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戲劇
從寓言發(fā)展為原始的小說,在結(jié)構(gòu)上常是講愛情底。從這種愛情小說再發(fā)展便成為戲劇。印度底戲曲雖然不能比興體詩古,但它底源流卻很長遠。贊誦明論里已經(jīng)有了一種戲劇的文體,便是對話式的頌詩,如沙羅摩(Sarama)與波尼(Panis),閻摩(Yama)與他底妹子閻彌(Yami)底對話,是這種頌詩底例。明論后底印度戲曲乃由禽喻與宗教的儀式混合而成。在公元前第二三世紀,印度底普通社會常有一種演神事底賽會人(Y?tr?s),多半是演徧入天垂跡于人間所行底戀愛故事。徧入天或那羅延天底垂跡黑天,為印度最受崇拜底神靈。關于他底神話很多。相傳在幼年時代,因為避難底原故,他底父親把他寄在一個牧者底家庭里。黑天自少便是一個牧童,住在孔雀城(Mathura)附近底原野。在那里,,他與許多牧女發(fā)生戀愛,因此創(chuàng)了一種歌舞名為圓舞(Mandala Nrityam)。這種牧歌,后來屢在他底節(jié)日表演出來。這表演是歌舞和宗教儀式混合起來一種動情的歌劇。它底結(jié)局都要團圓,并且不能脫離歌舞。有人以為印度戲劇是從希拉介紹進來底。相傳亞力山大王東征時曾帶著一切戲劇底應用品物到印度去。印度雅語名戲臺上底幕為“耶伐尼迦”(Yavanik?或Javanī),意思便是“希拉的”。這也可以看出希拉戲劇與印度戲劇有關系底痕跡。在波泥尼底著作里,載著印度當時戲劇理論底作家已分為尸羅連(?il?lin)與羸馬(Kri??sva)兩派。相傳尸羅連便是歌舞經(jīng)(Nata Sūtra)底作者。這也可以證明在波儞尼以前,印度早已有了戲劇。又在早期的佛教典籍里也曾說到歌舞和優(yōu)伶。這樣看來,希拉人或者只介紹戲臺上底動作,而戲劇底要素早已存在印度底文藝里也未可知。印度戲劇里底打諢人或者帶著希拉的色彩,但戲劇底文義就純?nèi)怀鲎杂《刃揶o家底手筆。
印度沒有真正的悲劇,國人雖多悲觀者,卻喜歡團圓主義底喜劇。這原故是因為看戲底都是王公貴人,演戲都在神誕或慶典底時節(jié),他們是為歌舞升平,酬謝神恩而演戲,并不是為表示社會生活底現(xiàn)象而演戲,所以戲劇必以團圓終結(jié)。凡生活康裕底國土,和養(yǎng)尊處優(yōu)底人物,都與悲劇不相投契,他們甚至厭惡悲劇。古印度底王庭也是如此。印度戲劇底名目很多,常見的為色(Rūpakam),極所作(Prakaranam),歌舞(或那吒迦藝 Natakas),一人述說(Bh?nas),一幕?。╒y?yogas),三幕?。⊿amav?k?ras),游行賽會(Yatras),獲狼戲(Ih?mrigas),環(huán)擊戲(Dima),武?。ˋnka)等等。在這些戲劇里頭,只有那吒迦可以算是合于近代所謂戲劇底條件。
訶利陀沙底娑困達羅(?akuntala)便是屬于那吒迦一類底戲劇。印度戲劇底出數(shù)不等,從一出可以到十出,劇里底腳色也沒一定,時間與空間可以錯亂或間隔,曲本里所用底語言為雅語與俗語。劇中底婦人與下級種姓底男子都說俗語。早期劇本所用底雅語很簡明,后來越寫越繁復,甚至使聽者不能一時了解,須要費時間去思索。
