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案例三 《鄧小平時代》

暢銷書經(jīng)典案例研究 作者:張文紅 著


案例三 《鄧小平時代》

書名:《鄧小平時代》(簡體版)

作者:[美]傅高義

譯者:馮克利

出版時間:2013年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一、作者簡介

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1930年7月出生,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精通中文和日文。傅高義1950年畢業(yè)于俄亥俄州衛(wèi)斯理大學;1958年獲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在1963—1964年,傅高義學習中文和歷史,成為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撰有《鄧小平時代》(簡體版)、《日本第一》《日本的中產(chǎn)階級》《重整旗鼓——重建美國實例分析》等著作。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傅高義就對中國廣東社會經(jīng)濟情況進行考察和研究并撰有《共產(chǎn)主義下的廣州:一個省會的規(guī)劃和政治(1949—1968)》。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傅高義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

二、暢銷盛況

《鄧小平時代》(簡體版)自2013年1月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以來,截至2014年年初,已熱銷逾70萬冊,并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萊昂內(nèi)爾·蓋爾伯獎等12余項中外圖書大獎。這本書自2013年1月18日在中國首發(fā)以后僅3天就已登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各大城市書城和網(wǎng)絡書店當周的暢銷書排行榜前10名,迅猛的銷售勢頭促使各大書店紛紛添貨,首印的50萬冊圖書一周告罄,之后又緊急加印30萬冊。(1)

三、暢銷攻略

《鄧小平時代》(簡體版)高達88元的定價,并未成為它在中國大陸熱銷的障礙,一個銷量過百萬、單品圖書累計銷售碼洋上億的市場神話已成為現(xiàn)實。該書在國內(nèi)一經(jīng)推出,市場反響便異常火爆,這種現(xiàn)象是圖書市場近年來極其少見的。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三聯(lián)書店對《鄧小平時代》一書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對作者的深入了解、內(nèi)容的仔細論證,對圖書整體的編校審核以及對版權引進、營銷推廣環(huán)節(jié)的細致策劃,都成為這本“學術氣息”濃郁的圖書能夠成功暢銷的必然因素。

(一)主人公的個人影響與歷史地位

每一個中國人對本書的主人公鄧小平都再熟悉不過。可以說,鄧小平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走向,也改變了當代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鄧小平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在其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每一階段的所作所為都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從鄧小平赴法勤工儉學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開始,便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歷經(jīng)波折與艱險的中國紅色革命事業(yè)。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經(jīng)歷了戰(zhàn)火硝煙的洗禮,又經(jīng)歷了國家建設的曲折,正是那三起三落的“小個子”,用非凡的眼光與魄力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堅定不移地捍衛(wèi)著中國共產(chǎn)黨引領中國崛起的重要地位,才有中國的繁榮與富強。

如今鄧小平去世已有20余年,但很大程度上,現(xiàn)在中國的人們?nèi)匀簧钤凇班囆∑綍r代”。他“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沒有多大變化,他的直接影響仍在繼續(xù)。以治國路線和人事上的延續(xù)而論,如果想認識這個我們生活的時代,不能不去了解鄧小平。鄧小平在中國現(xiàn)代歷史上的重要作用,無人可以否認。在鄧小平上任以后,他給這個國家?guī)淼淖铒@著的變化就是30多年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這個變化是無論如何不能低估的。因此作為一名中國人,尤其是經(jīng)歷過鄧小平時代的那一代人,對鄧小平特殊的個人影響與歷史地位,以及對其所懷有的感情也是不同尋常的。所以,了解鄧小平個人鮮為人知的歷史,觸摸那些關于鄧小平那熟悉卻依舊陌生的故事,促使著一大批“60后”“70后”的潛在讀者對于該書的出版有所向往。

(二)作者的業(yè)界聲望

《鄧小平時代》這本書的最大的特色,是它將著眼點定位于中國,定位于這個古往今來讓西方始終著迷的東方神秘國度的“時代舵手”之上。因此,作者是否了解中國,是否對中國問題有著深入的研究與獨到的見解,這直接影響著本書的價值。但不容置疑的是,本書的作者完美地詮釋了一本圖書質(zhì)量與作者實力的絕佳關系。本書的作者傅高義,作為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因?qū)χ袊聞盏牧私夂途?,在美國政界和學界而被譽為“中國先生”。

