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校上(八卷本)

盛世危言 作者:鄭觀應


學校上(八卷本)

學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古者家有塾,黨有庠,州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故其時博學者多,成材者眾也。比及后世,學校之制廢,人各延師以課其子弟,窮民之無力者荒嬉坐廢,莫辨之無,竟罔知天地古今為何物,而蔑倫悖理之事時見于通都大邑,此皆學校不講之故也。(學校廢而書院興,原所以集士子而課以藝學,使之明習世務,而為國用。乃今日雖有書院,而士子依然散居里巷,絕少肄業(yè)其中;間或有之,亦無程范,聽其來去自由。雖有山長,不過操衡文甲乙之權(quán),而無師表訓導之責。屆試期,則聚士子而課以文,盡一日之長。所作不過塵羹土飯,陳陳相因之語,于國家利病,政治得失,未嘗一及。而天文、格致、歷算等學,則又絕口不談。其有講實學,嚴課程,以文章砥礪,務為有用之學者,千不得一、二。書院雖多亦奚為哉?。?

今泰西各國猶有古風,禮失而求諸野,其信然歟!跡其學校規(guī)制,大略相同,而德國尤為明備。學之大、小各有次第,鄉(xiāng)塾散置民間,為貧家子弟而設(shè),由地方官集資經(jīng)理。無論貴賤男女,自六歲后皆須入學,不入學者罪其父母。先入小學堂,教以淺近文理、地圖、算法、史事、格致之屬。小學成后,選入中學堂。所學名類甚多,名曰普通學,如國教、格致、算學、地理、史事、繪圖、體操、兵隊操,本國行文法、外國言語文字行文法皆須全習,惟外國文字只兼習一國。無論大、小學堂,皆有講國教一門,皆有學兵隊之操場。

日本之教科名倫理科,所講皆人倫道德之事,其大義本教育敕語,旁參五經(jīng)四書及泰西倫理。學生中學校畢業(yè),則發(fā)給憑照,自此以后文、武分途,或文或武各聽其便。習文事者,入高等專門學校習專門之學。凡可稱高等專門學校者,如高等師范、高等商業(yè)、高等工業(yè)、醫(yī)學專門、東京美術(shù)(即繪畫、雕刻、嵌鈿、鑄冶之技)、東京外國語、東京音樂皆是(此外尚有女子高等師范,為女子專門學校)。若欲入分科大學,先入高等學校修豫備科??品秩浚旱谝徊繛榉?、文科,第二部為理(即格致)、農(nóng)、工,第三部為醫(yī)學。門徑既識,然后入大學。校中分科專習,科分六門,即法、文、理、農(nóng)、工、醫(yī)六者,但較豫備科為專精耳。分科畢業(yè),發(fā)給憑照,略如中國舉人。其愿再學者,入大學院以精究奧義。大學院畢業(yè)領(lǐng)照,則如進士翰林矣。凡習武備者,自幼年學校畢業(yè)入營,但學為弁半年。若從中學畢業(yè),選拔入營,則須先學為兵半年,再學為弁半年,然后同升入士官學校,名為候補士官生。命名士官,蓋取三代庠序之稱曰士,卒伍之稱亦曰士之遺意。教以戰(zhàn)術(shù)(兼戰(zhàn)史)、兵器(即軍械)、地形(兼測繪)、筑城(即工程)、軍制、衛(wèi)生、馬學(衛(wèi)生與軍醫(yī)殊,馬術(shù)與騎術(shù)殊)等事。一年畢業(yè)為試用士官,再入營練習士官之事半年,國家即用為各軍少尉,位如中國千總。自少尉以上,曰中尉、大尉,如守備、都司。官至少尉后,可在本營敘勞升轉(zhuǎn)(若充兵出身,非戰(zhàn)時不得為士官,至特務曹長而止。特務曹長位如中國把總)。其自少尉、中尉之中入陸軍大學校,以儲參謀之資。自大尉而上,曰少佐、中佐、大佐,略如游擊,參將、副將。再上曰少將、中將、大將,則位如提、鎮(zhèn)、總統(tǒng)矣。凡愿習水師者,先入海軍兵學校,三年畢業(yè)為候補少尉,在艦練習一年,此一年中須遠航一次。其雋秀者升入海軍大學校。查海、陸大學校,其體制與文事大學校頗殊。

泰西各國學制不同,入學之歲亦不同,然其用意事事相同。故大中小學年限,無論文、武,大率三四五年不等。等級漸深者,子目亦漸多。學生多則班數(shù)亦多,然每班不過數(shù)十人。此班學滿即遷彼班,依次遞升,不容躐等。小學堂于來學之生徒,察其貧者免取脩脯,稍贍者半之。中學堂(即普通學)之脩脯亦廉。

此外國學校教士官人之大略也。

中國亟宜參酌中、外成法教育人材,文、武并重,仿日本設(shè)文部大臣,并分司責任(一蒙學、一普通、一專門、一編譯、一會計、一典試、一巡查)。聘中外專門名家,選擇各國有用之書,編定蒙學普通專門課本,頒行各省。并通飭疆吏督同地方紳商就地籌款,及慨捐鉅資,相助者報部獎勵。務使各州縣遍設(shè)小學、中學,各省設(shè)高等大學,一體認真,由淺入深,不容躐等。各州、縣、省會學堂生徒之課藝,凡自備資斧游學外邦,專習一藝,回國者準給憑照,優(yōu)獎錄用,則人材日出,何患不能與東、西各國爭勝乎?且中國向無工藝院,故貧民子女無業(yè)謀生者多。倘各處設(shè)院教其各成一藝,俾糊口有資,自不至流為盜賊。聞泰西工藝院急于文學院,以工藝一事,非但有益商務,且有益人心。院中課習制造、機器、織布、造線、縫紉、攻玉,以及考察藥性與化學等類,教分五等(事詳篇末)。中國生齒日繁,生計日絀,所以工藝學堂亦今世之亟務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