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彩試讀(10)

誰的青春不怒放 作者:陸濤波


盡管我努力想把自己“包裝”得成熟穩(wěn)重,可以我當時的閱歷與經(jīng)驗,扮演這樣的角色是非常吃力的,很難成功。我的特點是“澀”,而不是“熟”。我把自己“框”死在一個我并不擅長的角色里,自然會感覺處處掣肘,進退失據(jù),勢必就會影響到發(fā)揮,顯得極不自然。從理論上說:定位不清晰,訴求就很難表達,又怎么能引起別人的好感呢?

我既懊惱又沮喪:這豈不是自己把自己給淘汰了嗎?

可轉(zhuǎn)念一想,我又覺得事情或許沒那么糟,只要沒直接說我“不行”,我就可以繼續(xù)爭取。

我沒有回住的地方,而是直奔書店,采購了幾本職場類的參考書。翻到面試細節(jié)時,我更加確認了自己的推測:作為一個職場新人,你可以缺少經(jīng)驗、可以有專業(yè)上的不足,卻絕對不能人云亦云。因為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歡迎“機器人”式的求職者。

“如果還能有一次機會,我一定要真實而流暢地表達自己?!蔽以谛睦飳ψ约赫f。

可是,真的還可以再有一次機會嗎?

等待是很熬人的。尤其是在自知結(jié)果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煎熬。我又是個急性子,哪受得了這個?

所以,雖然來到了繁華的S市,身處自己向往已久的“天堂”,我卻沒有半點觀光的興致,只是意興闌珊地窩在住處,不停地看手機,生怕錯過一點聲響。

可是,整整兩天,我連睡覺都是睜著一只眼睛睡的,卻一直沒有等到想要的結(jié)果。我坐不住了。與其干坐著著急,還不如索性主動出擊。就算是“死”,也要“死”個痛快,一味被動等待可不是我的作風。

雖然有些冒昧,可我還是給蔣老師打了個電話,問他面試的結(jié)果。沒想到,他居然還記得我。

蔣老師沒有直接告訴我結(jié)果,只是這樣說道:“如果方便的話,你明天再過來一趟吧!”

我知道:這是我最后一次機會,成敗在此一舉。

第二天,我穿著簡單的牛仔、T恤去了電視臺。笑容很干凈,眼神也很純粹,再沒有了初次來時有意為之的“穩(wěn)重”與矜持。

看得出來,蔣老師比較滿意,看向我的眼神里也多了一份親切。

不再刻意偽裝,我的一切反應(yīng)與回答都出自于本心,真實、自然。漸漸地,我找到了狀態(tài),應(yīng)對自如,溝通進行得越來越順暢。不用說:第二次面試成功了。

后來,蔣老師告訴我:如果我不打電話問的話,我可能就真的跟S市電視臺失之交臂了。站在一個管理者的角度,他當然更愿意接納成熟的、有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的下屬。而我第一次的表現(xiàn)確實不太盡如人意。但是,憑借他多年的經(jīng)歷,他相信只要假以時日,我一定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

于是,我當時的態(tài)度就成了關(guān)鍵。積極一點,就可以得到一次修正之前錯誤的機會;一味被動等待,就只能錯過。

我很慶幸我及時抓住了機會。其實,人生的許多場際遇都是這樣發(fā)生的。在你以為已經(jīng)走到盡頭的時候,實際上只要再向前一步,再堅持一會兒,就能看到曙光。我一直都喜歡恰如其分的“固執(zhí)”——哪怕山窮水盡了,也不輕易放棄。

應(yīng)聘成功后,我進入S市電視臺的綜合頻道實習,跟著臺里的其他同事一起做一檔財經(jīng)欄目。幸運的是:這個欄目是臺里的王牌節(jié)目,人員配置、運作機制、客戶端等各方面都很高端。

一進單位就能跟到這么好的項目,著實羨煞了我不少同學朋友。一個男同學聽完我面試的全部經(jīng)過后,半開玩笑地說:“‘虎’妞有‘虎’運啊!不服不行!”

對于這話,我只是笑笑,我相信“運氣”是存在的,但我更相信——努力才是王道。

剛?cè)ヅ_里做實習編導(dǎo)時,我每月的工資只有1500元。不夸張地說:我一個外地人,要租房子、要吃飯、要交際、要有交通費和通訊費,這點錢連基本的生活所需都滿足不了。那段時間我過得相當節(jié)省,恨不得每一塊錢都要算計著花。而“不幸”的是:我偏偏又是個對錢沒什么概念的人,花起錢來“沒數(shù)”,所以,往往不到月中,我口袋里的銀子就空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