在早期的印度戲劇家中,以訶利陀沙最為有名,但在他以前,還有好幾位。相傳生于公元前第四世紀作政事論(Artha ??stra)底致明(Bh?saka)也寫了很多劇本,最要的如童子所行(B?lacarita),創(chuàng)作者(Pratim?nataka),阿毘磨落迦(Avimaraka),愛授(C?rudatta)等等。他底著作,照現(xiàn)在所知底已有十五種以上。致明以后,有首陀羅迦(?ūdraka)。他住世時約在公元前第三世紀。他底作品留存到如今,最有名的是小泥車(Mricchakatika)。有人以首陀羅迦和訶利陀沙為同時代底人物,但從小泥車底文體看來,他又像比訶利陀沙早生幾個世紀。小泥車無疑是印度最古劇本之一。這劇本與訶利陀沙底作品最不同的地方在它那種戲劇的力量和詼諧。它是印度戲劇里最近于歐洲所謂莎士比派底作品。首陀羅迦是一個王者。依古印度底慣例,臣下底作品常署著王底名字,所以這劇本是不是他寫底仍是一個疑問。麥唐那教授和一部分的學者以檀丁為小泥車底真正作者,因為首陀羅迦在印度文學界上不大有名,而檀丁底文筆很與那劇本相似。小泥車底內(nèi)容是一個窮商人和一個富裕的女人戀愛底情節(jié)。全劇分為十出,除掉兩個主腳意外,還有打諢人和許多副腳。全劇結(jié)構(gòu)注重在窮商人底高尚戀愛生活,那富女用許多方法使他理會她底愛情,那商人至終娶了那女子為妻。在每出里頭都可以看出作者戲劇藝術(shù)手腕底高超與心情底靈敏。小泥車是劇里一件小事,因為商人底幼兒哭他底玩具小泥車是用泥做成底,他父親很窮,又買不起好的給他。那富裕的愛者聽見這事,便把珠寶裝滿了一小車,教他去買一輛和鄰人底孩子一樣底金車。
我們在缽顛阇利底大講章里也找出兩出描寫黑天故事底戲劇,名婆利之被擒(Bali-Bandh)和甘沙底殺害(Kansa-Vadha),但不很名。在他以后底馬鳴卻是印度戲劇進步底持關鍵者。他雖是一個詩人,但給了后來的作劇家不少的提示,我們最少可以說他是訶利陀沙底先驅(qū)者。馬鳴底作品已經(jīng)略說一二,在這里便不再贅。我們于此可以多談訶利陀沙。訶利陀沙底作風有些很帶著模擬佛所行贊底色彩。他生于大勇健日王治世底太平時代。那時,婆羅門教復興,佛教漸次衰減,婆羅門的文學也隨著宗教的改革而重生。加以大勇健日底扶助,使一代底文藝得以從宗教的教訓一變而為藝術(shù)的鑒賞。從前的文學只是生存于宗教教義底下,不過為道德宗教教訓底工具,到了訶利陀沙底時代,便完全脫離了這種舊束縛而開發(fā)了一條新途徑。在這時候,不但戲劇與興體詩大有進步,即如哲學,科學,也有很明顯的遷變。公元第六世紀初葉底印度王位是以文藝莊嚴底。在大勇健日底許多寶貝中,除金玉以外,還有一班詩人,文士,和科學家,所以這是古典的雅語文學全盛底時代。訶利陀沙也是大勇健日所有底眾寶之一。
訶利陀沙底三部名作娑困達羅,勇健與廣延(Vikramorva?ī),和摩羅毘迦與火天友(M?lavik?gnimitra),在藝術(shù)手段上都很高超。作者想像力底豐富,及描寫能力底偉大,使劇中人物底特性都可以在各篇里頭看出來。從詼諧底情調(diào)看來,訶利陀沙底作品便比不上小泥車。娑困達羅與勇健與廣延是用戲劇文體寫成底寓言。娑困達羅不但在印度最有名,在世界底文壇上也站得住。這兩本戲劇底情節(jié)是從吠陀的傳說采取出來。劇里底文體和情節(jié)都很簡單,動作底時間也很迅速,也而最能動人的便是里頭底興體詩歌。它們使作者享受大名,使讀者感得無限的優(yōu)美。