20世紀50年代后期,美國的一些大學開始重視培養(yǎng)研究中國問題的人才,都想擴大對中國的研究,因此紛紛選拔和招收年輕學者。1961年,31歲的傅高義被費正清選中,來到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學習中文,中國歷史、社會和政治。1969年,傅高義便完成了他第一部關于中國的作品《共產(chǎn)主義下的廣州》。這本書描述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一個省份所經(jīng)歷的一系列深刻的政治運動。作者在書中拋棄了多數(shù)西方學者對中國的偏見,描繪了中國本來的面貌,在美國學術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氨緯鴮⒊蔀樯鐣W家們從外部世界研究共產(chǎn)主義中國的杰出范例?!惫鸫髮W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費正清如此高度評價。

傅高義其后在任職哈佛東亞研究中心期間,將這里變成了一個各國首腦和美國民間互動的平臺。1958年以來,傅高義每年都要訪問亞洲,而他聯(lián)系的都是最高層次的人物,比如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等。在推動中美關系上,傅高義多年來更是投入了極大熱情。20世紀60年代,美國創(chuàng)建過一個組織——“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在“冷戰(zhàn)”期間,它對推動中美雙方的交流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著名的“乒乓外交”就是由它推動的,而傅高義就是這個委員會的成員。1993年,傅高義擔任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東亞情報官一職。可以說,傅高義本人既是一位中國問題的資深研究學者,同時又是受到政府重視并信任的亞洲問題專家。所以傅高義以他非凡的資歷,成為撰寫《鄧小平時代》的不二人選。(2)

(三)觀點、素材來源與內(nèi)容編排

首先,是《鄧小平時代》這本書公允的表述風格。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該書并非一部純正的人物傳記,而是一部帶有強烈社會學風格、致力于開掘理解現(xiàn)實中國的人物評傳。全書將鄧小平70歲前的生平濃縮于一個章節(jié),而將幾乎全部筆墨用于展現(xiàn)1973年后鄧小平的政治抉擇、行動及思想演變上,這也是這種評傳風格的重要體現(xiàn)。作者的這一嘗試,使得最后呈現(xiàn)的成為對當下中國社會的一種變相解讀,而這也成為了該書在大陸讀書界,尤其是在普通讀者中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畢竟,對于內(nèi)地一般讀者而言,其資料組織和理論梳理專業(yè)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主流口徑之外看到足夠新鮮給力的閱讀素材。在這方面,作者始終堅持觀點公允的表述風格。該書一共700多頁,其引用說明就長達100多頁,凡是有可能出現(xiàn)爭議的歷史細節(jié),都給出了資料出處,可以說該書對資料和傳言的分析是嚴謹?shù)?,合乎實際的。作者稱,寫這本書時“我盡力摒除自己可能有的偏見,盡量客觀地看待鄧小平領導時期的種種狀況……假如鄧小平今天還在世,他也會承認,不管我的書中存在什么問題,但還是努力按照他的‘實事求是’的教導做的”。本書自始至終秉持著“不抹黑,不溢美,以信史留世”的原則,這是史書撰述最重要的原則,也是本書表述風格的貫徹。

其次,該書的優(yōu)點是材料豐富。為寫這本書,傅高義自2002年開始研讀了數(shù)量極為浩繁的史料,不僅有官方和半官方材料,還有眾多研究著作。除中文文獻外,傅高義也廣泛涉獵中國港臺地區(qū)和英文、日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了美國的檔案材料?!多囆∑綍r代》一書中豐富的材料還表現(xiàn)在訪談材料的大量使用上。2006年后,傅高義五次來中國,有時居住長達幾個月,廣泛與曾經(jīng)了解鄧小平的人展開交談,談話對象涉及過去的高官、鄧小平的家人以及黨史專家。作者還特地采訪了許多與鄧小平有過交往的外國政要和外交官,如新加坡的李光耀、吳作棟,澳大利亞前總理羅伯特·霍克,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前駐華大使阿南惟茂,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前副總統(tǒng)蒙代爾、前國務卿基辛格、前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斯考克羅夫特等,以及大批美國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在作者自己列出的部分采訪名單中,國外的政要就有15位,在中國的采訪對象達140位,在該書標注的1 500多處引文注釋中,絕大部分引用的是訪談等口述資料。(3)這些人會向他介紹一些關于鄧小平生平的細節(jié),以及他們通過近距離觀察對鄧小平的了解,而這些細節(jié)往往可彌補文字材料的不足。因此,《鄧小平時代》一書在內(nèi)容編排上大多通過人物的言行、活動來反映時代大潮的激越震蕩。傅高義還親往鄧小平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在廣泛、豐富、扎實的史料基礎上又進行了細致的考辨,排除了可信度較差的部分,盡可能地保證資料的權威、準確。

