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古典作品
|
名家文集
|
世界名著
|
小說作品
|
社會科學
|
文學藝術(shù)
|
生活少兒
|
科學技術(shù)
當前位置:
首頁
在線閱讀
名家文集
胡適留學日記:全十七卷
胡適留學日記:全十七卷
作 者:
胡適
出版社:
無
叢編項:
無
版權(quán)說明:
本書為公共版權(quán)或經(jīng)版權(quán)方授權(quán),請支持正版圖書
內(nèi)容簡介
胡適,了解胡適生平與思想的必讀書。 《胡適留學日記》是胡適在美國留學期間(1910-1917)所寫的日記和雜記,共分為17卷,記述了胡適早年的文學主張和其思想演變的軌跡、讀書經(jīng)歷,他對當時社會時事的觀察分析和思考,以及與朋友間的交往、書信往來存稿等,內(nèi)容十分豐富,涉及中國近現(xiàn)代的思想學術(shù)、文化教育、內(nèi)政外交、社會變遷等許多方面,不僅是研究胡適個人,也是研究整個近現(xiàn)代中國的珍貴資料。 胡適留美早期的日記多是流水賬,但由于具有連貫性,讀來并不覺枯燥。后來的札記則真實坦白地記下一個青年人的私人生活、內(nèi)心生活及思想演變的過程,有很多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包括年輕人的自喜、夸大、野心、夢想,可以看作是胡適留學時的自傳了。
作者簡介
暫缺《胡適留學日記:全十七卷》作者簡介
目錄
正文
臺北版自記
重印自序
自序
卷一 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至十月卅日 (在康乃耳大學農(nóng)學院)
一月卅一日(星二)
二月一日(星三)
二月二日(星四)
二月三日(星五)
二月四日(星六)
二月五日(星期)
二月六日(星一)
二月七日(星二)
二月八日(星三)
二月九日(星四)
二月十日(星五)
二月十一日(星六)
二月十二日(星期)
二月十三日(星一)
二月十四日(星二)
二月十五日(星三)
二月十六日(星四)
二月十七日(星五)
二月十八日(星六)
二月十九日(星期)
二月廿日(星一)
二月廿一日(星二)
二月廿二日(星三)
二月廿三日(星四)
二月廿四日(星五)
二月廿五日(星六)
二月廿六日(星期)
二月廿七日(星一)
二月廿八日(星二)
三月一日(星三)
三月二日(星四)
三月三日(星五)
三月四日(星六)
三月五日(星期)
三月六日(星一)
三月七日(星二)
三月八日(星三)
三月九日(星四)
三月十日(星五)
三月十一日(星六)
三月十二日(星期)
三月十三日(星一)
三月十四日(星二)
三月十五日(星三)
三月十六日(星四)
三月十七日(星五)
三月十八日(星六)
三月十九日(星期)
三月廿日(星一)
三月廿一日(星二)
三月廿二日(星三)
三月廿三日(星四)
三月廿四日(星五)
三月廿五日(星六)
三月廿六日(星期)
三月廿七日(星一)
三月廿八日(星二)
三月廿九日(星三)
三月卅日(星四)
三月卅一日(星五)
四月一日(星六)
四月二日(星期)
四月三日(星一)
四月四日(星二)
四月五日(星三)
四月六日(星四)
四月七日(星五)
四月八日(星六)
四月九日(星期)
四月十日(星一)
四月十一日(星二)
四月十二日(星三)
四月十三日(星四)
四月十四日(星五)
四月十五日(星六)
四月十六日(星期)
四月十七日(星一)
四月十八日(星二)
四月十九日(星三)
四月二十日(星四)
四月廿一日(星五)
四月廿二日(星六)
四月廿三日(星期)
