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單元文選 楚辭

古代漢語 作者:王力


楚辭是公元前四世紀(jì)到三世紀(jì)之間由楚國屈原等人在民間歌謠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加工、創(chuàng)造而成的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它的句法參差錯(cuò)落,打破了《詩經(jīng)》以四言為主的格調(diào);篇幅也較長。這些都宜於反映更為復(fù)雜的思想內(nèi)容。楚辭作品都是"書楚語,作楚聲,紀(jì)楚地,名楚物"的,所以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漢代人把這種別具風(fēng)格的文體稱之為"楚辭",以從又稱為"騷體"。

楚辭最主要的作家是屈原。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他出生於楚國的貴族家庭,受過很好的文化教養(yǎng),有著很高的文學(xué)和政治才能,青壯年時(shí)代頗得楚懷王信任。他向往賢能政治,主張建立正確的法度,使國家富強(qiáng)。但他被讒見疏,此后又被流放,這期間雖曾被召回,但為時(shí)不久又被放逐,直到投水自沉。在流放期中,他面對著政治的腐敗,國運(yùn)的垂希,寫出了許多悲憤沉痛、憂國憂民、的詩歌。他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

此外,如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也是當(dāng)時(shí)有名的楚辭作家;漢代的淮南小山、枚乘、王逸等人也寫了一些模仿楚辭形式的作品,但無論在思想性或藝術(shù)性方面都比較差。

西漢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模仿楚辭形式的作品匯編成集,題為《楚辭》?,F(xiàn)在最早的《楚辭》注本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現(xiàn)在較好的《楚辭》注本有宋洪興祖《楊辭補(bǔ)注》、宋朱熹《楚辭集注》、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近人聞一多、郭沫若等,在楚辭的研究上也有許多精辟的見解。

離騷(節(jié)錄)[1]

帝高陽之苗裔兮[2],朕皇考曰伯庸[3]。攝提貞于孟陬兮[4],惟庚寅吾以降[5]?;视[揆余初度兮[6],肇錫余以嘉名[7]。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8]。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9],又重之以修能[10]。扈江離與辟芷兮[11],紉秋蘭以為佩[12]。汩余若將不及兮[13],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14],夕攬洲之宿莽[15]。日月忽其不淹兮[16],春與秋其代序[17]。惟草木之零落兮[18],恐美人之遲暮[19]。不撫壯而棄穢兮[20],何不改乎此度[21]?乘騏驥以馳聘兮,來吾道夫先路[22]!

[1]《離騷》是《楚辭》中最長的一篇,是屈原的代表作,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不肯與世沉浮的高深精神,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實(shí)現(xiàn)的苦悶。離,通罹,遭。騷,憂,愁。"離騷"即罹憂,亦即遭到憂愁的意思(依班固說,見《離騷贊序》)。

[2]高陽,古帝顓頊(zhuānxū)的稱號。裔,衣服的末邊(參用朱駿聲說)。苗裔,子孫。楚之始祖熊懌是顓頊之后,事周成王,封於楚。傳國至楚武王熊通,生子瑕,受封於屈,遂以屈為氏,屈原即其后低,所以屈原說自己是顓頊的子孫。

