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一四 先鋒營

萍蹤寄語:第三集 作者:鄒韜奮


俄國的革命,遺下了許多驚人的成績,而青年運動(Youth Movement)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在蘇聯(lián),一個全新的下一代正在蓬蓬勃勃地生長著。所謂“全新”,是環(huán)境新,觀念新,體格新,習慣新……由此“全新”的種種,造出世界上的“新”人!你在蘇聯(lián)和十一二歲的學童談談,他能告訴你英國怎樣在剝削印度,各帝國主義怎樣在剝削中國!你問他到教堂里去嗎?他能直截爽快地答道:“不,因為沒有上帝!”有位美國朋友問一個這樣的兒童:“你知道美國嗎?”他答道:“知道,那里有資本家和被壓迫的黑人!”

關于教育方面,記者以后由蘇聯(lián)南部回到莫斯科后,有較詳?shù)挠^察,當另有記述報告。(雖則關于托兒所和幼稚園的情形,在以前的通訊里已相當?shù)卣勥^。)在這里先談談在雅爾他附近所見到的先鋒營(Pioneers' Camp)。

我們知道蘇聯(lián)的青年組織,就黨的立場說,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十月兒童”(Octobrists),年齡約自六歲至十歲左右;一種是“先鋒”(Pioneers),約自十歲至十四五歲;一種是“青年黨員”(Komsomol or Communist Youth),年齡約自十四五歲至廿三四歲。(這種年齡常略有更動。)在一九三四年,成年的黨員達三百五十萬人;這三種組織里的青年則超出一千萬人以上。而這一千萬以上的天天在猛進中的青年,可說是蘇聯(lián)的最有潛力的生力軍!

在這一千萬人里面,全蘇聯(lián)的“先鋒”青年約占二百萬人,受青年總會(Union of Communist Youth)的指導;每隊的“先鋒”,由該會委任“青年黨員”任指導員。每六十個“先鋒”成一組,每組成六“連”(“l(fā)ink”),即每“連”為十人,公舉一人為“連”長,各“連”舉出代表組成該組的蘇維埃(即會議)。“先鋒”的信條有“忠實于工人的主義和列寧的主張”,“先鋒是全世界工人之友”,“先鋒須努力求知識”,“先鋒須保重健康和清潔,不吸煙飲酒,不詛咒”等等。在形式上似乎頗像童子軍,特點卻在有明確的中心信仰和目標。

這“先鋒”青年每于假期中結隊到青山綠水的克里米亞旅行,或過鄉(xiāng)野營帳的生活,所以我們這次到了蘇聯(lián)的南方,很想看看“先鋒營”的生活。八月廿一日的傍晚,從雅爾他的海邊碼頭乘特備的小汽船,行駛一小時,才到先鋒營所在的那個鄉(xiāng)間,到時已萬家燈火,我們竟作夜游。我們的汽船靠岸時,先鋒營的指導員——一位很誠懇忠厚的年約廿三四歲的青年黨員已到岸邊來照料。這先鋒營即在海濱,離這岸邊不過二三十步路就到了。我們在燈光下看見幾座單層的屋子,好像兵房似的。里面排列著不少小鐵床,又頗像醫(yī)院。我們到后先被引到一個小草場上,約有二十幾位的“先鋒”代表,列隊出來歡迎我們,年齡約自十一二歲至十三四歲,有男的有女的,穿著藍布的制服,上面披著一件黑呢的披肩,挺胸整步,魚貫而來,于天真中含著嚴肅:紅潤的臉龐,煥發(fā)的眼光,活潑的體態(tài),真是一隊可愛的安琪兒!全隊走到我們的面前時,由指導員呼口號,即全隊轉向我們肅立,皮鞋跟合攏,“達”一聲響,一致高呼歡迎口號,我們也一致高呼道謝的口號。隨后他們便轉向整隊而去。我們隨著指導員到一個露天大舞臺上去,因為他們準備開一個音樂會和演一幕短劇招待我們。這露天舞臺即在該營平屋的邊上一個大空場上,建造得很樸實簡單,舞臺即在地上,舞臺的對面便是用三合土造成的一排一排的長座位,像球場的看座一樣,一排一排向后高起來。舞臺的旁邊有一個小屋子,預備演員化裝用的。我們走到這舞臺時,看座上已坐有四五百的孩子們,一致起立鼓掌歡呼。那些笑容可掬的小臉龐,和活潑潑地的精神,尤其是那許多八九歲的小朋友,都用足勁兒表示歡樂,使我們都不得不為之動容。據(jù)說有不少音樂家和劇員——尤其是專門研究兒童方面的——每于假期中從大城市如莫斯科等,到各鄉(xiāng)村間來演唱給兒童們看。這天夜里的表演和歌唱,也是由這樣來的專家擔任。有許多歌唱的節(jié)目并由全體“先鋒”參加合唱。也有講笑話的節(jié)目,講得幾百兒童張開嘴哈哈笑,笑聲震天!那幕短劇是描述一個十四歲的懶惰到極點的逃學的孩子,睡在床上不起來,一切都想在床上干,弄出種種笑話,也使那些坐在看座上的孩子們笑聲不絕。(我們也夾坐在他們一起。)

這“先鋒營”里的兒童的年齡約自八歲至十五六歲,共約五百人,是從蘇聯(lián)各地來的。最后由全體起立合唱“營歌”(Camp Song),下看座后,分別列隊,由各隊的領袖領著,共成一大隊,四人一排,唱歌走著,向另一空地上聚齊,行下旗禮,然后由各組領袖向立在司令臺上的指導員行軍禮,報告本日本組的重要事項,例如多少人的成績特佳,多少人受了懲罰等等,報告畢又立正行軍禮,然后走歸原隊。(指導員也答禮。)指導員如有疑問,也提出詢問,由組長答復。最有趣的是有一組的組長是一個最幼的孩子,看上去只有七八歲,也大模大樣地提高嗓子報告,也正而經(jīng)之地立正舉手行軍禮等等。圍觀著的我們都不禁失笑。各組長報告畢,指導員宣布該營醫(yī)生指定要在第二早看的幾個兒童的名字,叫他們依時去見這醫(yī)生。最后全隊各組由各組長領導著回到各“營”里去睡覺去。

我們趕在夜里去匆匆一看,當然未看到他們的全部的生活,據(jù)說他們每日有一定的程序,最注重的是利用山水勝地,增強體格,如結隊在山上作遠足游行,及在海濱游泳等等;此外如就實際情況中研究自然界的知識,及養(yǎng)成集團生活和互助習慣等等,亦所注重。

(一九三五,四,三,晚。倫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