四月廿四日(星一)
四月廿五日(星二)
四月廿六日(星三)
四月廿七日(星四)
四月廿八日(星五)
四月廿九日(星六)
四月卅日(星期)
五月一日(星一)
五月二日(星二)
五月三日(星三)
五月四日(星四)
五月五日(星五)
五月六日(星六)
五月七日(星期)
五月八日(星一)
五月九日(星二)
五月十日(星三)
五月十一日(星四)
五月十二日(星五)
五月十三日(星六)
五月十四日(星期)
五月十五日(星一)
五月十六日(星二)
五月十七日(星三)
五月十八日(星四)
五月十九日(星五)
五月二十日(星六)
五月廿一日(星期)
五月廿二日(星一)
五月廿三日(星二)
五月廿四日(星三)
五月廿五日(星四)
五月廿六日(星五)
五月廿七日(星六)
五月廿八日(星期)
五月廿九日(星一)
五月卅日(星二)
五月卅一日(星三)
六月一日(星四)
六月二日(星五)
六月三日(星六)
六月四日(星期)
六月五日(星一)
六月六日(星二)
六月七日(星三)
六月八日(星四)
六月九日(星五)
六月十日(星六)
六月十一日(星期)
六月十二日(星一)
六月十三日(星二)
六月十四日(星三)
六月十五日(星四)
六月十六日(星五)
六月十七日(星六)
六月十八日(星期)
六月十九日(星一)
六月廿日(星二)
六月廿一日(星三)
六月廿二日(星四)
六月廿三日(星五)
六月廿四日(星六)
六月廿五日(星期)
六月廿六日(星一)
六月廿七日(星二)
六月廿八日(星三)
六月廿九日(星四)
六月卅日(星五)
七月一日(星六)
七月二日(星期)
七月三日(星一)
七月四日(星二)
七月五日(星三)
七月六日(星四)
七月七日(星五)
七月八日(星六)
七月九日(星期)
七月十日(星一)
七月十一日(星二)
七月十二日(星三)
七月十三日(星四)
七月十四日(星五)
七月十五日(星六)
七月十六日(星期)
七月十七日(星一)
七月十八日(星二)
七月十九日(星三)
七月廿日(星四)
七月廿一日(星五)
七月廿二日(星六)
七月廿三日(星期)
七月廿四日(星一)
七月廿五日(星二)
七月廿六日(星三)
七月廿七日(星四)
七月廿八日(星五)
七月廿九日(星六)
七月卅日(星期)
七月卅一日(星一)
八月一日(星二)
八月二日(星三)
八月三日(星四)
八月四日(星五)
八月五日(星六)
八月六日(星期)
八月七日(星一)
八月八日(星二)
八月九日(星三)
八月十日(星四)
八月十一日(星五)
八月十二日(星六)
八月十三日(星期)
八月十四日(星一)
八月十五日(星二)
八月十六日(星三)
八月十七日(星四)
八月十八日(星五)
八月十九日(星六)
八月廿日(星期)
八月廿一日(星一)
八月廿二日(星二)
八月廿三日(星三)
八月廿四日(星四)
八月廿五日(星五)
八月廿六日(星六)
八月廿七日(星期)
八月廿八日(星一)
八月廿九日(星二)
八月卅日(星三)
八月卅一日(星四)
九月一日(星五)
九月二日(星六)
九月三日(星期)
九月四日(星一)
九月五日(星二)
九月六日(星三)
九月七日(星四)
九月八日(星五)
九月九日(星六)
九月十日(星期)
九月十一日(星一)
九月十二日(星二)
九月十三日(星三)
九月十四日(星四)
九月十五日(星五)
九月十六日(星六)
九月十七日(星期)
九月十八日(星一)
九月十九日(星二)
九月廿日(星三)
九月廿一日(星四)
九月廿二日(星五)
九月廿三日(星六)
九月廿四日(星期)
九月廿五日(星一)
九月廿六日(星二)
九月廿七日(星三)
九月廿八日(星四)
九月廿九日(星五)
九月卅日(星六)
十月一日(星期)
十月二日(星一)
