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人物

余世存:率性的郁達夫

郁達夫的文人心態(tài)、孩子心態(tài)、浪漫氣質(zhì)、質(zhì)疑型人格,讓他把生活過得“一塌糊涂”,他有家累,但在外又不斷地吃花酒、戀愛。生計壓力之大,加劇了他的敏感、神經(jīng)脆弱、暴露癖和憤世…

2016-09-06

新聞晨報

林西莉:講不完的漢字王國和古琴故事

從1973年到1988年,林西莉曾花十五年的時間,完成了講述漢字的起源及其發(fā)展的《漢字王國》,這本書成為西方人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的必讀書

2016-09-06

新京報

哈佛精英華裔劉宇昆 拿雨果獎比劉慈欣還早

翻譯作品總是在跨越兩個不同的文化和時空,就本書而言,這座橋梁就是劉宇昆。他的譯文非常好,幾近完美。我看他翻譯的成果,毫無障礙,非常流暢。我很滿意。

2016-09-06

華西都市報

阿來對話麥家—— 兩個茅獎作家談文學談兄弟

近一兩年,麥家的小說在海外走紅,《解密》英譯本,在美、英等21個國家上市。高達15%的版稅?!督饷堋愤€被收進“企鵝經(jīng)典”文庫,成為繼魯迅、錢鐘書之后被收進該文庫的中國當代作…

2016-09-06

華西都市報

老舍投湖的種子,在何時埋下?

老舍的魅力就在于他的立體性和復(fù)雜性。一方面,他懊惱于自己寫出的文字,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十分積極地進行同類型的創(chuàng)作

2016-09-06

澎湃新聞

老舍地標:在北京的日子

1918年9月15日的《京師教育報》第5卷第5號曾刊登了關(guān)于老舍的委任令。老舍激動地對母親說:“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母親的回答是一連串的眼淚

2016-09-01

北京晚報

李銀河:參透之后的樂觀主義

最明顯的一個貢獻就是他(王小波)是比較早的擺脫了所有意識形態(tài)的拘束進行純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實際上是有一根筋線的,作品是在筋線之上還是在筋線之下,不知道的人懵懵懂懂,知道的人…

2016-09-01

北京青年報

余秀華:詩歌寫作需要把自己靈魂拿出來

余秀華對詩的喜愛是純粹的,她稱詩歌的寫作需要把“自己的靈魂拿出來”,是“心靈上的事業(yè)”。盡管外界對其詩作有欣賞,也有質(zhì)疑,但余秀華稱自己寫詩沒有功利性

2016-08-29

羊城晚報

同為翻譯大家,梁宗岱為何不如傅雷名氣大?

到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亞全集,選用了他的《十四行詩》,人們才重新發(fā)現(xiàn)他的譯作。到今天,對梁宗岱的研究已成為學位論文常見的命題,梁宗岱重新得到了他在文學史上應(yīng)有…

2016-08-29

澎湃新聞

阿來:寫作,為與世界對話

用漢語寫作,目的是為了和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進行交流,也是為了把藏族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這是阿來肩上的使命感使然。阿來更習慣把漢語稱為“中文”,意思是“中國公民的通用語言…

2016-08-29

光明日報

梁曉聲:讀書不應(yīng)該被當成另類和作秀

梁曉聲稱中國的人口很多,但是喜歡讀書的人不多,有時候一個年輕人如果喜歡看書,甚至被當成另類和作秀,這不應(yīng)該

2016-08-29

京華時報

正巧相逢的陌生人——翁達杰的小說該怎么讀

閱讀翁達杰是接受一場關(guān)于小說閱讀的教育。他好像按捺不住一種傾向,就是讓所有細節(jié)都不因為處在敘述之中而有輕重厚薄之分,這種平等會讓你開始在意他每一個字詞

2016-08-29

澎湃新聞

茅盾寫《子夜》,為何署名“逃墨館主”

我用“逃墨館主”不是說要信仰陽朱的為我學說,而是用了陽字下的“朱”字,朱者赤也,表示我是傾向于赤化的

2016-08-24

解放日報

梁漱溟: 青年與時代

今后新的中國,一定要靠中國人習慣團體的生活,一定要靠中國人養(yǎng)成組織能力

2016-08-18

本站

阿爾貝·加繆:書寫生命的人

加繆的可貴在于:他始終拒絕虛無主義,始終堅持對人的信念、對生活的熱愛。他始終強調(diào),荒謬不會導(dǎo)致虛無主義的人生,而是要在道德上作出努力

2016-08-18

新京報書評周刊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