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走進害羞者的個人世界
害羞,似乎正在以某種方式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周圍的大部分人都認為:不愿讓人知曉的秘密公之于眾是令人難堪的。而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事情不單單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人也曾有同樣的經(jīng)歷時,我們的感覺就會好很多,心情也會舒暢些。
害羞者的自身感受是什么樣的呢?先讓我們傾聽一位成功的旅行者和自由撰稿人沙瑞麗?雷達(Shirley Radl)的心路歷程。
沙瑞麗?雷達的心路歷程
因為害羞,我吃盡了苦頭。我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樣開始的:我開始變得消瘦、喜歡待在家里,到了十來歲的時候情況變得更嚴重了,我變得越發(fā)消瘦和難看——我也清楚地知道,研究者和我訪談的害羞者都對害羞帶來的恐懼感和瘋狂感有些夸張。但我知道那種真切的感受:不論身處何方,我都局促不安,甚至能夠感覺到吞咽困難,講話變得異常艱難,手常常不由自主地顫抖,明明是滿頭大汗卻又感覺渾身發(fā)冷,平時熟悉的事情變得模糊不清,而且,我不斷地幻想各種可怕的事情可能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因為在公眾場合做了丟臉的事而丟掉工作。
當我與毫無惡意的人(甚至是孩子)待在一起時,我也會聲音顫抖、講話含混不清。因為不敢面對收銀員,所以我竭力避免去商店;和送牛奶的男士閑談時也會十分緊張;甚至給我孩子的小伙伴做爆米花時,我都不能接受他們注視著我的眼神。我深知害羞者的感覺:如同一個赤身裸體、蹣跚在大街上的人被衛(wèi)星電視在全球范圍內(nèi)轉(zhuǎn)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