最后在內(nèi)容編排上,該書完整地記述了中國改革開放漫長、艱辛的歷程,尤其對一些關鍵節(jié)點的敘述更為細致。傅高義在書中記述了關于鄧小平在工作中的許多生動細節(jié)。比如,書中寫到,1979年鄧小平訪美,他在休斯敦觀看牛仔馬術表演時,“一個姑娘騎著馬飛奔而至,把自己的寬邊呢帽遞給了鄧小平,口哨和歡呼聲在人群中響成一片。他們高興地看到,鄧小平像表演一樣把她的新帽子戴在頭上”。在全美國,鄧小平一臉笑容、戴著牛仔帽的照片,成了他訪美的象征。他戴帽子的動作,雖然只是輕輕一舉,卻拉近了中美兩國的距離,增進了美國人民對中國的親近感。(4)

(四)出版社運作

引進《鄧小平時代》簡體版版權,并通過編輯、營銷在大陸順利出版,從而引起一陣《鄧小平時代》學術暢銷書浪潮的出版社,正是大陸素來以出版“學術著作”而著稱的三聯(lián)書店?!皩W術著作”能夠成為暢銷書的在市場上絕不多見,而《鄧小平時代》一書能夠脫穎而出,使得一向在傳統(tǒng)圖書出版市場上占據(jù)很小市場份額的學術圖書發(fā)出耀眼的光彩,這與三聯(lián)書店對于該書的運作有著密切的關系。

1.對《鄧小平時代》版權引進的重視

出版物版權的引進,往往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內(nèi)容的敏感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出版社對于原文版權引進的遲疑與顧慮。而《鄧小平時代》的內(nèi)容又正是以我國重要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對象,內(nèi)容涉及眾多我黨以及我國歷史上諸多富有爭議的事件、文件、講話等資料文獻,因此可以說這本書的版權引進,絕非可以輕易決定的。

當三聯(lián)書店決定爭取這本書的中文版權時,已經(jīng)有30多家出版社參與競爭。拿到這個選題意味著要克服重重困難,對此三聯(lián)書店下了很大的決心。國內(nèi)專家審稿能否通過,作者傅高義本人能不能接受刪改,三聯(lián)書店其實給自己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三聯(lián)書店重點考慮的問題是這本書適不適合在內(nèi)地出版。《鄧小平時代》是一個外國人寫的中國領導人傳記,其角度、觀點、標準、評價是否適合引進,都是三聯(lián)書店要考慮的問題。如果該書在國外發(fā)行銷售的反響特別好,同時也可以得到國內(nèi)主流學術界的認可,才可引進。國外寫當代中國社會、當代中國領導人的著作很多,但絕大部分國內(nèi)都沒有引進。以三聯(lián)書店對傅高義的了解,認為引進他的這部著作應該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看作者對中國當代問題把握的標準和尺度,看其基本觀點以及西方社會的評價。該書引進之前三聯(lián)書店還咨詢過中國的黨史專家,專家們認為這本書適合引進,三聯(lián)書店才下了決心。并且《鄧小平時代》一書在美國銷售近3萬冊,在哈佛歷年出版的學術著作中是最暢銷的一本,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該書的質(zhì)量。

引進《鄧小平時代》是一個高風險的舉動。事實上,連傅高義自己也不清楚這本書是否適合在中國大陸出版。這本書就是寫給西方讀者看的,傅高義并沒打算在中國大陸出版。之所以能夠使得《鄧小平時代》簡體版版權順利引進,關鍵便在于三聯(lián)書店牢牢抓住了作者傅高義的心理,取得作者的信任。三聯(lián)書店在與作者的交流過程中,始終彰顯自己“學術出版”的專業(yè)特性,眾所周知,傅高義本人是一個“中國通”,他非常了解中國的現(xiàn)實情況,知道他的書在中國出版前要經(jīng)過編輯的刪改和處理。但傅高義是一個很堅持自己學術觀點和立場的學者,一直在考慮能不能接受三聯(lián)書店審稿以后給他提出的刪改意見。之前傅高義一直堅持若要刪改就寧可不出的立場,但是三聯(lián)書店將“原則上尊重作者學術立場,保存作者的學術成果”的出版原則,在與傅高義合作之初就誠懇而明確地表達了出來。之后,作者詳細分析當前中國學術圖書市場現(xiàn)狀,設身處地地從《鄧小平時代》書稿內(nèi)容出發(fā),分析其在大陸出版所將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并且以一系列問題為切入點,三聯(lián)書店針對《鄧小平時代》在大陸出版的整體環(huán)節(jié),提出了幾個適應不同出版條件下的出版策略,從而為《鄧小平時代》順利出版鋪平了道路。正是通過三聯(lián)書店這一系列為爭取作者信任而采取的有效行動,才得以成功地將《鄧小平時代》的簡體版版權爭取下來。(5)

