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篇 道經(jīng)

老子注譯(修訂版) 作者:章培恒 ,安平秋 ,馬樟根 主編


上篇 道經(jīng)

一章

把“道”作為哲學(xué)概念提出來,是從老子開始的,它貫穿《老子》全書。

本章極力稱述“道”高遠(yuǎn)深奧、無可名狀而又至關(guān)重要,是萬物的始源和根本。老子認(rèn)為宇宙是從“無”到“有”,是“無”產(chǎn)生了天地,天地又產(chǎn)生了萬物。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本褪沁@個道理。至于“道”的本質(zhì)是什么,是物質(zhì)實體還是絕對精神,本章并沒有明示。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

“無”[4],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5]。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6]。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7]。玄之又玄,眾妙之門[8]。

【翻譯】

道,可以說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無”,是天地原始的名稱;“有”,是萬物母體的名稱。所以要從常無中,去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去觀察道的端倪?!盁o”和“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稱謂不同,都可說是幽隱深遠(yuǎn)而又幽隱深遠(yuǎn),一切玄妙皆自此門而出。


注釋

[1]道可道:前一個“道”和下句中的“道”,是《老子》書中的哲學(xué)概念,大致說來,它有兩方面涵義:其一,宇宙萬物的本源、本體;其二,循環(huán)往復(fù)、周而又始的運動?!暗馈庇卸喾矫娴奶攸c。對于老子“道”的體會,一直很不一致。當(dāng)今學(xué)者對它的分析解釋,有唯物、唯心和二者兼有等不同認(rèn)識(參見前言)。后一個“道”,是動詞,言說。

[2]常:王弼本及各本都作“常”,帛書甲、乙本同作“恒”。原本當(dāng)作“恒”,因避漢文帝劉恒名諱而改作“?!?。“?!薄昂恪蓖x,本譯注仍從通行習(xí)慣,不改。以下“?!弊诌€有二十九例,帛書中只有十六章(四例)、五十二章(一例)和五十五章(二例)七例原來就作“?!保溆喽甲鳌昂恪?。以下仿此章例,不改,也不再出注。

[3]名可名:前一個“名”和下一句的“名”,是老子特用的術(shù)語,是反映“道”的思維形式和表述“道”的語言形式,是稱說“道”的名稱。后一個“名”是動詞,是命名、稱謂的意思。

[4]無:與下文的“有”是哲學(xué)上的一對名詞?!独献印窌械摹盁o”和“有”,常被用來指稱“道”。何浩堃、黃啟樂說:“‘道’本身包含著‘無’與‘有’、‘常無’與‘常有’兩個不同的方面?!疅o’,是作為天地鴻蒙、混沌未分之際的命名;‘有’,是作為萬物本原的命名?!薄啊疅o’和‘有’分別代表世界產(chǎn)生過程的兩個階段。”(《從道的二重性看老子哲學(xué)體系的特點》)。

[5]母:母體,根源??蓞⒁姸逭潞臀迨隆?/p>

[6]徼(jiào叫):邊界,引申為端倪的意思。

[7]玄:原義是深黑色,在《老子》書中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重要概念,有深遠(yuǎn)、神秘、微妙難測的意思。

[8]眾妙之門:一切微妙變化的總門,指的是“道”。門是進(jìn)出必經(jīng)的通口,因此用來比喻天地萬物的唯一本原——“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