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孩子找尋自己的路(2)

乖孩子的傷,最重 作者:李雅卿


自主學習型學校最在意的不是升學而是孩子的清明自主,不是學科知識的貯藏而是孩子心靈的轉變以及自我成長的芬芳。讓孩子獲得對成人的信心、建立和世界和好的可能,并且懂得“學習是自己最負責的事”,這些才是“金不換”的東西,也就是自主學習學校的辦學效果。

當孩子們懂得“學習是對自己負責的事”,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科知識的獲得還成問題嗎?在種籽學苑,每位孩子都有權利用自己的速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學習。老師只是幫助孩子或是提供學習機會的人。讓孩子們明晰,你不是替老師或是父母來上學,你是為你自己上學。種籽學苑是孩子學習自我管理的學校,學校相信孩子如果明白事情背后的道理,就會自己約束自己,不會“故意讓人不舒服”,而不是因為怕大人的處罰才“不敢犯規(guī)”。

自主學習是一種生命的實踐態(tài)度。

誠實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個性、優(yōu)點和弱點,接受自己的樣子,并且在整個生命過程中,自己做主。這是自主學習培養(yǎng)出來的能力。但現(xiàn)實中我們常常喜歡“乖孩子”,孩子們也力爭去做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雅卿老師說:“不論一個成人多么睿智,只要他還存有‘要孩子乖’的想法,就是阻礙孩子獨立思考、發(fā)展自我的儈子手。這不是說應該放任孩子、鼓勵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而是說,我們都應該培養(yǎng)自己反省和思辨的能力,隨時愿意和孩子討論自己的行為準則和生命的價值觀,而不是一味地強制和灌輸。如此,成人才能重新檢視自己的行事原則,孩子也才有合理而清明的成長機會?!?/p>

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努力不同,環(huán)境不同,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看重自己,好好過活。我們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對我們好,但是你可以對自己好。一個看重自己的人,才可以看重別人,也可以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覺,建立自己和他人、世界的親密關系。

教育就是陪著孩子走一段學習成長的路。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生命都得找到自己的路,長出自己的樣子才行。教育就是陪著孩子走一段學習成長的路。在路上,師生之間不是“誰”適應“誰”而是互動。師生之間是“親之、譽之”而不是“畏之、侮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