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著新一代的記者們整天低著頭把眼睛盯在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上尋找線索和信息時,我都會回想起已故的彼得基赫斯(PeterKihss)的話:“遠離手機。抬起頭。最近距離觀察事物,在…
2017-08-17
新京報傳媒研究中國當代小說也已經不僅僅是一國所有,它應該是屬于世界文學的組成部分,因而在人類性、民族性、審美性上如何契合全球化語境,也是不得不深入考慮的問題。
2017-08-16
文藝報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一方面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制約,另一方面,宗教禮儀制度既影響希臘城邦意識形態(tài)的其他方面,又受意識形態(tài)其他方面的影響,這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宗教觀所表…
2017-08-16
光明日報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全面開展,在城里城外興建了數(shù)以百計的道路,且多以“某某路”相稱。城區(qū)出現(xiàn)了北緯路、南緯路、萬明路等,城外出現(xiàn)的“路名”更多。
2017-08-15
北京晚報每個人可能只剩有一撮舊夢,隱藏在記憶深處,然而誰也不愿去想起它,縱然想起了,也混沌如夢中之夢,一若情人之眼,眼前世界總是那么著實而又那么虛幻。
2017-08-14
港臺文學選讀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人再也沒有修出跨度超過趙州橋的石拱橋。西方拱橋造橋技術不斷進步,中國的拱橋在跨度上卻仿佛進入了停滯時期,再也沒有如李春那般的工程師敢于嘗試跨徑如此巨…
2017-08-14
澎湃新聞但她說唱的內容是關于當代日常生活的史詩,她的敘述視角常常隨著燈光變化而交叉流動,有時候是第二人稱“你”,有時候是充滿著距離感的“他”,但無時無刻不讓聽眾感覺,她寫的是我…
2017-08-14
澎湃新聞將安部公房和博爾赫斯相比較,并非說安部公房就比博爾赫斯低什么,而是說,在同一個起點上,向左走是一條路,向右走就是另外一條路。
2017-08-13
文化有腔調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提出經典的14條標準。其中有一條是這樣:經典不是你在讀的書,而是你正在重讀的書。這可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很實用、很簡便的鑒別方法。
2017-08-12
文匯報弗朗西斯培根在《論園藝》中說道:“文明的起點,始于城堡的興建。但高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