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在線閱讀社會科學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
作 者: 王力
出版社:
叢編項:
版權說明: 本書為公共版權或經(jīng)版權方授權,請支持正版圖書

內(nèi)容簡介

高校文科古漢語教材。王力主編。1962年中華書局初版,1982年出版修訂本。是根據(jù)1961年5月全國高校文科教材編選計劃會議決定,以北京大學古代漢語講義為基礎,由若干高校教師共同編寫的教科書。修訂本4冊,約100萬字,包括14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3部分,既不同于一般的文言讀本,也不同于文言語法和漢語史。全書共收作品257篇,常用詞1 086個。文選和常用詞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作注釋,注意古今詞義的差異、本義和引申義的關系以及近義詞的辨析。文選部分除注釋詞義外,還隨文注釋了一些語法現(xiàn)象。通論包括字典、詞匯、音韻、語法、修辭、古書注釋和句讀、文體特點和古代漢語常識等學習古漢語的必備基本知識。本書總結(jié)了各高校古漢語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造了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jié)合的編排體例。后來郭錫良主編的《古代漢語》正是沿襲了這種編排體例。若干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古代漢語教材采用三結(jié)合的方式是科學的,效果是良好的。三結(jié)合的體例非常注重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有機結(jié)合,它通過大量的古代典范作品的講授和閱讀,給學生以較多的感性認識,然后以通論和常用詞分析使之條理化、規(guī)律化、系統(tǒng)化,引導學生較快地掌握古漢語必備的知識。另外本書的“通論”和“常用詞”非常豐富,資料價值也很大。

作者簡介

暫缺《古代漢語》作者簡介
目錄
正文
內(nèi)容簡介緒論
古漢語通論(一) 怎樣查字典辭書古漢語通論(二) 古今詞義的異同
古漢語通論(三) 單音詞,復音詞,同義詞古漢語通論(四)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古漢語通論(五) 漢字的構造古漢語通論(六) 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古漢語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古漢語通論(八) 敘述句,矣字,焉字
古漢語通論(九) 否定句,否定詞古漢語通論(十) 疑問句,疑問詞
古漢語通論(十一) 詞類的活用古漢語通論(十二) 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
古漢語通論(十三) 連詞,介詞古漢語通論(十四) 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古漢語通論(十五) 《詩經(jīng)》的用韻古漢語通論(十六) 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古漢語通論(十七) 古書的注解(上)古漢語通論(十八) 古書的注解(下)
古漢語通論(十九) 古代文化常識(一)古漢語通論(二十) 古代文化常識(二)
古漢語通論(二十一) 古代文化常識(三)古漢語通論(二十二) 古代文化常識(四)
古漢語通論(二十三) 古文的文體及其特點古漢語通論(二十四) 古書的句讀
古漢語通論(二十五) 駢體文的構成(上)古漢語通論(二十六) 駢體文的構成(下)
古漢語通論(二十七) 賦的構成古漢語通論(二十八) 古漢語的修辭
古漢語通論(二十九) 詩律(上)古漢語通論(三十) 詩律(下)
古漢語通論(三十一) 詞律古漢語通論(三十二) 曲律
第一單元文選 左傳第二單元文選 戰(zhàn)國策
第三單元文選 論語第四單元文選 孟子
第五單元文選 墨子第六單元文選 詩經(jīng)
第七單元文選 楚辭第八單元文選 史記
第九單元文選 賈誼第十單元文選 韓愈
第十一單元文選 沈約第十二單元文選 賈誼
第十三單元 文選 兩漢樂府民歌唐宋五言古體詩
第十四單元 文選[詞]常用詞(一) 60字
常用詞(二) 62字常用詞(三) 65字
常用詞(四) 65字常用詞(五) 63字
常用詞(六) 66字常用詞(七)71字
常用詞(八)93字常用詞(九) 91字
常用詞(十) 95字常用詞(十一)89字
常用詞(十二) 88字常用詞(十三)96字
常用詞(十四) 82字〔附錄一〕 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
〔附錄二〕 漢字部首舉例〔附錄三〕 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
〔附錄四〕 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類表〔附錄五〕詞譜
〔附錄六〕曲 譜〔附錄七〕曲韻常用字表
〔附錄八〕常用詞音序檢字總表〔附錄九〕常用詞筆畫檢字總表
編后記

讀書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