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夏楊考上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我們在心里為他高興。三一學院錄取的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自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的學生。能夠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人文底蘊豐厚的環(huán)境中學習,是夏楊求學生涯中的幸事。
現在,夏楊在劍橋本科畢業(yè)后,又成為世界頂級生物實驗室(MRC-LMB)的博士生。夏楊的學習內容又拓展到一個更新奇、更廣闊的空間。每天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們生活、工作在一起,學到的又豈止是自然中的科學呢?
學無止境,這些年我和夏楊的爸爸也從沒停下過學習的腳步。夏楊的爸爸一直在學習中改變著自己的社會角色。他做過機關干部、高校老師、報社主編,而我自己到現在為止,也是學了五個專業(yè)――英語專業(yè)、幼兒教育、幼兒英語教學法,又在北大學習教育管理,并同時學習清華和復旦的工商管理。
這些顯性的學習背后,是我們全家作為一個整體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我們三個人互相都是老師,同時也都是學生。夏楊小時候,我們以自己對學習的熱情,帶動孩子對學習的興趣?,F在我們還在學,讓孩子明白,學習是持續(xù)終身的一件事,而且,我和夏楊的爸爸現在有很多問題開始向夏楊請教。
學習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種生活方式: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我們一家三口在互相的了解、接納、支持和欣賞中,在情感的滿足和開放中,提高著知識的含量,不斷擴展著人生的目標和意義。在家里,在學校,在各種地方學習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文字書、音像書、生活書,有形的、無形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積極的學習者,同時也是效仿者。
父母對成長中的孩子的影響深遠。成長中孩子的知識、能力、智慧很多源于父母;孩子的性格、品德、作風和傾向,也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形成的。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同樣的孩子,在學習型家庭和不學習的環(huán)境中成長,這樣十年或者十八年下來,所接受的信息量就會不同,他們的習慣、智力、閱歷、胸懷也都會產生差異,人的命運可能也就由此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