十月三日(星二)
十月四日(星三)
十月五日(星四)
十月六日(星五)
十月七日(星六)
十月八日(星期)
十月九日(星一)
十月十日(星二)
十月十一日(星三)
十月十二日(星四)
十月十三日(星五)
十月十四日(星六)
十月十五日(星期)
十月十六日(星一)
十月十七日(星二)
十月十八日(星三)
十月十九日(星四)
十月廿一日(星五)
十月廿二日(星期)
十月廿三日(星一)
十月廿四日(星二)
十月廿五日(星三)
十月廿六日(星四)
十月廿七日(星五)
十月廿八日(星六)
十月廿九日(星期)
十月卅日(星一)
元年九月廿五日(星三)
九月廿六日(星四)
九月廿七日(星五)
九月廿八日(星六)
九月廿九日(星期)
九月卅日(星一)
十月一日(星二)
十月二日(星三)
十月三日(星四)
十月四日(星五)
十月五日(星六)
十月六日(星期)
十月七日(星一)
十月八日(星二)
十月九日(星三)
十月十日(星四)
十月十一日(星五)
十月十二日(星六)
十月十三日(星期)
十月十四日(星一)
十月十五日(星二)
十月十六日(星三)
十月十七日(星四)
十月十八日(星五)
十月十九日(星六)
十月廿日(星期)
十月廿一日(星一)
十月廿三日(星三)
十月廿四日(星四)
十月廿五日(星五)
十月廿六日(星六)
十月廿七日(星期)
十月廿八日(星一)
十月廿九日(星二)
十月卅日(星三)
十月卅一日(星四)
十一月一日(星五)
十一月二日(星六)
十一月三日(星期)
十一月四日(星一)
十一月五日(星二)
十一月六日(星三)
十一月七日(星四)
十一月八日(星五)
十一月九日(星六)
十一月十日(星期)
十一月十一日(星一)
十一月十二日(星二)
十一月十三日(星三)
十一月十四日(星四)
十一月十五日(星五)
十一月十六日(星六)
十一月十七日(星期)
十一月十八日(星一)
十一月十九日(星二)
十一月廿日(星三)
十一月廿一日(星四)
十一月廿二日(星五)
十一月廿三日(星六)
十一月廿四日(星期)
十一月廿五日至三十日
十二月一日(星期)
十二月二日(星一)
十二月三日(星二)
十二月四日(星三)
十二月五日(星四)
十二月六日(星五)
十二月七日(星六)
十二月八日(星期)
十二月九日(星一)
十二月十日(星二)
十二月十一日(星三)
十二月十二日(星四)
十二月十三日(星五)
十二月十四日(星六)
十二月十五日(星期)
十二月十六日(星一)
十二月廿一日(星六)
十二月廿四日(星二)
十二月廿五日(星三)
十二月廿七日(星五)
十二月廿八日(星六)
卷三 民國二年(1913)四月至三年(1914)二月廿八日 (在康乃耳大學)
一、國家與世界
二、道德觀念之變遷
三、第一次主議事席
四、“博學鐵匠”巴立特
五、雜志之有益
六、中國似中古歐洲
七、“希望所在,生命存焉”
八、讀Synge短劇
九、讀《嘉富爾傳》
一〇、胡彬夏女士
一一、苦學生
一二、讀The Inside of the Cup說部
一三、西文詩歌甚少全篇一韻
一四、論紐約省長色爾叟被劾去位
一五、五十年來黑人之進步
一六、《論語》譯本
一七、假期中之消遣
一八、耶穌誕日詩
一九、托爾斯泰臨終時事
二〇、吾國女子所處地位高于西方女子
二一、燈謎三則
二二、叔永歲末雜感詩
二三、《大雪放歌》和叔永
二四、孔教問題
二五、康乃耳大學費用
二六、非驢非馬之大總統(tǒng)命令
二七、倫敦一塊地三百六十年中增價四千倍
二八、湘省一年之留學費
二九、友人勸戒吸紙煙
三〇、但怒剛死事情形
三一、鮑希參夭折
三二、今日吾國急需之三術(shù)
三三、我之自省
三四、我所關(guān)心之問題
三五、演說吾國婚制
