江湖州市。樂游原,在長安縣南。一絕,一首絕句。

[2]清時,指太平時期。這句是說,太平時期像我這樣有間適趣味的人都是無才能的。這是反話。

[3]這句是說,愛孤云的間,愛僧的靜。

[4]把,握,持。麾,旌旗的一種。古代常稱外出作州牧或郡守為"建麾"。這句是說自己將要去作湖州刺史。

[5]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在今陜西醴泉縣東北九嵕(zōng)山。這句暗示自己對當時政治的不滿,而向往唐太宗的貞觀之治。能,僧,陵,押韻(蒸韻)。

泊秦淮[1]

煙籠寒水月籠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3],隔江猶唱后庭花[4]。

[1]秦淮,河名,發(fā)源於江蘇溧水縣。穿過金陵(南京),入長江。金陵是陳的國都,陳后主沉於聲色,終於亡國。詩中所說的"亡國恨"就是指此事。

[2]煙,指水上霧氣?;\,籠罩。這句互文見義,意即月光和霧氣籠罩著河水及水邊沙地。

[3]商女,指歌妓。

[4]江,指秦淮河。后庭花,《玉樹后庭花》的簡稱,為陳后主所作的樂曲。沙,家,花,押韻(麻韻)。

寄揚州韓綽判官[1]

青山隱隱水遙遙[2],秋盡江南草木雕[3]。二十四橋明月夜[4],玉人何處教吹簫[5]?

[1]韓綽,事跡不詳。判官,唐時官名,為節(jié)度使、觀察使的僚屬。韓綽大概是淮南節(jié)度使判官。

[2]隱隱,不清楚的樣子。遙遙,一本作"迢迢"。

[3]雕,通凋。木,一本作"未"。

[4]二十四橋,唐時揚州最繁華,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有二十四座橋。

[5]玉人,美人。遙,雕,簫,押韻(簫韻)。

金谷園[1]

繁華事散逐香塵[2],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3]。

[1]金谷園,西晉石崇的別墅,又叫梓澤,參看王勃《滕王閣序》注,見第三冊1179頁注〔2〕。

[2]香塵,石崇生活極其豪華,曾將沈水香末鋪在象牙床上,叫他所寵愛的姬妾在上面踐踏,步輕無痕跡的,賜以珍珠。這句是說,當年金谷園的繁華事隨著沈水香塵消逝了。

[3]墜樓人,指石崇的愛妾綠珠。晉惠帝時,趙王倫專權(quán),他的親信孫秀派人向石崇索綠珠,石崇不肯,於是孫秀矯詔逮捕石崇,綠珠跳樓自殺。塵,春,人,押韻(真韻)。

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選一)[1]

水光瀲滟晴方好[2],山色空蒙雨亦奇[3]。欲把西湖比西子[4],淡妝濃抹總相宜[5]。

[1]湖,指西湖。

[2]瀲滟,波動的樣子(與《有美堂暴雨》的"瀲滟"微異)。方,一本作"的"。

[3]空蒙,又寫作涳蒙,微雨迷茫的樣子。

[4]欲,一本作"若"。西子,指西施。

[5]總,一本作"也"。奇,宜,押韻(支韻)。

題西林壁[1]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2],遠近高低各不同[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4]。

[1]西林,西林寺,在廬山。

[2]嶺,一條山(不是獨立的峰)。

[3]一本作"遠近看山總不同"。

[4]緣,因。峰,同,中,押韻(首句用冬韻,其余用東韻)。

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1]。夜闌臥聽風吹雨[2],鐵馬冰河入夢來[3]。

[1]輪臺,漢時西域地名,即今新疆輪臺縣,漢代在那里駐兵屯田。戍輪臺,這里泛指戍守邊境。

[2]夜闌,夜將盡。

[3]鐵馬,配有鐵甲的戰(zhàn)馬。冰河,泛指北方冰凍的河流。哀,臺,來,押韻(灰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