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小說選刊》之約,自我梳理并自行解碼——借助無語的書籍,追索文化殘存無幾的“剩余價值”,追問世態(tài)的病癥與病因,追填現(xiàn)代人的心靈空洞。
2016-10-23
上海文學我不知道迪倫對這些負面評價有何看法,我甚至懷疑迪倫根本就不關心這事。將來如果有人硬逼著迪倫表態(tài)的話,我猜他會說:我的歌里早就表過態(tài)了。
2016-10-23
三聯(lián)生活周刊鮑勃迪倫,桂冠詩人,身穿摩托夾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襤褸的拿破侖,一個猶太人,一個基督徒,無數(shù)的矛盾集合體。完全不為人所知,像一塊滾石。
2016-10-17
三聯(lián)生活周刊胡適的“全盤西化”,是充分世界化,不是全盤破壞。他接著要說的,是“睜眼看世界”,反對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強調(diào)的是要學習西方的自由、民主,反對民粹。
2016-10-09
東方早報第一次讀王陽明是在30歲以后,真正懂得是在40歲以后,用了十年時間才徹底明白:“我們讀書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想明白了,明白了就不會跟自己、跟別人、跟這個世界較勁了?!?/p>
2016-10-08
北京晚報“莫言到了90年代就變了,我為什么還要喜歡他的作品?余秀華的詩不錯,我對女作家比較寬容,她們的路不簡單。我老感覺中國男作家根本不了解女人?!?/p>
2016-10-07
界面意大利匿名作家“埃萊娜費蘭特”(Elena Ferrante)的真實身份,可能是當代文學界最大的秘密。她從不露面,只接受極為有限的書面采訪,甚至沒人清楚“她”是男是女。
2016-10-07
澎湃新聞看費敘述時的表情,倒讓我理解,十三四歲的年紀,費對楊的好感,與其說是年少輕狂,不如說是對“洋氣”的好奇心在作祟。同樣可以理解的是,要讓一個洋氣的女生對土里土氣的男生有興…
2016-09-28
南方周末對文化的漠視使一個國家中很多人處于無知或半無知狀態(tài),他們懶于思考,同時也無法分辨什么是廢話,這讓特朗普這種政客有了可乘之機
2016-09-28
本站在我看來,青年時代的寫作是靠荷爾蒙,中年時代的寫作靠才華,五十歲之后的寫作,比如我現(xiàn)在,應該擺脫個人化的痕跡,多一些常識,多一些質(zhì)樸
2016-09-17
中華讀書報錢謙益(1582-1664)是明清之際最富傳奇性與爭議性的文人、學者。在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