三六、美國各大學之體育運動費
三七、“宗教之比較研究”講演
三八、壁上格言
三九、借一千,還十萬
四〇、久雪后大風寒甚作歌
四一、樂觀主義
四二、裴倫《哀希臘歌》
四三、記白里而之社會名劇《梅毒》
四四、綺色佳城公民議會旁聽記
四五、郊天祀孔
四六、一種實地試驗之國文教授法
四七、《說文》有許多字不滿人意
四八、英國布商之言
四九、宋教仁被刺案中之秘密證據(jù)
五〇、應桂馨死矣
五一、死矣趙秉鈞
五二、雜俎三則
五三、美國有色人種之大官
一、養(yǎng)家
二、母之愛
三、言字
四、Fred Robinson君之慷慨
五、雪消記所見并楊任二君和詩
六、學生會之哲學教育群學委員會
七、西人研究中國學問之心得
八、入春又雪因和前詩
九、請得畢業(yè)助學金
一〇、美國禁酒
一一、得卜朗吟征文獎金
一二、初次作臨時演說
一三、趙元任、胡達同時得兩種學會榮譽
一四、歐美有一種“剪報”營業(yè)
一五、“但論國界,不論是非”
一六、赴白博士夫婦家宴
一七、卸去世界學生會會長職務
一八、在世界會演說《世界和平與種族界限》
一九、趙元任作曲
二〇、叔永作即事一律索和
二一、山谷詩名句
二二、論律詩
二三、杏佛和前韻
二四、吾國人無論理觀念
二五、張希古亡故
二六、《春朝》一律并任楊二君和詩
二七、山谷之三句轉(zhuǎn)韻體詩
二八、叔永贈傅有周歸國,余亦和一章贈行
二九、記歷
三〇、《春秋》為全世界紀年最古之書
三一、《大英百科全書》誤解吾國紀元
三二、題“室中讀書圖”分寄禹臣、近仁、冬秀
三三、得家中照片題詩
三四、《圖書周報》中余之照片
三五、我國之“家族的個人主義”
三六、第一次訪女生宿舍
三七、思家
三八、游“英菲兒瀑泉山”三十八韻
三九、記本校畢業(yè)式
四〇、觀西方婚禮
四一、科學社之發(fā)起
四二、黃監(jiān)督不準學生暑期上課
四三、奧太子飛的難死于暗殺
四四、余之書癖
四五、積財不善用,如高臥積薪之上
四六、提倡禁嫖
四七、綺色佳城公民會議第二次旁聽記
四八、統(tǒng)一讀音法
四九、讀《愛茂生札記》
五〇、《舊約·鷺斯傳》與法國米耐名畫
五一、札記
五二、伊里沙白朝戲臺上情形
五三、讀《老子》“三十輻共一”
一、《自殺篇》
二、愛迪生拜蜜蜂做老師
三、勉冬秀
四、“時事畫”四十五幅
五、美國亦有求雨之舉
六、美國駐希臘公使義憤棄官
七、錄《舊約·以斯拉》一節(jié)
八、威爾遜與羅斯福演說之大旨
九、威爾遜
一〇、《哀希臘歌》譯稿
一一、乘楯歸來圖
一二、記興趣(Interest)
一三、利用光陰
一四、讀書會
一五、讀《東方未明》
一六、歐洲幾個“問題劇”巨子
一七、諾貝爾獎金
一八、讀《織工》
一九、戒紙煙
二〇、“遺傳”說
二一、讀《獺裘》
二二、印度無族姓之制
二三、瑪志尼語
二四、兩處演說
二五、錄怡蓀來書
二六、撥特勞“吾鄰”之界說
二七、師友匡正
二八、“是”與“非”
二九、游活鏗谷記
三〇、赫仆特滿所著劇之長處
三一、標點符號釋例
三二、法律之弊
三三、讀《夢劇》
三四、往聽維廉斯歌曲
三五、解兒司誤讀漢文
三六、記歐洲大戰(zhàn)禍
三七、卡來爾之愛國說
三八、讀《海妲傳》
三九、叔永《活鏗谷游記》
四〇、誰氏之書
四一、答某夫人問傳道
一、悉爾演說歐戰(zhàn)原因
二、蔣生論歐戰(zhàn)影響
三、讀君武先生詩稿
四、刺殺奧皇嗣之刺客
五、記奧匈人種
六、本校夏課學生人數(shù)
七、送許肇南歸國
八、祖先節(jié)
九、青島歸誰
一〇、赴苛勿演說
一一、一個模范家庭
一二、還我青島,日非無利
一三、日英盟約
一四、圣安廟記
一五、裴厄司十世死矣
一六、讀《老子》
一七、《神滅論》與《神不滅論》
