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人物

張抗抗:追問現(xiàn)代人的心靈空洞

只因《小說選刊》之約,自我梳理并自行解碼——借助無語的書籍,追索文化殘存無幾的“剩余價值”,追問世態(tài)的病癥與病因,追填現(xiàn)代人的心靈空洞。

2016-10-23

上海文學

詩人迪倫:諾貝爾文學獎的搖滾選擇

我不知道迪倫對這些負面評價有何看法,我甚至懷疑迪倫根本就不關心這事。將來如果有人硬逼著迪倫表態(tài)的話,我猜他會說:我的歌里早就表過態(tài)了。

2016-10-23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鮑勃迪倫一直是個謎

鮑勃迪倫,桂冠詩人,身穿摩托夾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襤褸的拿破侖,一個猶太人,一個基督徒,無數(shù)的矛盾集合體。完全不為人所知,像一塊滾石。

2016-10-17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不止于文學 魯迅也是書籍裝幀設計一把好手

他是作家中最早關注書刊設計的人,他的著作中有大量關于書刊設計的論述,他本人在早期更親自對自己和別人的書刊進行設計。

2016-10-17

光明網(wǎng)

鮑勃-迪倫:站在人們想象的另一邊

我活著像個詩人,死后也還是個詩人。實際上,無論是死是活,我都是一個一般人?!U勃迪倫

2016-10-17

新京報

胡適:并非“全盤西化”,是充分世界化!

胡適的“全盤西化”,是充分世界化,不是全盤破壞。他接著要說的,是“睜眼看世界”,反對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強調(diào)的是要學習西方的自由、民主,反對民粹。

2016-10-09

東方早報

于丹:當初我講《論語》時,只是個年輕氣盛的教授

第一次讀王陽明是在30歲以后,真正懂得是在40歲以后,用了十年時間才徹底明白:“我們讀書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想明白了,明白了就不會跟自己、跟別人、跟這個世界較勁了?!?/p>

2016-10-08

北京晚報

溥儀枯燥的讀書生涯:6歲開始直至大婚終結(jié)

先后給溥儀當過帝師的,總共有七八位。他的幾位師傅有一個特點,就是除伊克坦是滿族以外,基本都是南方人。

2016-10-07

北京晨報

魯迅與我父親陶亢德

在蘇州時他喜歡郁達夫,“但在讀過魯迅作品之后,卻覺得郁作是老酒,魯迅是燒酒。會喝點酒的我,喝燒酒比喝老酒解渴或過癮”。

2016-10-07

南方周末

德國漢學家顧彬:莫言早期是很好的小說家

“莫言到了90年代就變了,我為什么還要喜歡他的作品?余秀華的詩不錯,我對女作家比較寬容,她們的路不簡單。我老感覺中國男作家根本不了解女人?!?/p>

2016-10-07

界面

世界文壇最神秘的匿名作家“埃萊娜·費蘭特”據(jù)說找到真人了

意大利匿名作家“埃萊娜費蘭特”(Elena Ferrante)的真實身份,可能是當代文學界最大的秘密。她從不露面,只接受極為有限的書面采訪,甚至沒人清楚“她”是男是女。

2016-10-07

澎湃新聞

費孝通談楊絳

看費敘述時的表情,倒讓我理解,十三四歲的年紀,費對楊的好感,與其說是年少輕狂,不如說是對“洋氣”的好奇心在作祟。同樣可以理解的是,要讓一個洋氣的女生對土里土氣的男生有興…

2016-09-28

南方周末

梁宗岱:沒有自我就永遠沒有辦法成就他者

梁宗岱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對真理與人生永無止境的追求、剛正無畏的高尚人格是他精神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09-28

澎湃新聞

斯蒂芬·金:我最擔心特朗普當總統(tǒng),不讀書使人們思辨能力變差了

對文化的漠視使一個國家中很多人處于無知或半無知狀態(tài),他們懶于思考,同時也無法分辨什么是廢話,這讓特朗普這種政客有了可乘之機

2016-09-28

本站

張弛:五十歲后,寫作不靠荷爾蒙不靠天賦

在我看來,青年時代的寫作是靠荷爾蒙,中年時代的寫作靠才華,五十歲之后的寫作,比如我現(xiàn)在,應該擺脫個人化的痕跡,多一些常識,多一些質(zhì)樸

2016-09-17

中華讀書報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