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
02翻譯研究(第三輯)
03閱讀新時代主題征文優(yōu)秀作…
04漢語諺語俗語集
05國際期刊論文詞塊使用的多…
06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
07翻譯研究(第四輯)
08讀幾頁,就開心了:名言警…
09看幾頁,就到站了:古文名…
10譯者的信息素養(yǎng)
汪國勝著
本書主要考察了大冶方言的狀態(tài)形容詞、物量詞、代詞、程度副詞、語氣詞、特殊…
可購
王力 著
本卷收人王力先生的專著《中國現(xiàn)代語法》,這是《馬氏文通》以后在漢語語法學…
周薦
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頻密,一代復一代的來華西人投身漢—外、外…
王穗蘋,朱祖德
語言文字是人類獲取知識、傳承文明的重要途徑,語言文字的使用也是人類獨特、…
本書編寫組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lǐng)導下,語言文字事業(yè)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伊恩·麥迪森
《語音類型》出版于1984年,是一部有里程碑意義的語音學著作。書中詳細介紹了…
[美]約翰˙H.麥克沃特 著; 榮雷 譯
日語中有一個詞同時表示綠色和藍色;俄語中對深藍色和淺藍色用不同的基礎(chǔ)詞來…
王本興
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要正確理解、使用漢字必須追本溯源。不同的兩個或多個甲…
於寧
《當代隱喻理論:基于漢語的視角》借助1993年問世的當代隱喻理論,在詳細介紹…
趙蓉暉
《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3)》是國家語委中國外語戰(zhàn)略研究中心組織編寫,…
馬大康
本書借鑒西比奧克“建模系統(tǒng)理論”的核心思想,對其進行了…
陶紅印 著
本書運用會話分析、互動語言學、浮現(xiàn)語法等當代前沿語言理論深入探討了漢語口…
吳禮權(quán)
修辭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也是一門多元綜合的學科。修辭研究涉及的方…
徐默凡
宇宙的盡頭在哪里?只有菜肴才“下飯”嗎?“紙…
蔡妍
我國的日語語法教學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學校語法和較新的日語教學語法這兩套不同的…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編
《勵耘語言學刊》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shù)集刊,為半年刊,主要刊發(fā)漢…
洪煒、趙新、李紅、郝偉
本書是外國人學習漢語近義詞的實用手冊。以新HSK等級大綱6級詞匯中的近義詞為…
陳珺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近幾年國際中文教育的發(fā)展趨向,較…
張婷
本書以英國當代著名漢學家兼翻譯家霍克思為研究對象,對其中國典籍英譯實踐及…
賈迪扉著
本書主要是從跨方言比較的角度來研究漢語的被動范疇。從微觀角度描寫各方言和…
余金枝等著
本書從邊疆視角,研究云南語言生活全貌;從邊境視角,聚焦滇緬、滇越、滇老2…
丁迪蒙
上海話匯聚了吳越江南語言文化的精華,承載了這座城市的時代回音、文化血脈、…
王希竹著
本書基于Levelt提出的言語產(chǎn)生模型、自我監(jiān)控理論以及Tobias提出的&ldqu…
王云路
漢字是象形文字,但它表達的不僅僅是外在的形象,更多的是內(nèi)在關(guān)系。詞義有理…
程璐璐
“漢語十日通”是一套專為短期班零起點外國學生編寫的初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主辦
《中文教學與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主辦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鄭張尚芳
本書是鄭張尚芳最后一部專著,也是他半個多世紀以來漢藏語言學研究的收官之作…
別紅櫻
周志鋒
《甬言稽詁》是近代鄞縣人應鐘(1907—1969)撰寫的一部考證寧波方…
陶磊
《復旦談譯錄》 第五輯收錄的12 篇翻譯研究論文,不僅博涉古今,而且橫跨多學…
李先銀等著
本書秉持大語法觀的理念,基于互動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從時間管理的視角出發(fā)…
吳錫有
本套書是為中小學教師以及廣大漢字愛好者、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提供的一套字理…
John R. Searle
本書分為理論和應用兩大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五章。章說明“語言學哲…
張明輝
本書根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B1官話之-》(2012) 對東北官話方言分區(qū)的劃分,…
[美]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
神奇的語言是如何產(chǎn)生的?語言背后的工作機制是什么?兒童是如何學習語言的?…
[俄] А.П. 丘季諾夫、Э. В. 布達耶夫、…
20世紀世界著名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提出了“我們賴以生…
譚曉闖著
本書從語篇的視角探討小句關(guān)系如何作用于省略;VPE(動詞短語省略)作為銜接…
霍娜
《漢語阿拉伯語政治文獻翻譯手冊》一書是長期從事文獻阿文翻譯工作的專家,充…
馬貝加
本書的主要創(chuàng)獲是提出“首發(fā)”和“后隨&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