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藏之后,明居士又向南繼續(xù)前行,進入藏南地區(qū),然后從那里進入尼泊爾。問起明居士在那里的生活感受,他說,這是一種沒有憂慮和恐懼的生活,人們雖然貧困,但是他們依舊非??鞓?。 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東側(cè),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是它有保存得很好的森林,讓修行者們有回到家的感覺。亞洲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包括世界上多座高山,有110多座山峰高達(dá)或超過海拔7300米,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這些山峰終年為冰雪覆蓋。喜馬拉雅山在北面與中國的西藏高原接壤,幾乎很少有人不知道這個山峰的大名。
喜馬拉雅,這個名字來源于印度梵文,意為冰雪的居所。在大約20億年前,現(xiàn)在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qū)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傳說中它是長滿松柏、鐵杉和棕櫚的海岸。 《本生經(jīng)》的記載中,佛陀在無量劫里,在多次的轉(zhuǎn)世中都曾經(jīng)在這雪山里修行或隱居過。喜馬拉雅山的許多山谷、河流邊的茅屋,都留下了佛陀的身影。在山中,佛陀和其他的苦行者時常以采來的野果和五谷為生。到冬天的時候,他們多數(shù)會從山上下來,只有極少數(shù)的修行者仍會留在山上高寒的地方。他們到山下的平原地帶避寒,尋找一些必需的食物。有的隱士就在山麓下的河邊自己建起木屋,長年居住在那里。只要一抬頭就能看到高聳的雪峰,整座山都在幫助他們?nèi)〉眯扌械倪M步。 古老時代里,這個地區(qū)有著異常茂密的綠色植物、各色花朵。這座山中隱士們的蹤跡極難尋覓,他們的生活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洞悉。而與他們接觸顯然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明居士花掉了一些時間在尼泊爾的鄉(xiāng)間、山野,以及街道、寺院里,他說這能讓他看到最真實的生活。如果能在街上碰到會一點漢語的僧人,他們就能聊上半天。但在弄清楚了對方的生活、修行的特點以及性格之后,他卻又一次忘記了問對方的名字。
有時候因為忙碌,他們會直接請你說重點。 明居士說,喜馬拉雅山脈的很多山谷都十分安靜,森林和植被茂密,如果結(jié)廬長居的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喜馬拉雅山脈兩側(cè)的區(qū)域,自古以來就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喜馬拉雅山生活著許多隱士,也有無數(shù)的朝圣者在這座山中冥想、沉思,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但是他們的內(nèi)在心靈依舊關(guān)注著雪山下的世界。在這座冰雪山谷中,甚至你的直覺也會被忽略,邏輯思考并不能讓心靈在開悟的瞬間呈現(xiàn)在你面前。很多修行者,仿佛是不知疲倦的一群人,執(zhí)著于過一種漂泊的生活。他們相信自己的眼睛能夠看到永恒的生命,相信緩慢的修行和必然的改善。
后來在尼泊爾,當(dāng)明居士想起終南山的時候,他大約也會有這種心情。蕓蕓眾生如行云流水,每個人都在忙碌中去往彼岸。不過,他最愛的還是終南山。 當(dāng)明居士到達(dá)尼泊爾的時候,正是夏天的七月份,距離他從終南山出發(fā),已經(jīng)半年的時間了。七月的尼泊爾,熱帶和亞熱帶植物長得濃綠茂盛,濃艷的色彩和清新的群山使人生出清涼和安心之感。七月也是最適宜進入這些山中的季節(jié)。一旦到了冬季,大雪會阻擋你進出。不過,靈性與最淳樸的思想往往就產(chǎn)生于這寒冷而艱難的環(huán)境中。 在尼泊爾的生活,依舊是入鄉(xiāng)隨俗,明居士的主食還是米飯,有時候能吃上土豆、一些面食。雖然飲食不太規(guī)律,但是身體健康保持得很好。因為他懂得節(jié)制和平衡。這個原則他已經(jīng)了然于心,不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就可以做到。有時候,他并不太在意自己的食物,一日一餐也是很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