一八、叔永送肇南斷句
一九、日德宣戰(zhàn)
二〇、歐戰(zhàn)之罪魁禍首
二一、征人臨別圖
二二、都德短篇小說
二三、裴《崇有論》
二四、范縝《因果論》
二五、哲學系統(tǒng)
二六、近仁來詩
二七、《棄父行》
二八、亞北特之《自敘》
二九、俄之仁政
三〇、波士頓游記
三一、再論無后
三二、朝鮮文字母
一、傳記文學
二、遷居
三、海外送歸人圖
四、木爾門教派
五、耶穌之容忍精神
六、錄《新約》文兩節(jié)
七、征人別婦圖
八、悼鄭仲誠
九、赴亥叟先生之喪
一〇、家書屢為人偷拆
一一、韋蓮司女士之狂狷
一二、惜別
一三、羅斯福演說
一四、紐約美術(shù)院中之中國名畫
一五、國家主義與世界主義
一六、“一致”之義
一七、讀葛令《倫理學發(fā)凡》與我之印證
一八、周詒春君過美之演說
一九、《李鴻章自傳》
二〇、演說之道
二一、近世不婚之偉人
二二、“容忍遷就”與“各行其是”
二三、印度“月中兔影”之神話
二四、理想貴有統(tǒng)系
二五、吾國“月中玉兔”之神話
二六、法人剛多賽與英人毛萊之名言
二七、西人所著之中國詞典
二八、梵文《內(nèi)典》名字
二九、所謂愛國協(xié)約
三〇、讀《十字架之真諦》后寄著者書
三一、備作宗教史參考之兩篇呈文
三二、專精與博學
三三、拒虎進狼
三四、西人骨肉之愛
三五、秋柳
三六、讀英譯本《漢宮秋》
三七、記“辟克匿克”
三八、袁氏尊孔令
三九、劉仲端病歿
四〇、讀David Harum
四一、世界大同之障礙
四二、讀《墨子》
四三、擇偶之道
四四、大同主義之先哲名言
四五、“My country,right or wrong”之出處
四六、猶太文豪Asher Ginzberg
四七、譯《詩經(jīng)·木瓜》詩一章
四八、墨茨博士
四九、毛萊子爵
五〇、節(jié)錄《威爾遜訓詞》
五一、歌德之鎮(zhèn)靜工夫
五二、再與節(jié)克生君書稿
一、論充足的國防
二、金仲藩來書
三、海外之家人骨肉
四、讀戲劇七種
五、世界會十周紀念,詩以祝之
六、《告馬斯》詩
七、世界學生總會年會雜記
八、善于施財之富翁
九、裴立先生對余前二詩之指正
一〇、記世界會十年祝典
一一、再游波士頓記
一二、羅斯福昔日之言
一三、英日在遠東之地位
一四、C. W. 論男女交際之禮
一五、為學要能廣大又能高深
一六、加滕演說遠東問題
一七、本校學生的文學團體
一八、《李鴻章自傳》果出偽托
一九、矛盾
二〇、《戰(zhàn)時新婦》
二一、“室中攝影”兩幀
二二、記新聞兩則
二三、裴倫論文字之力量
二四、與普耳君一段文字因緣
二五、本趙耳寄贈飛瀑冬景影片
二六、西方學者勇于改過
二七、詩貴有真
二八、三句轉(zhuǎn)韻體詩
二九、羅素論戰(zhàn)爭
三〇、荒謬之論
三一、紐約旅行記
卷九 民國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 (在康乃耳大學)
一、自課
二、國立大學之重要
三、寫生文字之進化
四、救國在“執(zhí)事者各司其事”
五、婉而謔之樂觀語
六、范鴻仙
七、蔣翊武
八、海外學子之救國運動
九、為祖國辯護之兩封信
一〇、投書的影響
一一、致張亦農(nóng)書
一二、塔夫脫演說
一三、吾國各省之歲出
一四、致The Post-Standard(syracuse)書
一五、往見塔夫脫
一六、韓人金鉉九之苦學
一七、可敬愛之工讀學生
一八、紐約公共藏書樓
一九、理想中之藏書樓
二〇、夢想與理想
二一、貝爾博士逸事
二二、《睡美人歌》
二三、《告馬斯》詩重改稿
二四、致留學界公函
二五、吾國之歲出歲入
二六、星期日之演說詞
二七、誤刪了幾個“?”