[3]朕,我。秦始皇以前凡人都可以自稱朕,自秦始皇起始專用為皇帝自稱?;?,大。古人稱已死的父親叫考,也稱皇考。伯庸,屈原父親的字。

[4]攝提,攝提格的簡稱,攝提格是寅年的別名。貞,當(dāng),正當(dāng)。孟,始。陬(zōu),正月,夏歷的正月是寅月。孟陬,等於說孟春正月。

[5]惟,句首語氣詞。庚寅,指庚寅日。降,降生。這兩句是說正當(dāng)寅年寅月寅日我降生。

[6]皇,皇考的簡稱。覽,觀察。揆,度(duó),測度。度,等於說時(shí)節(jié)(依朱熹說),指生庚年月。

[7]肇,始。錫,通賜。嘉,美好。

[8]屈原名平,原是字。"正則""靈均"包含了其名與字的意義。

[9]紛,盛多的樣子。內(nèi)美,內(nèi)在的美。這是說自己生於良辰,有著天地賦予的美質(zhì),也就是本質(zhì)好的意思。

[10]重(chóng),加......上。修,辰。能,才。修能,等於說長才。

[11]扈,披,楚地方言。離,香草名,一名蘼蕪。辟(pì),偏僻,幽僻。后來寫作"僻"。芷,白芷,也是香草。辟芷,等於說生長在幽靜之處的白芷。

[12]紉,連接,聯(lián)綴。蘭,蘭花,秋天開花,所以又稱秋蘭。佩,倆帶在身上的裝飾品。

[13]汩(gǔ),水流疾速的樣子,這是說時(shí)光快得像流水一樣。

[14]搴(qiān),拔取。阰(pí),山名,木蘭,香樹名。

[15]攬,采。突莽,冬生不死的草。這兩句以采摘香草比喻自己修養(yǎng)品德。

[16]忽,快速的樣子。淹,久留。

[17]代,更遞。序,次序。代序,即代謝,轉(zhuǎn)換的意思。

[18]惟,思念。零、落,都是掉下來的意思。

[19]美人,喻楚懷王。遲暮,指年紀(jì)大。

[20]撫,持(依《文選》五臣注),等於說趁著。穢,指穢惡的行為。這句是說楚懷王不能趁著壯年除去穢惡之行。

[21]此度,指現(xiàn)時(shí)的法度。

[22]這兩句的大意是:你應(yīng)該乘駿馬而奔馳?。ū扔魅斡觅t才,奮發(fā)有為),請來,我在前面給你帶路。道,通"導(dǎo)"。

昔三后之純粹兮[1],固眾芳之所在[2]。雜申椒與菌桂兮[3],豈維紉夫蕙茝[4]?彼堯舜之耿介兮[5],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6],夫唯捷徑以窘步[7]。惟夫黨人之偷樂兮[8],路幽昧以險(xiǎn)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dāng)】僛9]。忽奔走以先后兮[10],及前王之踵武[11]。荃不察余之中情兮[12],反信讒而齊怒[13]。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14],忍而不能舍也[15]。指九天以為正兮[16],夫唯靈修之故也[17]。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18]。初既與余成言兮[19],后悔遁而有他[20]。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dāng)?shù)化[21]。

[1]三后,指禹、湯、文王。絲為雜為"純";米不雜為"粹"。"純粹"在這裹指美德。

[2]眾芳,喻眾賢。這兩句的大意是:三王之所以有純粹的美德,是因?yàn)槟芘e用群賢。

[3]申,地名(依朱熹說)。椒,香木名,就是花椒。菌桂,香木名,桂之一種,有人說就是肉桂。這里"申椒菌桂"喻群賢。

[4]維,通唯,獨(dú)。蕙、茝(zhǐ),都是香草,這里也是喻群賢。

[5]耿,光明。介,大。耿介,等於說光明正大。

[6]猖披,穿衣而不擊帶的樣子,比喻狂亂。

[7]捷,邪出,徑,捷徑,斜出的小道。窘,窮迫。窘步,等於說走投無路。

[8]黨,朋黨,朋比為奸的不正當(dāng)?shù)慕Y(jié)合。黨人,指當(dāng)時(shí)給黨營私包圍在楚懷王左右的小人。偷,茍且。偷樂,等於說茍安。

[9]皇,君。輿,車。皇輿,譬喻國家。敗績,車覆(依戴震說)。這句是說怕君國傾危。

[10]忽,快速的樣子。先,后,動詞,走在前面,走在后面,等於說效力左右。

[11]踵,腳后跟。武,足跡。這句是說自己要追蹤前王。

[12]荃(quán),香草名,喻懷王。中情,內(nèi)心。

[13]讒,用言語誣害好人,這里指讒言。齊(jī),疾速。齋怒,疾怒,馬上惱怒起來。

[14]謇謇(jiǎnjiǎn),忠貞的樣子。

[15]忍,指忍受這種禍患。舍,停止,這里指停止而不進(jìn)言。

[16]九天,指八方之天與中央之天(依王逸說)。這句是主讓上天作公正的判斷。

[17]靈,神。修,遠(yuǎn)。靈修,指有神明遠(yuǎn)見之德的人,指懷王。

[18]羌,楚辭所特有的語氣詞。洪興祖說這峽谷句為后人所加。

[19]成言,把話說定了。

[20]遁,隱。這句是說中道悔恨,隱匿其情,而有他志(依王逸說)。

[21]數(shù)(shuò),屢次?;?,變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1],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2],雜杜衡與芳芷[3]。冀枝葉之峻茂兮[4],愿俟時(shí)乎吾將刈[5]。雖萎絕其亦何傷兮[6],哀眾芳之蕪穢[7]。

[1]滋,栽種。畹(wǎn),十二畝(依王逸說)。

[2]畦(xī),五十畝,這里用如動詞,是種一畦的意思。留夷、揭車,都是香草名。

[3]杜衡,香草名,芷,就是"茝"。

[4]冀,希望。峻,高大。

[5]俟(sì),同俟,等待。刈,收割。以上六句是以香草比喻賢者,意思是說自己辛勤培養(yǎng)賢才以備時(shí)用。

[6]萎,枯萎。絕,凋落。

[7]蕪穢,荒蕪雜亂,喻群賢與小人同流合污。這兩句是說眾賢潔身而死不足傷,同流合污實(shí)可哀。

眾皆競進(jìn)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1]。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2],各興心而嫉妬[3]。忽馳鶩以追逐兮[4],非余心之所爭。老冉冉其將至兮[5],恐修名之不立[6]。翰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7]。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8],長顑頷亦何傷[9]。擥木根以結(jié)茝兮[10],貫薛荔之落蕊[11]。矯菌桂以紉蕙兮[12],索胡繩之績績[13]。謇吾法夫前修兮[14],非世俗之所服[15]。雖不周於今之人兮[16],愿依彭咸之遺則[17]。

