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紐約的探險家》第14章(1)

紐約的探險家 作者:(加)韋恩·約翰斯頓


在布魯克林,每個人都認(rèn)識他。

一個周六下午,我跟他一起在布希威克街上散步。

他左臂搭著夾克衫,右手拿著帽子,見到一家小旅店的看門人時,舉起帽子同他打招呼。

那人也脫下帽子以示回應(yīng)。

他又舉起了帽子,這一次是對著一個站在自己商店門口的珠寶商,等庫克醫(yī)生走過,那人走進(jìn)商店,好像他是專門跑出來跟他打招呼的。

在默特爾線的高架火車站候車室,他簡短地跟人們交談,我發(fā)現(xiàn)這些人都認(rèn)識他,可他卻不認(rèn)識。

人們之所以親近他,不僅僅是因為他有名氣。

他好像從沒發(fā)現(xiàn)誰沒意思,覺得人人都具有魅力,別人說話時總是專心致志地傾聽,這博得了大家的歡心。

他并不開朗,但當(dāng)他以自己特有的直率朝大家笑時,他便釋放出那種絕對的自信,好像這些人贏得了一個具有非凡洞察力的人的贊許,好像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的工作從某種角度講都是很難的,或者說是很有價值的,唯有他和這些人才能意識到。

在布魯克林,我倆要么步行或坐火車,要么開著那輛富蘭克林牌轎車到處跑,像是只有一輛車的游行隊伍,布希威克街上的人們向我們打招呼,人人朝我們揮手,和善地取笑他的這輛"飛(非)馬車"。

純屬偶然,這輛車與一個眾所周知遭遇滅頂之災(zāi)的北極探險隊同名。

多數(shù)人都取笑他不可能讓這輛車載著他去北極,然后返回。

"你應(yīng)當(dāng)把那些愛斯基摩人留下。

"我們飛馳而過時,有個騎馬的人叫道。

庫克醫(yī)生告訴我,這笑話指的是有一年他從拉布拉多帶回布魯克林12個愛斯基摩人的事,我感到很吃驚。

他在自家院子里搭起兩座大帳篷讓他們住下。

"我對待他們比皮爾里好。

"他說,似乎注意到了我的驚訝。

他說,在布魯克林,他們盡可能地像愛斯基摩人那樣生活,當(dāng)?shù)厝俗允贾两K都在透過圍墻上的孔,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們。

冬天,周末,他和這些人坐上狗拉雪橇在布希威克街上奔跑,狗在狂吠,吃驚的布魯克林人成群結(jié)隊徒步跟著,試圖趕上雪橇。

盡管他服侍周到,但當(dāng)其中的一個愛斯基摩人死后,他同意了他們返回拉布拉多的請求。

"我在布魯克林很有名,但在曼哈頓卻不為人知。

"他說。

他說,開著富蘭克林轎車進(jìn)曼哈頓麻煩得很,那里的街道很窄,很擁擠,汽車和馬匹擠得太近,馬很不樂意。

第一次我倆一同過橋時,我看見一輛毋須馬匹牽引的汽車把十幾匹馬驚得前蹄揚(yáng)起,馬車上的車夫、乘客和貨物全都傾卸了下來,馬兒的前腿高舉,危及行人,大家朝那司機(jī)尖叫,叫他"弄匹馬來拖車"。

一周里面有好幾次,我倆乘高架火車跨過布魯克林大橋去曼哈頓。

如果去的地方不通火車,我倆就趕馬車去。

他說,他喜歡這樣,不喜歡租車,因為出租馬車車夫是出了名的喜歡偷聽,愛傳流言蜚語。

他說,這樣旅行我能看到并了解曼哈頓。

有時候,對于這城市的布局和排列,我好像的確是在接受輔導(dǎo),他說,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我需要更好地熟悉這里,就像我熟悉圣約翰斯一樣。

"從南到北縱向的稱作大道,從東到西橫向的稱作街。

大道比街更長,相隔得更寬,比街更多。

街是編了號的,而有的道既編號又有名字……"他一聲不吭地繼續(xù)趕著車,一連幾個小時在城里疾行,仿佛尋找什么遺失的東西,我在他身邊仿佛僅僅是給他做伴。

我倆以不亞于瘋狂的速度,從東到西、從西到東,一個街區(qū)一個街區(qū)地朝北而去,除非有什么道路作為捷徑,基本上是繞著中央公園的邊緣走的。

我想,在我到來之前,這難道就是他消磨空余時間的方式?盡管他勸我要有耐心,也許這就是探險者焦躁不安的一種征候。

他在家里,而不是在他喜愛的遠(yuǎn)征途中,因此他無法安心地坐下。

有一次,在即將外出游走之前,我經(jīng)過書房,庫克太太正準(zhǔn)備離開,盡管依然時值9月,但她渾身裹滿了毛衣和外套。

我在她家已經(jīng)住了好幾個星期了,可與她見面還是第二次。

庫克醫(yī)生偶爾提到她,通常都是傳達(dá)她的歉意,說她的"狀況"不容她與我共度時光。

我打了聲招呼,她咕噥著應(yīng)答了一下,聽起來似乎對我很生氣,好像是受我的鼓動她丈夫才如此疏忽她的。

當(dāng)我倆單獨在一起時,我還是沒叫他"庫克醫(yī)生"。

雖然明白不叫他"父親"的道理,但我依然無法讓自己那樣稱呼他。

稱他"庫克醫(yī)生",讓我倆即使在私下也保持著那種偽裝,在我看來是不合適的。

我稱他"你",很尷尬,尤其是在他經(jīng)常叫我名字的情況下。

我倆單獨在一起時的叫法與有旁人在時不一樣,但很難用文字說出哪點不一樣。

他談起曼哈頓,好像這城市不是為住在那兒的人們建造的,而是為那些前去攬勝的人建造的。

我們仿佛是在穿過一座巨大的名叫曼哈頓的博物館,里面展示的是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和文化,陳列著社會各階層各層面鮮活的展品,最新的技術(shù)發(fā)展,所有已知的職業(yè),所有已知的語言,各種樣式的服裝,各式各樣的技藝和娛樂表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