二八、一九一四年紐約一省之選舉用費
二九、日本要求二十一條全文
三〇、《墓門行》
三一、莎士比亞劇本中婦女之地位
三二、陸軍用榻
三三、《致留學界公函》發(fā)表后之反響
三四、赴尼格拉縣農(nóng)會演說
三五、霧中望落日
三六、火車中小兒
三七、黃興等通電
三八、《老樹行》
三九、立異
四〇、得冬秀書
四一、書懷
四二、留日學界之日本觀
四三、抵制日貨
四四、致Ithaca Daily News書
四五、遠東戰(zhàn)云
四六、五月六日晨之感想
四七、東西人士迎拒新思想之不同
四八、韋女士
四九、讀Aucassin and Nicolete
五〇、讀In the Shadow of the Glen
五一、觀Forbes-Robertson演劇
五二、又作馮婦
五三、日人果真悔悟乎
五四、《月報》編輯選舉
五五、威爾遜演說詞
五六、哀白特生夫人
五七、藹城演說
五八、第九號家書
五九、都德短篇小說
六〇、讀《日本開國五十年史》
六一、狄女士論俄、美大學生
六二、美人不及俄人愛自由
六三、報紙文字貴簡要達意
六四、讀梁任公《政治之基礎(chǔ)與言論家之指針》
六五、吾之擇業(yè)
六六、致C. W. 書
六七、《墓門行》之作者
六八、東方交易
六九、兩個最可敬的同學
七〇、英國哲學家鮑生葵之言
七一、日本議會中在野黨攻擊政府
七二、美國男女交際不自由
七三、秦少游詞
七四、詞乃詩之進化
七五、陳同甫詞
七六、劉過詞不拘音韻
七七、山谷詞帶土音
卷十 民國四年(1915)六月十二日至八月九日 (在康乃耳大學)
一、滿庭芳
二、讀《獵人》
三、日與德開戰(zhàn)之近因
四、楊、任詩句
五、記國際政策討論會
六、記農(nóng)家夏季“辟克匿克”
七、盛名非偶然可得
八、思遷居
九、再記木爾門教派
一〇、讀托爾斯泰《安娜傳》
一一、題歐戰(zhàn)諷刺畫
一二、游凱約嘉湖攝影
一三、夜過紐約港
一四、克鸞達兒軼事
一五、歐美學生與中國學生
一六、節(jié)錄《王臨川集》三則
一七、讀《墨子》及《公孫龍子》
一八、今別離
一九、婦女參政運動
二〇、讀《小人》及《辟邪符》
二一、《論句讀及文字符號》節(jié)目
二二、馴鼠
二三、《水調(diào)歌頭》今別離
二四、讀詞偶得
二五、讀白居易《與元九書》
二六、讀香山詩瑣記
二七、札記不記哲學之故
二八、老子是否主權(quán)詐
一、吾之別號
二、王安石上邵學士書
三、不是肺病
四、“時”與“間”有別
五、論“文學”
六、論袁世凱將稱帝
七、臨江仙
八、“破”號
九、“證”與“據(jù)”之別
一〇、與佐治君夜談
一一、將往哥倫比亞大學,叔永以詩贈別
一二、美國公共藏書樓之費用
一三、凱約嘉湖上幾個別墅
一四、如何可使吾國文言易于教授
一五、瘦琴女士
一六、《百字令》吾母挽白特生夫人
一七、成詩不易
一八、《水調(diào)歌頭》杏佛贈別
一九、將去綺色佳留別叔永
二〇、辟古德諾謬論
二一、讀《麗沙傳》
二二、英人莫利遜論中國字
二三、《沁園春》別杏佛
二四、對語體詩詞
二五、兩個傭工學生
二六、韋兒斯行文有誤
二七、《新英字典》
二八、拉丁文諺語
二九、讀《獄中七日記》
三〇 、讀The New Machiavelli
三一、“八角五分”桑福
三二、送梅覲莊往哈佛大學詩
三三、論文字符號雜記三則
三四、叔永戲贈詩
三五、別矣綺色佳
三六、依韻和叔永戲贈詩
三七、有些漢字出于梵文
三八、《古今圖書集成》
三九、調(diào)和之害
四〇、相思
