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式已經把人們的能力固定在了一個微小的范圍之內,在這個范圍里面的上下波動都是極其有限的。正因如此,對于那些樂團成員們來說,讓自己擺脫這樣一個既有模式的束縛,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的公司要求只能穿藍白兩色的襯衣上班,而你非要穿一件粉紅色的,這就不是什么創(chuàng)造力了,只不過是虛張聲勢的表面功夫罷了。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公司中一樣會發(fā)生,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而已。如果我們讓下屬去干一件看似古怪或者特別的工作,他們只會在表面上做一點極其細微的變動,而不是去尋找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法。這樣的情況并非偶然,正是我們教給他們要這樣做的?,F(xiàn)在,改變這個游戲,改變這個交流方式,進而改變這個問題的機會到了。
戰(zhàn)戰(zhàn)兢兢去上學
學生們向我們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在一個擔驚受怕的環(huán)境中學到的知識反而記得更牢固。大到在戰(zhàn)場上的出生入死,小到被開水壺燙到手指,這些經歷都能讓我們永生難忘。我們會永遠記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是如何成功地逃脫威脅的。
學校早就明白了這點。它們需要一條捷徑以便每年可以成功培養(yǎng)出成千上萬的學生,而恐懼又是能讓學生們變得服從聽話的最好的捷徑。于是,教室變成了充斥著恐懼和考試的戰(zhàn)場。
所以,當人們都學會適應了這個體制,完成了標準化的測試,低下頭服從指示的時候,你還會覺得驚訝嗎?學校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把這種感覺強行灌輸給了我們--恐懼,恐懼,越來越多的恐懼。我們害怕考試得個D-的分數(shù),害怕畢業(yè)之后找不到工作,害怕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
也會有一些用心良苦的老師不贊成這種做法,但是整個社會體制讓他們別無選擇。想在教室里實現(xiàn)一些人生中積極改變是相當困難的,一沒時間二沒幫助,不過是個難以實現(xiàn)的口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