娑困達羅底情節(jié)很簡單。在這劇本里,最初描寫寄養(yǎng)在隱士家里底天女娑困達羅與杜斯讓第王底戀愛情形。打諢人上場,埋怨他底王喜歡到森林里打獵,以致走到這個沒有東西可吃底地方。后來他和王來到娑困達羅底草舍??汕呻[士不在家,王就和那女子攀談。女子供給他們東西吃,此后他們便因一度底相會而結(jié)婚。杜斯讓第給了她一只戒指,做為信物,不久他便回宮去了。娑困達羅因為得罪了一個婆羅門人杜婆婆(Durvasas),便受了他底咒詛,說那愛她底人,除非得著他給她底那只戒指,必要把她忘卻。她底養(yǎng)父命兩個徒弟送娑困達羅到大象城(Hastin? Pura)底王宮,要求她所愛底王收容她。但杜斯讓第因為受了婆羅門人底咒咀,已忘卻了他們彼此底關系。但見她時,雖不承認他們曾經(jīng)結(jié)婚,卻也很憐愛她,她知道非要把戒指找回來,便不能與王再行結(jié)合;但那戒指早已丟失了,她怎樣找也找不著。她那住在天上底母親見她在人間流落,便把她接到天上去住了好些時。后來有個巡兵逮捕了一個漁夫,說他身上藏著一只無價的戒指,一定是從盜竊而來。漁夫說那戒指是在河邊從一條魚底肚子里取出來底。那戒指便是王給娑困達羅底戒指,因為娑困達羅有一天到河邊去汲水,把手上戴著底戒指滑溜出來,掉入水里,被魚呑掉。王得著那戒指以后,就回憶他們當初相愛底情形,于是再把娑困達羅找回來,與她團聚。所以這劇本底全名是重認婆困達羅(Abhij??na-?akuntala)。
這出戲底情節(jié)是從摩訶婆羅達取出來底。娑困達羅是隱士妙友與迷那迦天女(Apsaras Menàk?)所生底女兒。她便是婆羅達底母親?!版独н_”(?akunta)鷙鳥,因為娑困達羅生時便被拋棄于林中,因眾鳥底翊衛(wèi)得以生存,后來被隱士甘婆(Kanva)收養(yǎng)了,便名她為娑困達羅。她底幼年生活便在林中隱士底草舍,在那里遇著杜斯讓第。
勇健與廣延底本事是從贊誦明論里廣延天女(Urva?ī)與大號哭(Purūlravas)戀愛底故事取出來。在明論里,廣延或指曉神,大號哭或即日神。曉與日底戀愛是古人對朝日底神話化的解釋。訶利陀沙這劇本共有五出,它底情節(jié)是神怪的。開場演廣延天女自從天上奔逃以后,就被一只妖怪捉住,諸天女在天上為她底?夫而發(fā)悲愁。但她在地上已被月族底大王突王哭救出來。大號哭王愛戀她,卻因王后底嫉妬把她迫走了。廣延回到天上,因為她是諸天女中最美麗的,就被選為天上底女伶。她在那出神秘的戲劇里應當扮做一個女神來奉承諸位天神。在表演時,她底言辭中有一句應當說“我愛神,”只因她愛上大號哭王,就把話說錯了。她說,“我愛大號哭?!碧斓r因她說出這句話,以為她是個天女,不應當鐘愛世人,于是咒咀她,把她永遠逐出天宮。那時,在諸天會上底因陀羅把這種咒咀改輕,許她等到她底愛者見到他們底所生嬰兒,就可以回到天宮去。廣延于是下凡,與大號吳王結(jié)婚。有一天,她走到一個神圣的叢林,那林自來是不許女人進去底。她一走進去就變成一棵葡萄樹。大號哭自失掉她以后,便到處去找她。他用興體的辭句向著鳥,雀,蜂。蝶,花,草等等,詢問他底愛者到底在什么地方。他至終因著一塊具有結(jié)合離人能力底神石,把廣延找回來。廣延已經(jīng)生了一個孩子,但因從前所受底咒咀,恐怕不久便要與大號哭王離別,于是把他藏起來。那孩子偶然被大號突王看見了,王一方面因看見自己底兒子而喜歡,一方面又因失掉愛妻而憂悶。因陀羅看見這情形便憐憫他,許廣延與他住在世間,直到他去世底時候。這出喜劇到這里就得著一個團圓底下場。勇健與廣延可以說是一出神怪劇。第四出演大號哭王詢問花鳥等情節(jié),完全用興體詩底筆法寫出來。廣延底事跡與我國戲劇里演董永遇天女那出天姬送子很有些相同之點。