2.細究《鄧小平時代》編輯與出版環(huán)節(jié)

三聯(lián)書店在《鄧小平時代》簡體版的編輯過程中,同樣下大力,細究編輯與出版環(huán)節(jié)。三聯(lián)書店秉持著高度嚴謹?shù)木庉嬓抻喌膽B(tài)度,把“尊重作者學術立場,保存作者的學術成果”作為整個編輯環(huán)節(jié)最為重要的一項根本原則。在《鄧小平時代》簡體版編輯的過程中,三聯(lián)書店和香港中文大學共同成立了編輯小組,兩組人員協(xié)同合作,從頭至尾逐字逐句修訂、校對。三聯(lián)書店總體上把避免炒作、刪減帶有傾向性的評價及只作客觀敘述等幾項編輯標準落到工作實處,為真正保證做到“改必有據(jù)”,積極與中央文獻研究室進行溝通商榷。同時,三聯(lián)書店的編輯一直在跟作者傅高義溝通《鄧小平時代》的刪改問題,每一處細小的改動,都經(jīng)過了雙方的反復探討。本書的編輯葉童每天都與傅高義通信,及時聯(lián)系、溝通,將編輯小組的意見與建議傳達給作者傅高義。在書稿修改的過程中,三聯(lián)書店的編輯部門甚至曾將修改意見共計400多條和修改稿寄給傅高義先生。通過編輯部門與作者的細致溝通,相互舉證,使得編輯終稿得到雙方的認同。事后,傅高義曾一再感謝三聯(lián)書店,說三聯(lián)書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他的觀點,沒有硬改他一句話。

在出版環(huán)節(jié)上,三聯(lián)書店的總編室、編輯部、出版部、美編室、市場營銷部幾乎全部參與了本書的出版工作。為了保證成書用紙印裝的質(zhì)量,防止盜版,三聯(lián)書店選擇以特制紙張為突破口,專赴山東龍口紙廠自行研制了80g純質(zhì)紙。三聯(lián)書店原本計劃只有精裝書才采用80g純質(zhì)紙,平裝本采用75g純質(zhì)紙,但為了不讓讀者詬病三聯(lián)書店出版圖書的紙張,三聯(lián)書店對于平裝本在保持定價不變的情況下仍然選擇高價龍口純質(zhì)紙?!多囆∑綍r代》精裝版按成本預算應該定138元,但三聯(lián)書店為了能夠吸引讀者,強行壓低了10元。(6)可以說三聯(lián)書店在編輯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與權威專家的商討、與作者的溝通,對圖書內(nèi)容和讀者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在出版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充分權衡成本控制、讀者心理定位和印刷質(zhì)量的利弊,對書名、定價等圖書信息的細究,為《鄧小平時代》一書在國內(nèi)的出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著力《鄧小平時代》的推廣營銷

