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文化的基本條件
我在蘇聯(lián)視察的時候,看到他們的“運動大檢閱”,得到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對于那個“運動大檢閱”的“大”字的意義。我是在莫斯科看見的。尋常我們想起什么運動會,注意力只集中于若干所謂選手,選手的數(shù)量無論怎樣大,只是“小眾”,一點尋不出“大眾”的象征。我那次在莫斯科看到的“運動大檢閱”,便有十幾萬的男女青年“運動員”參加。整千整萬的穿著運動衣的列隊挺胸緊步的男女健康青年,使你不得不為之精神振作,想到體育大眾化的偉大。他們有大規(guī)模訓(xùn)練“運動員”的計劃,經(jīng)過許多類的體育試驗及格后,給以GTO的銅質(zhì)徽章(GTO是俄文“為工作和防衛(wèi)而準備”的縮寫),這徽章是他們的男女青年覺得最大榮譽之一。在一九三二年(即第一次五年計劃的末年)他們的這樣的“運動員”有六十萬人,一九三三年增加到六百萬人,一九三四年的上半年增加到一千二百萬人!依這樣大眾化的進步速率,最近的數(shù)量一定是更可驚的了!
大眾的偉大的力量是新時代的最最重要的象征!
我認為這個重要的意義應(yīng)該運用到大眾文化上面去。我們在這樣艱危的時代,應(yīng)該培養(yǎng)大眾的偉大的力量,因此我們的文化必須有一個新的動向,必須有一個新時代的新文化運動。這個新文化的方式和內(nèi)容值得我們作更周詳?shù)匮芯亢陀懻?,但是我深信這個新文化必然地是大眾文化;大眾文化的基本條件是要大眾化,是要不忘卻大眾,是要切合于大眾的真正需要,是要能培養(yǎng)大眾的偉大的力量,是要能適合于大眾的容受性。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化轉(zhuǎn)變到一個新階段的非常重要的問題,希望全國的文化人以及熱心中國文化的朋友們都對這個問題加以嚴重的注意和切實的研究。
所謂大眾的“大”,不是高大的“大”,卻是廣大的“大”。猶之乎上面所談的“運動大檢閱”,不是注重在少數(shù)的選手,而是注重在數(shù)十萬數(shù)百萬數(shù)千萬的廣大數(shù)量的“運動員”。為大眾設(shè)想,與其只有少數(shù)處于“高大”地位的選手,不如有著滿山滿谷的無限“廣大”數(shù)量的“運動員”。在我們的新文化方面,也有這相類的情形。換句話說,我們要極力使我們文化工作能影響到大多數(shù)人,影響的范圍越廣大,文化的功效也越廣大。舉個最近的現(xiàn)實例子:例如整千整萬的大眾所熱烈參加的民眾唱歌團(原名民眾歌詠團,陶行知先生建議改為今名,我覺更大眾化些),便會有這樣的意味。民眾唱歌團便是推廣大眾文化的一種很好的工具。我們試想,如有幾萬幾十萬人,同時參加一個悲壯雄偉的民眾唱歌團,這是怎樣偉大的文化工作!
當(dāng)然,推動民族解放運動的民眾唱歌團,只是大眾文化工作的一部分。我以為我們辦任何文化事業(yè),都要特別注意廣大的群眾,都要極力使我們的工作能深入廣大的群眾里面去。中國文化界有個很大的危險,那便是“關(guān)門主義”,守著千篇一律的宗派的方式,隔膜的理論,不顧到中國大眾的現(xiàn)實需要和容受的力量,因此把它的影響范圍越縮越小,簡直和大眾不相涉。文化工作是為著少數(shù)人干的呢,還是要為著大多數(shù)人才干的?我們先要認清這個基本問題!