[1]憑,滿,指眾人所貪求的已經(jīng)滿了。

[2]恕,寬恕。量,度(duó)。恕己量人,等於說原諒自己,揣度別人。

[3]興心,等於說起壞心腸。

[4]鶩,也是馳的意思。馳鶩,等於說奔馳。

[5]冉冉(rǎnrǎn),漸漸。

[6]修,美。

[7]英,花。這兩句是說自己從事品德的修養(yǎng),晝夜不息。

[8]信,的確。姱(kuā),美好。練,選。要,要道。練要,擇要道而行(依洪興祖說)。

[9]顑頷(kǎnhàn),餓得面黃饑瘦的樣子。

[10]擥(lǎn),同攬,持。

[11]薜荔(bìlì),香草名。

[12]矯,舉。

[13]索,用如動詞,擰成繩子。胡繩,香草名??兛?xìxì),繩子擰得很好的樣子。以上四句是說自己用香草做成服飾,這是比喻自己自修品德,效法前賢

[14]謇,句首語氣詞。法,效法。前修,前代的賢人。

[15]服,用,佩。

[16]周,合。

[17]彭咸,殷代賢大夫,諫其君不聽,投水而死。則,法。

長太息以掩遞兮[1],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2],謇朝誶而夕替[3]。既替余以蕙攘兮[4],又申之以攬茝[5]。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6]!

[1]太息,嘆氣。掩涕,等於說拭淚(依洪興祖說)。

[2]鞿(jī),馬口上的韁繩。羈,馬絡(luò)頭。二字這里用如動詞,屈原以馬受羈束比喻自己。

[3]誶(suì),諫。替,廢,指自己被廢棄。

[4]攘(xiāng),佩帶。蕙攘,蕙草做的佩的帶。

[5]申,重復(fù)。這兩句是說:君王因?yàn)槿伺宕鞅娤銖U棄我,但我重復(fù)攬持芳茝。

[6]九死,等於說死多次。"九"字不是指實(shí)數(shù),只是甚言其多。

怨靈修之浩蕩兮[1],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2],謠諑謂余以善淫[3]。固時(shí)俗之工巧兮[4],偭規(guī)矩而改錯(cuò)[5];背繩墨以追曲兮[6],競周容以為度[7]。忳郁邑余侘傺兮[8],吾獨(dú)窮困乎此時(shí)也。寧溘死以流亡兮[9],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1]浩蕩,放蕩自恣,不深思熟慮的樣子。

[2]眾女,喻眾奸臣。蛾眉,形如蠶蛾之眉的眉毛(依顏師古說),形容貌美。

[3]謠,謠言,諑(zhuó),誣蔑。善淫,善為淫邪。

[4]工巧,等於說善於取巧。

[5]偭(miàn),違背。規(guī),定圓形的工具。矩,定方形的工具。錯(cuò),通措,置。改錯(cuò),等於說改變安排。

[6]繩墨,匠人用來打直線的工具,即墨斗。追,隨。這兩句是比喻時(shí)人反常妄作,違背正道,追隨邪僻。

[7]周容,茍合求容。度,法度,法則。

[8]忳(tún),憂愁的樣子。郁邑,也是憂愁的樣子。"忳郁邑"是三字狀語。三字狀語是前面一個(gè)形容詞,后面跟著一個(gè)連系字或疊音詞,這是楚辭中常見的結(jié)構(gòu)。侘傺(chàchì),不得志的樣子。

[9]寧,寧愿。溘(kè),忽然。流,放逐。亡,出亡。

鷙烏之不群兮[1],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圓之能周兮[2],夫孰異道面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3];伏清白以死直兮[4],固前圣之所厚[5]。

[1]鷙(zhì)烏,烏之猛者,如鷹、雕之類。不群,不與〔眾烏〕同群,比喻忠貞自守,不同流合污。

[2]圜,通圓。周,合。

[3]尤,罪過。攘,取,指不推辭,忍受。詬(gòu),恥辱。

[4]伏,屈服。伏清白,指為清白之志而屈服,也就是為清白之志而死。死直,為忠直而死。

[5]厚,重,指看重。

悔相道之不察兮[1],延佇乎吾將反[2]?;仉捃囈詮?fù)路兮[3],及行迷之未遠(yuǎn)。步余馬於蘭皋兮[4],馳椒丘且焉止息[5]。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6],退將復(fù)修吾初服[7]。制芰荷以為衣兮[8],集芙蓉以為裳[9]。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10],長余佩之陸離[11]。芳與澤其雜糅兮[12],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13]。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14]。佩繽紛其繁飾兮[15],芳菲菲其彌章[16]。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dú)好修以為常。難體解吾猶未變兮[17],豈余心之可懲[18]!

