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周代詩歌三百零五篇,分為風(fēng)、雅、頌三類。
風(fēng)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十五部分,合稱十五國風(fēng)(簡稱國風(fēng)),共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小部分是貴族作品。
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小雅,大部分是貴族的作品,小部分是民間歌謠。大雅則全是貴族的作品,其中有敘事詩,有祭祀詩。
頌有周頌、魯頌、商頌,共四十篇。周頌產(chǎn)生於西周前半期,魯頌大約是紀(jì)元前七世紀(jì)魯國的詩,商頌大約是紀(jì)元前八、七世紀(jì)宋國的詩。這些詩多半是西周、魯國和宋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用於宗朝祭祀的樂歌,也都是貴族的作品。
《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時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jì)),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紀(jì)),共約五百多年。除極少數(shù)是西周作品外,大部分是東周時代的作品。它所包括的時期是如此之長,題材又十分廣泛,所以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各個方面,如復(fù)雜的社會生活和階級斗爭,人民大眾的思想和感情等,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詩經(jīng)》不僅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就是在漢語發(fā)展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周初到春秋中葉文學(xué)語言的真實面貌,具有豐富的詞匯,尤其在研究上古音韻方面,它是極為重要的資料。
《詩經(jīng)》的"經(jīng)"字是漢儒加上去的,先秦只稱為詩,不稱詩經(jīng)?!对娊?jīng)》經(jīng)秦火后,至漢復(fù)傳,傳詩者共有四家,即齊、魯、韓、毛。齊人轅固所傳的叫齊詩,魯人申培所傳的叫魯詩,燕人韓嬰所傳的叫韓詩,魯人毛亨所傳的叫毛詩。四家解詩,多有不同。自東漢鄭玄為毛傳(原名詁訓(xùn)傳,傳音zhuàn)作箋后,學(xué)毛詩的漸多,以后其他三家逐漸衰廢,而且先后亡佚了。現(xiàn)在的《詩經(jīng)》就是毛亨所傳的。
歷代的《詩經(jīng)》注本和研究《詩經(jīng)》的著作很多,通行的較好的注本有:《毛詩正義》(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集傳》(宋朱熹著),《詩毛氏傳疏》(清陳奐著),《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著)。歷代的解詩者為時代所限,解釋《詩經(jīng)》,不盡符合《詩經(jīng)》的原意,甚至作了一些歪曲。因此,我們讀這些注本時,必須抱審慎的態(tài)度,對古人的解說,既不可迷信,也不應(yīng)一筆抹煞。
現(xiàn)代人也作了一些關(guān)於《詩經(jīng)》的注釋工作,如余冠英的《詩經(jīng)選》就是較好的一種。
國 風(fēng)
關(guān)雎(周南)[1]
關(guān)關(guān)雎鳩[2],在河之洲[3]。窈窕淑女[4],君子好逑[5]。
參差荇菜[6],左右流之[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8]。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9]。悠哉悠哉[10],輾轉(zhuǎn)反側(cè)[11]。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2]。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13]。窈窕淑女,鐘鼓樂之[14]。
[韻部]鳩、洲、逑,幽部。流、求,幽部。得、服、側(cè),職部。采、友,之部。芼,宵部,樂,藥部,宵藥合韻。
[1]關(guān)雎,篇名。《詩經(jīng)》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幾個字(一般是兩個字)作為篇名。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住東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陽東北),統(tǒng)治東方諸侯。周南當(dāng)是在周公統(tǒng)治下的南方(今洛陽以南直到湖北)的詩歌。《關(guān)雎》是一首情歌,寫一個男子思慕一位女子,并設(shè)法去追求她。
[2]關(guān)關(guān),鳥的和鳴聲。雎(jū)鳩,一種水鳥。
[3]洲,水中的陸地。這里以在小洲上叫的雎鳩引出下文兩句話,這種表達方法叫做興(xìng)。興用一種事物引出自己想要說的事物,兩種事物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在解釋時,不能牽強附會。
[4]窈窕(yǎotiǎo),美好的樣子。淑,品德好。
[5]逑(qiú),配偶。
[6]參差(cēn cī),長短不齊。荇(xìng),一種水草,可以吃。
[7]向左邊右邊尋找。流,順?biāo)鞫。ㄒ乐祆湔f)。
[8]寤(wù),睡醒。寐(mèi),睡著了。
[9]服,想。思服,想念。
[10]悠(yōu),思(依毛傳)。
[11]輾轉(zhuǎn),轉(zhuǎn)動。反側(cè),翻來覆去。
[12]琴瑟,都是古代的樂器。琴有五弦或七弦,瑟有二十五弦。友,親愛。這是說用琴瑟作樂來表達愛她之意。
[13]芼(mào),選擇。
[14]用鐘鼓奏樂來使她快樂。
卷耳(周南)[1]
采采卷耳[2],不盈頃筐[3]。嗟我懷人[4],寘彼周行[5]。
陟彼崔嵬[6],我馬虺隤[7]。我姑酌彼金罍[8],維以不永懷[9]。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10]。我姑酌彼兕觥[11],維以不永傷[12]。
陟彼砠矣[13],我馬瘏矣[14]。我仆痡矣[15],云何吁矣[16]!
[韻部]筐、行,陽部。嵬、隤、罍、懷,微部。岡、黃、觥、傷,陽部。?br> 、瘏、痡、吁,魚部。
[1]這首詩寫一個采卷耳的婦女懷念她遠(yuǎn)行在外的愛人,想像他在外的各種情況。
[2]采采,采了又采。卷耳,又名苓耳,一種菊科植物,嫩苗可以吃。
[3]盈,滿。頃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
[4]嗟(juē),嘆詞。懷,想念。
[5]寘,放。彼,指示代詞,那。周行(háng),大道(依朱熹說)。
[6]這句以下都是婦人想像她愛人在外的情況。陟(zhì),登。崔嵬(wéi),高山。
[7]我,婦人設(shè)想的她愛人的自稱。以下幾個"我"同。虺隤(huī tuí),病。
[8]姑,姑且。酌,斟酒喝。罍(léi),盛酒器。這是說從金罍里舀酒喝。
[9]維,句首語氣詞。以,介詞,它的賓語省略了,這里是"藉此"的意思。永,長。懷,想念。
[10]玄黃,病。
[11]觥(gōng),飲酒器。兕(sì)觥,用兕角做的觥。
[12]永傷,長久的憂思。
[13]砠(jū),有土的石山。
[14]瘏(tú),病。
[15]痡(pū),病。
[16]我多么憂愁?。≡?,語氣詞。吁(xū),憂愁。
桃夭(周南)[1]
桃之夭夭[2],灼灼其華[3]。之子于歸[4],宜其室家[5]。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6]。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7]。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1]這是一篇祝賀女子出嫁的輕快活潑的短詩。詩人熱情地贊美新娘,并祝她婚后生活幸福。
[2]夭夭(yāoyāo),少壯的樣子。
[3]灼灼(zhuózhuó),花盛的樣子,形容桃花火一般地紅艷。華,同花。
[4]之,這,指示代詞。子,指女子S?,动次g釋貳9?,滁w蕖:笫讕陀謾壩詮欏敝賦黽蕖?br> [5]能使她的家庭和順。宜,和順,用如動詞,使動用法。室家,家庭。
[6]有,形容詞詞頭。蕡(fén),果實多的樣子。實,果實。
[7]蓁蓁(zhēnzhēn),樹葉繁盛的樣子。
[韻部]華、家,魚部。實、室,質(zhì)部。蓁、人,真部。
芣苢(周南)[1]
采采芣苢[2],薄言采之[3]。采采芣苢,薄言有之[4]。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5]。采采芣苢,薄言捋之[6]。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7]。采采芣苢,薄言襭之[8]。
[1]這是一篇反映勞動的詩歌,是婦女們采集芣苢時唱的。詩中刻畫了采芣苢的勞動過程,洋溢著飽滿的勞動熱情。
[2]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芣苢(fúyǐ),植物名,就是車前,可以吃。
[3]薄言,都是動詞詞頭。
[4]有,取得。
[5]掇(duō),拾取。
[6]捋(luō),成把地順著莖采下。
[7]袺(jié),手提著衣襟兜著。
[8]襭(xié),把衣襟掖在帶間兜著。
[韻部]采、有,之部。掇、捋,月部。袺、襭,質(zhì)部。
北門(邶風(fēng))[1]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2]。終窶且貧[3],莫知我艱。已焉哉[4]!天實為之,謂之何哉[5]!