簡易文字與大眾文化
去年逝世的名記者戈公振先生,當(dāng)他初由蘇聯(lián)回到中國的時候,就和記者談起他游歷蘇聯(lián)遠東境內(nèi)所親見的奇跡;這奇跡不是別的,就是看見那里的中國人因?qū)W習(xí)了很簡易的新文字,一個很平凡的工人或農(nóng)民都能做文章發(fā)表他的意見,都能閱看他所要看的書報!戈先生和記者談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看到他那樣眉飛色舞的模樣,知道他實在充滿著十分驚喜的情緒。他的驚喜,的確不是偶然的。關(guān)于我國的一般民眾的教育,常常聽人說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過了幾時,仍聽說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我們到國外去旅行,關(guān)心中國國民教育的外國朋友總喜歡問起中國是否仍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我們的回答就很難于措辭,因為總是說著百分之八十,不是要汗顏無地的嗎?所以戈先生的驚喜情緒,記者和他是有著十二萬分的同感。所可痛的是戈先生還未及用文字或演講公開對國人報告他所見的奇跡,回國后匆匆不到幾天就與世長辭了。
最近看到孟如先生譯的《新文字在中亞》一文(見昨天的本報),又引起我想到簡易文字和大眾文化這個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據(jù)這篇文章作者的報告,在蘇聯(lián)有許多原來文字艱難,文化落后,或甚至連文字都沒有的民族,因為幾年來采用了簡易的新文字,大眾文化已有著空前的進步。據(jù)全蘇聯(lián)新文字委員會的報告,一九三五年,在蘇聯(lián)已有三十萬萬份報紙和三萬兩千五百萬冊的書籍雜志,都是用新文字出版的。由這樣可驚的數(shù)目字里,可以看出蘇聯(lián)大眾文化是怎樣地在那里突飛猛進著!同時也可以看出簡易文字和大眾文化的發(fā)展是有著怎樣密切的關(guān)系!
記者在上面提起我們在外國旅行,不好意思講到中國文盲的數(shù)量。在一九一七年以前,俄國也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是文盲,比我國也不高明得多少。尤其是在當(dāng)時俄國的被統(tǒng)治的少數(shù)民族,差不多都是文盲。例如在土庫門,文盲竟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九·三;在塔及克斯坦,文盲竟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九·五!但是經(jīng)過這些年來的努力采行新文字,土庫門的識字人數(shù)已增加到百分之五十四,塔及克斯坦的識字人數(shù)已增加到百分之九十三了。
蘇聯(lián)采用新文字的方法,到現(xiàn)在還不過七年的時間,簡易文字在大眾文化方面的驚人貢獻,不是可以給我們很好的教訓(xùn)嗎?
民眾歌詠會前途無量
我們愿竭誠擁護民眾歌詠會!我們希望民眾歌詠會無限量的擴大,無限量的推廣!我們敬祝民眾歌詠會的前途無限光明!我們敬向為民眾歌詠會努力的先生們致民族解放的無上敬禮!
香港民眾歌詠會于本月二十日夜里在青年會露天體育場舉行第一次公唱,參加唱歌的會員四百余人,聽眾三千余人,采用的歌曲有《自強歌》,《升旗歌》,《中華》,《開路先鋒》,《義勇軍進行曲》,《國旗歌》,《盡力中華》,《抗敵歌》,《大路歌》,《一二八紀念歌》,《人生要奮斗》,《大家起來》等十八首,由香港中華基督教男女青年會編刊小冊子分發(fā)。歌聲雄壯激越,聽眾動容奮發(fā)。在重重國難中愁云慘霧籠罩下的我們,看著這樣悲壯激昂熱血奔騰的民眾,好像在茫茫黑暗中窺見曙光一線,興奮和愉快的情緒交并,有非筆墨所能形容的。當(dāng)然我們并不是相信只須聚攏來唱唱歌,便能消除國難。但是我們相信整個民族的解放,必須靠全國民眾都能明瞭國難嚴重的實際情形,能有為國家民族犧牲的精神。這就不能不十分注意于教育民眾,喚醒民眾,鼓勵民眾的工作,也就是我們所要積極推廣的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所謂大眾文化,必須領(lǐng)會“大眾”這個名詞的重要,必須時刻注意到大多數(shù)普通民眾的接受性,同時不要徒然高唱大眾文化的空洞名詞,必須設(shè)計種種具體的方法促進大眾文化。民眾歌詠會便是很能促進大眾文化的具體方法的一種。香港中華基督教男女青年會所編的“民眾歌詠會公開演唱”的小冊子里的宣言說得好:“我們深信,只要不是啞子,什么人都能唱歌,只要愿意學(xué),什么歌都學(xué)得來。我們更深信,雄壯的歌聲,不獨能夠振起消沉的民氣,喚醒國民的迷夢,同時更能震驚列強的耳鼓,使他們在忙亂的備戰(zhàn)聲中,聽見我們反抗的呼聲。實在的,同胞們!東北淪亡了,冀察又喪失了,整個的華北都要被占了,中華民族的命運,已經(jīng)到了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我們可能再忍嗎?……我們要起來,像獅子般的怒吼……來喚起團結(jié)的精神?!?
其次,這種大規(guī)模的民眾歌詠會,除有教育民眾,喚醒民眾的效用外,還可以使民眾深深地感到集體的偉大力量。一個人的聲音是輕微無力的,千萬人的集體聲音便要響徹云霄,有著排山倒海的氣概了。這足以暗示整個民族一致團結(jié)抗敵救國的偉大力量的象征,能夠培養(yǎng)并增加我們的艱苦奮斗的勇氣。
我們希望民眾歌詠會普遍到全中國,我們愿聽到十萬百萬的愛國同胞集體的“反抗的呼聲”!