[1]相(xiàng),視。道,道路。察,審,清楚。

[2]延,長久。佇,跂足而望。

[3]回,轉(zhuǎn)過來。復(fù)路,走回頭路。

[4]步,慢慢走,在這里是使動用法。皋,水邊的地。蘭皋,有蘭的皋。

[5]椒丘,上有椒樹的山丘。且焉止息,暫且在那里休息。

[6]進(jìn),指進(jìn)仕。入,納。離,通罹。

[7]退,指退隱。初服,未仕前的服飾。這句是說退隱之后還要繼續(xù)培養(yǎng)自己的才德。下文的"衣""裳""冠""佩"都是說"初服"。

[8]芰(jì),菱。

[9]芙蓉,荷花。

[10]岌岌,高的樣子。

[11]陸離,美好的樣子(依許慎說)。

[12]芳,指香草。澤,有光澤,指玉佩有光澤。糅(ràu),雜。

[13]昭,明潔的。

[14]荒,遠(yuǎn)。四荒,四方荒遠(yuǎn)之地。

[15]繽(bīn)紛,盛多的樣子,是形容"繁飾"的。繁飾,眾多的飾物。

[16]芳菲菲,香氣很盛。"菲菲"是形容"芳"的。

[17]體解,肢解,古代的一種酷刑。

[18]懲,受創(chuàng)而知戒。

韻部庸、降,東冬合韻。名、均,耕真合韻。能、佩,之部,興、莽、序,魚部。暮、度、路,鐸部。在、茝,之部。路、步,鐸部。隘、績,錫部。武、怒、舍、故,魚部。路、他、化,鐸歌合韻。畝、芷,之部。刈、穢,月部。索、妬,鐸部。急、立,緝部。英、傷,陽部。蕊、纚,支部。服、則,職部。茝、悔,之部。心、淫,侵部。錯(cuò)、度,鐸部。時(shí)、態(tài),之部。然、安,元部。詬、厚,侯部。反、遠(yuǎn),元部。息、服,職部。裳、芳,陽部。離,虧,歌部?;?、章、常、懲,陽蒸合韻。

山鬼[1]

若有人兮山之阿[2],被薜荔兮帶女蘿[3]。既含睇兮又宜笑[4],子慕予兮善窈窕[5]。

[1]《山鬼》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毒鸥琛吩浅耖g祭歌,共十一篇(前十篇每篇祭一個(gè)神,末篇為送神曲),后經(jīng)過屈原的加工整理再創(chuàng)作,成為現(xiàn)在這個(gè)樣子?!毒鸥琛贩从沉顺厝嗣竦纳詈途衩婷?。山鬼,即山神,女性。有人認(rèn)為本文歌辭是一對男女的對話,但認(rèn)為是山鬼(女巫扮)自述似更妥當(dāng)些。詩人在這里賦予山神以人的性格,歌頌了山鬼對愛情的忠貞,反映了楚地人民的愛情生活。

[2]若,好像。若有人,好像有個(gè)人。阿,山窩,山角落。

[3]被(pī),披。薜荔,蔓生香草,這里指薜荔做成的衣裳。帶,用如動詞,把......當(dāng)成帶子,等於說系著。女蘿,又名絲、松蘿,一種蔓生植物。

[4]睇(dì),微微斜視,這里指微微斜視的那種含情的眼神。宜笑,指口齒美好,適宜於笑。

[5]子,山鬼稱自己所思慕的對象,下文"公子""君"同。予,山鬼自稱,下文"余""我"同。善,指好的品行。窈窕,美好的樣子。

乘赤豹兮從文貍[1],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2]。被石蘭兮帶杜衡[3],折芳馨兮遺所思[4]。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5],路險(xiǎn)難兮獨(dú)后來[6]。

[1]從,跟隨,使動用法。文貍,毛色有花紋的野貓。

[2]辛夷,香草,又名木筆、迎春。辛夷車,用辛夷做成的車。結(jié),編織。桂旗,用桂枝做的旗。

[3]石蘭,蘭草的一種,又名山蘭。杜衡,又名馬蹄草。二者都是香草。

[4]芳馨,泛指香花香草。遺(wèi),贈送給。

[5]余,山鬼自稱。篁(huáng),竹林。幽篁,幽深的竹林。終,始終。

[6]險(xiǎn),道路難走。后來,遲到,來晚了。

表獨(dú)立兮山之上[1],云容容兮而在下[2]。杳冥冥兮羌晝晦[3],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4],留靈修兮憺忘歸[5],歲既晏兮孰華予[6]?

[1]表,突出地。

[2]容容,飄動的樣子。

[3]杳,深遠(yuǎn)的樣子。冥冥,黑暗的樣子。"杳冥冥"形容天色陰暗?;蓿幇?。

[4]雨,用如動詞,降雨。

[5]大意是:因?yàn)橥炝糇§`修(山鬼思念的人),在一起盡享歡樂,忘了歸去。憺(dān),安樂的樣子。

[6]年歲已經(jīng)遲暮,能有誰使我年輕呢?晏,晚。華,同花,使動用法,這里有"使......年輕"的意思。

采三秀兮於山間[1],石磊磊兮葛蔓蔓[2]。怨公子兮悵忘歸[3],君思我兮不得間[4]。

[1]三秀,靈芝草的別名。靈芝一年開花三次,故稱"三秀"(秀,開花)。

[2]磊磊(lěi lěi),亂石堆積的樣子。葛,一種蔓生植物。蔓蔓,蔓延的樣子。這兩句是說山鬼采折花草的不易,同時(shí)表明山鬼對所思念的人的真誠。

[3]悵,惆悵,失望。

[4]你想念我,可是抽不出一點(diǎn)時(shí)間來〔與我相會〕。這是山鬼未會到所思念的人時(shí)自己為對方設(shè)想的解怨之辭。

山中人兮芳杜若[1],飲石泉兮蔭松柏[2]。君思我兮然疑作[3]。靁填填兮雨冥冥[4],猿啾啾兮狖夜鳴[5]。風(fēng)颯颯兮木蕭蕭[6],思公子兮徒離憂[7]。