王事適我[6],政事一埤益我[7]!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謫我[8]。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敦我[9],政事一埤遺我[10]!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11]。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1]邶(bèi),國名,周武王封紂子武庚在這里,后來并入衛(wèi)國。在今河南淇縣以北至湯陰縣一帶。這篇詩寫一個生活困難又不堪公務(wù)之苦的小官吏的慨嘆,反映了最高統(tǒng)治者和下層官吏的矛盾。
[2]殷殷,憂愁的樣子。
[3]終,既已。窶(jù),窮到?jīng)]法講求禮節(jié)。且,而且。貧,窮到?jīng)]法生活(指缺乏衣食金錢)。
[4]算了吧!
[5]謂之何,等於說"奈之何"(依王念孫說,見《經(jīng)傳釋詞》引)。
[6]王事,指君王命令服勞役之事。適,擿(擲)字的省借(依馬瑞辰說,見《毛詩傳箋通釋》)。適我,投給我。
[7]政事,指賦稅的事。一,一概,全部。埤(pí),厚,等於說重重地。益我,加給我。
[8]室人,家里人。交,更迭(替換)。遍,都。謫(zhé),同謫,責(zé)怪。
[9]敦我,和"適我"同義。
[10]遺,加。
[11]摧,折磨。
[韻部]門、殷、貧、艱,文部;為、何,歌部。適、益、謫,錫部;為、何,歌部。敦,文部,遺、摧,微部,文微合韻;為、何,歌部。
靜女(邶風(fēng))[1]
靜女其姝[2],俟我於城隅[3]。愛而不見,搔首踟躕[4]。
靜女其孌[5],貽我彤管[6]。彤管有煒[7],說懌女美[8]。
自牧歸荑[9],洵美且異[10]。匪女之為美[11],美人之貽[12]。
[1]這是寫一個男子赴他情人的約會的詩。詩中刻劃了他見到那女子前后的不同心情。
[2]靜,閑雅安詳。其,形容詞詞頭。姝(shū),美麗。
[3]俟(sì),等候。城隅,指城上的角樓。
[4]搔,撓(náo)。踟躕(chíchú),走來走去。
[5]孌(luán),嬌美。
[6]貽(yí),贈給。彤(tóng),紅色。彤管,到底是什么,向來說法不一,一說是紅色管狀的初生的草,就是下文的"荑"。此說較妥。
[7]有,形容詞詞頭。煒(wěi),紅而有光。
[8]說(yuè),即后來的"悅"。懌(yì),喜歡。女,汝,指彤管。
[9]牧,放牧牛羊的地方。歸(kuì),通饋,贈給。荑(tí),剛長出的茅(草名)。
[10]洵(xún),確實。異,與眾不同。
[11]不是你(指荑)本身美。匪,通非。
[12]因為你是美人贈給的。
[韻部]姝、隅、躕,侯部。孌、管,元部;煒,微部,美,脂部,微脂合韻。荑、美,脂部;異,職部,貽,之部,職之合韻。
柏舟(鄘風(fēng))[1]
泛彼柏舟[2],在彼中河[3]。髧彼兩髦[4],實維我儀[5]。之死矢靡它[6]。母也天只[7]!不諒人只[8]!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9]。之死矢靡慝[10]。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1]鄘(yōng),國名,周武王把他的弟弟管叔封在這里,后來并入衛(wèi)國。故城在今河南汲縣境。這篇詩寫一個姑娘自己找好了對象,不顧母親的阻撓,誓死忠於愛情,不肯改變主意,表現(xiàn)了她的強烈的斗爭性。
[2]泛,漂浮。柏舟,用柏木造的船。
[3]中河,就是河中。
[4]髧(dàn),發(fā)下垂的樣子。兩髦(máo),男子沒到成人時,披著頭發(fā),下齊眉毛,分向兩邊梳著,叫作"兩髦"。
[5]維,句中語氣詞,幫助判斷語氣。儀,配偶。
[6]之,至。矢,通誓。靡(mǐ),沒有。它(tuō),同他,指示代詞,別的。這里指別的心,就是"二心"。
[7]母親?。√彀?!只,語氣詞,帶有感嘆意味。
[8]諒,相信。人,人家,實指自己。
[9]特,配偶。
[10]慝(tè),同忒(tè),更改,變動。
[韻部]河、儀、它,歌部;天、人,真部。側(cè)、特、慝,職部;天、人,真部。
墻有茨(鄘風(fēng))[1]
墻有茨[2],不可埽也[3]。中勾之言[4],不可道也[5];所可道也[6],言之丑也[7]。
墻有茨,不可襄也[8]。中勾之言,不可詳也[9];所可詳也,言之長也[10]。
墻有茨,不可束也[11]。中勾之言,不可讀也[12];所可讀也,言之辱也[13]。
[1]相傳這是諷刺衛(wèi)國統(tǒng)治階級荒淫無恥的詩。衛(wèi)宣公死后,他的妻宣姜和他的庶長子公子頑私通,衛(wèi)國人作了這篇詩來諷刺他們。
[2]茨(cí),蒺藜。
[3]埽,同掃,掃除。
[4]中勾(gòu)之言,指內(nèi)室里淫僻的話。
[5]道,說。
[6]可說的話啊。
[7]談起它來真丑惡啊。言,談?wù)摗?/p>
[8]襄,除去。
[9]詳,細(xì)說。
[10]談起它來話長啊。
[11]束,舊注"束而去之",含有"收拾干凈"的意思。
[12]讀,誦言(依朱熹說),等於說"公開地說出來"。
[13]辱,恥辱。
[韻部]埽、道、道、丑,幽部。襄、詳、詳、長,陽部。束、讀、讀、辱,屋部。
相鼠(鄘風(fēng))[1]
相鼠有皮[2],人而無儀[3]。人而無儀,不死何為[4]?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5]。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6],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7]?