其實,縱觀《鄧小平時代》一書火爆的市場銷售現(xiàn)象,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該書自出版伊始,圍繞該書的營銷就已經(jīng)通過各種有效渠道打響,這也為《鄧小平時代》(簡體版)一書的發(fā)行宣傳發(fā)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三聯(lián)書店在此書的營銷推廣階段,借助了主流媒體宣傳這一有效方式。三聯(lián)書店在《鄧小平時代》(簡體版)出版前,便利用國內(nèi)極具影響力的社刊《三聯(lián)生活周刊》,特地為該書在2013年1月的第一期中配合鄧小平“南行講話20周年”這一主題進行了專號宣傳,《三聯(lián)生活周刊》幾乎用了整整一期的篇幅來介紹這本書。在2013年1月18日,三聯(lián)書店在北京、成都、深圳三個地方同時舉辦《鄧小平時代》(簡體版)一書的首發(fā)式。首發(fā)式前后,國內(nèi)四大主流媒體集中對《鄧小平時代》(簡體版)進行了大力宣傳,新華社連續(xù)發(fā)布了10篇新聞通稿,使包括《人民日報》在內(nèi)的很多報刊進行了轉(zhuǎn)載。中央電視臺《面對面》節(jié)目和《新聞1+1》節(jié)目先后做了兩次關于傅高義的訪談。在此期間,三聯(lián)書店投入了34萬專項宣傳資金,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兩家報紙上為《鄧小平時代》(簡體版)打出了兩個整版的宣傳廣告。此后,三聯(lián)書店與作者傅高義合作在3月31日—4月27日,在我國10個城市進行了26場包括巡回演講、學術研討和新書發(fā)布等活動。同時,為了提高全國各大書店對于《鄧小平時代》(簡體版)宣傳的積極性,三聯(lián)書店面向全國書店設立了圍繞《鄧小平時代》(簡體版)的“碼垛創(chuàng)意書店”評選和“優(yōu)秀營銷組織書店”評選兩項有獎活動,并提供了可觀的獎金,評選的優(yōu)勝者最后可以由作者傅高義親自發(fā)放獎金。

三聯(lián)書店在推出《鄧小平時代》(簡體版)一書前期就認識到相同的書要運用不同的宣傳方式,真正的暢銷書要借助主流媒體,而且宣傳推廣要舍得投資。暢銷書有暢銷書的運作方法,拿到了暢銷書,就得像對暢銷書那樣對待它。

《鄧小平時代》(簡體版)一書在營銷推廣出版過程中,三聯(lián)書店在四個方面頗為用心,這也直接促使了該書在市場推廣中的非凡表現(xiàn),可以說這四個方面是其他出版社在圖書營銷推廣階段應該學習與重視的。

首先,抓準圖書首發(fā)時機很重要,可以為圖書的推出找到一個恰當?shù)男麄髟掝},三聯(lián)書店有意識地在“南方講話”20周年背景下推出本書,借助鄧小平“南行”深遠的紀念意義,充分利用人們的情感共鳴,借機推此書;其次,三聯(lián)書店動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使得幾大主流媒體介入該書的宣傳推廣活動,增加了此次宣傳推廣的力度和效果,加深了該書在讀者心中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再次,對于圖書的營銷要舍得投入?!多囆∑綍r代》(簡體版)一書在營銷階段共投入70余萬元,這種對圖書的營銷投入是該社前所未有的,雖然這對單本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字,但是與預測的回報相比,這一筆投入是必需的;最后,圖書推廣活動一定需要作者的配合。這就需要在出版前期與作者交流溝通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這條感情線在圖書出版過程中是一脈傳承的,如果想要在營銷推廣階段得到作者的認同與配合,出版社就必須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向作者示以誠意?!多囆∑綍r代》的作者傅高義也正是由于三聯(lián)書店自版權引進以來始終如一的誠意,才使得傅高義能夠幫助三聯(lián)書店在該書后期營銷推廣階段以83歲的高齡為其書如此賣力地奔走宣傳而不辭辛勞。

四、精彩閱讀

鄧小平1904年生于四川省廣安縣牌坊村。他雖然出生于一個小地主之家,這個村子卻為鄧家的一個親戚鄧時敏而自豪。這個鄧氏族親鄧時敏曾擔任朝廷要員,位至大理寺正卿,專為皇帝和朝廷大員寫折子。1774年鄧時敏告老還鄉(xiāng),村里為他立了一座牌坊,并就此更村名為牌坊村。鄧時敏及其兄弟確實成就不凡。當時這個3億多人口的國家中每年只有一兩千人能通過科考中舉,鄧時敏和他的兩個兄弟卻都通過了鄉(xiāng)試。事實上鄧時敏又連過兩關,通過了會試和殿試,當上了京城的大官。

1926年至1927年鄧小平在莫斯科時,在自己的個人簡歷中說,他的父親同樣望子成龍,盼著他能當上大官。這種夢想大概又因他母親的因素而愈發(fā)強烈,因為她也有親戚考取功名當上縣令。在帝制中國,很多家庭,尤其是有親戚當過官的家庭,若是有個聰明伶俐的孩子,都愿意含辛茹苦地加以培養(yǎng),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門楣。鄧小平便是這樣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雖然他的父親鄧文明很少跟兒子相處,卻在他讀書求學上花了不少工夫。

