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作家們需要學習徐遲先生當年深入現(xiàn)場的扎根精神,報刊從業(yè)者則更要學習當年的前輩編輯們謀劃好選題、找到好作者、編出好版面的志業(yè)情懷。
2018-02-23
光明日報李伯謙先生囑我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現(xiàn)代學術(shù)經(jīng)典精讀”系列叢書選一篇宿白先生的論文,我斟酌再三,選的是宿先生發(fā)表于1992年的《文物天地》第1、2、3期上的《武威行》。
2018-02-13
澎湃新聞有追求的考古學家肯定是不滿足于盆盆罐罐的研究的,我們的終極理想是透物見人,甚至探究古人的思想。中國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是兄弟學科,而它們作為研究手段,最終都應升華到大歷史…
2018-02-13
騰訊文化1890年代,高更離開了巴黎、離開了家庭和股票交易員的職業(yè),來到了南太平洋的小島上。在這里,他與原始人同居,并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充滿神秘韻味和人物的長卷。
2018-02-09
澎湃新聞清末推行地方自治,影響深遠。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實際擔當建設自治、積極參與議會政治的,主要是尚與鄉(xiāng)村聯(lián)系緊密的地方士紳。
2018-02-09
澎湃新聞王森先生對古史辨運動、傅斯年以及明清學術(shù)轉(zhuǎn)型作出了獨到的研究,其論著被知識界廣泛閱讀,不少已經(jīng)成為思想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2018-02-09
澎湃新聞有追求的考古學家肯定是不滿足于盆盆罐罐的研究的,我們的終極理想是透物見人,甚至探究古人的思想。中國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是兄弟學科,而它們作為研究手段,最終都應升華到大歷史…
2018-02-05
騰訊文化他曾經(jīng)手擬了一份他認為值得出版的短篇小說的簡明清單,把這單子標注為‘木桶的底’。他對我解釋,其含義并不是說這些短篇小說的質(zhì)量是墊底的,而是說根據(jù)當時能夠收集到的材料來看…
2018-02-05
澎湃新聞喜歡總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成分摻雜其中,或許隨著時間飄落,或許隨著時光沉淀更顯深沉。如果以相對視角來看,與我們的現(xiàn)在相比,過去的自己往往顯得幾分稚氣。
2018-02-05
澎湃新聞談襲人與寶玉的關(guān)系的文章有很多,關(guān)于初試云雨情是否越禮的文章也有很多。這是個一直沒有統(tǒng)一認識的疑案。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核心是因為《紅樓夢》朝代無從稽考,典章制…
2018-01-27
老僧奇譚《心的表達》,李沁云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5年1月,352頁,5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