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預見的力量》第6章 走一步看一步等于放棄未來01

預見的力量:當你面對一個不確定的世界 作者:(美)塞西莉·薩默斯


如果你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那么你做出的決策將沒有任何意義。莎士比亞寫作《哈姆雷特》的時候并沒有思考企業(yè)活力這個問題,但是書中人物波洛涅斯對其兒子雷歐提斯的著名忠告中卻包含了這一道理:“最重要的是忠于自己。黑夜總是追隨白日,你也必須如此遵行不渝。這樣你便不會欺騙任何人。”這一忠告適合個人,也適合企業(yè)。但什么是忠于自己呢?自我認知又是什么呢?猶太教中的卡巴拉派認為,意識是神圣的。佛教認為,精神的最高境界便是意識的完整。同樣,歐洲的啟蒙運動也體現(xiàn)了人們對自我意識的追求。黑暗時代(Dark Ages)的歐洲到處彌漫著恐懼,人們的思想受到教條的嚴重束縛,然而科學界、美術界、音樂界、哲學界以及文學界的知識分子大膽沖破了這種束縛,啟蒙運動應運而生。

不管人們追求的深層次認知是智慧層面的還是精神層面的,真正讓未來學家癡迷的是獲得這種認知時的狀態(tài)。我們可以把這種狀態(tài)比作腦神經(jīng)的涅重生。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宗教領袖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達到這種難得的境界,包括冥想、誦經(jīng)、齋戒以及其他諸多宗教儀式。未來學家則采取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激發(fā)卡在我們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潛在創(chuàng)造力。神經(jīng)系統(tǒng)科學家將人類智慧的關鍵因素歸為這種存在于顯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思維:這是一種能夠解決復雜問題,并對未來做出預測的能力。

回憶過去

未來學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認預測未來是人類大腦的首要功能。最新的大腦成像研究結果就清楚地展現(xiàn)了大腦的這一思維過程:我們通過回憶過去來預測未來。雖然這一發(fā)現(xiàn)與我們的直覺沖突,但的確是事實。華盛頓大學的麥克德莫特記憶與認知實驗室(McDermott Memory and Cognition Lab)的心理學家卡爾·什普納爾(Karl Szpunar)和凱瑟琳·麥克德莫特(Kathleen McDermott)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對實驗對象進行大腦成像。他們先讓實驗對象回憶一件過去的事情,接著讓其想象一件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然后對兩種情況下大腦成像的結果進行了對比。對比之后他們得到了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不管實驗對象是在回憶過去還是預測未來,腦神經(jīng)的同一個區(qū)域都被“激活”了??枴な财占{爾和凱瑟琳·麥克德莫特聲稱:“大腦在形成生動的未來圖像的時候,依靠的是我們的回憶。”

預見未來

你的大腦總是在不斷地回憶此時此刻與你相關的信息:你見過的人,去過的地方,聽過的聲音,有過的感覺,看過的故事,你的觸覺等等。比如,當你遇到一件類似的事情,你馬上就能從你的記憶中搜尋到當時的情景: “啊哈,我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大腦的這一思維活動幾乎無處不在,就連去一家陌生的雜貨店買東西這樣簡單的事情也會產(chǎn)生這種思維過程??枴な财占{爾說:“如果我想象自己身處一家雜貨店,那么我腦海中出現(xiàn)的圖像便是我之前去過的某家雜貨店的情景——所以這些想象并不是“無中生有”。我只不過是將過去的記憶通過一種新形式呈現(xiàn)了出來?!碑斘覀儗ξ磥淼奈粗械讲话矔r,過去類似的記憶能夠起到撫慰的作用。通過回憶過去的情況,我們便可以預測雜貨店里生菜旁邊放的是黃瓜,而不是垃圾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