摩羅毘迦與火天友底情節(jié)比前兩劇較為復雜。這劇表演印度宮庭之戀愛事實?;鹛煊淹酰ˋgnimitra)因愛上王后底侍女摩羅毘迦(Malavik?),致宮闈里發(fā)生許多嫉妬底情申請。他們經(jīng)過許多困難,至終得立摩羅毘迦為第二王后。
訶利陀沙之后,印度底大戲劇家有有吉(Bhavabhūti);在有吉之前,有戒日王(?il?ditya)。此王生于公元第七世紀,治中印度曲女城。王本吠奢種,名曷利沙伐彈那(Harsa-Vardhana,此言喜增,)以兄為鄰國所殺,嗣位,號戒日,在位后六年,為兄復讎,臣服五印度。玄奘于曲女城曾受他很好的待遇。他是一個佛教的文學家。他作了三部劇本,名珠瓔(Ratn?vali),龍喜(N?gananda)和愛見(Priyadar?ika)。珠瓔底真正作者或者是迦淡波利底作者波那,或者是達婆迦(Dh?vaka)。二位都是戒日王底臣僚,所以這兩劇本或者是其中底一人把辭句寫好,經(jīng)戒日王自己修改過底。
珠瓔是從訶利陀沙底摩羅毘迦與火天友脫胎出來底。這戲劇底本事是師子國王女珠瓔與婆阇鄔達衍那王(Vatsa Udayana)戀愛底情節(jié)。珠瓔生時,相士便預言她將來定要做一位大王底第二王后。當她從海道要到鄰國與友邦底大王相會時,船因遇難而沉沒,珠瓔被救,展轉(zhuǎn)流落,至終到了婆阇鄔達衍那王底都城。王底大臣,見她長得美麗,就把她送到宮里,做王后底侍女。他們不知道她便是師子國底王女,她也改名為海女(s?garika)。有一天婆阇鄔達衍那偶到御苑散步,無意中看見海女,立時把愛慕底情懷表示出來。王因著海女底女友和御前打諢人底幫助,得以彼此相親,后來這事被王后婆娑婆達多(V?savadatta)知道了,立時把打諢人和海女禁錮起來。忽然宮中失火,海女底生命危險萬分,王遂奮勇進去,把她救出來。正救出來底時候,師子國底使者到了。使者認得海女便是他國里底王女。珠瓔于是把事由向王說明。王后才知道珠瓔是她底中表姊妹。她許王與珠瓔行婚禮,立為第二王后。正當這時候,打諢人與王底大將魯曼文(Rumanvant)進來,奏報戰(zhàn)勝?薩羅國。宮中上下都為這些事稱賀。全劇到此便收場了。
愛見底情節(jié)與珠瓔差不,故不必多贅。在公元第六到第八世紀所有的作品都不如后來底好。生于第八世紀底有吉是彌曼差派底大師,鳩摩利羅跋陀(Kumarila Bhatta)底徒弟。他是南印度人。在他底三大劇本中,以茉莉與青春(M?lati-M?dhava)為最優(yōu)美。茉莉(M?lati)與一個男子青春(M?dhava)互相愛戀。他們底父母也許他們結(jié)合,后來因為政治上的原故,致他們底志愿不能實現(xiàn)。這一對戀人聽從王底詔令,各人另行擇配。他們底父母也正式地為他們另選別人了。不幸茉莉被一個兇惡而古怪的司祝擄去,要把她做人祀獻給大自在天底妻子難近母(Durga)。青春趕到祭壇,把他底戀人救下來,并且殺掉那司祝。他們在危難里相逢,再行訂婚。行婚禮底時候,青春底朋友們和他開玩笑,將一個男子扮做茉莉來與他對拜。不料茉莉在那時節(jié),又被人擄去。青春和他底朋友們于是到處去追尋,至終得著一個佛尼底幫助,把她找回來。這本戲共有十出,作者于登場底人物個個都表現(xiàn)出各人底性格,真是訶利陀沙以后一個大能手。