[1]這也是諷刺當(dāng)時統(tǒng)治階級荒淫無恥的詩。說他們連老鼠都不如,表現(xiàn)了人民對統(tǒng)治階級的痛恨和鄙視。
[2]看那老鼠還有一張皮。相(xiàng),仔細(xì)看。
[3]儀,合於禮貌的外表或舉動。
[4]何為,做什么。
[5]止,容止,指守禮法的行為。
[6]體,肢體。
[7]胡,為什么。遄(chuán),快。
[韻部]皮、儀、儀、為,歌部。齒、止、止、俟,之部。體、禮、禮、死,脂部。
氓(衛(wèi)風(fēng))[1]
氓之蚩蚩[2],抱布貿(mào)絲[3],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4]。送子涉淇[5],至于頓丘[6],匪我愆期[7],子無良媒。將子無怒[8],秋以為期[9]。
[1]衛(wèi),國名,周武王把他的弟弟康叔封在這里,在今河南北部及河北南部?!睹ァ肥且皇讞墜D詩,反映了封建社會里婦女的痛苦,不僅是對那薄幸的男子而且是對男權(quán)社會的強烈的控訴。
[2]氓(méng),民,這里指詩中的男主角。蚩蚩(chīchī),忠厚的樣子。
[3]布,幣。上古以布為貨幣。貿(mào),交易,買。
[4]來就我商量〔婚事〕。即,就。
[5]涉,渡。淇,河名,在今河南北部。
[6]頓丘,地名,在今河南清豐縣。
[7]愆(qiān),錯,過。愆期,過期,指拖延日期。
[8]將(qiāng),愿。
[9]以秋天為結(jié)婚的時期。"秋"是"以"的賓語。
乘彼垝垣[1],以望復(fù)關(guān)[2]。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3];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4]。爾卜爾筮[5],體無咎言[6]。以爾車來[7],以我賄遷[8]。
[1]乘,登。垝(guǐ),毀壞,倒塌。垣,墻。
[2]復(fù)關(guān),地名,是那個男子住的地方。
[3]涕,淚。漣漣,淚流的樣子。
[4]載,動詞詞頭。
[5]卜,在龜甲上鉆個小坑,用火炙燒,根據(jù)龜甲上燒出的裂紋來判斷吉兇。筮(shì),用蓍(shī)草的莖來占卦。
[6]體,卦體,就是用龜蓍占卜所顯示的現(xiàn)象。咎言,不吉利的話。
[7]以,介詞。
[8]賄,財物。
桑之未落[1],其葉沃若[2]。于嗟鳩兮[3],無食桑葚[4]!于嗟女兮,無與士耽[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6];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1]這句話表時間。表時間的分句里,主謂之間加上介詞"之",取消它的獨立性,更顯示出它和主句的密切關(guān)系。
[2]沃若,潤澤的樣子。若,詞尾。連上句比喻自己年輕貌美。
[3]于(xū)嗟,感嘆詞。于,同吁。鳩,斑鳩。兮(xī),語氣詞,相當(dāng)於現(xiàn)代漢語的"啊"。
[4]桑葚(shèn),桑的果實。據(jù)說斑鳩吃了桑葚能醉,這句話比喻女子不要沉溺在愛情里。
[5]士,未婚男子的通稱。耽(dān),沉溺在歡樂里,這里有"迷戀"的意思。
[6]說,解說。連上句說男子薄情,還可以解說(依孔穎達說)。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1]。自我徂爾[2],三歲食貧[3]。淇水湯湯[4],漸車帷裳[5]。女也不爽[6],士貳其行[7]。士也罔極[8],二三其德[9]。
[1]其黃,指其葉黃。隕(yǔn),落下。這兩句比喻自己容顏衰老。
[2]徂(cú),往。徂爾,往你那里去。
[3]三歲,三年。食貧,吃的東西缺乏。
[4]湯湯(shāngshāng),水大的樣子。
[5]漸,浸濕。帷裳,指車圍子。連上句是說被遺棄后渡淇水回來的情況。
[6]爽,差錯。
[7]貳,不專一,用如動詞。行,行為。
[8]罔,無。罔極,等於說無常,沒有準(zhǔn)。
[9]把他的心變了,等於說變了心。二三,用如動詞,使動用法,有改變、反覆的意思。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1];夙興夜寐[2],靡有朝矣[3]!言既遂矣[4],至于暴矣[5];兄弟不知,咥其笑矣[6]!靜言思之[7],躬自悼矣[8]!
[1]沒有家務(wù)勞動,意思是丈夫還愛自己,不使自己從事家務(wù)勞動。靡,沒有。室勞,家務(wù)勞動。
[2]夙(sù)興,早起。夜寐,晚睡。這句是說自己卻早起晚睡,從事家務(wù)勞動。
[3]無有片刻之暇。朝(zhāo),早晨。這里指短時間。
[4]你的心愿已經(jīng)滿足了。言,句首語氣詞。既,已經(jīng)。遂,順心,滿意。
[5]暴,橫暴。
[6]咥(xì),笑的樣子。笑,譏笑。
[7]言,動詞詞頭。
[8]躬,自身,自己。悼,傷心。
及爾偕老[1],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2]。總角之宴[3],言笑晏晏[4],信誓旦旦[5],不思其反[6]。反是不思[7],亦已焉哉[8]!
[1]及,同。偕老,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2]隰(xí),洼濕的地方。泮(pàn),水邊。連上句是說:淇水和洼濕之地都有個邊緣。言外之意是自己的愁怨卻沒有個盡頭。
[3]總,扎。小孩子的頭發(fā)扎成抓髻叫"總角"。宴,快樂。
[4]晏晏,溫和,柔順。連上句是說:兩人在童年的時候是很好的。
[5]信誓,表示誠信的誓言。旦旦,通怛怛,誠懇的樣子。
[6]反,違反,變心。連上句是說:那時發(fā)下的誓言很誠懇,沒想到他以后會變心。
[7]反是,違反這誓言。是,指示代詞,指"誓"。
[8]已,罷了,算了。連上句是說:他既然違反了誓言不思念舊情,那就算了吧。
[韻部]蚩、絲、絲、謀、淇、丘、期、媒、期,之部。垣、關(guān)、關(guān)、漣、關(guān)、言、言、遷,元部。落、若,鐸部;葚、耽,侵部;說、說,月部。隕、貧,文部;湯、裳、爽、行,陽部;極、德,職部。勞、朝、笑,宵部,暴、悼,藥部,宵藥合韻。怨、岸、泮、宴、晏、旦、反,元部;思、哉,之部。
木瓜(衛(wèi)風(fēng))[1]
投我以木瓜[2],報之以瓊琚[3]。匪報也,永以為好也[4]。
投我以木桃[5],報之以瓊瑤[6]。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7],報之以瓊玖[8]。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1]這篇詩寫情人互相贈送東西以表愛情。
[2]投,扔,這里作送給解。木瓜,果類,形橢圓。
[3]瓊(qióng),美玉。琚(jū),佩玉的一種。瓊琚,美麗的佩玉。
[4]好,愛。
[5]木桃,就是桃。
[6]瑤,美玉。
[7]木李,就是李子。
[8]玖(jiǔ),黑色的玉。
[韻部]瓜、琚,魚部;報、好,幽部。桃、瑤,宵部;報、好,幽部。李、玖,之部;報、好,幽部。
黍離(王風(fēng))[1]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2]。行邁靡靡[3],中心搖搖[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5]。悠悠蒼天[6]!此何人哉[7]?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8]。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周平王遷洛邑,是為東周,領(lǐng)土在今洛陽一帶。東周王國境內(nèi)的詩歌就叫王風(fēng)。這篇詩是寫流浪者的憂憤。一個找不到出路而流落他鄉(xiāng)的客子,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自己的悲慘遭遇,不禁悲憤交集。
[2]黍,今北方叫黍子;稷,不黏的黍。累累下垂的樣子。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的介詞。這兩句是說我來時黍已離離垂穗,而稷只長苗而未長穗(依鄭玄說)。
[3]行,道。邁,行。行邁,道上走。靡靡,緩慢的樣子。
[4]中心,就是心中。搖遙,心神不定的樣子。
[5]求,尋找。
[6]悠悠,遙遠(yuǎn)的樣子。
[7]此,不知指的是誰,有人說就是指不知我的人。
[8]噎(yē),塞住。
[韻部]離、靡,歌部;苗、瑤,宵部;憂、求,幽部;天、人,真部。離、靡,歌部;穗,質(zhì)部,醉,物部,質(zhì)物合韻;憂、求,幽部;天、人,真部。離、靡,歌部;實、噎,質(zhì)部;憂、求,幽部;天、人,真部。
君子于役(王風(fēng))[1]
君子于役[2],不知其期[3]。曷至哉[4]?雞棲于塒[5],日之夕矣[6],羊牛下來[7]。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8]!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9]。曷其有佸[10]?雞棲于桀[11],日之夕矣,羊牛下括[12]。君子于役,茍無饑渴[13]!
