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墨溪公(稟告在京狀況)
去臘曾上一稟,諒已收到。侄竊計入京以來,瞬逾二載,京都風俗,多有與桑梓異者。初逢其境,輒為胡盧,近已稍稍習慣矣。新年中父親偕赴親友處賀年,獲聞名言讜論,至深欣詫。父親當命逐日記錄,一以備遺忘,一以習文字,另紙錄奉,千乞大人正其疵累。叔父在京時,朝夕相晤,茍遇疑難,即可隨時請益。別后,困悶異常,讀書至不能明了時,獨自沉思,煞費精神,往往仍有舛誤。父親又因事務栗六,無暇指示,深恐侄坐廢光陰,歧途誤趨,現(xiàn)擬請醴陵文定齊老伯授讀。父親告侄,文老伯為名孝廉,叔父諒亦認識者也。天時仍寒,且陰雨,家鄉(xiāng)氣候較好否?伏望珍攝自重。
道光三年正月二十五日
◎白話譯文
去年臘月的時候,我曾經給您寫過一封信,想必您已經收到了吧。侄子我私下算算,來到京城轉眼已經兩年多了,京城的風俗習慣與家鄉(xiāng)的風俗多有不同。我剛到這里的時候,經常會鬧出笑話,現(xiàn)在已經稍微能習慣些了。過年的時候,我和父親一起到親戚朋友家拜年,能夠聽到他們高深精微的言論,我深深感到欣喜和驚詫。父親當時就告訴我把這些見聞按日期記錄下來,一方面是為了防止遺忘,另一方面也是練習作文寫字。我又另外在紙上抄好一份寄給您,萬望大人您改正其中錯誤的地方。當初叔父也在京城的時候,我們每天都能見面,如果我遇到了不能解決的疑難,就可以隨時向您請教并受益匪淺。與叔父離別后,我的心里非常困惑煩悶,讀書時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只能一個人深思,實在是耗費精神,而且常常仍有錯誤。父親因為事情繁多,沒有時間指導我,但又非常擔心我白白浪費了大好光陰,甚至慢慢地誤入歧途,現(xiàn)在打算邀請醴陵的文定齊老伯給我授課講學。父親告訴我,文老伯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孝廉,想必叔父也應該認識他?,F(xiàn)在天氣依然寒冷,而且陰雨綿綿,家鄉(xiāng)的氣候比較來說能好些吧?希望叔父一定保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