[1]山中人,山鬼自稱。芳杜若,像杜若一樣芳香。杜若,香草。

[2]石泉,山中泉水。蔭,動詞。蔭松柏,以松柏為蔭,也就是住在松柏之下的意思。

[3]大意是:你是否想念我呢?我既相信,又產(chǎn)生懷疑。然,與"疑"相對,指不疑。

[4]靁,即雷字。填填,雷聲,如同"隆隆"。

[5]猿,即猿字。啾啾(jiū jiū),猿的哀叫聲。狖(yòu),長尾猿。

[6]颯颯(sà sà),風(fēng)聲。蕭蕭,風(fēng)吹樹木發(fā)出的聲音。

[7]徒,白白地。離,通罹。離憂,等於說自找憂愁。

韻部阿、蘿,歌部。笑、窕,宵部。貍、旗、思、來,之部。下、雨、予,魚部。間、蔓、間,元部。若、柏、作,鐸部。冥、鳴,耕部。蕭,憂,幽部。

國殤[1]

操吳戈兮被犀甲[2],車錯(cuò)轂兮短兵接[3]。旌蔽日兮敵若云[4],矢交墜兮士爭先[5]。

[1]《國殤》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是追悼為國犧牲的戰(zhàn)士的祭歌。殤(shāng),有兩個(gè)意思:未成年的人夭折叫殤,在外而死也叫殤。國殤,指為國犧牲死於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

[2]操,拿著。吳戈,吳國造的戈,指好戈。被(pī),披。犀甲,犀牛皮制成的甲。

[3]錯(cuò),相交錯(cuò)。轂,見《老子》"三十輻共一轂"注。這句是說兩方迫近展開混戰(zhàn)。

[4]旌(jīng),用羽毛裝飾的旗子。"旌蔽日"、"敵若云",是說敵軍眾多。

[5]交墜,交相墜落,指流矢在雙方的陣地上紛紛墜落。

凌余陣兮躐余行[1],左驂殪兮右刃傷[2]。霾兩輪兮縶四馬[3],援玉桴兮擊鳴鼓[4]。天時(shí)墜兮威靈怒[5],嚴(yán)殺盡兮棄原壄[6]。

[1]凌,侵犯。躐(liè),踐踏。行(háng),行列。

[2]殪(yì),死。右,指驂右。刃傷,為兵刃所傷。

[3]霾,通埋。縶(zhí),絆。

[4]援,拿過來。桴(fú),鼓槌。玉桴,用玉裝飾的桴。

[5]天時(shí),天象。墜,通懟(duì),恨。一本作"懟"。威靈,神靈。

[6]嚴(yán),悲壯地。殺盡,被殺盡。壄,古野字。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1]。帶長劍兮挾秦弓[2],首身離兮心不懲[3]。誠既勇兮又以武[4],終剛強(qiáng)兮不可凌[5]。身既死兮神以靈[6],魂魄毅兮為鬼雄[7]。

[1]忽,遼闊渺茫的樣子。超遠(yuǎn),遙遠(yuǎn)。

[2]秦弓,秦國制造的弓,指好弓。

[3]懲,參看《離騷》"豈余心之可懲"汪。

[4]以,通已。勇,指戰(zhàn)斗的精神。武,武藝,指戰(zhàn)斗的能力(參用蔣驥說)。

[5]終,自始至終。

[6]神以靈,精神由此靈顯。

[7]鬼雄,鬼中的英雄。

韻部甲、接,葉部。云、先,文部。行、傷,陽部。馬、鼓、怒、壄,魚部。反、遠(yuǎn),元部。弓、懲、凌、雄,蒸部。

哀郢[1]

皇天之不純命兮[2],何百姓之震愆[3]?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4]。

[1]《哀郢》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可能作於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這年秦將白起攻陷郢都,屈原目擊祖國垂危,人民離散,悲憤已極,於是作這篇《哀郢》。篇中表現(xiàn)詩人對流離失所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祖國的無限懷念,心情十分沉重。篇末轉(zhuǎn)悲痛為激憤,指出國破家亡的原因,在於小人得勢,君王昏庸。

[2]皇,大?;侍?,等於說老天爺。純,專一。不純命,不專一其命,指天失其常道。這是雙關(guān)語,兼指楚王。

[3]震,動蕩不得安寧。愆(qiān),罪,這里指遭罪,受苦。

[4]方,正當(dāng)。仲春,舊歷二月。東遷,向東遷徙。郢都失陷后,楚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縣),陳在楚東,所以說東遷。