[1]這篇詩寫妻子思念在遠(yuǎn)方長期服役沒有歸期的丈夫。
[2]君子,這里指丈夫。于,動詞詞頭。役,服勞役或兵役。
[3]期,指服役的期限。
[4]什么時候回到家來呢?曷,等於說何時。
[5]塒(shí),鑿墻做成的雞窩。
[6]之,主謂之間的介詞。
[7]下來,指從高處回來。
[8]如之何,等於說"怎么"。勿思,不想念。
[9]不計日子,不計月份。日、月,都用如動詞。
[10]有,通又。佸(huó),聚會。有佸,再會。
[11]桀,木樁。
[12]括,至。
[13]茍,尚(依王引之說,見《經(jīng)傳釋詞》),表示希望。希望丈夫在外免於饑渴。
[韻部]期、哉、塒、來、思,之部。月、佸、桀、括、渴,月部。
風(fēng)雨(鄭風(fēng))[1]
風(fēng)雨凄凄[2],雞鳴喈喈[3]。既見君子[4],云胡不夷[5]?
風(fēng)雨瀟瀟[6],雞鳴膠膠[7]。既見君子,云胡不瘳[8]?
風(fēng)雨如晦[9],雞鳴不已[10]。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1]鄭風(fēng),鄭國的民間歌謠。這篇詩寫一個女子正在想念她的愛人而愛人就回來了的喜悅心情。
[2]凄凄,寒涼。
[3]喈喈(jiējiē),雞叫聲。
[4]君子,指丈夫。
[5]云,句首語氣詞(參用王引之說,見《經(jīng)傳釋詞》)。胡,為什么。夷,平,這里指心情愉快。
[6]瀟瀟,又猛又急。
[7]膠膠,雞叫聲。
[8]瘳(chōu),病好了。
[9]晦,夜晚。如晦,指昏暗得好像夜晚。
[10]已,止。 [韻部]凄、喈、夷,脂部。瀟、膠、瘳,幽部。晦、已、喜,之部。
伐檀(魏風(fēng))[1]
坎坎伐檀兮[2],寘之河之干兮[3],河水清且漣猗[4]。不稼不穡[5],胡取禾三百廛兮[6]?不狩不獵[7],胡瞻爾庭有縣貆兮[8]?彼君子兮[9],不素餐兮[10]!
[1]魏,國名,這是春秋時代的魏國,國君姓姬。最初受封的不知是誰,后為晉獻公所滅,故城在今山西芮城縣東北。這篇詩對不勞而獲的過著寄生生活的剝削階級,給以嚴(yán)厲的質(zhì)問與尖銳的諷刺。
[2]坎坎(kǎnkǎn),用斧砍木的聲音。伐,砍。檀,樹名,木材可以造車。
[3]寘,放。干,岸。
[4]漣,風(fēng)吹水面,紋如連鎖叫漣。猗(yī),語氣詞,用法同兮。
[5]稼,耕種。穡(sè),收獲。
[6]廛(chán),一夫所居日廛,三百廛指三百夫所耕之田谷,甚言其多,不一定是確數(shù)。下文"三百億""三百囷"的用法同此。
[7]狩(shòu),冬天打獵,這里泛指打獵。
[8]瞻,望見??h,古懸,掛。貆(huán),就是獾(huān)。
[9]君子,指靠剝削而生活的統(tǒng)治者。
[10]素餐,白吃,指不勞而食。這是一句諷刺話。
坎坎伐輻兮[1],寘之河之側(cè)兮,河水清且直猗[2]。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3]?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4]?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1]輻,車輪上的輻條。伐輻,砍取制輻的木材。下章"伐輪"仿此。
[2]直,直波。
[3]億,十萬,指禾把的數(shù)目(依鄭玄說)。
[4]特,三歲的獸。
坎坎伐輪兮[1],寘之河之漘兮[2],河水清且淪猗[3]。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4]?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5]?彼君子兮,不素飧兮[6]!
[1]輪,車輪。
[2]漘(chún),水邊。
[3]淪,小的波紋。
[4]囷(qūn),圓形的谷倉,也就是囤。
[5]鶉(chún),就是鵪(ān)鶉。
[6]飧(sūn),熟食,這里指吃飯。
碩鼠(魏風(fēng))[1]
碩鼠碩鼠[2],無食我黍!三歲貫女[3],莫我肯顧[4]。逝將去女[5],適彼樂土[6]。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7]。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8]。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9]。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10]。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11]?
[1]這篇詩寫農(nóng)民對統(tǒng)治者沉重剝削的憤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碩(shuò)鼠,大老鼠,這里比喻剝削者。
[3]侍奉你多年。三歲,極言其時間長,不是確指三年。貫,侍奉。女(rǔ),你,后來寫作"汝"。這里指鼠,也就是指剝削者。
[4]顧,顧念,照顧。
[5]逝,通誓。
[6]適,到......去。樂土,可以安居樂業(yè)的地方。下兩章"樂國""樂郊"都是同樣的意思。按:這種地方只是詩人的理想,在當(dāng)時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7]爰(yuán),於是,即在這里。所,處所,指可以安居的地方。
[8]德,用如動詞,加惠。
[9]直,這里作"所"解(依王引之說,見《經(jīng)義述聞》)。"爰得我直",等於上文的"爰得我所"。
[10]勞,慰問。
[11]誰去了還長嘆呢?之,往。永號,長嘆。
【分類號】《古代漢語》(第二冊)
【分類名】語言文字
【書名】古代漢語第二冊
【編者】王力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199703
【標(biāo)題】第六單元(之二)
【正文】
[韻部]鼠、黍、女、顧、女、土、土、所,魚部。鼠、女、女,魚部;麥、德、國、國、直,職部。鼠、女、女,魚部;苗、勞、郊、郊、號,宵部。
鴇羽(唐風(fēng))[1]
肅肅鴇羽[2],集于苞栩[3]。王事靡盬[4],不能藝稷黍[5]。父母何怙[6]?悠悠蒼天!曷其有所[7]?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8]。王事靡盬,不能藝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9]?
肅肅鴇行[10],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11]。父母何嘗[12]?悠悠蒼天!曷其有常[13]?