四一、文字符號雜記二則
四二、讀《集說詮真》
四三、《圣域述聞》中之《孟子年譜》
四四、印書原始
四五、葉書山論《中庸》
四六、姚際恒論《孝經(jīng)》
四七、讀The Spirit of Japanese Poetry
四八、論宋儒注經(jīng)
四九、為朱熹辨誣
五〇、女子教育之最上目的
五一、女子參政大游街
一、許肇南來書
二、楊杏佛《遣興》詩
三、《晚郵報》論“將來之世界”
四、西人對句讀之重視
五、鄭萊論領(lǐng)袖
六、國事壞在姑息茍安
七、錄舊作詩兩首
八、梅、任、楊、胡合影
九、《秋聲》有序
一〇、Adler〔阿德勒〕先生語錄
一一、論“造新因”
一二、讀章太炎《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后
一三、再論造因,寄許怡蓀書
一四、七絕之平仄
一五、趙元任
一六、論教女兒之道
一七、美國銀幣上之刻文
一八、和叔永題梅、任、楊、胡合影詩
一九、讀音統(tǒng)一會公制字母
二〇、論革命
二一、《水調(diào)歌頭》壽曹懷之母
二二、與梅覲莊論文學改良
二三、“文之文字”與“詩之文字”
二四、論譯書寄陳獨秀
二五、叔永答余論改良文學書
二六、杏佛題胡、梅、任、楊合影
二七、《詩經(jīng)》言字解
二八、美國初期的政府的基礎(chǔ)
二九、家書中三個噩耗
三〇、伊麗鶚論教育宜注重官能之訓練
三一、澤田吾一來談
三二、往訪澤田吾一
三三、吾國古籍中之烏托邦
三四、柳子厚
三五、劉田海
三六、叔永詩
三七、憶綺色佳
三八、吾國歷史上的文學革命
三九、李清照與蔣捷之《聲聲慢》詞
四〇、胡紹庭病逝
四一、寫定《讀管子》上、下兩篇
四二、評梁任公《中國法理學發(fā)達史論》
四三、《沁園春》誓詩
四四、怡蓀、近仁抄贈的兩部書
四五、燈 謎
四六、《沁園春》誓詩
四七、《沁園春》誓詩
四八、吾國文學三大病
一、試譯林肯演說中的半句
二、《沁園春》誓詩
三、作文不講文法之害
四、論文字符號雜記四則
五、《沁園春》誓詩
六、讀蕭山來裕恂之《漢文典》
七、古代文明易于毀滅之原因
八、談活文學
九、“反”與“切”之別
一〇、記“的”字之來源:“之者”二字之古音
一一、元任論音與反切
一二、美國詩人Lowell之名句
一三、死矣袁世凱
一四、論戊戌維新之失敗于中國不為無利
一五、“爾汝”二字之文法
一六、馬君武先生
一七、喜朱經(jīng)農(nóng)來美
一八、杜威先生
一九、麥荊尼逸事四則
二〇、“威爾遜之笑”
二一、恍如游子歸故鄉(xiāng)
二二、陶知行與張仲述
二三、白話文言之優(yōu)劣比較
二四、記袁隨園論文學
二五、得國際睦誼會征文獎金
二六、記第二次國際關(guān)系討論會
二七、覲莊對余新文學主張之非難
二八、克鸞女士
二九、羅素被逐出康橋大學
三〇、移居
三一、國事有希望
三二、政治要有計劃
三三、太炎論“之”字
一、答梅覲莊——白話詩
二、答覲莊白活詩之起因
三、雜詩二首
四、一首白話詩引起的風波
五、杜甫白話詩
六、不要以耳當目
七、死語與活語舉例
八、再答叔永
九、打油詩寄元任
一〇、答朱經(jīng)農(nóng)來書
一一、蕭伯納之憤世語
一二、根內(nèi)特君之家庭
一三、宋人白話詩
一四、文學革命八條件
一五、寄陳獨秀書
一六、作詩送叔永
一七、打油詩戲柬經(jīng)農(nóng)、杏拂
一八、窗上有所見口占
一九、覲莊之文學革命四大綱
二〇、答江亢虎
二一、贈朱經(jīng)農(nóng)