去故鄉(xiāng)而就遠(yuǎn)兮[1],遵江夏以流亡[2]。出國門而軫懷兮[3],甲之晁吾以行[4]。發(fā)郢都而去閭兮[5],怊荒忽其焉極[6]?楫齊揚(yáng)以容與兮[7],哀見君而不再得。望長楸而太息兮[8],涕淫淫其若霰[9]。過夏首而西浮兮[10],顧龍門而不見[11]。心嬋媛而傷懷兮[12],眇不知其所跖[13]。順風(fēng)波以從流兮[14],焉洋洋而為客[15]。凌陽侯之泛濫兮[16],忽翱翔之焉薄[17]。心絓結(jié)而不解兮[18],思蹇產(chǎn)而不釋[19]。

[1]遠(yuǎn),遠(yuǎn)方。

[2]遵,沿著......走。夏,夏水,今名長夏河,在今湖北省境內(nèi),水已改道。因江夏相距很近,所以楚辭中江夏常并稱。

[3]國,指國都郢。軫,悲痛。懷,懷念。

[4]甲,甲日那一天。晁(zhāo),通朝,早晨。

[5]發(fā)郢都,從郢都出發(fā)。閭(lǘ),里巷之門,這里指故居。

[6]怊(chāo),遠(yuǎn)的樣子?;暮觯彩沁h(yuǎn)的樣子。"怊荒忽"是三字狀語。這種狀語結(jié)構(gòu)是形容詞加連綿字。極,動詞,到盡頭。

[7]楫(jí),船槳。揚(yáng),舉起。容與,猶豫,指船徘徊不進(jìn)的樣子。

[8]楸(qiū),梓樹。太息,嘆息。

[9]涕,淚。淫淫,淚落紛紛的樣子。霰(xiàn),細(xì)雪粒。

[10]夏首,夏水流入長江之處。西浮,向西浮行。舟行之曲處,路有向西者(依蔣驥說)。

[11]龍門,郢都的東門。

[12]嬋媛(chán yuán),有所牽掛的樣子。

[13]眇,通渺,遙遠(yuǎn)的樣子。跖(zhí),腳踏地。不知其所跖,不知道腳踏在什么地方,即不知道到哪里去。

[14]從流,順著水流。

[15]焉,於是。洋洋,飄流無所歸宿的樣子???,旅客,流浪者。

[16]凌,乘。陽侯,波神名。相傳陽侯是古代陵陽國的諸侯,溺水而死,成為波神。這里用"陽侯"代表波浪。

[17]忽,快速的樣子。薄,止,停下來。

[18]絓(guà),懸掛。絓結(jié),比喻心中郁結(jié)。

[19]蹇產(chǎn),連綿字,屈曲的樣子。"思蹇產(chǎn)"即心情不舒暢的意思。釋,放開,放下。

將運(yùn)舟而下浮兮[1],上洞庭而下江[2]。去終古之所居兮[3],今逍遙而來東[4]。

[1]運(yùn)舟,行舟。

[2]上,下,指南北。古代以南為上(依蔣驥說)。這里說"上洞庭",因洞庭湖在南邊。

[3]終古,永古,等於說自很古的時(shí)候起。終古之所居,指祖先以來所居住的地方。

[4]逍遙,這里是漂泊的意思。

羌靈魂之欲歸兮[1],何須臾而忘反[2]?背夏浦而西思兮[3],哀故都之日遠(yuǎn)[4]。登大墳以遠(yuǎn)望兮[5],聊以舒吾憂心[6]。哀州土之平樂兮[7],悲江介之遺風(fēng)[8]。

[1]羌,語氣詞。

[2]須臾,片刻。

[3]浦,水邊。西思,向西想望,指懷念郢都。

[4]故都,指郢。

[5]墳,水中高地。

[6]聊,姑且。

[7]州土,指楚國的土地。平,土地廣闊。樂,人民生活安樂。

[8]介,側(cè),畔。江介,江邊,指沿江兩岸的地方。遺風(fēng),古代遺留下來的美好的風(fēng)俗習(xí)慣。這兩句是痛心"平樂"和"遺風(fēng)"遭到敵人的破壞。

當(dāng)陵陽之焉至兮[1]?淼南渡之焉如[2]?曾不知夏之為丘兮[3],孰兩東門之可蕪[4]?心不怡之長久兮[5],憂與愁其相接。惟郢路之遼遠(yuǎn)兮[6],江與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7],至今九年而不復(fù)[8]。慘郁郁而不通兮[9],蹇侘傺而含戚[10]。

[1]當(dāng),面對著。陵陽,古地名,未詳。

[2]淼(miǎo),大水茫茫望不到邊際的樣子。如,到......去。

[3]夏,通廈,高大的房屋。丘,廢墟。

[4]為什么兩東門可以荒蕪呢?孰,何(用蔣驥說)。兩東門,指郢都的兩個(gè)東門。

[5]怡,快樂。

[6]惟,語氣詞。

[7]忽若,忽然。去,離開,這里指被放逐。不信,不被信任。

[8]不復(fù),不能回去。

[9]慘,心情愁慘。郁郁,淤結(jié)的樣子。不通,指心情不能通暢。

[10]蹇,困苦。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樣子。戚,悲傷。上句的"慘郁郁",本句的"蹇侘傺",都是三字狀語。