[1]唐,國名,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於此。叔虞子樊父,徙居晉水旁,改稱晉。這首詩是寫農(nóng)民在徭役重壓之下發(fā)出的無可奈何的呻吟。
[2]肅肅,鳥振動羽翼的聲音。鴇(bǎo),雁類。
[3]苞,叢生。栩(xǔ),櫟(lì)樹。
[4]盬(gǔ),閑暇(依王引之說,見《經(jīng)義述聞》)。
[5]藝,種植。
[6]怙(hù),依靠。
[7]什么時候才能得其所呢(指能得安居)?曷,指何時。
[8]棘(jí),酸棗樹。
[9]極,盡頭。
[10]行,翮,羽莖,這里指翅。
[11]粱,像小米的一種谷物。
[12]嘗,吃。
[13]什么時候才能有正常的生活呢?常,指正常的情況。
[韻部]羽、栩、盬、黍、怙、所,魚部。翼、棘、稷、食、極,職部。行、桑、粱、嘗、常,陽部。
蒹葭(秦風(fēng))[1]
蒹葭蒼蒼[2],白露為霜。所謂伊人[3],在水一方[4]。溯洄從之[5],道阻且長[6]。溯游從之[7],宛在水中央[8]。
[1]秦,在今陜西甘肅一帶。這是一首懷念人的詩。詩中寫追尋所懷念的人,但終於是可望而不可即。
[2]蒹(jiān),荻,像蘆葦。葭(jiā),蘆葦。蒼蒼,茂盛的樣子。
[3]伊人,那人。伊,指示代詞。
[4]在河的另一邊。
[5]溯(sù),通溯,逆著河流向上游走。洄,彎曲的水道。從,就。
[6]阻,險阻,難走。
[7]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8]宛,彷佛,副詞。
蒹葭萋萋[1],白露未曦[2]。所謂伊人,在水之湄[3]。溯洄從之,道阻且躋[4]。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5]。
[1]萋萋,茂盛的樣子。
[2]曦(xī),乾。
[3]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4]躋(jī),升高。
[5]坻(chí),水中高地。
蒹葭采采[1],白露未已[2]。所謂伊人,在水之涘[3]。溯洄從之,道阻且右[4]。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5]。
[1]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2]已,止,指乾了。
[3]涘(sì),水邊。
[4]右,向右拐彎,也就是說道路彎曲。
[5]沚(zhǐ),水中陸地。
[韻部]蒼、霜、方、長、央,陽部。萋、湄、躋、坻,脂部,曦,微部,脂微合韻。采、已、涘、右、沚,之部。
黃鳥(秦風(fēng))[1]
交交黃鳥[2],止於棘[3]。誰從穆公[4]?子車奄息[5]。維此奄息[6],百夫之特[7]。臨其穴[8],惴惴其栗[9]。彼蒼者天,殲我良人[10]!如可贖兮,人百其身[11]。
[1]秦穆公死后,用一百七十七人殉葬,其中有為人民所敬重的子車氏三弟兄。這篇詩就是哀悼他們的。詩中對統(tǒng)治者的殘暴行為提出公開的抗議,對被害者表示高度的同情,反映出人民對統(tǒng)治者的強烈憎恨,也反映出人民的正義感。
[2]交交,鳥叫聲。
[3]止,停留。
[4]從,指從死,即殉葬。
[5]子車奄息,人名,子車是氏。
[6]維,句首語氣詞。
[7]能和一百人相配的人(指他的才能)。特,匹敵,配。
[8]穴,墓穴。
[9]惴惴(zhuì zhuì),害怕的樣子。栗,哆嗦。連上句是說奄息身臨墓穴殉葬時的恐怖情況。
[10]殲(jiān),消滅。良人,善人。
[11]大意是:如果可以替換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愿意拿一百個身體(死一百次)去換他的性命。贖,贖身,這里指替換。
交交黃鳥,止于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1]。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1]能當(dāng)(比)得一百人的人。防,當(dāng),比。
交交黃鳥,止于楚[1]。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2]。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1]楚,一種叢生的樹木,又叫荊。
[2]能抵得一百人的人。御,抵。 [韻部]棘、息、息、特,職部;穴、栗,質(zhì)部;天、人、身,真部。桑、行、行、防,陽部;穴、栗,質(zhì)部;天、人、身,真部。楚、虎、虎、御,魚部;穴、栗,質(zhì)部;天、人、身,真部。
無衣(秦風(fēng))[1]
豈曰無衣[2]?與子同袍[3]。王于興師[4],修我戈矛[5],與子同仇[6]。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7]。王于興師,修我矛戟[8],與子偕作[9]。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10]。王于興師,修我甲兵[11],與子偕行[12]。
[1]這篇詩是寫秦國人民慷慨從軍,相互友愛,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的。詩中表現(xiàn)出對戰(zhàn)爭的樂觀與無畏,充滿著昂揚熱烈的情緒。
[2]衣,上衣。
[3]袍,長衣。
[4]于,動詞詞頭。興師,起兵。
[5]戈矛,都是長柄的兵器。
[6]同仇,你我的仇敵是共同的。
[7]澤,指汗衣。
[8]戟,一種長柄的兵器。
[9]偕,一同,一起。作,起。偕作,一塊兒行動起來。
[10]裳,下衣。
[11]甲,鎧甲。兵,兵器。
[12]行,行走。偕行,指一塊上戰(zhàn)場。
[韻部]衣,微部,師,脂部,微脂合韻;袍、矛、仇,幽部。衣、師,微脂合韻;澤、戟、作,鐸部。衣、師,微脂合韻;裳、兵、行,陽部。
月出(陳風(fēng))[1]
月出皎兮[2]。佼人僚兮[3],舒窈糾兮[4]。勞心悄兮[5]。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勞心慅兮[6]。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7]。
[1]陳,周武王把舜的后人封在這里,在今河南開封以東到安徽亳縣一帶。這一篇是月下懷人的詩。在形式上,它是具有特殊風(fēng)格的雙聲疊韻詩。
[2]皎,與第二章的"皓"都是皎潔光明的意思。
[3]佼(jiǎo)人,美人。僚(liǎo),和第二章的"懰"(liǔ),第三章的"燎",都是嬌美的樣子。
[4]舒,緩,指女子舉止從容閑雅。窈糾(yǎo jiǎo),和第二章的"懮(yǒu)受",第三章的"夭紹",都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條,體態(tài)輕盈,行步時柔美多姿的樣子。
[5]勞心,憂心。悄,憂愁的樣子。
[6]慅(cǎo),憂愁的樣子。
[7]慘,當(dāng)作懆(依朱熹說)。懆音cǎo,憂愁不安。
[韻部]皎、僚、悄,宵部,糾,幽部,宵幽合韻。皓、懰、受、慅,幽部。照、燎、紹、懆(慘),宵部。
七月(豳風(fēng))[1]
七月流火[2],九月授衣[3]。一之日觱發(fā)[4],二之日栗烈[5]。無衣無褐[6],何以卒歲[7]?三之日于耜[8],四之日舉趾[9]。同我婦子[10],饁彼南畝[11]。田畯至喜[12]。
[1]豳(bīn),也作"邠",國名,在今陜西栒(xún)邑縣西。這篇詩寫我國上古時代農(nóng)民受剝削壓迫的情況。他們終年辛勤勞動,而絕大部分的勞動是為"公"的,最好的生產(chǎn)果實都被統(tǒng)治者占去,自己卻得不到溫飽,過著悲慘的生活。
[2]七月,就是夏歷七月。流,向下行?;?,星宿名,或稱"大火",就是"心宿"。周時夏歷六月黃昏時候,心宿出現(xiàn)於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就偏西向下了。
[3]授衣,把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們?nèi)プ鳌?/p>