悼世界文豪高爾基
記者因為寫過了二十萬字左右的世界文豪高爾基的傳記,對于他的生平有過很感興味的研究,前年在歐洲游歷到莫斯科的時候,很想和這位久所欽仰的文壇老將談?wù)?,不料他正在別處旅行未回,竟錯過了這個機會。不過當(dāng)我在蘇聯(lián)游歷的時候,聽到許多朋友談起他,知道他真是蘇聯(lián)的“國寶”,你無論遇著什么鄉(xiāng)村的婦女,或田間的小孩,提起高爾基,他們都知道,他們都要一團高興地和你談?wù)撽P(guān)于他們所心愛的高爾基,都要手舞足蹈地告訴你關(guān)于他們所心愛的高爾基的這樣那樣。這種情形使我愈益感覺到他是大眾的文豪,和那些只供少數(shù)人消遣的所謂文學(xué)家,大不相同。其實他在文壇上四十幾年的努力,不但為了蘇聯(lián)的大眾的利益,同時也為了世界的大眾的利益,所以他不但是蘇聯(lián)的文豪,也是世界的文豪。我們聽到他去世的不幸消息,不但為蘇聯(lián)憐惜這位文壇大將,并為世界悼惜這位文壇大將。
高爾基的一生,最使我興奮的。是他的始終不倦的艱苦奮斗的精神。他五歲便做了孤兒,十歲便投身社會,在一家鞋店里當(dāng)學(xué)徒,艱苦備嘗。不久他在一個繪圖師的家里做“打雜”,他的主人有個母親,一個長舌的老太婆,一早就把高爾基叫醒,一直使他忙到深夜。他要劈柴搬柴,要燒茶水,要起灶火,要磨擦地板樓梯,要洗碗碟,要摘菜,要從市面上把菜物搬回來,還要替主人抱嬰孩,洗一家人的衣服!這時候,高爾基才十二歲!他又做過神像店的學(xué)徒,做過糕餅店的學(xué)徒,做過守夜,做過碼頭腳夫,還做過許許多多下層民眾的苦工。他在糕餅店里做工,每日要做十四小時的好像地獄生活的苦工,每月僅得到三個羅布的工資。我們讀到他的奮斗史,好像讀著不可思議的神話,但卻都是事實,千磨百折的可驚的事實。這些事實都不能把高爾基壓下去,他終于排除了萬難,成了今日全世界大眾所敬慕的文豪。
他的原名叫做阿勒賽·皮西科夫(Alexey Peshkov)。他廿三歲的時候,在提弗利司的鐵路上會計處做個小職員,工余自己讀書,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第二年九月(即一八九二年,他廿四歲),第一次把他的小說《麥卡邱特拉》發(fā)表于當(dāng)?shù)氐摹陡呒铀鳌啡請螅诺谝淮斡盟墓P名麥仙·高爾基(Maxim Gorky)。這位“下流社會的代言人”的為大眾福利的著作生活便開始了。他四十幾年的著作生活,作品的豐富,是很可驚人的,繼續(xù)不斷的努力也是很使得我們聞風(fēng)興起的。
我最喜記誦他在所著的《鷹之歌》里面的警句:“我們唱著歌,贊美傻子的勇敢!”在中國——這樣危迫的中國——我們所需要的是無數(shù)“傻子的勇敢”!
論民族固有道德
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講演里,分析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中國民族固有道德。近來守土長官,封疆大吏,對于侵略者只會屈服退讓,對于小百姓只會殘虐剝削,早已把總理遺教,拋在九霄云外,惟有所謂民族固有道德,卻到處在提倡著。北自北平,南至廣州,當(dāng)局提倡舊道德,提倡讀經(jīng)復(fù)古,可謂不遺余力。雖然舊道德不是一面擋箭牌,可以抵擋侵略國的槍刺炮彈,舊道德也不是一服續(xù)命湯,可以挽救軍閥獨夫的沒落運命,這有眼前事實證明,但是孫先生所謂民族固有道德,卻依然值得我們來詳細研究一下。
民族固有道德,以“忠”列第一位?!爸摇钡淖畲笠饬x是忠于國家,忠于民族。但是現(xiàn)在恰巧相反。我們民族中間,出賣國家民族的漢奸一天天增多。大的如鄭孝胥,趙欣伯,殷汝耕,石友三等等,小的如華北和福建的貧民,甚至為了兩三毫錢,出賣給日本人。這種大大小小的漢奸,一個個升官發(fā)財,作威作福,而有民族氣節(jié),盡忠報國的志士,反而一個個消沉下去。這不是關(guān)懷民族道德的人們所最痛心的事嗎?