二二、讀《論語》二則
二三、又一則
二四、論“我吾”兩字之用法
二五、讀《論語》一則
二六、《嘗試歌》有序
二七、讀《易》(一)
二八、早起
二九、讀《易》(二)
三〇、王陽明之白話詩
三一、他
三二、英國反對強迫兵役之人
三三、讀《易》(三)
三四、中秋夜月
三五、《虞美人》戲朱經(jīng)農(nóng)
三六、研(讀《易》四)
三七、幾(讀《易》五)
三八、答經(jīng)農(nóng)
三九、啞戲
四〇、改舊詩
四一、到紐約后一年中來往信札總計
四二、白話律詩
四三、打油詩一束
四四、戒驕
四五、讀《論語》
四六、打油詩又一束
四七、寫景一首
四八、打油詩
一、歐陽修《易童子問》
二、希望威爾遜連任
三、吾對于政治社會事業(yè)之興趣
四、戲叔永
五、黃克強將軍哀辭
六、編輯人與作家
七、舒母夫婦
八、發(fā)表與吸收
九、作《孔子名學》完自記二十字
一〇、陳衡哲女士詩
一一、紐約雜詩(續(xù))
一二、美國之清凈教風
一三、月詩
一四、打油詩答叔永
一五、“打油詩”解
一六、古文家治經(jīng)不足取
一七、論訓詁之學
一八、論??敝畬W
一九、近作文字
二〇、印象派詩人的六條原理
二一、詩詞一束
二二、黃梨洲《南雷詩歷》
二三、論詩雜詩
二四、威爾遜在參議院之演說詞
二五、羅斯福論“維持和平同盟”
二六、維持和平同盟會之創(chuàng)立
二七、補記“爾汝”
二八、一九一六年來往信札總計
二九、中國十年后要有什么思想
三〇、在斐城演說
三一、湖南相傳之打油詩
三二、記朋友會教派
三三、小詩
三四、寄經(jīng)農(nóng)、文伯
三五、迎叔永
三六、王壬秋論作詩之法
三七、袁政府“洪憲元年”度預算追記
三八、無理的干涉
三九、落日
四〇、叔永柬胡適
四一、“赫貞旦”答叔永
四二、寄鄭萊書
四三、又記“吾我”二字
四四、記燈謎
四五、蘭鏡女士
四六、哥倫比亞大學本年度之預算
四七、威爾遜連任總統(tǒng)演說詞要旨
四八、論“去無道而就有道”
四九、艷歌三章
五〇、吾輩留學生的先鋒旗
五一、俄國突起革命
五二、讀報有感
五三、趙元任辨音
一、《沁園春》俄京革命
二、讀厄克登致媚利書信
三、睞
四、中國科學社第一次年會合影
五、林琴南《論古文之不宜廢》
六、漢學家自論其為學方法
七、幾部論漢學方法的書
八、杜威先生小傳
九、九流出于王官之謬
一〇、訪陳衡哲女士
一一、覲莊固執(zhí)如前
一二、作《論九流出于王官說之謬》
一三、記荀卿之時代
一四、《沁園春》新俄萬歲
一五、清廟之守
一六、我之博士論文
一七、新派美術(shù)
一八、讀致韋女士舊函
一九、寧受囚拘不愿從軍
二〇、關(guān)于歐戰(zhàn)記事兩則
二一、瞎子用書
二二、絕句
二三、紐約《世界報》
二四、在白原演說
二五、祁暄“事類串珠”
二六、博士考試
二七、改前作絕句
二八、辭別杜威先生
二九、《朋友篇》寄怡蓀、經(jīng)農(nóng)
三〇、《文學篇》別叔永、杏佛、覲莊
歸國記
讀書推薦
01
坦白集
01
坦白集
02
宋五家詩鈔
02
宋五家詩鈔
03
童年的悲哀
03
童年的悲哀
04
淚與笑
04
淚與笑
05
無名高地有了名
05
無名高地有了名
06
微神集
06
微神集
07
展望
07
展望
08
南游雜憶
08
南游雜憶
09
資平自傳
09
資平自傳
10
胡適戲劇:終身大事
10
胡適戲劇:終身大事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