[4]一之日,指周歷一月的日子,就是夏歷十一月,下文的"二之日"是夏歷十二月,"三之日"是夏歷一月(正月),"四之日"是夏歷二月。夏歷三月不叫五之日,只稱為春。從四月到十月就依照夏歷,也就是現(xiàn)在農(nóng)村里還沿用的農(nóng)歷。觱(bì)發(fā),大風(fēng)觸物的聲音。
[5]栗烈,等於說凜冽(lǐn liè),寒冷。
[6]褐,參看《孟子·許行》注。
[7]靠什么來過完這一年呢?意思是沒法過冬。卒,終了。
[8]于,為,這里指修理。耜(sì),農(nóng)具,是犁的一種。
[9]趾,腳。舉趾,指舉足下地,開始耕種。
[10]同,偕同,動詞。我,家長自稱(依朱熹說)。婦子,女人和小孩子。
[11]饁(yè),送飯。南畝,泛指田地。
[12]農(nóng)官來到田間,〔看到大家都在勞動,〕心中歡喜。田畯(jùn),農(nóng)官。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1],有鳴倉庚[2]。女執(zhí)懿筐[3],遵彼微行[4],爰求柔桑[5]。春日遲遲[6],采蘩祁祁[7]。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8]。
[1]春,指夏歷三月。載,開始。陽,天氣和暖。
[2]有,動詞詞頭。倉庚,鳥名,就是黃鶯。
[3]懿筐,深筐。
[4]遵,循,順著......走。微行,小道。
[5]爰,於是,在這里。柔桑,嫩桑葉。
[6]遲遲,緩慢的樣子,指白天長。
[7]蘩(fán),菊科植物,又名白蒿。用煮蘩的水滋潤蠶子,蠶就容易出來。祁祁,眾多,指采蘩的人多。
[8]只怕被公子強迫帶回家去。殆,副詞,只怕。公子,指國君之子。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1]。蠶月條桑[2],取彼斧斨[3],以伐遠(yuǎn)揚[4],猗彼女桑[5]。七月鳴鵙[6],八月載績[7]。載玄載黃[8],我朱孔陽[9],為公子裳。
[1]萑(huán),荻的別名,是葦?shù)囊环N。葦,蘆葦。萑葦,在這里用如動詞,指收割萑葦。八月萑葦長成,收割下來,可做蠶箔。
[2]蠶月,養(yǎng)蠶的月份,指三月。條桑,截取桑樹的枝條,以備采摘桑葉。
[3]斨(qiāng),方孔的斧子。
[4]遠(yuǎn)揚,指長得長而高揚的枝條。
[5]猗,借作掎(jǐ),牽引,拉著。女桑,就是柔桑。
[6]鵙(jué),鳥名,又叫伯勞。
[7]載,開始???,擰成麻線,準(zhǔn)備織布用。
[8]載,則(依孔穎達說)。玄,黑紅色。"玄"和"黃"都用如動詞,指染成玄色黃色。
[9]朱,大紅??祝?。陽,鮮明。
四月秀葽[1],五月鳴蜩[2]。八月其獲[3],十月隕蘀[4]。一之日于貉[5],取彼狐貍[6],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7],載纘武功[8]。言私其豵[9],獻豣於公[10]。
[1]秀,植物開花。葽(yāo),植物名,也叫遠(yuǎn)志。
[2]鳴蜩(tiáo),蟬叫。
[3]其,動詞詞頭。獲,收獲。
[4]蘀(tuò),草木的葉落地。隕蘀,指葉子落下來。
[5]于,動詞詞頭。貉(hé),像狐貍的一種獸,這里用如動詞,指獵取貉。
[6]貍,同貍,野貓。注意:上古時"狐"和"貍(貍)"分指兩種動物,兩字合成一個詞是較晚的事。
[7]同,指會合眾人(在打獵之前)。
[8]載,則。纘(zuǎn),繼續(xù)。武功,指田獵之事。
[9]言,動詞詞頭。私,用如動詞,指獵者私人占有。豵(zōng),一歲的豬,這里泛指小獸。
[10]豣(jiān),三歲的豬,這里泛指大獸。公,公家,指統(tǒng)治者。
五月斯螽動股[1],六月莎雞振羽[2]。七月在野[3],八月在宇[4],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5],塞向墐戶[6]。嗟我婦子,曰為改歲[7],入此室處[8]。
[1]斯螽(zhōng),蝗類。股,腿。古人把這種蟲振翅發(fā)出的聲音看成是腿和腿磨擦出來的。
[2]莎(suō)雞,蟲名,就是紡織娘。振羽,指振翅發(fā)聲。
[3]在野,和下邊的"在宇""在戶""入我床下"的主語都是蟋蟀。
[4]宇,屋檐,這里指屋檐下。
[5]穹(qióng),窮究,指把所有的鼠穴都找到。窒,堵塞,指堵鼠穴。熏,用煙熏。
[6]向,朝北的窗戶。冬天把它堵住,以免寒風(fēng)吹入。墐(jǐn),涂。農(nóng)民編柴竹做門,冬天涂上泥。
[7]曰,句首語氣詞。為,算是。改歲,更改年歲,指過年。這是指周歷,和上文的"卒歲"指夏歷不同。
[8]處,居住。以上是說居處的簡陋。
六月食郁及薁[1],七月亨葵及菽[2]。八月剝棗,十月獲稻[3]。為此春酒[4],以介眉壽[5]。七月食瓜,八月斷壺[6],九月叔苴[7]。采荼薪樗[8],食我農(nóng)夫[9]。
[1]郁(yù),植物名,果實像李子。薁(yù),一種野葡萄。這兩種植物的果實都可以吃。
[2]亨(pēng),煮。后來寫作"烹"。葵,菜名。菽,豆,這里指豆葉
[3]剝(pū),打。棗和稻都是釀酒的原料。
[4]春酒,冬天釀酒,經(jīng)過春才做成,所以叫春酒。
[5]介,求。眉壽,長壽。人老了眉上有長毛,叫秀眉,所以稱長壽為眉壽。
[6]斷,指摘下。壺,葫蘆。
[7]叔,拾取。苴(jū),麻的種子,可以吃。
[8]荼(tú),苦菜。薪樗(shū),拿樗當(dāng)柴。薪,用如動詞。樗,臭椿。
[9]食(sì),給......吃,這里指養(yǎng)活。
九月筑場圃[1],十月納禾稼[2]:黍稷重穋[3],禾麻菽麥[4]。嗟我農(nóng)夫,我稼既同[5],上入執(zhí)宮功[6]。晝爾于茅[7],宵爾索綯[8]。亟其乘屋[9],其始播百谷[10]。
[1]場,打谷場。圃,菜園。筑場圃,筑場於圃。古代場圃同地。春夏為圃,秋冬為場。
[2]納,指把糧納入谷倉。禾稼,泛指一般谷物。
[3]重(tóng),通穜,早種晚熟的谷。穋(lù),通稑,晚種早熟的谷。
[4]禾,這里專指一種谷物,就是現(xiàn)在的小米。菽,豆。
[5]同,集中,指農(nóng)民把收打下的谷物集中送入公家的谷倉。
[6]上入,到公家去。執(zhí),指服役。宮,室,這里指統(tǒng)治者的住宅。功,事。這句是說為統(tǒng)治者服家內(nèi)勞役。
[7]爾,代詞,你,這里不一定有所指。于,往。茅,草名,這里用如動詞,指采取茅。
[8]宵,夜里。索,繩索,這里用如動詞,絞,搓。綯(tāo),繩。
[9]亟,急。乘,升,登。乘屋,指登上屋頂去修屋頂(這里是指修理農(nóng)忙時所居住的蓋在田野中的屋子)。
[10]其始,指歲始,即春初。
二之日鑿冰沖沖[1],三之日納于凌陰[2]。四之日其蚤[3],獻羔祭韭[4]。九月肅霜[5],十月滌場[6]。朋酒斯饗[7],曰殺羔羊[8]。躋彼公堂[9],稱彼兕觥[10],萬壽無疆[11]。
[1]沖沖,鑿冰的聲音。
[2]凌陰,冰窖。凌,冰。
[3]蚤,通早,這里指早朝(依朱熹說),是一種祭祀儀式。
[4]獻上羔羊,祭以韭菜。這是對司寒之神的祭祀(上古藏冰取冰都要祭祀司寒之神),祭后打開冰窯,取出使用。韭,古韮字。
[5]肅霜,等於肅爽(依王國維說,見《觀堂集林》),指天高氣爽。
[6]滌場,把打谷場清掃乾凈。
[7]朋酒,兩壺酒。斯,指示代詞,復(fù)指酒。饗(xiǎng),鄉(xiāng)人在一起飲酒。
[8]曰,句首語氣詞。
[9]躋,登。公堂,公共場所。
[10]稱,舉起。兕觥,參看《詩經(jīng)·卷耳》注。
[11]無疆,沒有疆界,就是無限的意思。
[韻部]火、衣,微部;發(fā)、烈、褐、歲,月部;耜、趾、子、畝、喜,之部。火、衣,微部;陽、庚、筐、行、桑,陽部;遲、祁,脂部;悲、歸,微部?;?、葦,微部;桑、斨、揚、桑,陽部;鵙、績,錫部;黃、陽、裳,陽部。葽,宵部,蜩,幽部,宵幽合韻;獲、蘀、貉,鐸部;貍、裘,之部;同、功、豵、公,東部。股、羽、野、宇、戶、下、鼠、戶、處,魚部。薁、菽,覺部;棗、稻、酒、壽,幽部;瓜、壺、苴、樗、夫,魚部。圃、稼,魚部;穋,覺部,麥,職部,覺職合韻;同、功,東部;茅、綯,幽部;屋、谷,屋部。沖,冬部,陰,侵部,冬侵合韻;蚤、韭,幽部;霜、場、饗、羊、堂、觥、疆,陽部。
?小雅
節(jié)南山[1]
節(jié)彼南山[2],維石巖巖[3]。赫赫師尹[4],民具爾瞻[5]。憂心如惔[6],不敢戲談[7]。國既卒斬[8],何用不監(jiān)[9]?