許多貧苦無識的同胞,因遭層層剝削,無法生活,不得已而充當(dāng)漢奸,這是可以原諒的。但是有些統(tǒng)兵將領(lǐng),官僚政客,甚至文人學(xué)者,也竟甘心充當(dāng)漢奸,出賣民族利益,這斷不是出于偶然。原來我國近年內(nèi)戰(zhàn)始終不絕,政令迄未統(tǒng)一。當(dāng)局但求鞏固政權(quán),甚至不擇手段。有時不免以高官厚祿為餌,吸引天下豪強,以求平定反側(cè)。犯上作亂,為舊道德所不許。朝秦暮楚,為士君子所齒冷??墒谴朔N玷污民族道德的事實,在近年政治舞臺上,卻層見迭出,我們的當(dāng)局至少要負一大部分責(zé)任。政府為維持威信起見,不得已而加以容忍,雖情有可原,但是首鼠兩端的投機分子,可以升官發(fā)財,而有主義有信仰的志士,卻不免于出國誅戮。這種政策上行下效的結(jié)果,將使全國男女,只知有富貴利祿,而不知有國家民族。那就無怪漢奸的數(shù)目要一天天增多了。
所以要杜絕漢奸的產(chǎn)生,必須消滅一切漢奸心理,使投機者無法幸進,使朝秦暮楚之輩,不能得志,使中國人民個個忠于國家,忠于民族。這個更用不到寫成標語,貼在墻頭。最要緊的是由政府在內(nèi)政上切實做去。只要政府對內(nèi),信賞必罰,光明坦白,一切都以國家民族利益為前提,這樣漢奸自然絕跡了。
再論民族固有道德
以前說過了“忠”,現(xiàn)在再說“孝”。
中山先生提倡忠孝,自然并不是指愚忠愚孝,而是指廣義的忠和廣義的孝。什么才是廣義的孝呢?中山先生說民族主義就是家族主義,他的意思是說中華民族就是一大家族。所以所謂孝是要盡力謀中華民族的發(fā)揚光大,至少要能保全我們的祖產(chǎn),繼承我們的祖業(yè)。
我們的民族祖先,遺留給我們一個廣大富庶的國土,和一個足以夸耀世界的民族文化。我們要保全這國土的獨立完整,要發(fā)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和世界的新文化匯為一流,這樣我們才算對得起我們的民族祖先,我們才算是孝子仁孫。但是現(xiàn)在我們怎樣?民族敵人一步步進迫,我們一步步退讓屈服。眼見得國土快要斷送完了,主權(quán)快要喪失干凈了,而我們還是不抵抗。出了這不爭氣的敗家子,真把我們民族祖先的顏面都丟凈。
不僅如此。我們對外敵只知道打躬作揖,但是遇見自家兄弟,卻毫不留情,天天在自相殘殺,自相傾軋。我們從外國買來了飛機大炮,以及一切新式武器,卻只是供內(nèi)戰(zhàn)之用。我們對外可以屈服讓步,而對內(nèi)卻必須保持威信。我們相信所謂孝道,斷然不是如此的。
近幾年來,我們每年舉行一次“民族掃墓”的典禮。我們的黨國要人,并不想犧牲一切,抗敵救亡,爭民族光榮,保國家領(lǐng)土,卻單從表面形式上做工夫。假如我們的民族祖先有靈,也一定不會高興。
在我們鄉(xiāng)間,有一個土豪,待他的父親非常兇暴。他父親因幾天沒飯吃餓死了。但是這位土豪卻遍發(fā)訃文,開吊舉殯,排場十二分闊綽。一方面表示他是孝子,一方面又借此可收得大批的奠儀。我們又記得前二三年在廣州也曾經(jīng)舉行過耆老會,表示當(dāng)局敬老的用意。但是事實上,我們的年老的同胞因饑寒失業(yè)而死的,卻到處皆是。用這種方式提倡孝道,和我們鄉(xiāng)間那一位,正是半斤八兩。
以孝治天下,在二十世紀,是不是還行得通,是另一個問題。但是當(dāng)局既然在提倡民族固有道德,卑之無甚高論,我們也就希望當(dāng)局要切實的做去。惟有停止一切內(nèi)哄,養(yǎng)老扶幼,團結(jié)民族力量,實行抗敵救亡,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