外承歡之汋約兮[1],諶荏弱而難持[2]。忠湛湛而愿進(jìn)兮[3],妬被離而鄣之[4]。堯舜之抗行兮[5],了杳杳而薄天[6]。眾讒人之嫉妬兮,被以不慈之偽名[7]。憎慍惀之修美兮[8],好夫人之慷慨[9]。眾踥蹀而日進(jìn)兮[10],美超遠(yuǎn)而逾邁[11]。

[1]外,表面上。承歡,指奉承君王的歡心。汋(chuò)約,連綿字,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媚態(tài)。

[2]諶(chén),誠,實(shí)際上。荏(rěn),與"弱"同義。荏弱,等於說軟弱,脆弱。難持,難以自持,指不能有堅(jiān)定的操守。這兩句是指誤國的小臣。

[3]湛湛(zhàn zhàn),忠厚的樣子。進(jìn),被進(jìn)用。

[4]妬,這里指妬嫉的人。被(pī)離,連綿字,分散的樣子。鄣,同障,擋住。

[5]抗行(xìng),高尚的行為。

[6]了杳杳,高遠(yuǎn)的樣子。薄,迫近。

[7]用"不慈"這一偽名加到堯舜身上。被,等於說"加上"。這兩句是說堯舜把天下傳給賢者(堯傳舜,舜傳禹),而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眾讒人就說他們不慈。

[8]慍惀(yùnlǔn),心里有所蘊(yùn)積而不善表露。修,在這里與"美"同義。

[9]夫人,指那些小人們??犊?,這里指口頭上能說會道善於做出激昂慷慨的樣子。

[10]眾,指小人們。踥蹀(qièdié),連綿字,小步走的樣子。這里指奔走鉆營的狀態(tài)。

[11]美,指好人。超遠(yuǎn),這里是疏遠(yuǎn)的意思。逾,通愈。邁,遠(yuǎn)。

亂曰[1]:曼余目以流觀兮[2],冀壹反之何時(shí)[3]?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4]。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5]?

[1]亂,音樂的末章。楚辭里面的"亂",實(shí)際上是全篇的結(jié)束語。

[2]曼,引。曼目,舉目。流觀,周流觀覽,指隨著景物的流動而觀覽。

[3]冀,希望。壹,同一。壹反,回去一次。

[4]首丘,頭向著土丘。這兩句是說禽獸至死也想念自己出生的地方,何況人呢?

[5]大意是:我怎么能白天黑夜忘掉它呢?這是說我永遠(yuǎn)也忘不了它。

韻部愆、遷,元部。亡、行,陽部。極、得,職部。霰、見,元部。跖、客、薄、釋,鐸部。江、東,東部。反、遠(yuǎn),元部。心、風(fēng),侵部。如、蕪,魚部。接、涉,葉部。復(fù)、戚,覺部。持、之,之部。天、名,真耕合韻???、邁,物月合韻。時(shí)、丘、之,之部。

卜居[1]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2]。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3]。心煩慮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4]:"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5]。"詹尹乃端策拂龜[6],曰:"君將何以教之[7]?"

[1]本篇相傳為屈原所作,實(shí)際上是楚國人在屈原死后為悼念他而記載下來的有關(guān)傳說。文中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shí)社會的黑暗腐敗,表現(xiàn)了屈原的憤慨和不滿,歌頌了他堅(jiān)持真理,不與奸佞同流合污的戰(zhàn)斗精神。卜,占卦。居,處(chǔ),這里指處世之道。

[2]放,放逐。見,指見到楚懷王。

[3]知〔zhì〕,智。竭知,用盡了智慧。讒,指讒佞之人。

[4]太卜,官名,卜官之長。鄭詹尹,太卜的姓名。

[5]因,借著,靠著。決,決定。

[6]策,蓍(shī)草。端策,把策擺端正。龜,龜殼。拂龜,拂去龜殼上的灰土。策和龜都是占卜用的工具。

[7]你將用什么指教我呢?這是客氣話,實(shí)際是說"你要占卜什么事呢?"

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1]?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2]?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3]?將游大人以成名乎[4]?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5]?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6]?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7]?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8]?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9]?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10]?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11]?將泛泛若水中之鳧[12],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13]?將隨駑馬之跡乎[14]?寧與黃鵠比翼乎[15]?將與難鶩爭食乎[16]?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17]: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18];讒人高張[19],賢士無名[20]。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1]"寧......將......",即"寧愿......還是"。悃悃(kǔn)款款,忠心耿耿的樣子。樸以忠,樸實(shí)而忠誠。