[1]這是一首控訴執(zhí)政者的詩。詩人對窮兇極惡的大師尹氏表示無比的憤怒。
[2]節(jié),高峻的樣子。
[3]維,句首語氣詞。巖巖,山石堆積的樣子。
[4]赫赫,勢位顯盛的樣子。師,太師的簡稱,是周代最高的官職。尹,尹氏,太師的姓。
[5]具,俱,都。爾瞻,看著你。注意:這不是否定句,但代詞賓語卻放在動詞之前。
[6]惔(tán),通"炎",焚燒。
[7]戲談,戲笑談?wù)摗_@句是說人民怕師尹的威勢,不敢戲談。
[8]卒,盡,完全。斬,斷絕,指國家命運已到斷絕的時候。
[9]何用,何以,因為什么。監(jiān),察。
節(jié)彼南山,有實其猗[1]。赫赫師尹,不平謂何[2]?天方薦瘥[3],喪亂弘多[4]。民言無嘉[5],憯莫懲嗟[6]。
[1]實,廣大。猗,同阿(依王引之說,見《經(jīng)義述聞》),指山隅。有,形容詞詞頭。
[2]不平,不公平。謂何,說什么,也就是還有什么可說?
[3]天正屢次降下災(zāi)難。薦,重,屢次。瘥(cuó),病,災(zāi)難。
[4]死喪禍亂既大且多。弘,大。
[5]人民[對師尹]的議論沒有好的。嘉,善。
[6]竟然沒有人來制止他。憯(cǎn),曾,這里當(dāng)竟然講。懲,制止。嗟,句尾語氣詞(參用王引之說,見《經(jīng)傳釋詞》)。
尹氏大師[1],維周之氐[2]。秉國之均[3],四方是維[4],天子是毗[5],俾民不迷[6]。不吊昊天[7],不宜空我?guī)焄8]。
[1]大師,就是太師。
[2]維,語氣詞,幫助判斷語氣。氐(dǐ),通柢,根本。這句說尹氏地位的重要。
[3]執(zhí)掌國家的大權(quán)。秉,執(zhí)掌。均,通鈞,制陶器所用的轉(zhuǎn)輪,借以比喻國家的大權(quán)。
[4]四方,指全國。是,指示代詞,復(fù)指四方。維,維持。
[5]毗(pí),輔佐。這句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上句同。
[6]俾,使。迷,指迷失方向。
[7]吊,善,好。昊(hào)天,就是天。
[8]空,窮。師,眾。連上句是說那不好的老天爺,不該叫這個人占據(jù)高位,致使我們這些老百姓窮困。
弗躬弗親[1],庶民弗信[2]。弗問弗仕[3],勿罔君子[4]。式夷式已[5],無小人殆[6]?,崿嵰鰜哰7],則無膴仕[8]。
[1]躬、親,都是名詞用如動詞,指親自作事。這句是說周王不親自管理政事。
[2]庶民,眾民,就是老百姓。
[3]周王不詢問君子,不叫君子做官。
[4]罔,欺騙。君子,指賢臣。
[5]式,語氣詞,表示祈使。夷,平,這里指消除。已,止,這里指制止。這是說周王對上述不合理的事應(yīng)加以消除和制止。
[6]不要因小人〔而使國家〕陷於危險。殆,危。
[7]瑣瑣,微小的樣子。姻亞,女婿的父親叫姻,兩婿相稱叫亞(就是連襟)。
[8]不要叫他做大官。膴(wǔ),厚。仕,做官。
昊天不傭[1],降此鞠訩[2]。昊天不惠,降此大戾[3]。君子如屆[4],俾民心闋[5];君子如夷[6],惡怒是違[7]。
[1]傭(chōng),均,平。
[2]鞠,窮,極。訩,禍亂。
[3]戾,惡。大戾,類似鞠訩。
[4]屆,至。這句是說君子如果來管理政治。
[5]可使百姓的怒氣平息。闋(què),息。
[6]君子如果心平,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不平。
[7]就可以消除老百姓的憎惡與憤怒。違,去,消除。
不吊昊天,亂靡有定[1]。式月斯生[2],俾民不寧[3]。憂心如酲[4],誰秉國成[5]?不自為政,卒勞百姓[6]。
[1]定,止。
[2]這句話很不好懂。鄭玄說:"用月此生,言月月益甚也。"供參考。
[3]寧,安寧。
[4]酲(chéng),酒病。
[5]國成,國政的成規(guī)。
[6]連上句是說,由於周王不親自管理政事,始終使老百姓勞苦疲弊。卒,始終。
駕彼四牡[1],四牡項領(lǐng)[2]。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3]。
[1]牡,雄性的獸,這里指公馬。
[2]項,大。領(lǐng), 子。項領(lǐng),指馬肥壯。
[3]蹙蹙(cùcù),局縮不得舒展。騁(chěng),奔馳。靡所騁,沒有馳騁的地方。
方茂爾惡[1],相爾矛矣[2];既夷既懌[3],如相酬矣[4]。
[1]茂,盛。這句等於說當(dāng)你(尹氏)怨惡正盛的時候。
[2]你就看著你的矛了。指要動武殺人。相,視。
[3]夷,平,指心平氣和。懌(yì),喜悅。
[4]酬,同酬,勸酒。連上句是說當(dāng)你心平氣和高興的時候,就像賓主相互勸酒時一樣的和氣。以上四句說小人性情無常。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1],覆怨其正[2]。
[1]尹氏不警戒自己的心,也就是說不自警戒。
[2]反而怨恨別人對他的糾正。覆,反。正,糾正。
家父作誦[1],以究王訩[2]。式訛爾心[3],以畜萬邦[4]。
[1]家父(fǔ),周大夫,就是這篇詩的作者。誦,這里指詩。
[2]究,追究。訩,通兇,指惡人。王訩,指尹氏。
[3]訛(é),化,改變。爾,這里指周王。
[4]畜,養(yǎng)。
[韻部]巖、瞻、惔、談、斬、監(jiān),談部。猗、何、瘥、多、嘉、嗟,歌部。師、氐、毗、迷、師,脂部,維,微部,脂微合韻;均、天,真部。親、信,真部;仕、子、已、殆、仕,之部。傭、訩,東部;惠、戾、屆、闋,質(zhì)部;夷,脂部,違,微部,脂微合韻。定、生、寧、酲、成、政、姓,耕部。領(lǐng)、騁,耕部。惡、懌,鐸部;矛、酬,幽部。平、寧、正,耕部。誦、訩、邦,東部。
大雅
公劉[1]
篤公劉[2]!匪居匪康[3]。乃埸乃疆[4];乃積乃倉[5]。乃裹糇糧[6],于橐于囊[7],思輯用光[8]。弓矢斯張[9],干戈戚揚[10],爰方啟行[11]。
[1]這是周人自己敘述開國歷史的詩篇之一,歌頌周的遠(yuǎn)祖公劉率領(lǐng)部落從邰(tái,今陜西武功縣)遷豳的事跡。詩中生動地刻劃了公劉這個英雄形象。
[2]公劉對於民事多么忠誠??!"篤"是謂語,"公劉"是主語。謂語提前,表示感情加重。篤,厚,這里指忠誠。公劉,后稷的曾孫,名劉;公是國人對國君的尊稱。
[3]匪,通非,不。居、康,都是安的意思。這句是說公劉在邰不敢安居。指不敢以當(dāng)前的情況為滿足而享受安樂。
[4]乃,同乃,這里當(dāng)於是講。埸(yì),田的小界。疆,田的大界。兩個詞都用如動詞,指修治田畝。
[5]積,指在露天積聚糧食(依朱熹說)。倉,用如動詞,把糧食存在倉內(nèi)。
[6]裹,包。糇(hóu)糧,乾糧。
