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征婦怨

薩都剌詩詞選譯(修訂版) 作者:龍德壽 譯注


征婦怨

詩人從一個征婦的遭遇,反映戰(zhàn)爭給老百姓帶來的災(zāi)難,流露出對元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元代統(tǒng)治中國將近一百年,戰(zhàn)亂不斷。詩中“云山煙水隔吳越”,影射朝廷下令進(jìn)攻云南,鎮(zhèn)壓彝族反抗的戰(zhàn)爭。至順元年(1330)五月,云南宣慰使土官祿余因討伐禿堅有功,授參知政事的官職。隨后祿余又去投靠禿堅,彝族首領(lǐng)們相繼造反,平章帖木兒不花被殺,朝廷令云都思帖木兒率江浙、河南、江西三省的兩萬兵馬,與湖廣省脫歡共同進(jìn)軍征討。至順二年(1331)四月,阿剌忒納失里及各省兵十余萬進(jìn)擒伯忽阿禾,斬之。云南東部的彝族首領(lǐng)們降服,恢復(fù)了中慶路。有柳切無栽長亭[1],有女切無歸征人。長亭楊柳自春色,歲歲年年送行客。一朝羽檄風(fēng)吹煙[2],征人遠(yuǎn)戍居塞邊。轔轔車馬去如箭[3],錦衾繡枕難留戀。黃昏寂寞守長門[4],花落無心理針線。新愁暗恨人不知,欲語不語顰雙眉[5]。妾身非無淚,有淚空自垂。云山煙水隔吳越[6],望君不見心愁絕。夢魂暗逐蝴蝶飛,覺來羞對窗前月。窗前月色照人寒,遲遲鐘鼓夜未闌。燈闌有恨花不結(jié),妝臺塵慘恨斑斑。半生偶得一錦字[7],道是前年苦戰(zhàn)時。一朝血杵煙藪除[8],腰間斜掛三珠虎[9]。妾身自喜還自驚,門前忽聞凱歌聲[10]。錦衣繡服歸故里[11],不思昔日別離情。別離之情幾青草,鏡里容顏為君老。黃金白碧買嬌娥[12],洞房只道新人好[13]。

【翻譯】

有柳樹切記不要栽種在長亭,

有女兒切記不要嫁給出征人。

長亭楊柳春天一來泛青色,

歲歲年年都要送走遠(yuǎn)行客。

一天緊急軍令傳來烽煙,

征人離家鎮(zhèn)守要塞邊。

車聲轔轔,戰(zhàn)馬飛馳快如箭,

錦衾繡枕實在很難留戀。

黃昏寂寞只得獨自守長門,

春去花落沒有心思穿針引線。

新愁舊恨沒有人們理解,

想說又不好開口,只能緊皺雙眉。

我自己不是沒有傷心淚,

有了眼淚也只能暗自往下垂。

云山煙水遠(yuǎn)遠(yuǎn)隔著吳和越,

望不見夫君心里憂愁欲絕。

夢中偷偷追隨那翩翩的蝴蝶,

醒來羞于面對窗前月。

窗前那清冷的月色照心寒,

報更的鐘鼓遲遲不響夜漫漫。

油燈燒盡不結(jié)燈花,

梳妝臺堆滿塵土恨斑斑。

半生偶然接到一封信,

訴說前年戰(zhàn)時受的苦。

一旦血流漂杵的戰(zhàn)火已消除,

腰間斜掛著三顆珍珠虎。

我喜不自禁又感到吃驚,

門前忽然傳來凱歌聲。

錦衣繡服得意洋洋回故鄉(xiāng),

不念過去難舍難分的別離情。

離別之情纏繞多少年,

鏡里的容顏已為你衰老。

而今黃金白壁去買小嬌娥,

洞房花燭之夜只知夸獎新人好。

[1]長亭:古代設(shè)在路邊的亭舍,古人常在長亭與親友餞別,并有折楊柳枝相贈的風(fēng)俗。

[2]羽檄:羽,羽毛。檄,寫在木簡上調(diào)動軍隊的命令。情況緊急時,插上鳥羽,稱羽檄。風(fēng)吹煙:傳送戰(zhàn)爭的信號。煙,烽火。

[3]轔轔:車輪的響聲。

[4]長門:漢宮名。陳皇后失寵后,獨居長門宮。后來用“守長門”作寡居婦女的代稱。

[5]顰(pín頻):皺眉頭。

[6]吳越:古代吳國和越國的所在地,今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7]錦字:指書信?!稌x書》載:竇滔妻蘇氏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贈給她的丈夫,后來通常把“錦字”作為妻子寄給丈夫的書信。本詩則是丈夫給妻子的信。

[8]血杵(chǔ楚):杵,是古代戰(zhàn)爭的武器。血杵,即血戰(zhàn)。煙藪:指硝煙彌漫。喻戰(zhàn)爭。

[9]三珠虎:元代統(tǒng)領(lǐng)萬兵的稱萬戶,佩帶金虎符,虎頭上嵌有明珠,分為上、中、下三級,有三珠、二珠、一珠。三珠虎,指立了戰(zhàn)功,統(tǒng)領(lǐng)萬兵,封為萬戶。

[10]凱歌:指打勝仗后唱的歌。

[11]錦衣繡服:指官服。故里:故鄉(xiāng)或老家。

[12]嬌娥:美貌女子。

[13]洞房:新婚夫婦住的新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