鄧小平的父親忙于村子以外的活動,很少照料家事。他的原配妻子無后而死,15歲那年他又娶了比他大兩歲的鄧小平的生母。鄧母頭胎生了個女兒,然后生下鄧小平,接著是鄧小平的兩個弟弟,最后生的女兒在10歲那年夭折了。鄧文明后來娶的第三個妻子,生下一子后不久就死了,他又娶了第四個妻子夏伯根。鄧小平的父親最富有時,擁有近40畝地和幾個幫他干農(nóng)活及養(yǎng)蠶的長工。

鄧文明在世時家道日衰。他是村里的秘密社團哥老會的首領,但大多數(shù)時間他都在離牌坊村三四里路以外的協(xié)興鎮(zhèn)和20里路以外的縣城,或在重慶度過。他在1914年當上了廣安警衛(wèi)總辦(又稱團練局長)。他在協(xié)興鎮(zhèn)開過一家小飯館,與一些長輩一起贊助過一所學校,他的兒子鄧小平便是在這所學校里念書。但是,由于賭博輸了錢,他不得不賣掉一些田地,幾陷破產(chǎn),再加上跟一位上司關系不好,他逃到了外地。不過,他仍然幫著鄧小平念書。

據(jù)鄧榕說,鄧小平的母親十分疼愛這個兒子。鄧小平后來也回憶說,他非常敬重自己的母親,父親不在家時她總是悉心照料著家務;但是她在1926年便已去世,只活了42歲。毛澤東反抗自己的父親,鄧小平卻沒有,他只是疏遠父親而已。鄧榕回憶說,在后來的歲月里,爸爸從來不提他自己的父親(他死于1936年)。

當鄧小平漸漸長大時,大人們并不清楚讓孩子接受哪種教育最有利于前程。科舉制在鄧小平出生后的第二年便被廢除,鄧小平6歲時發(fā)生的辛亥革命又讓朝廷的官僚制度壽終正寢。但是取代舊學的新式教育才剛剛起步,于是就像當時中國農(nóng)村很多有天資的孩子一樣,鄧小平5歲那年的開蒙教育,是在牌坊村一個有學問的親戚家中學習儒家經(jīng)典。第二年他又轉(zhuǎn)入?yún)f(xié)興鎮(zhèn)一家較大的私塾,繼續(xù)學習那些經(jīng)典,由此養(yǎng)成了背誦經(jīng)書的能力。當時廣安縣有人口20萬,但只有一所公立小學為有天分的孩子教授現(xiàn)代科目。鄧小平想必在這里學得不錯:他在11歲那年通過競爭激烈的考試,進入了離牌坊村20里以外的廣安縣高級小學,由父親出錢成了那里的寄宿生。14歲時他又考入廣安縣初級中學(相當于美國的高中)。當鄧小平15歲離開該校去重慶時,他在儒家經(jīng)典以及數(shù)學、科學、歷史、地理這些現(xiàn)代科目和寫作方面,都已打下很好的基礎。

一些進步教師提高了鄧小平的愛國覺悟,1919年他年僅14歲就參加了作為“五四”青年運動一部分的示威活動。這場運動的起因是西方各國領導人在凡爾賽聯(lián)手操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要把德國過去在山東占領的膠州半島轉(zhuǎn)交日本而不是歸還中國。這激怒了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的學生,他們于1919年5月4日走上北京街頭,不但抗議西方列強不尊重中國,而且抗議中國政府顢頇無能,沒有維護中國的利益。

——節(jié)選自《鄧小平時代》第一章


(1) 《鄧小平時代》首印50萬銷售一空 二次加印30萬[J].出版參考,2013(1):26.

(2) 張勉,田亮.本刊專訪《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 鄧小平給中國留下了什么[J].環(huán)球人物,2013(3):14~18.

(3) 王愛云.西方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的典型運用——淺評傅高義《鄧小平時代》[J].北京黨史,2013(4):44~47

(4) 陳仲丹.一本知人論世認識中國的好書——讀《鄧小平時代》[J].唯實,2013(10):89~90.

(5) 郭倩.解碼《鄧小平時代》:學術如何暢銷[N].中華讀書報,2013-05-08.

(6) 孫玨商報記者.《鄧小平時代》破百萬冊銷量沒問題[N].中國圖書商報,2013-01-22.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