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逃失錦州

小言論:第二集 作者:鄒韜奮


我們?nèi)掏椿貞浫ツ晔辉鲁跹哲姶笈e侵黑,對于黑軍本有滅此朝食之概,他們以黑軍器械既窳敗,軍實(shí)未充足,比之遼寧勁旅(?),何啻天淵,故十一月四日以重兵壓迫江橋站,原期兵不血刃,即可嚇走黑軍,不料遇著忠勇無匹的馬將軍和他的將士,以孤懸塞外數(shù)旅之眾,與強(qiáng)敵對抗首尾逾兩星期之久,驕恣無比的日軍竟再三再四敗績潰逃,電傳寰宇,騰笑萬國。最后日傾全軍向我總攻,巨炮飛機(jī),掩護(hù)猛撲,我方孤軍應(yīng)敵,前亡后繼,浴血抵御,肉搏兼夜,彈盡力竭,始于十九日揮淚退守克山。馬將軍振臂一呼,奮不顧身,而黑垣終至不守,在表面上似乎“戰(zhàn)亦無益”(見下述電文中語),但此役之奮斗,一可表示中華民族非劣等民族,非無恥民族,亦即尚有生存于世界資格的民族;一可愈益暴露暴日暴行于全世界,愈益顯示日本強(qiáng)盜行為之無恥于全世界。此非記者的懸揣虛擬,試復(fù)按馬將軍正在血戰(zhàn)之際,各國對我們的輿論如何便可明瞭。至黑軍之最后退守,我們國民猶加深諒者,以經(jīng)過拚死血戰(zhàn)彈盡力竭而始出此,與自顧狗命,聞敵先逃,以國土讓人者迥異。

我們?nèi)粢陨鲜鰯?shù)義而想到最近東北當(dāng)局于一月二日之逃失錦州,無異揖讓奉送國土,不得不深深地感覺無限的恥辱與慘痛。

我們在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的報上看見一條專電,說“觀察大勢,錦州現(xiàn)狀,殆難久支,日軍計(jì)劃,若因攻打結(jié)果而占錦州,則將藉追擊之名,侵犯熱河,一面打山海關(guān)……則錦州孤軍,戰(zhàn)亦無益”,就已知道這是東北當(dāng)局準(zhǔn)備玉成暴日“兵不血刃”的空氣作用。日人常有叫我們到帕米爾高原老家去的滑稽論調(diào),大概我們非被“追擊”到那個高原上去的時候,無須“攻打”,讓暴敵一步一步進(jìn)來,因?yàn)閺垖W(xué)良自九一八以后始終守不抵抗主義,日人亦始終未?!白窊簟保俏覀兯惨姷蔫F一般的事實(shí)!

各西報大載特載日兵未到,華兵先遁,這種極慘痛的記載,在國民看來難過已極,在旨在保全私人平津地盤的張學(xué)良,雖口口聲聲說“生命亦所不惜”,盡能處之泰然,但我們?yōu)槿褡宓娜烁衽c前途計(jì),是否仍任其逍遙平津,依然過他“邊防長官”的安樂生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