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夜忽聽巴渝曲,起剔殘燈酒尚溫。(10)

大國游戲 作者:井底望天


圖4520世紀伊朗歷史上的三位領導人。

左:摩薩臺首相;中:巴列維國王;右:霍梅尼教長

有意思的是,伊朗和印度兩國都用了二十余年時間才把親英勢力徹底清除,而中國在1997年后,在香港開展了以中學生為主的國家意識教育,2017年可普選特首,這無疑是一個聰明的做法。到那時,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級大國。

圖461979年當時的美國副總統(tǒng)老布什迎接美國使館人質歸來

三十九

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主要是利用世界金融體系中美元的特殊地位,破壞國際經濟游戲規(guī)則,逼迫世界各國的銀行和企業(yè)犧牲經濟利益來實現美國的外交政策。

本來一個合法的制裁需要來自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但是很明顯的是,由于中國和俄羅斯在制裁伊朗問題上和美國具有很大的分歧,最后各方爭論、協(xié)商和妥協(xié)的結果,自然和美國的期望值距離太遠。于是美國通常會自己搞一套更為嚴厲的制裁計劃,希望通過在世界金融體系里的主導地位,將國家權力變成一己的私器而為所欲為,甚至不惜摧毀這個世界金融體系。

為防止國際犯罪集團利用世界金融體系進行跨國的犯罪,如走私和販毒等,美國財政部被授予了可以對世界金融體系中的各國企業(yè),尤其是參與洗黑錢的銀行調查的權力,并根據調查的結果而宣布制裁,制裁措施包括將違法的銀行趕出國際金融體系。其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就是任何和疑犯有經濟瓜葛的銀行都會被列入制裁的黑名單,而其他銀行通常會因為不想失去利潤豐厚的美元生意,被迫自動斷絕和美國財政部想要打擊的銀行的聯系。

可想而知,在“9·11”后的國際新形勢下,美國國會很快就通過了由后來的民主黨競選候選人、參議院議員克里提議的法案,利用美國財政部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特權,打擊恐怖主義金融犯罪活動。本來,這個舉措也不是太過分,但是美國政府里的聰明人士,馬上就想到了用這個手段來達到軍事上無法做到的外交目的。首當其沖的就是朝鮮,但是美國在操作過程中卻事與愿違,在企圖用澳門匯業(yè)銀行殺雞給猴看,來迫使中國銀行機構切斷與朝鮮的經濟聯系的計謀中,最終徹底搞垮朝鮮的目的沒能實現,卻把朝鮮逼得實驗了原子彈,這讓美國的東亞外交陷入了危機。

美國兩黨并沒有認識到這種玩法的危險性,繼續(xù)如法炮制用來對付伊朗。領導這一行動的是美國財政部的恐怖主義金融情報辦公室(Office of Terrorism and Financial Intelligence,TFI)主任賴維,其主要任務就是走遍世界上任何一個和伊朗有生意往來的國家,利用威脅等一切方法,使這些國家斷絕與伊朗的聯系,從而達到在經濟上孤立伊朗的目的。

俗話說,一條鐵鏈的強度由其最弱的一環(huán)決定。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和金融制裁,最弱的一環(huán)當然就是在中國。而美國能依靠的主要力量,還是它那個心不甘情不愿的歐洲盟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當時伊朗最大的貿易伙伴,在伊朗有巨大經濟利益的德國。德國作為當時對伊朗貿易的最大出口國,一年的商品出口額就達到55億美元。當然很多廠商不愿意德國做出超出聯合國法案要求的制裁,搞得和自己的錢包結仇,而德國各級政府也要顧慮減少出口而帶來的工作崗位的減少。但是,德國難拒美國的壓力,又因為總理默克爾極度親美,所以最后決定與美國合作,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不過德國人也向美國表達了其內心的憂慮: 如果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同心合力,有人趁機在其中搶占德國讓出的伊朗市場,那不但使制裁達不到效果,而且會把制裁伊朗變成了制裁自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