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俗文學(xué)史 作者:鄭振鐸


在古代,很早的便有征“役”的制度。人民個個都有當(dāng)兵服役的義務(wù)。常常為了應(yīng)兵役而遠遠的離開了家。杜甫、白居易的詩里對于這事都有很沉痛的描寫。在《詩經(jīng)》里,也有這一類的詩。一個壯丁離別了少婦,執(zhí)殳而為王的先驅(qū);一個執(zhí)殳者連夜晚也還不得休息;這情形在“詩”里寫得悱怨。

《小星》被解為“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于君”是很可笑的。這明明是一個“肅肅宵征,夙夜在公”的行役者的呼吁;所謂“抱衾與稠”是帶了行囊去“上直”的意思。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嗜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召南·小星》)

“伯兮朅兮”一首,寫丈夫執(zhí)了殳,為王的先驅(qū)去了,少婦在閨中天天的思念著他,連膏沐也都不施。丈夫走了,她還為誰而修飾著容顏呢?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萱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衛(wèi)風(fēng)·伯兮》)

《君子于役》也是思婦懷念其應(yīng)征役而去的丈夫的,寫得是那樣的深情悱惻: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王風(fēng)·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去了,不知什么時候才回來。天已經(jīng)黑下來了,雞都歸了窩,牛羊也都從牧場里趕回來了,“君子”還在服役,怎么能不思念著他呢?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才回來?他在“于役”時,饑了么?渴了么?她是那樣的關(guān)心著他!

在《詩經(jīng)》里找到了《黃鳥》和《我行其野》二篇是最有趣味的事。這兩篇是同性質(zhì)的東西。讀了《我行其野》便更可以明了《黃鳥》說的是什么事。

黃鳥黃鳥,無集于谷,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歸,復(fù)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fù)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fù)我諸父。

《小雅·黃鳥》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枰鲋剩跃蜖柧?。爾不我畜,復(fù)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 ?;枰鲋剩跃蜖査?。爾不我畜,言歸斯復(fù)。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小雅·我行其野》

“昏姻之故,言就爾居”,這不明明的說著“入贅”的事么?“爾不我畜,復(fù)我邦家”和“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歸,復(fù)我邦族”,其事實是相同的。贅婿之不為人所重,古今如一?!秳⒅h諸宮調(diào)》寫知遠入贅李家,受盡李氏兄弟的欺辱。他乃慨嘆的說道:

勸人家少年諸子弟,愿生生世世休做女婿。

他受不住那苦處,不得不和三娘別離而出走?!饵S鳥》和《我行其野》寫的還不是這同樣的情緒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