[2]勞(lào),慰勞,這里指歡迎。送往勞來,指到處周旋逢迎。無窮,即無往而不通。

[3]誅,這里與"鋤"同義。力耕,指勤勞地耕作,"力"字用作狀語。

[4]游大人,往來於大人之間,指逢迎達(dá)官貴人。成名,指建立榮譽(yù)。

[5]危身,使自己受到危害。

[6]媮(yú),同愉。媮生,指身安樂(依王逸說)。

[7]真,本性。

[8]哫(zú)訾(zī),栗(當(dāng)作"粟")斯,喔(wò)咿(yī),儒兒,都是連綿字,摹擬強(qiáng)作笑顏以承人意的樣子。婦人,指鄭袖,楚懷王的寵妃,主張聯(lián)秦。

[9]自清,使自己清白。清,使動用法。

[10]突梯,滑(gǔ)稽,都是連綿字,都是圓轉(zhuǎn)的樣子。脂,脂膏。韋,熟皮。絜(xié),測量,量直的東西叫度,量圓的東西叫絜(依戴震說)。楹,柱子。柱子是圓的,測量時(shí)必須順著圓面測量,比喻趨炎附勢,與世沉浮。

[11]昂昂,不甘向人低頭的樣子。

[12]泛泛,浮游無定的樣子。鳧(fú),野鴨。

[13]騏,驥(jì),都是好馬。亢,舉。軛,車轅前面用來駕馬的部分。與騏驥亢軛,跟騏驥一塊駕車,也就是與騏驥并駕齊驅(qū)的意思。

[14]隨駑馬之跡,等於說跟著駑馬走。

[15]比翼,并翅飛翔。

[16]鶩(wù),鴨。

[17]溷(hùn),也是"濁"的意思。

[18]黃鐘,六律之一,器最大而聲最宏亮,這里指樂器。"六律",參見《莊子·胠篋》注。瓦釜(fǔ),陶土制的鍋。雷鳴,像雷一樣的發(fā)出聲音。這兩句是說黃鐘本該讓它奏樂,卻被毀棄了;瓦釜本來不是樂器,卻讓它雷鳴起來。黃鐘比喻下文的賢士,瓦釜比喻下文的讒人。

[19]高張,侈大,指在高位。

[20]無名,沒有名位,指不被任用。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1];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2];數(shù)有所不逮[3],神有所不通[4]。用君之心,行君之意[5]。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1]大意是:尺長於寸,但是當(dāng)一尺還不夠的時(shí)候,就算有所短;寸短於尺,但是當(dāng)一寸已經(jīng)有余的時(shí)候,就算有所長(依朱熹說)。

[2]物有欠缺不全的地方,人的智慧有不明事理的地方。

[3]數(shù),術(shù)數(shù),這里指占卦。逮,達(dá)到。

[4]以上幾句是用來比喻卜官替人占卦,并不能任何時(shí)候都解決問題。

[5]君,指屈原。

韻部讒、從,談東合韻。忠、窮,冬部。耕、名、身、生、真、人、清、楹,耕真合韻。訾、斯、咿、兒,支脂合韻。梯、稽、脂、韋,脂微合韻。駒、軀,侯部。軛、跡,錫部。翼、食,職部。兇、從,東部。清、輕、鳴、名、貞,耕部。長、明、通,陽東合韻。意、事,之職合韻。

漁父[1]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2],行吟澤畔[3];顏色憔悴,形容枯槁[4]。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5]?何故至於斯[6]?"

[1]本篇也是屈原死后楚國人為悼念他而記載下來的有關(guān)傳說。本篇表現(xiàn)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寧愿"伏清白以死直"的高尚品質(zhì)。漁父,漁翁。父(fǔ),男子的美稱。

[2]潭,水淵。江潭,在這里泛指江湖之間。

[3]澤畔,等於說水邊。

[4]顏,眉目之間。色,顏氣(臉色)。形,身形。容,容貌。槁,乾枯。

[5]三閭大夫,楚國官名,主管楚國屈、景、昭三姓王族的事物。

[6]為什么弄到這個(gè)地步?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1]。"

[1]是以,因此。見,被。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於物[1],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yáng)其波[2]?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3]?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4]?"

[1]凝滯(zhì),凍結(jié)不流,這里指固執(zhí)不變。物,指客觀時(shí)勢。

[2]淈(gǔ),渾濁,使動用法,即弄渾濁。

[3]餔(bū),吃。糟,酒糟。歠(chuò),同啜,喝。醨(lì),薄酒。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你為什么不同流合污呢?"

[4]深思,指憂國憂民。高舉,行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令,使得。自令放,自己招致放逐。為,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2]?寧赴湘流,葬身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1]沐,洗頭。浴,洗澡。彈冠,振衣,指去掉衣帽上的灰塵。

[2]察察,潔白。汶汶(mén mén),污濁。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1]。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2];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3]。"遂去,不復(fù)與言。

[1]莞(wǎn)爾,微笑的樣子。鼓,拍打。枻(yì),船旁板。

[2]滄浪,水名。濯(zhuó),洗滌。纓,帽帶子。

[3]這幾句也是"不凝滯於物,而與世推移"的意思。

韻部清、醒,耕部。移、波、醨、為,歌部。汶、塵,文真合韻。清、纓,耕部。濁、足,屋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