有吉底第二和第三大著是大雄本行(Mah?vira Carita)與上羅摩所行(Uttara-R?ma-Carita)。這兩劇都是取材于羅摩衍那前者表演羅摩與悉多晚期的生活,從悉多被放逐做起,到十八年后再遇羅摩時止。從實際上說起來,這劇本缺乏許多動作,與其說是戲劇,不如說它是一篇戲劇的詩歌。
有吉底作品與訶利陀沙底有許多不同之點,最著的如打諢人在訶利陀沙底劇本里是不可少的,但在有吉底著作里簡直是不重要。他底劇本沒有詼諧的情調(diào)。他又不像訶利陀沙那么喜歡用直喻法和暗喻法。他簡直說平白的話語。他很喜歡描寫自然底美麗和偉大的現(xiàn)象。他所用底文句隨著劇中情節(jié)底張弛而張弛,所以在每句里都能把劇外的情調(diào)很有力地表示出來。無怪批評家說有吉底劇本很能操縱觀聽者底情感。
在有吉以后,還有好幾位劇本作氣。氐宿授(Vi??khadatta)約生于公元第八或第十世紀。他著羅叉剎和指環(huán)?。∕udra-R?ksasa),是一本政治底戲劇,把當時底生活活現(xiàn)出來。作者文筆底流暢和情節(jié)底曲折都為其他的戀愛劇所不能比較。生于公元第九世紀底母羅敵(Mur?ri)著無價的羅怙(Anargha-r?ghava或Mur?ri Nataka),取材于羅摩衍那,文句雖嫌艱深,卻還優(yōu)美。生于第十世紀底王冕(R?ja?ekhara)寫了四本戲劇,即傷驢底宰割(Viddha ?ila Bha?jik?),小羅摩衍那(B?la R?m?yana),小婆羅達(B?la Bh?rata)和龍腦香穗(Karpūra Ma?jarī)。傷驢底宰割底內(nèi)容與珠瓔很相同。小羅摩衍那是表演羅摩事跡最長的戲劇,材料完全從羅摩衍那取出來。小婆羅達是從摩訶婆羅達取材,起自捷足(Draupadī)底婚禮,終于般度族被放到森林里。尊者人生本(Bhatta N?r?yana)約生于第九世紀。他底辮發(fā)底結(jié)合(Venī-Samh?ra)是從摩訶婆羅達第二卷和第八卷底事跡取材底。劇中表演堅陣怎樣把他一切財產(chǎn)輸?shù)?,連他底妻子捷足也輸給人。希惡(Duh-???ana)侮辱捷足,把她底辮發(fā)解散了,又揪著她底散發(fā)把她拉走。作怖眼見這樣底侮辱,誓愿日后必要殺希惡,還飲他底血。希惡后來果然被他殺掉,他底誓愿于是滿足,捷足底頭發(fā)于是再結(jié)合起來。
安自在(Ksemī?vara)約在公元第十世紀生于曲女城,為憤怒的?尸迦(CandaKau?ika)底作者。這也是一篇好劇本,很值得一讀。彌斯羅達磨達羅(Mi?ra-Damodara)約生于公元第十一世紀,是達羅(Dhara)國王婆阇(Bhoja)底臣僚。相傳大歌舞(Mah?nataka)或大頷歌舞(Hanuman-nataka)是他編纂底。這劇表演羅摩與大頷猴王合攻楞伽底事跡,材料完全是從羅摩衍那取出來。黑君(Krishnàmi?ra)相傳也生于第十一世紀,為智月底升起(pralodha Candrodaya)底作者。這是一駑哲學的劇本,劇中底人物都是智識,理解等底象征。在教義上,作者偏向徧人派底婆羅門思想。
自十―世紀以后,印度戲劇作品很少流傳,也很少優(yōu)美的。訶利陀沙以下底作劇家多半取材于摩訶婆羅達及羅摩衍那,所以讀下去,每令人感得陳襲無味。實際上說,印度底創(chuàng)作劇本本來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