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臧僖伯諫觀魚

古文觀止:新注插圖本 作者:果麥文化 出品;吳調(diào)侯,吳楚材 著


伯諫觀魚

《左傳》隱公五年

春,公將如棠[1]觀魚者。

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2],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于軌物[3]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4]物采[5],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6]行,所以敗也。故春sōu、夏苗、秋xiǎn、冬狩[7],皆于農(nóng)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shù)軍實(shí)。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xí)威儀也。鳥獸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則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澤之實(shí),器用之資,皂隸[8]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p>

公曰:“吾將略地焉?!彼焱?,陳魚[9]而觀之。

僖伯稱疾不從。

書曰“公矢[10]魚于棠”非禮也,且言遠(yuǎn)地也。

吳評(píng)

隱公以觀魚為無害于民,不知人君舉動(dòng)關(guān)系甚大。僖伯開口便提出“君”字,說得十分鄭重。中間歷陳典故,俱與觀魚映照,蓋觀魚正與納民軌物相反,末以非禮斥之,隱然見觀魚即為亂政,不得視為小節(jié)而可以縱欲逸游也。

[1]棠:位于魯國邊境的小國。

[2]大事:指祭祀和軍事活動(dòng)。

[3]軌物:法度和規(guī)則。

[4]章:明。

[5]采:文采。

[6]亟:屢次。

[7]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蒐、苗、狝、狩都為打獵之意。蒐為搜尋不產(chǎn)卵、未懷孕的禽獸;苗指捕獵傷害莊稼的野獸;狝為順秋日肅殺之氣進(jìn)行捕獵活動(dòng);狩指圍獵,冬日萬物畢成,獲則取之,不必挑選。

[8]皂隸:本指奴隸,這里指做各種雜務(wù)的仆役。

[9]陳魚:鋪設(shè)捕魚之具。

[10]矢:通“施”,陳設(sh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