[7]于,介詞,在。橐(tuó),沒底的口袋,裝上東西后,用繩綁住兩頭。囊(náng),有底的口袋。
[8]想使他的人民和睦,從而發(fā)揚光大他的國家。輯,和睦。用,以,等於說"從而"。光,發(fā)揚光大。
[9]斯,指示代詞,復(fù)指賓語"弓矢"。張,綁上弓弦。
[10]干,盾。戈,平頭戟。戚,兵器的一種,像大斧。揚,大斧。
[11]爰,於是。方,開始。啟行,動身,出發(fā),指由邰遷往豳。
篤公劉!于胥斯原[1]。既庶既繁[2],既順乃宣[3],而無永嘆[4]。陟則在巘[5],復(fù)降在原[6]。何以舟之[7]?維玉及瑤[8],鞞琫容刀[9]。
[1]于,動詞詞頭。胥,相(xiàng)看,視察。斯原,這塊原野(指豳地的原野)。
[2]庶,繁,都是眾多的意思,指隨公劉來的人很多。
[3]順,安,指安於新居。宣,遍,指住得普遍,就是各處都有人住(依朱熹說)。
[4]永嘆,長嘆。
[5]陟,見《卷耳》注。巘(yǎn),小山。
[6]原,廣而平的土地。連上句是說公劉上下山原,視察地勢。
[7]用什么環(huán)繞著他?等於說他身上帶著什么?舟,通周,環(huán)繞,這里有帶的意思。
[8]維,語氣詞,幫助判斷語氣。
[9]有鞞有琫的佩刀。鞞(bǐng),刀鞘的裝飾物。琫(běng),刀柄的裝飾物。容刀,裝飾過的佩刀。
篤公劉!逝彼百泉[1],瞻彼溥原[2]。乃陟南岡,乃覯于京[3]。京師之野[4],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5]。
[1]逝,往。百泉,眾泉。
[2]溥(pǔ),廣大。連上句是說公劉往有很多泉水的地方去,視察廣大的原野。
[3]看到了京邑。覯(gòu),看見。京,豳的邑名。
[4]京師,等於說"京邑"。
[5]于時,就是"於是"。處,居住。旅,暫居。"言"和"語"均見常用詞(一)。廬旅,疑原作"廬廬"或"旅旅"(依馬瑞辰說,見《毛詩傳箋通釋》)。處處,旅旅,言言,語語,都是動詞復(fù)說,表示人民安居樂業(yè),笑語歡樂的情況。
篤公劉!于京斯依[1]。蹌蹌濟濟[2],俾筵俾幾[3],既登乃依[4]。乃造其曹[5],執(zhí)豕于牢[6],酌之用匏[7]。食之飲之[8],君之宗之[9]。
[1]就安居在京,指定居在京。依,這里當(dāng)安居講。
[2]蹌蹌(qiǎngqiǎng),濟濟(jǐjǐ),群臣有威儀的樣子,指從容端莊。
[3]使人為眾賓鋪席設(shè)幾。俾,使。筵(yán),竹席,這里用如動詞,指鋪席。幾,一種矮桌,是坐時憑依的用具,這里也用如動詞,設(shè)幾。
[4]登,指登上筵席。依,指憑幾。
[5]造,到。曹,群,這里指豬群。
[6]執(zhí),捉。豕,豬。牢,指豬圈。這句是說用豬肉做食物。
[7]酌之,給眾賓客斟酒喝。匏,葫蘆,這里指把葫蘆剖開做成的舀酒器。
[8]請眾賓客吃飯喝酒。
[9]君,宗,都用如動詞,指當(dāng)君王,當(dāng)宗主。"君"是就執(zhí)掌國政而言,"宗"是就在宗族中的地位而言,二者是一回事。之,代詞,指眾賓(即群臣)。
篤公劉!既溥既長[1],既景乃岡[2],相其陰陽[3],觀其流泉[4]。其軍三單[5],度其隰原[6],徹田為糧[7]。度其夕陽[8],豳居允荒[9]。
[1]土地開墾的面積又廣又長。
[2]景,同影,用如動詞,指測日影(為了定方向)。岡,用如動詞,指登高岡(為了望遠(yuǎn)方)。
[3]陰,山北。陽,山南。這句是說視察地勢是否寒暖得宜,以便耕種。
[4]指視察其地能否灌溉。
[5]單,通禪,有更番代替的意思。三單,把軍隊分成三批,輪班服役。
[6]度(duò),測量。
[7]徹,治,指開荒墾田。為糧,生產(chǎn)糧食。
[8]夕陽,這里指傍晚才能看到太陽的地方,也就是山的西面。這句是說為了擴展耕地,又勘測山西面的土地。
[9]豳人居住的地方的確很大了。居,指住的地方。允,實在,的確?;?,大。
篤公劉!于豳斯館[1]。涉渭為亂[2],取厲取鍛[3]。止基乃理[4],爰眾爰有[5]。夾其皇澗,溯其過澗[6]。止旅乃密[7],芮鞫之即[8]。
[1]就在豳地修建房舍。館,用如動詞,指造房舍。
[2]渭,渭水。亂,用船橫渡。水以正常流動為順,橫渡即攪亂了水的順流,所以叫亂。這句是說渡過渭水取材造船,以便來往(依朱熹說)。
[3]厲,同礪,較硬的磨刀石。鍛,錘鍛金屬時所用的石砧。
[4]止基,居處的基址。理,治理好。
[5]人民越來越多,越來越富足。眾,人多。有,財足。
[6]有的在皇澗兩岸住著,有的面向過澗住著。皇澗,過澗,二水名。溯,這里當(dāng)面向講。
[7]旅,寄居。密,繁多。
[8]芮(ruì),一作汭,水邊向內(nèi)凹處。鞫(jū), ,水邊向外凸處,之,指示代詞,復(fù)指芮和鞫。即,就。連上句是說陸續(xù)遷來止居的人日益繁密,就叫他們就近水邊曲折之地居住。
[韻部]康、疆、倉、糧、囊、光、張、揚、行,陽部。原、繁、宣、嘆、巘、原,元部;瑤、刀,宵部。泉、原,元部;岡、京,陽部;野、處、旅、語,魚部。依、依,微部,濟、幾,脂部,微脂合韻;曹、牢、匏,幽部;飲、侵部、宗,冬部,侵冬合韻。長、岡、陽,陽部;泉、單、原,元部;糧、陽、荒,陽部。館、亂、鍛,元部;理、有,之部;澗、澗,元部;密、即,質(zhì)部。
頌
噫嘻(周頌)[1]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2],率時農(nóng)夫,播厥百谷[3]。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4]。亦服爾耕[5],十千維耦[6]。
[1]這是周人歌頌成王教民勤於農(nóng)事的詩。
[2]成王既已把他的誠敬之心表達於上帝。噫嘻,嘆詞,表贊頌。成王,周武王的兒子,名誦。昭,表明。假,至,達。古書中凡言"昭假"都指祀上帝而言。爾,句末語氣詞,在這里相當(dāng)於"矣"。
[3]率領(lǐng)這些農(nóng)夫,教民耕田,播種百谷。時,通是,這些。農(nóng)夫,管田的官吏。古代設(shè)田官,每三十里分為一部,由一個田官來主持。厥(jué),指示代詞,那。
[4]大力開發(fā)你們的全部三十里的私田(這是農(nóng)夫秉承成王的意旨教民的話)。駿,大。發(fā),開發(fā),這里指耕種。爾,你們,指人民。私,指私田,就是民田。終,竟,指全部。三十里,指三十里見方。據(jù)鄭玄的說法,每一萬人所耕的地共三十三里多見方,這里說"三十里",只是舉其成數(shù)。
[5]亦,語氣詞,加強肯定語氣。服,從事。這句是說你們要從事於耕作。
[6]十千,就是萬人。耦,見《論語·微子》注。這是號召人民萬人并力從事耕作。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